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9章:诸国惊恐,军备竞赛
小说:三国之巅峰召唤作者:流香千古字数:4109更新时间 : 2022-08-21 00:51:53
第2589章:诸国惊恐,军备竞赛
随着大秦军队的数量越来越多,军职方面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混乱。
大秦军制基本继承了汉制,即:每五人设一伍长;
两伍十人为一什,设什长;
五什五十人为一队,设队率;
两队百人为一屯,设屯长;
两屯两百人为一曲,设军侯;
两曲四百人为一部,设军司马;
五部两千人为个营,设校尉;
校尉以上就是将级,俾将、偏将、中郎将,乃至是四征四征,各州大都督,也全部属于将级。
但将级将领大多没有直属军队,都是负责指挥下辖的诸营将校,靠着中高层将领来指挥全军。
嬴昊发起第二次出塞大战时,姜松、吕布、高宠等部分将领,根本不属于幽并河三州体系中的任何一支。
可只要嬴昊决定用他们,他们军衔级别也达到了,自然就可以走马上任,直接指挥当地的军队。
也正是因为如此,岳飞从荆北被调去了幽州后,荆州军没有发生任何的动荡,薛仁贵的兵权交接也没有任何波澜。
因为走的只是岳飞,和少部分亲近他的将领,荆州军的大多数高层将领都还在。
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换了个都督而已,但只要君主不换,谁当这个都督其实都差不太多。
这样的军队制度,在大汉时期以及大秦扩军之前适用,是因为大汉从来没有过这么多军队,而大秦军队总量还没到臃肿的地步。
也正是因为非如此,旧军制的弊端才没有显露出来,并且还能防止将领拥兵自重,可谓是好处多多。
可如今秦军在扩军后,总兵力将达到一百五十五万众,将会诞生五六千名军司马,两千多校尉,以及四五百个将军;
将级将领若是还没有直属部队,仅靠校尉来控制军队的话,不仅会影响到军队的战力,甚至还会影响到军队的运转、调度。
另外,若是按照之前的制度,五品及以上将领都有独立称号,而在册的将职根本就不够分。
新编一个的话,将军的数量太多,这么多人又该如何区分?
除此之外,旧军职还有将校等级混淆的情况。
偏将军、裨将军是五品常设将军,鹰扬将军、折冲将军、虎烈将军等杂号将军也是五品将军,可戊己校尉、平虏校尉、讨寇校尉等校级却是从四品将领;
薛丁山是鹰扬将军,王玄策是虎威将军,都是正五品的杂号将军。
岳云是从四品讨寇校尉,明明被称为校尉,可军衔却要高于两人半级。
另外,身兼司隶校尉的李存孝,按理来说也是校尉,可司隶校尉确实从一品;
旧军制中大弊端就不多说了,而类似这样的小弊端,简直是数不胜数。
嬴昊觉得时候改变这一切了,而这次大秦进扩军,正好是军制改革的好机会。
对于嬴昊这个的提议,简单的议论了一番后,丞相王猛、太傅贾诩、六部尚书、郭嘉等大臣就全都表示支持。
以他们的眼光自然不难看出,旧军制已经不合时宜,是时候创出一套更加先进的军制了。
嬴昊足足和众臣商谈了一整天,最终也达成共识,即校尉军制以下不变动,对校尉以上军制做出更加细致的划分,即:
两曲一屯,共计千人,为常规营,设准校;
两个常规营,共计两千人,为二级营,设少校;
三个常规营,或是一个二级营一个常规营,共计三千人,为一级营,设中校;
四个常规营,两个二级营,或是一个一级营一个常规营,为特级营,设上校;
五个常规营,或是一个特级营一个常规营,共计五千人,为加强营,设大校;
嬴昊把校级划分成了五个等级,并且取消之前所有杂七杂八的称号,统一以这五级校尉进行称呼。
至于营的五个等级,嬴昊虽也想统一营级人数,但因为各类兵种的不同,战损好恢复效率,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统一人数的意义并不大,还不容直接定五个等级呢。
