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读!)
小说: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字数:3151更新时间 : 2024-12-29 16:13:50
“不瞒使君,我母亲年老需要奉养。”
“……我、我我须回渔阳老家奉养老母,还请使君应允。”
田豫无奈开口,其实他的理由要比赵云牵强一些。
长兄如父,赵云哥哥死了回家奔丧情有可原。
而田豫都已经离家好几年了,这么多年不见你说回家赡养母亲,此时开口,不就是借口想走吗?
田豫其实真的不想走,刘备待他很好,他本人也认可刘备的人品。
如今更是许以彭城相这样的高官,田豫内心此刻也是非常挣扎,非常痛苦的。
刘备知道,奉养老母只是田豫离开的借口,去了就肯定不会回来。
但如今这个局面,他又能做什么呢?
站起身来,正想开口。
却被李翊抢先道:
“原来是令慈需要奉养,这有何难。”
“我们差人去渔阳接你母亲过来,若令慈知道将军如今做了彭城相,定当以你为荣。”
啊这……
田豫傻眼了,这剧本不对啊。
你难道不应该是直接放行吗?
刚才跟赵云说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
咋到了我这儿,就改“绑架”人口了呢?
刘备也是一脸懵的看向李翊,仿佛在说先生你这……
但他没有出言打断李翊,他相信李翊这么做一定有自己的理由。
“哦?莫非将军还有难处?”
李翊佯装不知,继续追问道。
田豫怔怔地说不出话来,你说我有什么难处?
难道非要我把话挑明了,我想回公孙瓒那里吗?
这时,还是李翊先给了台阶下。
“许是令慈年老,将军恐下人照顾不周。”
“不如这样,便请将军亲自回渔阳接你母亲过来,如何?”
这……
田豫一怔,李翊这下算是放行了,但又没完全放。
他要自己接母亲过来,等于是要求自己回来。
“好,事情就这么定了。”
李翊拍了拍田豫的肩膀,拉着他入座。
“来,将军且先回座,待用过饭食之后,明日我与使君再为你和子龙将军饯行。”
卧槽……
田豫傻眼了,心想我没答应啊,你咋就定了。
李翊不给田豫开口拒绝的机会,拉着他饮酒。
要不然公司高管是怎么当上的,酒桌文化的好处就是这么来的。
对,这就是欺负老实人。
李翊就是不给田豫开口的机会,他既不要田豫拒绝,也不要田豫答应。
因为这是最好的结果。
只要让田豫以一个不答应,不拒绝的状态回到幽州,那李翊就有自信他一定会回来。
接下来,李翊跟刘备拉着田赵二人饮酒叙谈。
一直聊到深夜,二将这才辞行。
刘备亲自送二人出门,一直目送二人远去,才依依不舍地重新回到屋子。
李翊在桌上,兀自吃着小菜。
“使君,不如你我二人再喝两口?”
刘备叹息一声:
“子龙、国让将军离去,虽琼浆玉液不能下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也。”
李翊轻声一笑:
“我观使君尚有诸多疑云,不妨坐下来,让在下为使君一一解惑。”
刘备点头答应,重新坐下。
李翊不慌不忙地为刘备斟了一杯酒,一边说道:
“使君必然疑我缘何纵赵云、田豫而去。”
刘备又是一声叹:
“原以为听先生之言,许子龙、国让高官,又付予其兵权,善用其才,彼必不弃我而去。”
“然终是备一厢情愿矣!”
话落,举起酒盏一饮而尽。
李翊顺势又帮刘备把酒满上,笑道:
“使君勿忧,我料子龙、国让此去必然复回。”
“必然复回?”
听到这句话,刘备登时酒醒了大半。
“先生何以如此笃定?”
“子龙将军与国让将军皆是有远志之人,今使君欲在徐州成桓公五霸之业,授二人以高职,此二人岂有拒之之理?”
“可适才二人不仍然辞去了么?”
“……呵呵,天性之亲乃人之常情,待子龙奔完丧,国让接回母亲后,彼二人不就回来了么?”
刘备皱眉,沉声道:
“彼二人果真会回来么?”
他想说,先生你应该也能看出来,这只是二人的借口罢了,你不能真当真了吧。
“若是早个几年,在下确实不能笃定,但现在我可以笃定。”
李翊语气十分坚定地说道:
“大丈夫不可拘于一时之地。”
“使君原是青州刺史田楷手下的平原相,如今不也来徐州建功立业了么?”
田楷是公孙瓒的手下,这话的言外之意就是老刘你不也舍弃了公孙瓒,跑到徐州来了么?
