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171章:三鞭抽散刁民魂,上官我是大良民。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第171章:三鞭抽散刁民魂,上官我是大良民。

小说: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作者:执笔见春秋字数:5735更新时间 : 2024-10-23 14:34:55
    太子教令一出,满城刁民,翻手镇压。

    三鞭抽散刁民魂,上官我是大良民。

    各坊间有所动乱的百姓,才刚刚被有心人鼓动,集中起来。

    就看到大量的金吾卫列队前来。

    为首的人还想闹,直接就是一鞭子打在身上,疼得龇牙咧嘴。

    “尔等是要造反吗!”

    其他百姓听到这话,顿时一哄而散。

    造反,这个罪名可太大了。

    别看现在好像人多,可大多数就是吃瓜群众,跟着凑热闹。

    要是被按上一个聚众造反的罪名,可就完犊子了。

    自古百姓,畏威而不畏德。

    因为太子教令起来的些许波澜,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这里头主要也是没有官员参与的原因。

    其实对于读过书的人来说,也是知道渗井的危害。

    汉朝的长安,就是这样没的。

    太子下令掩埋渗井,是好事。

    只是大多数百姓可不知道历史,只是遵循习惯而已。

    长安一到春夏就臭不可闻,到处都是臭水沟,百姓不知道吗。

    他们知道,只是不想承担更多的徭役,有所不满。

    魏王府中。

    正堂一片狼藉。

    李泰半场开香槟庆祝,宴席还没结束,得到消息后又掀了桌子。

    柴令武,房遗爱等人,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太子他怎么敢,怎么敢啊!”

    “父皇就不管管吗?”

    李泰没想到,太子的手段,敢如此强硬。

    直接调动军队,差役,强行镇压长安全城百姓。

    “可能是因为觉得跟徭役有关吧。”

    柴令武分析了一句。

    毕竟这事传上去,陛下也会觉得百姓是在反对徭役。

    李泰很气,却也没有其他办法。

    东宫里。

    内侍文忠得到消息后跟太子汇报。

    “崔盛玉传来消息说,这背后是魏王在推波助澜,安排人不少人去鼓动百姓。”

    “殿下,可是要查查,崔盛玉也许能帮我们找到些证据。”

    崔盛玉作为太子卧底,又是魏王党核心成员,可以说现在魏王那边几乎大部分的事情,都会被直接传到李承乾这里来。

    “不用,父皇心里清楚着。”

    这种事情去弹劾魏王,没有太大意义,二凤那边也不会得到什么结果。

    从如今的局势来看,二凤肯定是要保魏王的。

    毕竟魏王要是真没了,急的就是二凤了。

    如今让魏王作为缓冲带,还能在更多方面减少父子间的矛盾。

    “晋州送来的煤炭,已经送到长安有多少万斤了。”

    李承乾问道。

    晋州煤炭大半个月前开始,已经是不断向长安进行运输了。

    “约莫有两百多万斤了。”内侍文忠回道。

    听到这个回答,李承乾满意的点点头。

    在这里,他就不得不感谢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了。

    要知道在现在的运输情况下,如果只从陆路运送,一头双马拉车的马车,每日能装八百斤煤炭,从晋州矿场到长安大约六百里地,即便是满速日行六十里,也要九天的时间。

    算上往返,如果全部用马车来拉的话,需要7500辆马车,才能每天都把30万斤产出的煤炭拉完。

    7500辆马车,就是1.5万匹马,每匹马每天需要消耗精饲料大约40文,加上车夫工钱20文,每日就是90万钱,这还不算马车折损的费用。

    矿场日产130万钱的利润,一下子就去掉了90万,只剩下40万。

    市价一匹好马就要万钱,一辆双马车就是两万五千钱,买马车成本就是1.87亿钱了,单单回马车的成本,就需要467天,这就要一年半了。

    且不说,买1.5万匹马有多难。

    1.5万匹马,这都能组建一直万人骑兵的队伍了。

    万人骑兵,西域那边的小国,都能随便灭了。

    当然,这也就是李世民登基后,大力发展养马事业,在陇右设置了八坊四十八监,唐朝全国目前大概有马四十万匹,堪称华夏养马事业的巅峰期。

    历史上,自贞观至麟德四十年间,马匹数量达到七十万六千,后来因为马太多,马场不够养,又把其中八个监牧迁徙到了河曲地区。

    除了自己养马,对外征战也是唐朝军马的重要来源之一。

    贞观十五年李绩大胜薛延陀,获战马一万五千。

    玄宗开元二年,薛仁贵之子薛讷大破吐蕃,获马匹近八万、牛羊四万等等

    此外唐朝的大量藩属国,唐朝也对他们表示,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你马匹。

    因此,各方朝贡时,马匹是一个很常见的贡品。除了官营马场之外,唐代民间也大量养马。甚至市场上马的数量太多,造成了马匹价格的下跌,甚至出现过一匹马只能换一匹素绢的情况。

