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小阁老 > 第九十五章 务本书院一锅端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第九十五章 务本书院一锅端

小说:小阁老作者:三戒大师字数:2662更新时间 : 2020-08-06 00:34:16
    番薯?”凉亭中,正在啃棒子的马一龙,想一想道:“这个真没听说过。听着名字,跟玉米一个来路?”

    “不错。”赵昊颔首笑道:“这两样作物,还有马铃薯、番茄、辣椒、南瓜、向日葵、烟草……等等,都是泰西人从美洲带来的。”

    “这么多?”听赵公子一一介绍这些丰富多彩的异域作物,马一龙不禁痴了,就像是欢场新丁听到秦淮八艳的芳名,全身都酥软了。

    “单说这番薯吧,甜甜的糯糯的,好吃又管饱,蒸着就能当主粮吃。”赵昊提起这个,底气就足了很多。“它同样不挑地,上田亩产万斤,中田亩产七八千斤,最差的田亩产也有四五千斤!”

    “咳咳咳……”马一龙差点的把苞米棒子捅到嗓子眼里去。两眼瞪得溜圆道:“世上竟有这样的神物?那老百姓不就再也不用挨饿了?”

    “谁说不是呢。”赵昊点点,继续吹嘘道:“还有马铃薯,亩产少说两千斤,也可以当主粮!”

    后世那所谓的‘康乾盛世’,其实就是这三兄弟撑起的,因此又称为‘吃糠拉稀的地瓜盛世’,彻底打消了欧洲人对中华文明的千年崇拜。

    ~~

    “好!”马一龙终于被赵昊彻底说服,激动的一拍桌子道:“把那地瓜和土豆拿来吧,我跟你去昆山!”

    “这个么……”赵公子却略略尴尬道:“这两样我吃过见过,但还没种过……”

    “为何?”马一龙一愣。

    “因为红毛鬼太奸诈,把好吃又高产的地瓜土豆当宝贝似的藏起来不许外传,只给大明皇帝进贡了卖相最好、但产量还不够看的玉米。”赵昊叹口气道。

    “那你是在哪里见过的?”马一龙问道:“濠镜澳吗?”

    赵昊就喜欢这种脑补达人,马上点头道:“不错,就是濠镜澳。”

    他便当场信口开河,根据脑海中的史料,杜撰了一次奇幻的澳门之旅。把马一龙和他的学生们,听得目瞪口呆。

    赵昊告诉马一龙,自己说的这些作物,佛郎机人手里都有,但他们十分敝帚自珍,不肯将种子外泄。

    不过自己已经想到办法了,相信用不了几年,就能把所有的种子都给孟河先生拿回来种。

    他还告诉马一龙,桌上这些反季节蔬菜,也是自己掌握了西洋玻璃的制法后,在西山岛上建造了玻璃大棚,才种出来的。

    赵昊又重点强调了,泰西人是如何保密玻璃的生产工艺的。

    潜移默化间,给马一龙心中造成一种,玻璃这样高度机密的复杂工艺,赵公子都能搞掂。搞到种子这种简单的,无法真正保密的东西,自然更不在话下。

    但老马不知道的是,澳门根本没有这些作物的种子。它们是西班牙人带到吕宋,才又在万历年间陆续传入中国的……

    不过西班牙人对这些东西看的紧,倒是一点不假。尤其是地瓜,谁敢携带出境是要砍头的。是一位叫陈振龙的华侨,将地瓜藤绞入吸水绳中,才偷带回大明,献给时任福建巡抚的金学曾。

    当然,这是二十多年后的事情了,现在的小金还在崇明岛上当知县呢。西班牙人更是刚到吕宋,还没站稳脚跟呢……

    可这都不影响赵昊给马一龙画饼,终于说动老先生愿意给他几年时间了。

    不过,马一龙的想法其实是,自己还住在溧阳开书院,只每年过去昆山待上几个月指导一下。

    赵昊故作没听懂,让马秘书拿出地图,向马一龙介绍起昆开司的六十万亩农场,是如何规划如何生产的。

    “这还是第一期!”赵公子指点江山,意气风发道:“浦东还有一百万亩,崇明也有一百万亩,这些土地都要用同样的方法开发!”

    说完,他长叹一声道:“但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场长和农技员水平低,数量少,非但两季稻的技术掌握不了,各种农业技术掌握的也很不够!”

    “那怎么行!”马一龙一听就急了。听到这么多土地要被糟蹋了,他的心都碎了。红着脖子对赵昊道:“你知道吗?这地伺候好了,事半功倍,伺候不好,事倍功半。产量能差出几倍去!”

    “这么夸张?”赵昊咋舌问道:“那由孟河先生来掌管,一亩地能产多少?”

    “那得看百姓的配合程度……”马一龙叹了口气。他在溧阳的威望已经够高了,可老百姓分散的家庭生产模式,有限的接受能力,都注定了他没法直接指挥他们统一行动,只能以指导为主。能听进多少去,全看农民个人悟性了。

    就这样,他还能把溧阳每亩地的年产量提高一石!在旁人看来,这已经是个奇迹了。可马一龙却十分不满意。

    因为他务本书院的这几百亩田,平均年产量在八石,足足比县里高出两石去。这还是许多学生不会伺候地,或者总是偷懒的结果。

    马一龙亲自侍奉的土地,年产稳稳超过十石。史继志等得意弟子,也都能达到九石。

    他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想看看如果统一采取严格管理,到底能不能复制务本书院的高产。

    如果不能,自己追求的就毫无意义。

    反之,则死而无憾。

    ~~

    所以当马一龙听完赵昊农庄的管理结构、奖惩制度后,整个人都坐不住了。

    去昆山!那里就是自己最好的试验场!

    “多了不敢说,早稻三石,晚稻四石敢打包票。”马一龙斩钉截铁道。

    “那一年就是七石……”赵公子惊得筷子都掉在了桌上。

    六十万亩地全种两季稻,一年就能收四百二十万石!

    当然,有一半的土地是要种桑树和棉花……因为这两种经济作物的获利,是种粮的两倍。

    当初赵昊根本没打算靠种粮获利,他指望的是桑棉之利。

    可马一龙这一番保证,让他单单种粮都可以发大财了……呸,才没有,本公子又不是为了发财。

    “只是。”不过这位神农的顾虑,也真不是一般的多。他又看看自己的书院,还有那些扛着锄头准备下地的学生,有些犯难道:“我这些学生怎么办?”

    “当然是一起去了!”赵公子可是存了打包带走的念头,大笑道:“把务本书院搬到昆山去,咱们把规模扩大,一批一批的培养农技员!还可以不断派回溧阳指导农民脱贫。”

    “而孟河先生指导农业之余,还可以借助研究中心的力量,进行农业研究。农业研究有了成果,先在江南公司试验,成功了就可以在江南乃至整个大明推广!这,难道不是孟河先生的理想吗?”

    “是。”马一龙终于无话可说,点头道:“就这么办。”

    ps.第四更,求月票!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