“先生的意思莫非是指,公孙将军他……”
“正是。”
李翊微微一笑。
公孙瓒才是决定赵云与田豫去留的最终因素。
现在的时间线已经是194年了,公孙瓒也来到了人生中最癫狂的时候。
自他杀了刘虞以来,野心膨胀,记过忘善。
睚眦必报,肆无忌惮的压榨百姓。
俨然从一个保疆守土的护民官,蜕变成为了害民贼。
要知道赵云、田豫皆是高尚君子,尤其是赵云。
他是非常爱护百姓,同情底层人民的。
公孙瓒的所作所为,无疑是令赵云失望透顶的。
只是碍于上下级关系,赵云不好说什么。
并且赵云与公孙瓒的关系本身也不算好。
赵云初次投靠公孙瓒时,公孙瓒就曾问赵云为什么选择自己。
赵云却非常诚实的说,“如今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生灵有累卵之急,我们常山人决定追随能够实施仁政的地方。”
“所以并不是因为要疏远袁绍而投靠公孙将军你。”
所以,赵云作为常山人,没有投靠冀州老大袁绍,而是选择公孙瓒,只是单纯不喜欢袁绍的所作所为。
只是没想到公孙瓒也没好到哪去。
尤其这几年越来越疯批,就跟着了魔一般。
公孙瓒尤其喜欢迫害豪族出身的士人子弟,他认为他们从小生活条件优越,即使得到了重用也不会感恩。
这个看法就过于武断了,一杆子拍死所有人。
军阀强如董卓、吕布也懂得笼络士人豪族。
刘备这么照顾百姓,也知道要尽量拉拢世人士人豪族。
可要说公孙瓒是“打土豪,分田地”,那他也没有。
他是“打土豪,田地都归我”。
并且还重用一些庸人,甚至和小商小贩结拜。
这些人一面敛财过亿,成为新贵,一面又巴结讨好公孙瓒。
在公孙瓒看来,这或许就是他所谓的“懂得感恩”吧。
所以,
就公孙瓒这小人得志的嘴脸,怎会不让下属心寒?
赵云离开刘备后,其实也并没有回到公孙瓒身边。
正如他对刘备说的那样,“终不能固守小节,而助纣为虐。”
这说的就是公孙瓒。
赵云不想背上背主的骂名,却也不想助纣为虑。
索性干脆留在常山老家不走了。
直到公孙瓒覆灭以后,赵云这才能够名正言顺的去投靠刘备。
……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我、我我须回渔阳老家奉养老母,还请使君应允。”
田豫无奈开口,其实他的理由要比赵云牵强一些。
长兄如父,赵云哥哥死了回家奔丧情有可原。
而田豫都已经离家好几年了,这么多年不见你说回家赡养母亲,此时开口,不就是借口想走吗?
田豫其实真的不想走,刘备待他很好,他本人也认可刘备的人品。
如今更是许以彭城相这样的高官,田豫内心此刻也是非常挣扎,非常痛苦的。
刘备知道,奉养老母只是田豫离开的借口,去了就肯定不会回来。
但如今这个局面,他又能做什么呢?
站起身来,正想开口。
却被李翊抢先道:
“原来是令慈需要奉养,这有何难。”
“我们差人去渔阳接你母亲过来,若令慈知道将军如今做了彭城相,定当以你为荣。”
啊这……
田豫傻眼了,这剧本不对啊。
你难道不应该是直接放行吗?
刚才跟赵云说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
咋到了我这儿,就改“绑架”人口了呢?
刘备也是一脸懵的看向李翊,仿佛在说先生你这……
但他没有出言打断李翊,他相信李翊这么做一定有自己的理由。
“哦?莫非将军还有难处?”
李翊佯装不知,继续追问道。
田豫怔怔地说不出话来,你说我有什么难处?
难道非要我把话挑明了,我想回公孙瓒那里吗?
这时,还是李翊先给了台阶下。
“许是令慈年老,将军恐下人照顾不周。”
“不如这样,便请将军亲自回渔阳接你母亲过来,如何?”
这……
田豫一怔,李翊这下算是放行了,但又没完全放。
他要自己接母亲过来,等于是要求自己回来。
“好,事情就这么定了。”
李翊拍了拍田豫的肩膀,拉着他入座。
“来,将军且先回座,待用过饭食之后,明日我与使君再为你和子龙将军饯行。”
卧槽……
田豫傻眼了,心想我没答应啊,你咋就定了。
李翊不给田豫开口拒绝的机会,拉着他饮酒。
要不然公司高管是怎么当上的,酒桌文化的好处就是这么来的。
对,这就是欺负老实人。
李翊就是不给田豫开口的机会,他既不要田豫拒绝,也不要田豫答应。
因为这是最好的结果。
只要让田豫以一个不答应,不拒绝的状态回到幽州,那李翊就有自信他一定会回来。
接下来,李翊跟刘备拉着田赵二人饮酒叙谈。
一直聊到深夜,二将这才辞行。
刘备亲自送二人出门,一直目送二人远去,才依依不舍地重新回到屋子。
李翊在桌上,兀自吃着小菜。
“使君,不如你我二人再喝两口?”