    在唐代,不论是挑选良马的“相马术”、管理马匹的法律《厩库律》,还是国家设立的兽医机构,都达到了空前的完备程度。

    根据《唐六典》记载,马政机构太仆寺设有兽医600人,兽医博士1人。

    中央的兽医人数之多,在唐代以前是罕见的。在这样全面的呵护下,唐代马匹的数量之大,达到整个王朝时代以来的最高峰。

    唐军出战前,马场优先供应强壮的战马。

    等壮马抽调完后,才供应次一等的马匹。

    所以,唐军骑兵在战斗中总是能表现出令人惊叹的冲击力和机动力,其物质基础比很多后来的朝代都不知道要好了多少。

    当然,购买一万五千匹马用来运送煤炭,也是太划不来的事情。

    现在晋州煤炭的运输,首先是陆路转运,先通过陆路将煤炭运输到黄河岸边的渡口。

    然后装船沿黄河逆流而上,到达渭河后再顺流而下进入长安。

    运送煤炭是的漕船,漕船原本专门用于运输漕粮的船只,一艘漕船的载货量可达数千石。

    一石约120斤,30万斤煤炭,一艘漕船就能拉完。

    水运大概需要二十天左右的时间抵达长安。

    也就是说,只需要四十艘漕船,算上往返,就能每天源源不断的把产出的30万斤煤炭拉完了。

    一艘漕船的成本百万钱,最主要的是,李承乾不需要花钱去制造,太子教令下达,直接征调四十艘漕船就行了。

    唐朝的漕船,主要来源于隋炀帝,在修建大运河的同时,为了加大运输量。

    隋炀帝造了数百条漕船。

    这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前后历时六年,征发的民工数量达到数百万之多。

    这就跟现在长安全城徭役开修建暗渠一样,当时的隋炀帝自然也是被百姓骂惨了。

    但大运河对于整个华夏而言,意义几乎不下于长城。对整个华夏的交通,经济影响,都是空前巨大的。

    就像是李承乾现在,就已经吃到好处了。

    “传孤太子教令,至左右金吾卫,传告长安城内所有铁匠铺,酒肆,食肆等,尽皆禁止使用柴火,只准使用煤炭,但凡不改者,立即关其店铺,禁止经营。”

    目前矿场的日产量也就三十万斤,供给全长安百姓是不够的,但供给商铺所需,大致是差不多。

    能在长安开商铺的,都算是大唐比较有钱的。

    要知道长安房价在如今可是巅峰期,即便是边缘靠近城墙普通一点的宅子,最小也是几万钱起步了,就没有低于三万钱。

    像是靠近皇宫的大宅,随便都是百万钱。

    历史上,七年后,褚遂良被提为正三品的中书令,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金额购买了67岁的中书译语人史诃耽的房子。

    史诃耽是一个在中书省当翻书译语直官的粟特人,职事品阶为正六品上,作为褚遂良的下属,与褚遂良的地位差距较大。

    早前从商让他赚取了大量钱财,然后凭借精通各国语言,担任了大唐翻译官。

    他的房子精美奢华,价值三百万钱,然褚遂良却只愿意出三十万钱。

    史诃耽告发褚遂良强买其房子的行为,使得这起事件被监察御史韦思谦弹劾。

    最终,褚遂良被贬为同州刺史。

    连褚遂良这样的重臣都如此行事,可见长安房价有多高。

    所以长安的百姓,能在长安买房的,把柴火换成煤炭,对他们来说也算不得什么负担。

    毕竟一斤煤炭才五文钱,虽说比十斤柴火三文要高,但能用得更久,实际上而言,也就相差不大了。

    太子教令传遍商铺,也没造成多大影响。

    很多掌柜一听,开始以为是天价煤炭,咬咬牙也认了。

    而后得知一斤煤炭才五文,顿时有些错愕。

    要知道现在长安市面上的石炭,一斤就要十二文,现在太子产出加工成的煤炭,只要五文一斤,比市面上还要便宜大半。

    “掌柜,这五文钱一斤的煤炭,能用吗。”

    “太子殿下换了个名字,莫非是些劣质货。”

    某酒肆,小厮对掌柜问道。

    厨子也很担心,如果用煤炭不够火,做菜也是个难题。

    掌柜咬咬牙:“谁知道呢,实在不行,届时买部分太子的煤炭,再到市面上去买石炭就是。”

