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92章 展望辽东(上)
小说: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作者:柯久字数:2320更新时间 : 2024-11-04 23:26:08
已是腊月中旬,喧嚣了半年有余的京城终于慢慢沉寂下来,无论是京营士卒哗变,兵临奉天门亦或者引得朝野人人自危的"通敌案"都渐渐从百姓茶余饭后的闲谈中消失。
往常的这个时候,纵然是最为"兢兢业业"的官员也难免心思浮躁,提前下值,走街串巷,购置些家中应用之物;至于那些"清水衙门"的官员更是早就活跃起来,为自己来年的仕途而努力。
但因为这段时间,北京城中一系列的变故,官员们都是"勤勉"了不少,虽然心不在焉,但至少日日当值,不敢像历年那般放肆,免得被人握住把柄。
官员们虽然有些怨声载道,但市井之中的百姓们却是难掩喜悦,毕竟今年的辽东非但没有像往年那般,节节败退,引得辽民逃难,甚至还取得了"宁锦大捷"这样前所未有的胜仗。
继位不足半年的天子虽然也无法像戏文中的"明君"一般,日日开早朝,但也不像先帝那般不理朝政,而且还凭借着一系列手段,收回了部分军权,平息了朝中有些诡谲的局势。
如此种种,倒像是说书先生口中的"中兴之主"的事迹。
总的来说,京城之中一片祥和,人人都在期盼着来年,朝廷能够在辽东多打几个胜仗,西南的战事也能够彻底解决。
...
...
此时喧嚣了数月之久的朝廷也渐渐安稳下来,自从"通敌案"一出,朝中关于起复东林大佬韩鑛的声音便是戛然而止;一些踌躇满志,准备一举将所有"阉党"清除出京的御史言官也是偃旗息鼓,不再作声。
反倒是分散在各地的宗室藩王们"热闹"了起来,不少藩王都是一改历年的"高冷",主动给宫中递了折子,给天子问安。
坐镇河南开封的周王甚至接连上了两封奏本,请求入京面圣,恭聆圣训,虽然最终没有得到天子的允准,但开封府的周王仍是借着"国事艰难"的由头,主动向朝廷捐献了十万两白银,惊掉了不少人的下巴。
所有人都知晓,这些一向无法无天的宗室藩王之所以如此"乖巧",皆是因为年前的那道圣谕,允准代庶人朱鼎渭自由行走。
纵然各地宗室"群情激奋",但紫禁城中的天子也没有理会,他眼下的心思并不在于这群富可敌国的"亲戚"身上。
乾清宫暖阁中,满堂绯袍,六部九卿皆是齐聚于此,默默的等候着案牍之后的天子发话。
得益于这段时间发生的一系列"变故",朱由检的威势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纵然不少人心中有些焦躁,但表面上也不敢露出半点异样,只是规规矩矩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半晌,面上波澜不惊的天子终于查阅完最后一封奏本,将其轻轻搁置在一旁,见得身前一众显得有些局促不安的臣子,不由得微微一笑:"诸位爱卿久等了。"
伴随着轻微的脚步声,暖阁的朱门被缓缓推开,几名小太监鱼贯而入,将热乎乎的参茶放在众位红袍身前,惊得众人忙是起身,口中连称不敢。
心情不错的朱由检微微摆手,待到众人落座之后,方才脸上带笑的问道:"朕听说,辽东那边形势不错?"
自从崇祯朝的第一次大朝会结束以后,本就名存实亡的"早朝"便是被变更为每月初一举行,政务皆是交由内阁及天子批阅,朝臣若有要紧事汇报,便可直接入宫面圣。
虽然在最开始的时候,有些御史言官私下攻讦天子不似人君,既信重武人,又荒于政事,但随着天子令四川秦良玉领兵进京,并顺势将京营彻底握在手中之后,这些声音便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涉及边镇军事,兵部尚书王在晋不敢怠慢,赶忙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乱的衣衫,起身拱手说道:"回陛下,辽东巡抚毕自肃呈奏,辽镇将士收到历年拖欠的军饷之后,皆是感激涕零,山呼万岁不止,恨不得即刻纵马收复辽东..."