如此的话,五千人的加强营打的只剩一千人,可以和其他有伤亡的军队合并,然后继续作战,等战后在补充兵力,恢复站前的编制。
校级以上就是将级编制,同样被划分成了五个等级,分别为:准将、少将、中将、上将、大将;
今后的大秦万人成军,万人以下,无论是六千士兵,七千士兵,还是八千九千,全都由准将进行统领;
至于万人以上,无论怎么编排,十个常规营也好,五个二级营也罢,只要数量达到万人,就是军级编制。
少将统领一万大军,下辖多名校尉;
中将统帅三万大军,下辖三名少将;
上将统帅十万大军,下辖三名中将。
大将就是大秦的最高军衔,上面虽还设有都督和元帅这类荣誉军衔,但本质上依旧是属于大将,所统帅的部队自然也在十万以上,不过直属部队最多也只有三万;
达到将级之后,准将和少将两个等级,依旧统一进行称呼,而则中将级别则都有着单独称号。
像四征将军和四镇将军等称号将军就都是中将级别;
骠骑将军、车骑将军这些称号将军则都是上将级别;
而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大将军等称号将领自然是大将级别;
另外,为了防止武将拥兵自重,嬴昊对除准将外,另外四级将级的直属部队,都做出了人数限制。
少将直属部队为五千人,中将一万,上将两万,大将三万;
打个比方,岳飞虽是大将级,幽州大都督之位,也赋予了他二十万幽州军的管理权,可他的直属部队依旧只有三万。
没有皇帝的命令,幽州二十万大军,岳飞只有代管权,而没有直接指挥的权利。
除此之外,中将以上的将领,都不会长时间在一支军队任职,最多五年就不需要轮换,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延期。
如此安排下,高层将领虽掌兵权,但数量不会威胁到皇权,而且被切割成了独立个体,很大程度的防止领军在外的将领拥兵自重,也为皇帝收回下方的兵权提供了便利。
军制改革涉及到大秦一百五十万军队,自然要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而且也不是在短期内能推行开来。
就在大秦这边如火如荼的准备进行军制改革之时,魏、宋、明等列国,乃至是最为迟钝的隋国,也都收到了大秦扩军的消息。
作为大秦唯二的两个目标之一,隋国得知大秦扩军的消息后,也顾不上休养生息了,二话不说直接开启了极限扩军模式,同时派遣使者加深与吐蕃的联系。
虽然不知道大秦下一次挥剑,会不会斩向凉州,但杨广可不敢赌,也没有赌的资本,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前做好准备。
中原三国在收到这个消息之后,反应虽没有隋国这么偏激,但也都极为惊恐。
魏王曹操直接拒绝远道而来的蜀相苏秦的入境。
而宋王赵匡胤也掐断和蜀楚两国的商业交易。
唯有明国极为硬气,虽没有直接开启极限扩军模式,但也扩军三万表明了自己的抗争态度,同时派遣大量间谍入秦,探查大秦这次扩军的具体数量;
魏宋两国反应过来后,也同样照猫画虎,分别扩军四五万,派遣间谍入秦的同时,还派遣使团以看望公主唯有出使大秦,明暗两路共同探查大秦的虚实。
对于魏宋明三国的反应,嬴昊自然是早就料到了,所以才会秘而不发,故意隐瞒扩军的具体人数,同时设下七十座新兵营分散在各大隐蔽山区。
魏宋明等国的间谍,就算是再怎么神通广大,也不可能跑遍大秦全国,将七十座新兵营的位置都打探到。
另外,黑冰台也不会放任各国间谍在大秦境内肆意妄为。
新任黑冰台都督郭嘉,针对这次各国间谍大规模入秦,早就提前做好了仿制计划,统合黑冰台、锦衣卫、六扇门、各州各郡的驻军、郡兵,以及捕快本,各大部门共同配合,张网以待,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反间谍。