    太子的名声在长安如今最为强势,两天前发生的事情还历历在目。

    他们这些干小本买卖的,哪里敢去得罪太子。

    都用不着太子出手,随便来个公人,就能把他们的店铺关张了。

    好在太子的煤炭价格低,就当是交税了。

    也就小店铺有些忧愁,对于比较大的酒肆食肆来说,这都不叫事,不过是每天多出几十百来文交给太子罢了,都比不得给官差的好处费。

    铁匠铺的人倒是无所谓,锻造如今主要使用的是木炭跟石炭。

    现在太子搞出来个煤炭,能用就用。

    不能用就买上一些罢了。

    这次太子教令的事情,在长安商铺里几乎没有波澜。

    第二天,大量的马车拉着煤炭,开始给各个商铺送货。

    蜂窝煤终于出现在长安百姓的视野里。

    于此同时,每个商品还可以得到一张炉灶的设计图。

    这是李承乾让太子家令寺,用雕版制作后,进行大量印刷后的蜂窝煤的炉灶图纸。

    有单炉灶的,有三炉灶的。

    可以直接用黄土砌成,能够有效的适配蜂窝煤的形状和燃烧特性。

    店铺里,小厮跟掌柜都看着新到的蜂窝煤啧啧称奇。

    这样造型的煤炭,确实是他们没见过的。

    于是立即开始测试使用。

    “这煤炭,烟好小,而且火势好大啊。”

    通过以水洗煤的多重工艺制作出来的蜂窝煤,可比市场上的石炭要更好了。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这就是上佳的石炭,市面售价十五文一斤的那种,向来只有达官贵人才用得起。

    然而现在五文钱一斤,大肆销售。

    “真是好东西,好东西啊。”

    “对了,刚刚跟着送来的图纸呢。”

    大量掌柜立即意识到蜂窝煤的好处,尤其是对于酒肆来说。

    蜂窝煤能够提高更高的火力,这让他们的菜品更短时间就能制成。

    使用后,发现蜂窝煤的火势更加稳定,也没有多大烟尘。

    柴火燃烧时,可是会出现大量烟雾的,酒肆的厨房,每次都被烟雾围绕。

    还有就是更加方便。

    两块蜂窝煤,几乎能持续燃烧一个多时辰,不需要像柴火那样需要频繁地添加燃料,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柴火需要占据大量空间,商铺本来就寸土寸金,全用蜂窝煤的话,就能节约出大量空间来,可谓是一举两得。

    “把柴房清理出来,全部买这蜂窝煤。”

    “找人,快找人,多买一些,这可真是好东西。”

    最开始强卖蜂窝煤的时候,也没有规定要买多少,多数掌柜都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个十斤。

    蜂窝煤一块就是两斤,仅仅才五块蜂窝煤。

    然而感受过蜂窝煤的好处后,立即意识到这用处了。

    尤其是铁匠铺,蜂窝煤火势的稳定,还有更高的火力,对于锻造铁器的好处简直太大了。

    对于锻造来说,这种稳定的高温非常关键,能够更好的制作铁器。

    于是,上午才售出几万斤的煤炭,到了下午的时候,已经卖出八十万斤了。

    “殿下,这煤炭卖得太快了,可能晋州那边会跟不上。”

    内侍文忠既高兴又担忧。

    高兴的是,八十万斤蜂窝煤,直接得了四百万钱,这个速度简直超乎想象。

    曾经,太子还因为七万钱被张玄素弹劾过。

    但与此同时,又开始忧愁矿场产出不够。

    “不用担心,现在卖得快,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蜂窝煤的好处,所以先行囤积了一些。”

    “真正日常所需,是不需要这么多的。”

    李承乾平静的说道,两百多万斤的库存,加上每天还有三十万斤送来,肯定是足够目前大唐商铺所需了。

    果然,到了第二天,卖出的煤炭就降到了四十万斤,到第三天的时候,就只有二十万斤了。

    此后连续几天,基本稳定在二十多万斤的样子。

    只是又过几天,突然又飙升到了四十多万斤。

    “这是什么情况。”李承乾皱眉问道。

    内侍文忠道:“回殿下,是因为大量的蜂窝煤被转卖。”

    “上好的石炭,须十五钱一斤,主要是大户人家在用,现在五钱一斤的蜂窝煤,质量比上好的石炭还好用。”

    “因蜂窝煤暂且不对外销售,只供商铺,因此许多大户溢价两三文,以七八文的价格,从商家手里购买,导致蜂窝煤现在有些供不应求了。”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