4小说网 > 三国之巅峰召唤 > 第2593章:卫王杨爽,隋藏之盟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第2593章:卫王杨爽,隋藏之盟

小说:三国之巅峰召唤作者:流香千古字数:4398更新时间 : 2022-08-25 09:07:28
    第2593章:卫王杨爽,隋藏之盟

    负责出使隋国的阚泽,在抵达隋都之后,得到了杨广的亲自迎接。

    杨广自然是不想来的,毕竟大秦已经打了他的脸,但架不住手下群臣相劝啊。

    大秦向武威增兵,却又派遣使者出使隋国,明显就是在告诉隋国,别紧张,我的目标不是你,但你要是不识好歹,那接下来可就不好说了。

    大秦的威胁,任何势力都不敢无视。

    元帝忽必烈就心存侥幸,结果被大秦按在地上摩擦,现在连肠子都快悔青了。

    隋国的实力还不如元国,面对大秦的威胁,杨广自然也是愤怒不已,但跟多的还是无力,毕竟国家势力太弱,面对大秦实在是硬气不起来。

    另外,数月前凉州大战的损失,隋国都还没恢复过来呢,极限扩军又把家底子都掏了出来,在新兵成军之前又哪里敢和大秦叫板啊。

    所以,哪怕杨广心中再怎么不满,但在麾下群臣的理智相劝下,也只能强忍着心中的憋屈,亲自迎接秦使阚泽入城。

    阚泽倒是没有以势压人,而是就事论事的向杨广陈明了利害,也算是给了好面子的杨广一个台阶下。

    当天杨广就召集隋国文武,以及杨家众人,商议该如何回应阚泽。

    说起这杨家,作为天下最顶级的世家大族,杨家自然也有雨主干和枝干之分。

    李世民所灭的是杨家宗家,而杨坚这一脉分家独立在外,幸运的躲过了一劫,如今反而成了杨家宗家。

    得知杨家惨遭李唐灭门,只剩下杨戬兄妹一家三口人还活着之时,隋国的杨家子弟都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心中那叫个庆幸啊。

    庆幸当初选择了杨广,而是不是李世民,虽说其实也有不少人是被杨广逼的,但若是他们没跟杨广一起走的话,他们就也会在杨家灭族人员当中。

    当初杨广和李世民争夺关中霸权,正是最需要家族帮助的时候,可杨家却吃里扒外,帮李世民这个外人对付自家人。

    最终,杨广落失而出走凉州,而杨家总夹却反而李唐给灭族了,也算是因果报应、自作自受了。

    如今除了杨戬、杨婵、杨沉香三人之外,杨家子弟大多都在隋国,也算是和隋国彻底绑定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不过从隋国立足凉州至今,经历了一系列的大战,杨家子弟也牺牲不少,如今嫡系血脉也不多了。

    除了杨广和杨素之外,也就只有:杨整、杨嵩、杨爽、杨整、杨俊、杨秀、杨谅等寥寥数人罢了。

    此七人都是青铜百召隋唐时期隐藏任务,前四人是杨坚的兄弟,后三人则是杨坚的儿子,其中当数杨整和杨爽的能力最为出众。

    尤其是卫王杨爽,年仅十九岁就挂帅封王,三次以行军元帅身份率军出征突厥,并且两度大破突厥。

    隋朝其实和突厥爆发过三场大战,第一次隋突战争,最终以隋朝的战败而结束,隋朝也被迫像前朝一样继续向突厥称臣纳贡。

    但仅仅只过了一年,隋朝就决定停止纳贡,突厥也因此发动了第二次隋突战争,并且还是四路并进,使隋朝也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

    可就是在第二次隋突战争中,杨坚却大胆启用才刚满二十岁,却久经沙场、天赋异禀的五弟杨爽,令其统帅二十万隋军对阵四十万突厥军。

    这一战隋朝和突厥都拼劲了全力,战争初期突厥仗着人数占尽了优势,但杨爽却不慌不忙、稳扎稳打,最终于白道之战中大破突厥沙钵略可汗,重创四十万突厥军,也挽救了隋朝这个年轻的皇朝。