虽然知晓兵部尚书王在晋的言辞多少有些夸大其词的嫌疑,但暖阁中众人却是没有人不合时宜的出声质问,皆是一脸笑意的默默颔首。
多少年了,朝廷终于打了一次像样的胜仗,前不久还在宣府镇抓获了"大金驸马"李永芳,狠狠的出了一口心中的恶气。
闻言,朱由检脸上的笑意更浓,目光也是不由自主的从王在晋的身上移开,看向了一旁的户部尚书。
看到天子的目光看来,许是知晓天子心有所想,掌握大明钱袋子的户部尚书毕自严也是赶忙起身:"回陛下,除却辽镇之外,其余边镇拖欠的军饷也陆陆续续发放到了士卒的手中。"
这眼瞅着年关就要来了,士卒们手中有了饷银,也能为家中妻子添置件衣衫,为家中购买些应用之物,也能过个过年。
"唔.."
朱由检轻轻吐了口气,有些紧绷的身体也是放松了不少,这年头的士卒可没有太多的"忠义",更多的则是拿钱卖命。
这眼瞅着就要年关,朝廷又刚刚给辽镇发了军饷,若是对其余边镇不闻不问,难保士卒心生怨气,闹事哗变,尤其是陕西三镇。
朱由检可是清楚的记得,依着"后世"的记载来看,那场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席卷整个陕西大地,其中一部分原因便是当地军镇的士卒不堪重负,纷纷选择"弃暗投明"。
眼下靠着从几位不法的大太监及恭顺侯和抚宁侯府中搜刮出的钱粮,倒是将这个"隐患"暂时抹除。
虽然仍是无法在根源上,令得那场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消失不见,但起码不至于过于骇人,能够给他反应和处理的时间。
"那,东江军那边呢?"
沉默了少许,年轻天子有些清冷的声音终是在乾清宫暖阁中悠悠响起,令得阁中不少朝臣脸上的笑容都是为之一僵,才刚刚的心神又是再度紧绷起来。
东江军这三个字,可是有些敏感。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往常的这个时候,纵然是最为"兢兢业业"的官员也难免心思浮躁,提前下值,走街串巷,购置些家中应用之物;至于那些"清水衙门"的官员更是早就活跃起来,为自己来年的仕途而努力。
但因为这段时间,北京城中一系列的变故,官员们都是"勤勉"了不少,虽然心不在焉,但至少日日当值,不敢像历年那般放肆,免得被人握住把柄。
官员们虽然有些怨声载道,但市井之中的百姓们却是难掩喜悦,毕竟今年的辽东非但没有像往年那般,节节败退,引得辽民逃难,甚至还取得了"宁锦大捷"这样前所未有的胜仗。
继位不足半年的天子虽然也无法像戏文中的"明君"一般,日日开早朝,但也不像先帝那般不理朝政,而且还凭借着一系列手段,收回了部分军权,平息了朝中有些诡谲的局势。
如此种种,倒像是说书先生口中的"中兴之主"的事迹。
总的来说,京城之中一片祥和,人人都在期盼着来年,朝廷能够在辽东多打几个胜仗,西南的战事也能够彻底解决。
...
...
