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军改、政改和币改】
小说:北宋穿越指南作者:王梓钧字数:3997更新时间 : 2023-08-11 17:35:36
“大元帅请过目。”白崇武捧着一沓官员名册过来。
朱铭扫了一眼,便知什么情况。
虽说父子俩,一个管民,一个管军,而且互相不得越界插手。但绝不是各管各的,至少要告之对方基本情况。
朱国祥把现有地盘,拢共划分为十府。
新占的南襄盆地,设为襄阳府和南阳府。
而上庸之地,也就是神农架那一大片,再把金州也划拉过去,单独组成一个安康府。府治设在金州城,这是方便财税运输。
如果未来地盘大了建国,安康府肯定被拆分。
就像把汉中从四川拆出来一样,安康府也必须进行肢解。因为全都是山川险地,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以此提高官员和百姓造反的难度。
十位知府的任命,朱国祥特别照顾儿子的想法。
张根调任益州知府,高景山调任汉中知府(因合格官员不足,此职原由朱国祥兼任)。
张根是朱铭的老丈人,高景山也是朱铭招降的,把他们放在两个最重要的位置,就是要让朱铭彻底放心未来的班底问题。
此外,高景山在成都为官多年,难免有些人情抹不开面子。
把张根调去执掌成都平原,人生地不熟的,可以放手进行土地清理、户籍调查、减租减息。
而高景山在汉中同样做了几年官,汉中已经完成这些工作,高景山调回来则能起到巩固和安抚作用。
刚打下的那些地盘李含章因为立下大功,带着五百人就夺取随州、郢州和荆门军,直接被朱国祥任命为襄阳知府。
李含章跟朱铭是老朋友,等于襄阳府也在朱铭掌握中。
别说他们是父子,就算是普通合伙人,如此安排都能把人感动哭了。
另外,朱国祥还对原来的行政区划做出调整,当时是他们父子俩一拍脑袋搞出来的。朱国祥在实际执政的过程中,发现明代的设置最符合实际——其实他根本就不知道明代是怎么设置的。
即州不再作为常设单位,知府越过知州直接管县,只在某些特殊区域设州。
如此一来,管理更加扁平化,还能减少知州的数量,节省许多行政开支。同时又把州作为保留,在需要放权的地方设置,给予那些地区更大的自主权(通常是出于经济或军事考虑设州)。
随着行政设置的变动,现有的知州们,少数升级为知府,一部分降为县令,一部分还是知州。
降为县令的知州,品级和俸禄予以保留,今后优先考虑升官,算是给他们的变相补偿。
朱铭仔仔细细把这些文件看完,有些地方不理解,圈出来事后去询问。大多数的改动,他都觉得合理,因为那是朱国祥根据实情作出的变动。
接着,朱铭又阅读分析各处战报,挑选立功将领赐以妻妾。
几十个宫女,只给两位帝姬各留一个。其余赐婚给立功的中下级军官,表现极佳的普通士卒也有机会。而且必须是单身汉,未婚和丧妻的都行。
回到后宅,郑元仪正在跟两位帝姬聊天。
房间都已经安排好了,不需要朱铭操心。只有李师师和裴月里嫦娥没搬进来,跟其他四个宋徽宗送来的嫔妃住一起。
“聊什么呢?”朱铭微笑走过去。
三女连忙站起。
赵富金率先开口:“郑姐姐在说东京的趣事,我跟阿姐虽生在东京,可好多地方都没去过,还没有郑姐姐对东京熟悉。等以后再回东京,我定要把好玩的地方都玩一遍。金明池我就没去过,听说开放时节热闹得很。”
金明池是北宋皇家园林,亭台楼阁皆建在湖中,禁军水师每年春天还要操演。
但端午节更热闹,禁军水师会划龙舟。
金明池定期会向百姓开放,周边的店铺也承包出去,算是一处极佳的游玩景点。
北宋灭亡,黄河泛滥,金明池就被泥沙给填了。
赵富金叽叽喳喳的,她已经朱铭混熟了,而且对郑元仪印象极佳,完全把这里当成了皇宫。
赵福金则沉默寡言,甚至有些郁郁不乐,只在聊东京趣事时才露出笑容。
“相公要搬去襄阳?”郑元仪忽然问。
朱铭点头说:“过阵子就搬家,你张姐姐也一起去,可能要在襄阳住两年。”
郑元仪打量着大元帅府后宅的景色:“这里却挺好,刚住惯又要搬走。”
“随时可以回来,汉中元帅府会一直留着,还会留下一些官员办公,”朱铭说道,“等你生产之后,差不多就该搬家了。”
郑元仪正怀着第二胎,朱铭去年春天从成都回来,在家里住了近五个月。等他带兵打仗时,郑元仪已经开始孕吐。
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是荆湖,也不一定非要跟钟相死磕,但江陵大城必须拿下。
北宋在此开凿了运河,直往东北跟汉江连通,不需要坐船去汉阳那边绕。这条运河,本来想连通开封水系,但修到南阳就因难度太大而放弃。
朱铭占领江陵之后,四川的物资就能全程走水路,非常方便的运去襄阳和南阳。
“爹爹!”