    杨爽绝对是隋初那个时代天赋最高,也是最为顶尖的名将之一,但可惜的是他和霍去病一样,年纪轻轻就病逝了。

    霍去病死时二十三岁,而杨爽二十五岁因病去逝,实在天妒英才,令人惋惜不已。

    若是他们这样的天才能活的更久的话,相信定会为后人贡献出更多的经典战役。

    杨爽被植入的身份,依旧是杨坚的幼弟,不过却和儿子杨广是一辈人,甚至年纪还比杨广小上几岁。

    杨广十分信任这个比自己小的叔叔,对于杨爽极为重用,所以任命其魏海州大都督,而海州的隋属郡县,也基本都是杨爽独自率军打下来的。

    “主公,推了蜀国的邀请吧,我大隋不能在交恶大秦了,起码在正式完成扩军,以及吐蕃军下高原之前不能。”

    杨爽此言一出,不止得到了很多武将的支持,连不少文官也赞同。

    倒不是他们怂,而是真没必要为了参加一个蜀国的典礼,就冒着开战风险得罪大秦,不划算啊。

    隋国不部分人还是很理智的,唯独好面子的隋王杨广有些不太理智,不过现在台阶他已经有了,麾下又有这么多人反对,他自然也就顺势答应了下来。

    “既然如此,那刘裕的登基仪式,我大隋也不掺合了吧。”

    说完,杨广心中也松了口气,随即问道:“高丞相,我隋国的扩军事宜进行的如何了?”

    隋相高颖连忙站出,汇报道:“启禀王上,我大隋极限扩军之下,目前兵力已经达到了二十五万之众,其中老兵只有十万,另外十五万都还是急需训练的新兵。”

    杨广的眉头紧皱起来,显然对这个数据并不满意,而大将军杨素则问道:

    “据本督所知,中原最弱的魏国,拥有十郡三百多万人口,极限扩军之下能达到三十万大军。

    而我大隋横跨凉海西域三地,坐拥凉州五郡、海州七郡、西域三郡,共计十五郡之地,总人口两百八十八万。

    我隋国地域远比魏国辽阔的多,人口也不比魏国少多少,怎么极限扩军的兵力,却差魏国这么多?”

    听到杨素此言,高颖却苦笑道:“大将军,这可不能这么算啊。

    魏国地处中原地带,哪怕经历国战争摧残,人口六十过半,但也依旧属于膏腴之地,不像我大隋诸郡大多荒凉。

    也就是这两年,王上大力发展内政,开垦荒地,鼓励商业,并与西域地区通商,才使得我大隋国力提高了不少,但也只能负担的起二十五万大军的消耗。”

