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晒秋遇夜雨
小说:你科举我种田,塑料夫妻闯荒年作者:白久欢字数:2578更新时间 : 2024-11-26 04:07:47
到了掰玉米的这天,一大早,大家草草吃过早饭便齐刷刷朝着玉米地赶去。
此时的玉米地虽然一片枯黄,也不像稻谷那样垂着金灿灿的稻穗那般惹人欢喜。
但是一想到那里面藏着硕大的玉米棒子,众人还是难掩喜悦。
村长一声令下,队伍就被分成了几支小队,第一队是掰玉米的。
掰玉米没什么难度,主要是要心细,不能有任何的遗漏。
前面的玉米掰完,后面就立马第二支小队跟上砍玉米杆。
玉米杆又高又大,砍回去后给鸡鸭搭棚过冬再好不过。
自然是不能浪费的。
虽是秋天,但这两天暑热正盛,玉米地里更是扎人,但是好像压根就没有人在意。
掰下来的玉米棒子当即就被第三支小队给抬回大院的晒谷场。
紧接着,那些留在大院里的人就开始给玉米扒皮,好趁着大太阳赶紧晒一晒。
江清月和宋冬梅,以及吴氏和张素娘四人都在扒玉米的队伍中。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大院的妇人孩子也都在。
人多干活本来就快,加上今年的玉米种得也并不算多,才过了一上午,原本枯黄的玉米地就变成了一片空地。
等众人扛着捆好的玉米杆回来时,晒谷场上剥出来的玉米已经堆成了一座金黄色的小山。
村长以及回来的众人皆是为之一震,“真不少!”
“是啊,就那么一片玉米地,怎么结了这么多?!”
之前大家都已经吃过玉米,也知道玉米棒子的大小。
但是那时的玉米还很嫩,水分居多,一个人吃一个并不觉得饱。
但是成熟后的一根玉米棒子,分量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大家爱不释手地掂着手里的玉米,开始七嘴八舌的估算起了玉米的亩产能有多少。
“咱们这么多地已经产了这么多,依我看,一亩地起码也有五百斤吧?”
“能有那么多吗?咱们得稻田一亩也才三百多斤!”
“怎么没有?你看这么多玉米就看出来了。”
“那好像也是,这可太好了。”
见大家都在喜滋滋地夸着玉米的产量,江清月在旁听得却有些哭笑不得。
看样子,大家对玉米的产量还是没什么概念。
她记得之前看过一则新闻,现代的玉米示范田亩产已经达到了1600多公斤。
而就算是最普通的玉米品种,只要管理得当,亩产起码也有五百公斤以上。
大家至少是少估算了一倍。
好在,宋砚很快就纠正了过来,“大家别忘了我们之前已经吃过一波玉米了,而且我们今年是第一年种,经验不足,明年有了经验估计还能翻一翻。”
听他这么说,就连村长也有些震惊不已,“你是说,一亩地能产千斤?”
宋砚沉着地点了点头,“不是没可能。”
一句话让在在场的众人皆是喜不自胜,恨不得赶紧把下一轮的玉米给早点种上。
只可惜,这里的气候一年只能种一回。
得知玉米的产量后,村长第一个提议今年多留些种子。
“依我看,这些玉米干脆全部留种子了,咋样?”
此话一出,还有不少人跟着摩拳擦掌,恨不得明年把整片大山都给开荒出来种上玉米。
江清月默默来了句,“一颗棒子上那么多籽,一颗籽就是一颗禾苗,种的完,咱们也吃不完呐。”
说完,大家也很快意识到了。
玉米是好,但是开荒却不简单,再说开出来的地还有土豆、红薯等等很多东西要种呢。
一口气吃不成胖子,还是慢慢来吧!