长子朱康已经五岁多,今年开始读书。
蒙学教材跟大明村一样,是朱国祥亲自编写的。
这小子蹦蹦跳跳跑来,还斜跨着一个小书包。
朱铭笑问:“谁给你缝制的?”
朱康说道:“是祖奶奶(严大婆)缝的。”
这种斜跨小书包,在明代极为流行,一直用到改革开放后。
宋代已经有了样式,是根据女子挎包改的。
如果去看出土文物,会发现唐宋女子的某些挎包,跟现代LV包包的款式大同小异……
“二郎呢?”朱铭扭头问。
郑元仪说:“自郑姐姐去了成都,大婆就经常来看二郎,今日又把二郎带出去耍了。舅父(公爹)害怕出事,专门派了亲卫跟随。”
庶长子叫朱康,因为是在金州生的,金州古属安康郡。
嫡长子叫朱洋,也是因为生于洋州,那里古属洋川郡。
朱铭就这两个儿子,取名非常随意。此去襄阳,估计还会搞出来一个朱襄。
避讳今后也要搞,主打一个循序渐进,绝不会像宋代那样搞。
比如朱铭,同名同姓肯定不行,但朱明、朱鸣、李铭、张铭则可以。如果按照唐宋的做法,天下带“铭”的全得改不但人名要改,地名、山名、河名一起改。
龙渊宝剑多好听啊避李渊讳生生改成龙泉。
考教儿子一番学问,朱康还算聪明向学,已经能写人、口、手、山、川、水等数十字,唐诗和蒙学打油诗也会背二十多首。
郑元仪问道:“大郎和二郎,是留在汉中,还是跟去襄阳?”
朱铭想了想:“一起去吧,把蒙学先生也带上。”
郑元仪心情舒爽了些,儿子不在身边她不习惯。
赵福金、赵富金姐妹俩,见他们在聊家事,既插不上话,也不便随意离开,于是在旁边默默坐着。
赵富金首先坐不住了见到院子里有小猫扑蝴蝶,她也拿着团扇加入其中,倒是把郑元仪养的猫儿吓跑了。
朱康一边流利背诗,一边往那边偷看,他也觉得扑蝴蝶很好玩。
“去玩吧。”朱铭笑道。
朱康立即飞奔过去,跟着蝴蝶到处追,动作笨拙滑稽,把赵富金逗得直笑。
朱铭亲自进屋扛了一张躺椅出来,躺在院子里轻轻摇晃,偏头看着儿子和赵富金嬉戏。
赵福金坐在旁边,脸上也露出微笑,但性格矜持没有跟着胡闹。
当晚,朱铭睡在郑元仪屋里,贴耳在肚子上听胎动,聊了一阵琐事便呼呼大睡。
大早晨便到元帅府的办公室,他还有件重要事情要做。
张镗、白胜、白崇武等元帅府属官,去年冬天提前回来,已经汇总出各路军队的情况,朱铭需要重新把队伍编制一遍。
一个军的战兵,扩充到满额三千人,文职、后勤则另算。
事实上,各部将领自己就私下扩编了,比如李宝那三千核心精锐,朱铭现在只是将这些现象制度化。
汉中屯驻七个军,一个放在斜谷关,其余六个放在汉中盆地。把文职、后勤算上,共计两万两千五百多人。
川南三个军,主要用来对付蛮夷。川东四个军,不但要对付蛮夷,还要随时待命杀去荆湖。川中一个军,由白祺统领,负责坐镇成都平原。也算上文职和后勤,共计两万五千多人。
南襄盆地九个军,骑兵部队腾骧军也要拉过去,算上文职后勤将近三万人。
各路正规军,加起来约有八万之数。
其余老弱,全部裁撤,另编为巡检兵、铺兵,负责缉私、捕盗、邮递、剿匪之类。此类部队就超过两万,关键时刻也能拉出去打仗,按大宋的说法可以归类为厢军。
也就是说,朱铭的总兵力已达到十万。
他这里动动笔头搞整编,整个元帅府都得忙昏头,连带着地方官也要跟着忙活。
因为大量部队从汉中迁走,而且是长期驻扎,士兵的家属也要迁一些过去。最麻烦的,便是更改户籍和钱粮调运。