在郭嘉的从容指挥之下,接下来为期两个月的反间谍行动中,共计击杀魏宋明等就国间谍三千余人,抓捕八千余间谍以及从事间谍活动的情报人员。
这八千被抓捕的间谍中,有一大半都是被各国收买,被金钱懵逼了心智,才会直接成为间谍,或是配合各国间谍进行活动。
至于另一小半,不是被大秦抄家灭族的世家残余,就是被灭诸国的势力残余,总之都是最为坚定的反秦派。
对于被抓捕的这八千人,犯罪情节严重的,自然是直接处决。
而情节没那么重的,比如被间谍以亲人性命威胁,被逼无奈才透露大秦机密,又未对大秦构成损失的,则不会被处死了,而是被发配到嬴州或是吕宋,劳作终身,废物利用。
郭嘉这次反间行动,直接击杀和抓捕了万余九国细作。
九国在大秦苦心经营多年才建立的情报网,直接被郭嘉一次性就给摧毁了大半,不过就算是如此也难以彻底根除。
正如嬴昊所说的那样,只要诸国还存在,就会源源不断的往大秦派间谍,所以唯有将九国消灭,完成统一,才能在根本上杜绝国境内的各国间谍。
在郭嘉的反间行动下,魏宋吴诸国间谍都付出了惨重代价,不国也传回了不少有用情报,就比如大秦的扩军数量。
各国密探都只探到秦军少部分新兵营的位置,不过在综合了各国所得的情报这后,除掉重复的,大概有十多座万人营寨,大概可以推算出秦军这次扩军最少也有二十万人;
凭这个情报就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大秦这次扩军大概率是要对中原出手,毕竟对付隋国的话又哪里需要这么多军队呀。
这也让魏宋明三国都感受到了危机感,纷纷跟随隋国的脚步,共同进行极限扩军。
三国一贯坚持的修养的政策,全都在同一天戛然而止,为图自保,也只能和大秦进行军备竞赛了。
蜀国的刘裕在得知这些后,不但往汉中进行了增兵,并且还加速了称帝的准备事宜,毕竟等大秦占领中原的话,他再称帝的意义也将大打折扣。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随着大秦军队的数量越来越多,军职方面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混乱。
大秦军制基本继承了汉制,即:每五人设一伍长;
两伍十人为一什,设什长;
五什五十人为一队,设队率;
两队百人为一屯,设屯长;
两屯两百人为一曲,设军侯;
两曲四百人为一部,设军司马;
五部两千人为个营,设校尉;
校尉以上就是将级,俾将、偏将、中郎将,乃至是四征四征,各州大都督,也全部属于将级。
但将级将领大多没有直属军队,都是负责指挥下辖的诸营将校,靠着中高层将领来指挥全军。
嬴昊发起第二次出塞大战时,姜松、吕布、高宠等部分将领,根本不属于幽并河三州体系中的任何一支。
可只要嬴昊决定用他们,他们军衔级别也达到了,自然就可以走马上任,直接指挥当地的军队。
也正是因为如此,岳飞从荆北被调去了幽州后,荆州军没有发生任何的动荡,薛仁贵的兵权交接也没有任何波澜。
因为走的只是岳飞,和少部分亲近他的将领,荆州军的大多数高层将领都还在。
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换了个都督而已,但只要君主不换,谁当这个都督其实都差不太多。
这样的军队制度,在大汉时期以及大秦扩军之前适用,是因为大汉从来没有过这么多军队,而大秦军队总量还没到臃肿的地步。
也正是因为非如此,旧军制的弊端才没有显露出来,并且还能防止将领拥兵自重,可谓是好处多多。
可如今秦军在扩军后,总兵力将达到一百五十五万众,将会诞生五六千名军司马,两千多校尉,以及四五百个将军;
将级将领若是还没有直属部队,仅靠校尉来控制军队的话,不仅会影响到军队的战力,甚至还会影响到军队的运转、调度。
另外,若是按照之前的制度,五品及以上将领都有独立称号,而在册的将职根本就不够分。
新编一个的话,将军的数量太多,这么多人又该如何区分?