也有不少人很好奇这玉米磨成的面粉吃起来是什么味道。
见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她,江清月便主动提议,“种子够用就好,剩下的咱们还是磨成玉米面吧,眼下大家从山下带来的面粉应该也不多了。”
经江清月这么一提醒,大家瞬间都想了起来。
秋收过后,过冬的大米是不愁了。
但是因为缺了一季的小麦,面粉的确是个问题。
眼下有了玉米面,正好可以和面粉搭配着一块做面条、饼子和窝窝头。
村长最后也发了话,“还是清月考虑得周到,咱们就这么办吧。”
收完玉米,接下来还有黄豆、豌豆和花生。
黄豆和豌豆的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割回来之后也在晒谷场里晾着。
可是这头回种的花生,又结结实实地让众人震惊了一回。
谁也想不到,这么平平无奇的一棵小秧苗,下面竟然能长出那么多花生来。
花生摘下来后是连壳一块晒的,晒谷场晒不下,就直接放在大院里的空地上也可以。
秋收的粮食都已经收回来了,剩下的红薯还要再等一段时间。
再剩下的,还有些老南瓜也要摘回来收起来了。
到了秋天,菜园子里的菜也陆陆续续下市。
除了之前已经晒的豆角干和茄子干,剩下的辣椒还有不少要摘下来晾晒,院子里的大蒜也要拔出来编成辫子挂在屋檐下。
晒秋正进行的火热,哪知这天气像是故意要跟大家作对似的。
或者,前段时间看大家晒稻子玉米晒得太容易了,想给大家出出难题。
这天,白天明明还是艳阳高照的,到了夜里,趁着大家睡得正香的时候,突然悄咪咪地下起了雨。
还好宋砚的知觉异于常人,一有动静就发现了异样。
江清月被他起床的动静惊醒,也立马坐了起来,“怎么了?”
“好像下雨了,我去看看。”
一听说下雨了,江清月也顾不上收拾,连忙穿好衣服鞋子,后脚就跟着跑了出来。
两人一到外面,果然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
一想到晒谷场上那些粮食,两人当即抓起骨哨吹了起来,边吹边喊,“下雨了!”
一听到这动静,大院四下当即响起了磕磕绊绊的起床声。
有些人甚至来不及穿鞋子,一边披着衣服一边跑了出来。
“咋了这是?”
不等宋砚夫妻二人回答,大家已经被落在脸上的雨给吓了一大跳。
“下雨了!赶紧去晒谷场收粮食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此时的玉米地虽然一片枯黄,也不像稻谷那样垂着金灿灿的稻穗那般惹人欢喜。
但是一想到那里面藏着硕大的玉米棒子,众人还是难掩喜悦。
村长一声令下,队伍就被分成了几支小队,第一队是掰玉米的。
掰玉米没什么难度,主要是要心细,不能有任何的遗漏。
前面的玉米掰完,后面就立马第二支小队跟上砍玉米杆。
玉米杆又高又大,砍回去后给鸡鸭搭棚过冬再好不过。
自然是不能浪费的。
虽是秋天,但这两天暑热正盛,玉米地里更是扎人,但是好像压根就没有人在意。
掰下来的玉米棒子当即就被第三支小队给抬回大院的晒谷场。
紧接着,那些留在大院里的人就开始给玉米扒皮,好趁着大太阳赶紧晒一晒。
江清月和宋冬梅,以及吴氏和张素娘四人都在扒玉米的队伍中。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大院的妇人孩子也都在。
人多干活本来就快,加上今年的玉米种得也并不算多,才过了一上午,原本枯黄的玉米地就变成了一片空地。
等众人扛着捆好的玉米杆回来时,晒谷场上剥出来的玉米已经堆成了一座金黄色的小山。
村长以及回来的众人皆是为之一震,“真不少!”
“是啊,就那么一片玉米地,怎么结了这么多?!”
之前大家都已经吃过玉米,也知道玉米棒子的大小。
但是那时的玉米还很嫩,水分居多,一个人吃一个并不觉得饱。
但是成熟后的一根玉米棒子,分量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大家爱不释手地掂着手里的玉米,开始七嘴八舌的估算起了玉米的亩产能有多少。
“咱们这么多地已经产了这么多,依我看,一亩地起码也有五百斤吧?”
“能有那么多吗?咱们得稻田一亩也才三百多斤!”