下午的时候,朱国祥来到元帅府:“现在各地常平仓是空的,等仓库充盈之后,我打算以常平仓的粮食,以及蜀锦为本金,重新发行四川纸钞。当然,名字肯定不能叫交子,那东西的名声已经臭了。”
“那么急?”朱铭问道。
朱国祥说:“咱们的地盘里,币制太过混乱。90%以上是铁钱,又混用一些铜钱。而只是铁钱,就有十几种规格。再加上,这几年童贯、王黼滥发大额铁钱,把四川、襄阳的货币市场搞得一塌糊涂。我们只要本金充足,而且本金是硬通货粮食和蜀锦,纸币发行出来恐怕比铁钱更受欢迎。”
纸币当然不容易推行,但铁钱也烂得很啊,这个时代比烂就可以了。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朱铭扫了一眼,便知什么情况。
虽说父子俩,一个管民,一个管军,而且互相不得越界插手。但绝不是各管各的,至少要告之对方基本情况。
朱国祥把现有地盘,拢共划分为十府。
新占的南襄盆地,设为襄阳府和南阳府。
而上庸之地,也就是神农架那一大片,再把金州也划拉过去,单独组成一个安康府。府治设在金州城,这是方便财税运输。
如果未来地盘大了建国,安康府肯定被拆分。
就像把汉中从四川拆出来一样,安康府也必须进行肢解。因为全都是山川险地,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以此提高官员和百姓造反的难度。
十位知府的任命,朱国祥特别照顾儿子的想法。
张根调任益州知府,高景山调任汉中知府(因合格官员不足,此职原由朱国祥兼任)。
张根是朱铭的老丈人,高景山也是朱铭招降的,把他们放在两个最重要的位置,就是要让朱铭彻底放心未来的班底问题。
此外,高景山在成都为官多年,难免有些人情抹不开面子。
把张根调去执掌成都平原,人生地不熟的,可以放手进行土地清理、户籍调查、减租减息。
而高景山在汉中同样做了几年官,汉中已经完成这些工作,高景山调回来则能起到巩固和安抚作用。
刚打下的那些地盘李含章因为立下大功,带着五百人就夺取随州、郢州和荆门军,直接被朱国祥任命为襄阳知府。
李含章跟朱铭是老朋友,等于襄阳府也在朱铭掌握中。
别说他们是父子,就算是普通合伙人,如此安排都能把人感动哭了。
另外,朱国祥还对原来的行政区划做出调整,当时是他们父子俩一拍脑袋搞出来的。朱国祥在实际执政的过程中,发现明代的设置最符合实际——其实他根本就不知道明代是怎么设置的。
即州不再作为常设单位,知府越过知州直接管县,只在某些特殊区域设州。
如此一来,管理更加扁平化,还能减少知州的数量,节省许多行政开支。同时又把州作为保留,在需要放权的地方设置,给予那些地区更大的自主权(通常是出于经济或军事考虑设州)。
随着行政设置的变动,现有的知州们,少数升级为知府,一部分降为县令,一部分还是知州。
降为县令的知州,品级和俸禄予以保留,今后优先考虑升官,算是给他们的变相补偿。
朱铭仔仔细细把这些文件看完,有些地方不理解,圈出来事后去询问。大多数的改动,他都觉得合理,因为那是朱国祥根据实情作出的变动。
接着,朱铭又阅读分析各处战报,挑选立功将领赐以妻妾。