此时喧嚣了数月之久的朝廷也渐渐安稳下来,自从"通敌案"一出,朝中关于起复东林大佬韩鑛的声音便是戛然而止;一些踌躇满志,准备一举将所有"阉党"清除出京的御史言官也是偃旗息鼓,不再作声。
反倒是分散在各地的宗室藩王们"热闹"了起来,不少藩王都是一改历年的"高冷",主动给宫中递了折子,给天子问安。
坐镇河南开封的周王甚至接连上了两封奏本,请求入京面圣,恭聆圣训,虽然最终没有得到天子的允准,但开封府的周王仍是借着"国事艰难"的由头,主动向朝廷捐献了十万两白银,惊掉了不少人的下巴。
所有人都知晓,这些一向无法无天的宗室藩王之所以如此"乖巧",皆是因为年前的那道圣谕,允准代庶人朱鼎渭自由行走。
纵然各地宗室"群情激奋",但紫禁城中的天子也没有理会,他眼下的心思并不在于这群富可敌国的"亲戚"身上。
乾清宫暖阁中,满堂绯袍,六部九卿皆是齐聚于此,默默的等候着案牍之后的天子发话。
得益于这段时间发生的一系列"变故",朱由检的威势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纵然不少人心中有些焦躁,但表面上也不敢露出半点异样,只是规规矩矩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半晌,面上波澜不惊的天子终于查阅完最后一封奏本,将其轻轻搁置在一旁,见得身前一众显得有些局促不安的臣子,不由得微微一笑:"诸位爱卿久等了。"
伴随着轻微的脚步声,暖阁的朱门被缓缓推开,几名小太监鱼贯而入,将热乎乎的参茶放在众位红袍身前,惊得众人忙是起身,口中连称不敢。
心情不错的朱由检微微摆手,待到众人落座之后,方才脸上带笑的问道:"朕听说,辽东那边形势不错?"
自从崇祯朝的第一次大朝会结束以后,本就名存实亡的"早朝"便是被变更为每月初一举行,政务皆是交由内阁及天子批阅,朝臣若有要紧事汇报,便可直接入宫面圣。
虽然在最开始的时候,有些御史言官私下攻讦天子不似人君,既信重武人,又荒于政事,但随着天子令四川秦良玉领兵进京,并顺势将京营彻底握在手中之后,这些声音便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涉及边镇军事,兵部尚书王在晋不敢怠慢,赶忙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乱的衣衫,起身拱手说道:"回陛下,辽东巡抚毕自肃呈奏,辽镇将士收到历年拖欠的军饷之后,皆是感激涕零,山呼万岁不止,恨不得即刻纵马收复辽东..."
虽然知晓兵部尚书王在晋的言辞多少有些夸大其词的嫌疑,但暖阁中众人却是没有人不合时宜的出声质问,皆是一脸笑意的默默颔首。
多少年了,朝廷终于打了一次像样的胜仗,前不久还在宣府镇抓获了"大金驸马"李永芳,狠狠的出了一口心中的恶气。
闻言,朱由检脸上的笑意更浓,目光也是不由自主的从王在晋的身上移开,看向了一旁的户部尚书。
看到天子的目光看来,许是知晓天子心有所想,掌握大明钱袋子的户部尚书毕自严也是赶忙起身:"回陛下,除却辽镇之外,其余边镇拖欠的军饷也陆陆续续发放到了士卒的手中。"
这眼瞅着年关就要来了,士卒们手中有了饷银,也能为家中妻子添置件衣衫,为家中购买些应用之物,也能过个过年。
"唔.."
朱由检轻轻吐了口气,有些紧绷的身体也是放松了不少,这年头的士卒可没有太多的"忠义",更多的则是拿钱卖命。
这眼瞅着就要年关,朝廷又刚刚给辽镇发了军饷,若是对其余边镇不闻不问,难保士卒心生怨气,闹事哗变,尤其是陕西三镇。
朱由检可是清楚的记得,依着"后世"的记载来看,那场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席卷整个陕西大地,其中一部分原因便是当地军镇的士卒不堪重负,纷纷选择"弃暗投明"。
眼下靠着从几位不法的大太监及恭顺侯和抚宁侯府中搜刮出的钱粮,倒是将这个"隐患"暂时抹除。
虽然仍是无法在根源上,令得那场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消失不见,但起码不至于过于骇人,能够给他反应和处理的时间。
"那,东江军那边呢?"
沉默了少许,年轻天子有些清冷的声音终是在乾清宫暖阁中悠悠响起,令得阁中不少朝臣脸上的笑容都是为之一僵,才刚刚的心神又是再度紧绷起来。
东江军这三个字,可是有些敏感。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