除此之外,旧军职还有将校等级混淆的情况。
偏将军、裨将军是五品常设将军,鹰扬将军、折冲将军、虎烈将军等杂号将军也是五品将军,可戊己校尉、平虏校尉、讨寇校尉等校级却是从四品将领;
薛丁山是鹰扬将军,王玄策是虎威将军,都是正五品的杂号将军。
岳云是从四品讨寇校尉,明明被称为校尉,可军衔却要高于两人半级。
另外,身兼司隶校尉的李存孝,按理来说也是校尉,可司隶校尉确实从一品;
旧军制中大弊端就不多说了,而类似这样的小弊端,简直是数不胜数。
嬴昊觉得时候改变这一切了,而这次大秦进扩军,正好是军制改革的好机会。
对于嬴昊这个的提议,简单的议论了一番后,丞相王猛、太傅贾诩、六部尚书、郭嘉等大臣就全都表示支持。
以他们的眼光自然不难看出,旧军制已经不合时宜,是时候创出一套更加先进的军制了。
嬴昊足足和众臣商谈了一整天,最终也达成共识,即校尉军制以下不变动,对校尉以上军制做出更加细致的划分,即:
两曲一屯,共计千人,为常规营,设准校;
两个常规营,共计两千人,为二级营,设少校;
三个常规营,或是一个二级营一个常规营,共计三千人,为一级营,设中校;
四个常规营,两个二级营,或是一个一级营一个常规营,为特级营,设上校;
五个常规营,或是一个特级营一个常规营,共计五千人,为加强营,设大校;
嬴昊把校级划分成了五个等级,并且取消之前所有杂七杂八的称号,统一以这五级校尉进行称呼。
至于营的五个等级,嬴昊虽也想统一营级人数,但因为各类兵种的不同,战损好恢复效率,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统一人数的意义并不大,还不容直接定五个等级呢。
如此的话,五千人的加强营打的只剩一千人,可以和其他有伤亡的军队合并,然后继续作战,等战后在补充兵力,恢复站前的编制。
校级以上就是将级编制,同样被划分成了五个等级,分别为:准将、少将、中将、上将、大将;
今后的大秦万人成军,万人以下,无论是六千士兵,七千士兵,还是八千九千,全都由准将进行统领;
至于万人以上,无论怎么编排,十个常规营也好,五个二级营也罢,只要数量达到万人,就是军级编制。
少将统领一万大军,下辖多名校尉;
中将统帅三万大军,下辖三名少将;
上将统帅十万大军,下辖三名中将。
大将就是大秦的最高军衔,上面虽还设有都督和元帅这类荣誉军衔,但本质上依旧是属于大将,所统帅的部队自然也在十万以上,不过直属部队最多也只有三万;
达到将级之后,准将和少将两个等级,依旧统一进行称呼,而则中将级别则都有着单独称号。
像四征将军和四镇将军等称号将军就都是中将级别;
骠骑将军、车骑将军这些称号将军则都是上将级别;
而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大将军等称号将领自然是大将级别;
另外,为了防止武将拥兵自重,嬴昊对除准将外,另外四级将级的直属部队,都做出了人数限制。
少将直属部队为五千人,中将一万,上将两万,大将三万;
打个比方,岳飞虽是大将级,幽州大都督之位,也赋予了他二十万幽州军的管理权,可他的直属部队依旧只有三万。
没有皇帝的命令,幽州二十万大军,岳飞只有代管权,而没有直接指挥的权利。
除此之外,中将以上的将领,都不会长时间在一支军队任职,最多五年就不需要轮换,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延期。
如此安排下,高层将领虽掌兵权,但数量不会威胁到皇权,而且被切割成了独立个体,很大程度的防止领军在外的将领拥兵自重,也为皇帝收回下方的兵权提供了便利。
军制改革涉及到大秦一百五十万军队,自然要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而且也不是在短期内能推行开来。