几十个宫女,只给两位帝姬各留一个。其余赐婚给立功的中下级军官,表现极佳的普通士卒也有机会。而且必须是单身汉,未婚和丧妻的都行。
回到后宅,郑元仪正在跟两位帝姬聊天。
房间都已经安排好了,不需要朱铭操心。只有李师师和裴月里嫦娥没搬进来,跟其他四个宋徽宗送来的嫔妃住一起。
“聊什么呢?”朱铭微笑走过去。
三女连忙站起。
赵富金率先开口:“郑姐姐在说东京的趣事,我跟阿姐虽生在东京,可好多地方都没去过,还没有郑姐姐对东京熟悉。等以后再回东京,我定要把好玩的地方都玩一遍。金明池我就没去过,听说开放时节热闹得很。”
金明池是北宋皇家园林,亭台楼阁皆建在湖中,禁军水师每年春天还要操演。
但端午节更热闹,禁军水师会划龙舟。
金明池定期会向百姓开放,周边的店铺也承包出去,算是一处极佳的游玩景点。
北宋灭亡,黄河泛滥,金明池就被泥沙给填了。
赵富金叽叽喳喳的,她已经朱铭混熟了,而且对郑元仪印象极佳,完全把这里当成了皇宫。
赵福金则沉默寡言,甚至有些郁郁不乐,只在聊东京趣事时才露出笑容。
“相公要搬去襄阳?”郑元仪忽然问。
朱铭点头说:“过阵子就搬家,你张姐姐也一起去,可能要在襄阳住两年。”
郑元仪打量着大元帅府后宅的景色:“这里却挺好,刚住惯又要搬走。”
“随时可以回来,汉中元帅府会一直留着,还会留下一些官员办公,”朱铭说道,“等你生产之后,差不多就该搬家了。”
郑元仪正怀着第二胎,朱铭去年春天从成都回来,在家里住了近五个月。等他带兵打仗时,郑元仪已经开始孕吐。
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是荆湖,也不一定非要跟钟相死磕,但江陵大城必须拿下。
北宋在此开凿了运河,直往东北跟汉江连通,不需要坐船去汉阳那边绕。这条运河,本来想连通开封水系,但修到南阳就因难度太大而放弃。
朱铭占领江陵之后,四川的物资就能全程走水路,非常方便的运去襄阳和南阳。
“爹爹!”
长子朱康已经五岁多,今年开始读书。
蒙学教材跟大明村一样,是朱国祥亲自编写的。
这小子蹦蹦跳跳跑来,还斜跨着一个小书包。
朱铭笑问:“谁给你缝制的?”
朱康说道:“是祖奶奶(严大婆)缝的。”
这种斜跨小书包,在明代极为流行,一直用到改革开放后。
宋代已经有了样式,是根据女子挎包改的。
如果去看出土文物,会发现唐宋女子的某些挎包,跟现代LV包包的款式大同小异……
“二郎呢?”朱铭扭头问。
郑元仪说:“自郑姐姐去了成都,大婆就经常来看二郎,今日又把二郎带出去耍了。舅父(公爹)害怕出事,专门派了亲卫跟随。”
庶长子叫朱康,因为是在金州生的,金州古属安康郡。
嫡长子叫朱洋,也是因为生于洋州,那里古属洋川郡。
朱铭就这两个儿子,取名非常随意。此去襄阳,估计还会搞出来一个朱襄。
避讳今后也要搞,主打一个循序渐进,绝不会像宋代那样搞。
比如朱铭,同名同姓肯定不行,但朱明、朱鸣、李铭、张铭则可以。如果按照唐宋的做法,天下带“铭”的全得改不但人名要改,地名、山名、河名一起改。
龙渊宝剑多好听啊避李渊讳生生改成龙泉。
考教儿子一番学问,朱康还算聪明向学,已经能写人、口、手、山、川、水等数十字,唐诗和蒙学打油诗也会背二十多首。
郑元仪问道:“大郎和二郎,是留在汉中,还是跟去襄阳?”