“怎么没有?你看这么多玉米就看出来了。”
“那好像也是,这可太好了。”
见大家都在喜滋滋地夸着玉米的产量,江清月在旁听得却有些哭笑不得。
看样子,大家对玉米的产量还是没什么概念。
她记得之前看过一则新闻,现代的玉米示范田亩产已经达到了1600多公斤。
而就算是最普通的玉米品种,只要管理得当,亩产起码也有五百公斤以上。
大家至少是少估算了一倍。
好在,宋砚很快就纠正了过来,“大家别忘了我们之前已经吃过一波玉米了,而且我们今年是第一年种,经验不足,明年有了经验估计还能翻一翻。”
听他这么说,就连村长也有些震惊不已,“你是说,一亩地能产千斤?”
宋砚沉着地点了点头,“不是没可能。”
一句话让在在场的众人皆是喜不自胜,恨不得赶紧把下一轮的玉米给早点种上。
只可惜,这里的气候一年只能种一回。
得知玉米的产量后,村长第一个提议今年多留些种子。
“依我看,这些玉米干脆全部留种子了,咋样?”
此话一出,还有不少人跟着摩拳擦掌,恨不得明年把整片大山都给开荒出来种上玉米。
江清月默默来了句,“一颗棒子上那么多籽,一颗籽就是一颗禾苗,种的完,咱们也吃不完呐。”
说完,大家也很快意识到了。
玉米是好,但是开荒却不简单,再说开出来的地还有土豆、红薯等等很多东西要种呢。
一口气吃不成胖子,还是慢慢来吧!
也有不少人很好奇这玉米磨成的面粉吃起来是什么味道。
见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她,江清月便主动提议,“种子够用就好,剩下的咱们还是磨成玉米面吧,眼下大家从山下带来的面粉应该也不多了。”
经江清月这么一提醒,大家瞬间都想了起来。
秋收过后,过冬的大米是不愁了。
但是因为缺了一季的小麦,面粉的确是个问题。
眼下有了玉米面,正好可以和面粉搭配着一块做面条、饼子和窝窝头。
村长最后也发了话,“还是清月考虑得周到,咱们就这么办吧。”
收完玉米,接下来还有黄豆、豌豆和花生。
黄豆和豌豆的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割回来之后也在晒谷场里晾着。
可是这头回种的花生,又结结实实地让众人震惊了一回。
谁也想不到,这么平平无奇的一棵小秧苗,下面竟然能长出那么多花生来。
花生摘下来后是连壳一块晒的,晒谷场晒不下,就直接放在大院里的空地上也可以。
秋收的粮食都已经收回来了,剩下的红薯还要再等一段时间。
再剩下的,还有些老南瓜也要摘回来收起来了。
到了秋天,菜园子里的菜也陆陆续续下市。
除了之前已经晒的豆角干和茄子干,剩下的辣椒还有不少要摘下来晾晒,院子里的大蒜也要拔出来编成辫子挂在屋檐下。
晒秋正进行的火热,哪知这天气像是故意要跟大家作对似的。
或者,前段时间看大家晒稻子玉米晒得太容易了,想给大家出出难题。
这天,白天明明还是艳阳高照的,到了夜里,趁着大家睡得正香的时候,突然悄咪咪地下起了雨。
还好宋砚的知觉异于常人,一有动静就发现了异样。
江清月被他起床的动静惊醒,也立马坐了起来,“怎么了?”
“好像下雨了,我去看看。”
一听说下雨了,江清月也顾不上收拾,连忙穿好衣服鞋子,后脚就跟着跑了出来。
两人一到外面,果然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
一想到晒谷场上那些粮食,两人当即抓起骨哨吹了起来,边吹边喊,“下雨了!”
一听到这动静,大院四下当即响起了磕磕绊绊的起床声。
有些人甚至来不及穿鞋子,一边披着衣服一边跑了出来。
“咋了这是?”
不等宋砚夫妻二人回答,大家已经被落在脸上的雨给吓了一大跳。
“下雨了!赶紧去晒谷场收粮食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