就在大秦这边如火如荼的准备进行军制改革之时,魏、宋、明等列国,乃至是最为迟钝的隋国,也都收到了大秦扩军的消息。
作为大秦唯二的两个目标之一,隋国得知大秦扩军的消息后,也顾不上休养生息了,二话不说直接开启了极限扩军模式,同时派遣使者加深与吐蕃的联系。
虽然不知道大秦下一次挥剑,会不会斩向凉州,但杨广可不敢赌,也没有赌的资本,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前做好准备。
中原三国在收到这个消息之后,反应虽没有隋国这么偏激,但也都极为惊恐。
魏王曹操直接拒绝远道而来的蜀相苏秦的入境。
而宋王赵匡胤也掐断和蜀楚两国的商业交易。
唯有明国极为硬气,虽没有直接开启极限扩军模式,但也扩军三万表明了自己的抗争态度,同时派遣大量间谍入秦,探查大秦这次扩军的具体数量;
魏宋两国反应过来后,也同样照猫画虎,分别扩军四五万,派遣间谍入秦的同时,还派遣使团以看望公主唯有出使大秦,明暗两路共同探查大秦的虚实。
对于魏宋明三国的反应,嬴昊自然是早就料到了,所以才会秘而不发,故意隐瞒扩军的具体人数,同时设下七十座新兵营分散在各大隐蔽山区。
魏宋明等国的间谍,就算是再怎么神通广大,也不可能跑遍大秦全国,将七十座新兵营的位置都打探到。
另外,黑冰台也不会放任各国间谍在大秦境内肆意妄为。
新任黑冰台都督郭嘉,针对这次各国间谍大规模入秦,早就提前做好了仿制计划,统合黑冰台、锦衣卫、六扇门、各州各郡的驻军、郡兵,以及捕快本,各大部门共同配合,张网以待,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反间谍。
在郭嘉的从容指挥之下,接下来为期两个月的反间谍行动中,共计击杀魏宋明等就国间谍三千余人,抓捕八千余间谍以及从事间谍活动的情报人员。
这八千被抓捕的间谍中,有一大半都是被各国收买,被金钱懵逼了心智,才会直接成为间谍,或是配合各国间谍进行活动。
至于另一小半,不是被大秦抄家灭族的世家残余,就是被灭诸国的势力残余,总之都是最为坚定的反秦派。
对于被抓捕的这八千人,犯罪情节严重的,自然是直接处决。
而情节没那么重的,比如被间谍以亲人性命威胁,被逼无奈才透露大秦机密,又未对大秦构成损失的,则不会被处死了,而是被发配到嬴州或是吕宋,劳作终身,废物利用。
郭嘉这次反间行动,直接击杀和抓捕了万余九国细作。
九国在大秦苦心经营多年才建立的情报网,直接被郭嘉一次性就给摧毁了大半,不过就算是如此也难以彻底根除。
正如嬴昊所说的那样,只要诸国还存在,就会源源不断的往大秦派间谍,所以唯有将九国消灭,完成统一,才能在根本上杜绝国境内的各国间谍。
在郭嘉的反间行动下,魏宋吴诸国间谍都付出了惨重代价,不国也传回了不少有用情报,就比如大秦的扩军数量。
各国密探都只探到秦军少部分新兵营的位置,不过在综合了各国所得的情报这后,除掉重复的,大概有十多座万人营寨,大概可以推算出秦军这次扩军最少也有二十万人;
凭这个情报就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大秦这次扩军大概率是要对中原出手,毕竟对付隋国的话又哪里需要这么多军队呀。
这也让魏宋明三国都感受到了危机感,纷纷跟随隋国的脚步,共同进行极限扩军。
三国一贯坚持的修养的政策,全都在同一天戛然而止,为图自保,也只能和大秦进行军备竞赛了。
蜀国的刘裕在得知这些后,不但往汉中进行了增兵,并且还加速了称帝的准备事宜,毕竟等大秦占领中原的话,他再称帝的意义也将大打折扣。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