刘备叹息一声:
“子龙、国让将军离去,虽琼浆玉液不能下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也。”
李翊轻声一笑:
“我观使君尚有诸多疑云,不妨坐下来,让在下为使君一一解惑。”
刘备点头答应,重新坐下。
李翊不慌不忙地为刘备斟了一杯酒,一边说道:
“使君必然疑我缘何纵赵云、田豫而去。”
刘备又是一声叹:
“原以为听先生之言,许子龙、国让高官,又付予其兵权,善用其才,彼必不弃我而去。”
“然终是备一厢情愿矣!”
话落,举起酒盏一饮而尽。
李翊顺势又帮刘备把酒满上,笑道:
“使君勿忧,我料子龙、国让此去必然复回。”
“必然复回?”
听到这句话,刘备登时酒醒了大半。
“先生何以如此笃定?”
“子龙将军与国让将军皆是有远志之人,今使君欲在徐州成桓公五霸之业,授二人以高职,此二人岂有拒之之理?”
“可适才二人不仍然辞去了么?”
“……呵呵,天性之亲乃人之常情,待子龙奔完丧,国让接回母亲后,彼二人不就回来了么?”
刘备皱眉,沉声道:
“彼二人果真会回来么?”
他想说,先生你应该也能看出来,这只是二人的借口罢了,你不能真当真了吧。
“若是早个几年,在下确实不能笃定,但现在我可以笃定。”
李翊语气十分坚定地说道:
“大丈夫不可拘于一时之地。”
“使君原是青州刺史田楷手下的平原相,如今不也来徐州建功立业了么?”
田楷是公孙瓒的手下,这话的言外之意就是老刘你不也舍弃了公孙瓒,跑到徐州来了么?
“先生的意思莫非是指,公孙将军他……”
“正是。”
李翊微微一笑。
公孙瓒才是决定赵云与田豫去留的最终因素。
现在的时间线已经是194年了,公孙瓒也来到了人生中最癫狂的时候。
自他杀了刘虞以来,野心膨胀,记过忘善。
睚眦必报,肆无忌惮的压榨百姓。
俨然从一个保疆守土的护民官,蜕变成为了害民贼。
要知道赵云、田豫皆是高尚君子,尤其是赵云。
他是非常爱护百姓,同情底层人民的。
公孙瓒的所作所为,无疑是令赵云失望透顶的。
只是碍于上下级关系,赵云不好说什么。
并且赵云与公孙瓒的关系本身也不算好。
赵云初次投靠公孙瓒时,公孙瓒就曾问赵云为什么选择自己。
赵云却非常诚实的说,“如今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生灵有累卵之急,我们常山人决定追随能够实施仁政的地方。”
“所以并不是因为要疏远袁绍而投靠公孙将军你。”
所以,赵云作为常山人,没有投靠冀州老大袁绍,而是选择公孙瓒,只是单纯不喜欢袁绍的所作所为。
只是没想到公孙瓒也没好到哪去。
尤其这几年越来越疯批,就跟着了魔一般。
公孙瓒尤其喜欢迫害豪族出身的士人子弟,他认为他们从小生活条件优越,即使得到了重用也不会感恩。
这个看法就过于武断了,一杆子拍死所有人。
军阀强如董卓、吕布也懂得笼络士人豪族。
刘备这么照顾百姓,也知道要尽量拉拢世人士人豪族。
可要说公孙瓒是“打土豪,分田地”,那他也没有。
他是“打土豪,田地都归我”。
并且还重用一些庸人,甚至和小商小贩结拜。
这些人一面敛财过亿,成为新贵,一面又巴结讨好公孙瓒。
在公孙瓒看来,这或许就是他所谓的“懂得感恩”吧。
所以,
就公孙瓒这小人得志的嘴脸,怎会不让下属心寒?
赵云离开刘备后,其实也并没有回到公孙瓒身边。
正如他对刘备说的那样,“终不能固守小节,而助纣为虐。”
这说的就是公孙瓒。
赵云不想背上背主的骂名,却也不想助纣为虑。
索性干脆留在常山老家不走了。
直到公孙瓒覆灭以后,赵云这才能够名正言顺的去投靠刘备。
……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