    这对隋国来说也是个非常残酷的事实。

    隋国虽割让给了大秦半个武威郡,但彻底占据海州七郡,并且设西域三郡,如今总人口也有将近三百人,全国青壮有六七十万人,自然也可以征召更多的士兵。

    可你把既然百姓征召入军,就必须要负责他们的军饷、伙食等等一切开销,以及兵器、铠甲、马匹等作战装备。

    但隋国的地域虽广,比魏国大上七八倍,大多却都是贫瘠之地,财政收入只有魏国的三分之二。

    以隋国目前的国力,供养二十五万大军就是极限了,再多的话财政将会彻底崩溃。

    所以,并不是杨广不想继续扩军,而是他养不起啊。

    “可大秦还未扩军之前,在雍凉的兵力就不只二十万,扩军之后最少也该有三十万众。

    我大隋若只有二十五大军的话,一旦秦军真的打了过来,又该如何抵挡?”高昂一脸不甘的说道。

    杨广、高颖却都陷入了沉默。

    大秦确实太强了,一旦真的出兵西北的话,那对于隋国来说就是亡国之战。

    杨广很想说我们还有吐蕃这个盟友,但经过这两年的交流,他也基本摸清到了吐蕃的底细。

    吐蕃虽有三百万人口,三十万大军,但真的太落后了。

    战法战术方面的就先不说了,单单是装备方面,你敢相信两年前吐蕃军队中,竟然还有用部分人用的是青铜器。

    吐蕃才从青铜器时代过度到了铁器时代,而中原却都已经不满足于钢制武器,而是在研究更轻更硬的百炼特种钢。

    两者这武器装备上完全不在一个级别。

    在大隋全力支持下,吐蕃也建起了炼钢厂,开始向钢器时代过度,但是发展的时间毕竟还是太短了。

    在这两年的时间,吐蕃虽大力发展炼钢产业,但受限于经验和资源,也只让半数军队完成了换装,淘汰了铁器换上了威力更强的钢制武器,另外半数军队用的依旧是铁器装备。

    大秦扩军就是个明确的信号,留给隋国和吐蕃发育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想要彻

    其实吐蕃军的进步已经堪称神速了,可杨广眼中却还是差得很远,跟列国军队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就更别说是和秦军相比了。

    这样的弱军,对于武装到牙齿的秦军来说,人数再多也只是送人头罢了,又如何能够帮到大隋呢?

    若是无法打退秦军的话,吐蕃军还能退回高原,苟延残喘一阵子,而隋国却只有亡国这一个下场啊。

    杨广知道隋国所面领的情况有多严峻,但隋国国力弱小,养不起更多的军队,继续扩军这条路已经被堵死,那就只有帮助吐蕃军增强战斗力这一条路可走了。

    “我大隋在西北孤立无援,一旦和大秦开战,蜀国根本指望不上,唯有吐蕃能作为盟军,可吐蕃军的战力又太弱了。

    之前本王应吐蕃王松赞干布之邀,派高长恭率领五百骁果军,进入藏地充当教官营,来帮助吐蕃军训练军队,本以为已经不在少数了,可如今看来还是派的太少了。”

    言罢,杨广看向下方的杨爽,下令道:“杨爽,你再带两千五百骁果军入藏,并且全权负责吐蕃军的训练事宜,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的提升吐蕃军的战斗力。

    现在只有吐蕃能帮我大隋度过这场亡国危机了。”

    “诺。”杨爽正色道。

    杨广之所以派杨爽去,自然是因为他是隋国最擅长练兵的将领,其一手打造的青海军和骁果军堪称隋军战力之最,哪怕是大将军杨素在练兵方面的才能也不如杨爽。

    吐蕃王松赞干布,得知杨广派来高长恭之后,竟然又把海州都督杨爽,派过来帮助吐蕃练兵之时,心中既激动又感动。

    这两年来,隋国对于吐蕃的帮助实在太大了,炼钢、挖矿、制盐、造纸等各行各业,都都得到了隋国的帮助。

    毫不客气别的说,吐蕃数百年来所发生的变化,都没有隋国介入的这两年大。

    松赞干布也知道隋国对吐蕃的帮助有多大,所以直接表明要和隋国结成兄弟国,只要自己一息尚存就绝不负隋。

    而他的这番表态,自然也让杨爽十分满意,毕竟这样就算不依靠各行业的影响,也能让隋国与吐蕃的关系也更加牢固。

    隋国帮了吐蕃这么多,可不是白白帮忙,也从中捞到了不少好处,反馈到本国的发展当中来。

    同时,隋国还学习大秦控制魏国的方式,还向吐蕃的各行各业插入人手。

    这样虽不太可能彻底控制吐蕃,但在帮助其发展的同时,却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全吐蕃境内施加着隋国的影响力。

    松赞干布只以为隋国是好心帮他,却不直杨广打从一开始就包藏祸心。

    杨广只想让吐蕃来替自己给大秦挡刀罢了,若不是时机实在不合适的话,说不定都会生出彻底吞并吐蕃的心思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