朱铭想了想:“一起去吧,把蒙学先生也带上。”
郑元仪心情舒爽了些,儿子不在身边她不习惯。
赵福金、赵富金姐妹俩,见他们在聊家事,既插不上话,也不便随意离开,于是在旁边默默坐着。
赵富金首先坐不住了见到院子里有小猫扑蝴蝶,她也拿着团扇加入其中,倒是把郑元仪养的猫儿吓跑了。
朱康一边流利背诗,一边往那边偷看,他也觉得扑蝴蝶很好玩。
“去玩吧。”朱铭笑道。
朱康立即飞奔过去,跟着蝴蝶到处追,动作笨拙滑稽,把赵富金逗得直笑。
朱铭亲自进屋扛了一张躺椅出来,躺在院子里轻轻摇晃,偏头看着儿子和赵富金嬉戏。
赵福金坐在旁边,脸上也露出微笑,但性格矜持没有跟着胡闹。
当晚,朱铭睡在郑元仪屋里,贴耳在肚子上听胎动,聊了一阵琐事便呼呼大睡。
大早晨便到元帅府的办公室,他还有件重要事情要做。
张镗、白胜、白崇武等元帅府属官,去年冬天提前回来,已经汇总出各路军队的情况,朱铭需要重新把队伍编制一遍。
一个军的战兵,扩充到满额三千人,文职、后勤则另算。
事实上,各部将领自己就私下扩编了,比如李宝那三千核心精锐,朱铭现在只是将这些现象制度化。
汉中屯驻七个军,一个放在斜谷关,其余六个放在汉中盆地。把文职、后勤算上,共计两万两千五百多人。
川南三个军,主要用来对付蛮夷。川东四个军,不但要对付蛮夷,还要随时待命杀去荆湖。川中一个军,由白祺统领,负责坐镇成都平原。也算上文职和后勤,共计两万五千多人。
南襄盆地九个军,骑兵部队腾骧军也要拉过去,算上文职后勤将近三万人。
各路正规军,加起来约有八万之数。
其余老弱,全部裁撤,另编为巡检兵、铺兵,负责缉私、捕盗、邮递、剿匪之类。此类部队就超过两万,关键时刻也能拉出去打仗,按大宋的说法可以归类为厢军。
也就是说,朱铭的总兵力已达到十万。
他这里动动笔头搞整编,整个元帅府都得忙昏头,连带着地方官也要跟着忙活。
因为大量部队从汉中迁走,而且是长期驻扎,士兵的家属也要迁一些过去。最麻烦的,便是更改户籍和钱粮调运。
下午的时候,朱国祥来到元帅府:“现在各地常平仓是空的,等仓库充盈之后,我打算以常平仓的粮食,以及蜀锦为本金,重新发行四川纸钞。当然,名字肯定不能叫交子,那东西的名声已经臭了。”
“那么急?”朱铭问道。
朱国祥说:“咱们的地盘里,币制太过混乱。90%以上是铁钱,又混用一些铜钱。而只是铁钱,就有十几种规格。再加上,这几年童贯、王黼滥发大额铁钱,把四川、襄阳的货币市场搞得一塌糊涂。我们只要本金充足,而且本金是硬通货粮食和蜀锦,纸币发行出来恐怕比铁钱更受欢迎。”
纸币当然不容易推行,但铁钱也烂得很啊,这个时代比烂就可以了。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