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大明仙赋 > VIP章节 ☣第141章 临朝称制,窦氏专权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VIP章节 ☣第141章 临朝称制,窦氏专权

小说:大明仙赋作者:一道启玄字数:5660更新时间 : 2024-09-28 00:25:53
    ——书接上回——

    刘炟勤政爱民、虚怀纳谏,成为了名留千古的的仁君。

    刘炟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安乐,生产发展,与明帝统治时期并称为“明章之治”。

    刘肇生母为梁贵人,后被过继给章德窦皇后,刘炟死后,刘肇即位称为东汉第四位皇帝。

    刘肇即位后,窦氏被尊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开启了东汉太后主政、“六后临朝”与外戚专权的先河,史称“窦氏专权”。

    朱桢打着清君侧的口号准备除掉窦皇后,可惜被人告密,后被囚禁在府中。

    窦太后把哥哥窦宪由虎贲中郎将提升为侍中,掌管朝廷机密,负责发布诰命;让弟弟窦笃任虎贲中郎将,统领皇帝的侍卫;弟弟窦景、窦环均任中常侍,负责传达诏令和统理文书。

    窦氏兄弟便都在皇帝周围的显要地位,从而掌握了国家政治的中枢。

    窦太后将政权统于自己一人之手,独断专横,强予决策。

    如在伐北匈奴之议中,尚书、侍御史、骑都尉、议郎等官员都极力上谏,鲁恭甚至指责窦太后“以一人之计,弃万人之命”,群臣也没有挡住太后为袒护窦宪而出兵。

    汉军在经过稽落山之战、伊吾之战、河云北之战、金微山之战四次战役后,重创北匈奴,期间汉军的铁蹄,在连绵不绝的战火中踏过了稽落山的巍峨,每一次冲锋都伴随着震天的战鼓与战士们的怒吼,仿佛要将天际撕裂。

    伊吾之战,黄沙漫天,两军对峙,箭矢如雨,遮蔽了日光,汉军的箭矢精准而致命,北匈奴的防线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紧接着,河云北之战,战况更为惨烈,刀光剑影中,勇士们以命相搏,鲜血染红了大地,汉军凭借着不屈的意志与高超的战术,一步步将敌人逼至绝境。

    至金微山之战,那是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山峦间回荡着战马的嘶鸣与战鼓的轰鸣,汉军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北单于在震天的喊杀声中,脸色苍白,目光中满是不可置信与恐惧,最终只能带着残部,屏息凝神,藏匿于厚重的毡毯之下,仓皇逃往乌孙之地,留下了一片空荡荡的漠北,见证了汉军的辉煌与北匈奴的衰败。

    消息传回,朝野震动,而北匈奴内部更是风起云涌。北单于不知所踪,权力真空之下,其弟右谷蠡王於除鞬,一个野心勃勃的名字,迅速崛起,于蒲类海之畔,面对着浩瀚的湖面,他高举双手,向东方,那个代表着强大与秩序的方向,宣布自立为北匈奴单于,同时,也向东汉王朝递上了“款塞乞降”的橄榄枝。

    蒲类海,这片平静而又深邃的水域,此刻却成为了两国命运的交汇点。

    窦宪,这位智勇双全的将领,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历史性的机遇,他深知,这不仅是结束战乱的契机,更是展现大汉国威、巩固边疆的绝佳时机。

    于是,他果断奏请朝廷,提议“遂复更立北虏,反其故庭,并恩两护”,意在通过扶持新的北匈奴单于,恢复其统治,同时施以恩德,确保双方和平共处。

    然而,此议一出,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群臣各执一词,但窦宪的目光坚定,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与责任。

    最终,在窦太后的支持下,这一决策得以通过,一场关于和平与信任的博弈,悄然在蒲类海畔拉开序幕。

    此时,以耿夔、任尚二人为护匈奴中郎将,助於除鞬单于返回漠北匈奴故地,东汉都护南匈奴、西域的同时都护北匈奴。

    窦太后把大批窦氏家族子弟和亲朋故友,任为朝官或地方官,从而上下勾结,专权放纵,报复打击,为所欲为。

    窦太后的弟弟窦景放纵奴仆胡作非为,欺凌百姓,强夺财物,夺取罪人,奸污霸占-妇-女,商贾遇到他就闭塞,就像躲避盗寇一样,而“有司莫敢举奏”。

    窦太后刚愎放纵,早已引起了一些正直朝臣的不满。他们不断上书进谏,有时甚至以死抗争,仅据《资治通鉴》统计,短短的近五年时间,大臣就针对各种问题上书十五六次。

    永元一年到二年时期刘肇在窦氏专权中隐忍着,此时西域大月氏的副王谢率兵七万,东越葱岭攻打班超。

    班超的军队处于劣势,大家都很恐慌。

    班超却说:“月氏兵虽然多,但他们跋涉数千里,翻越葱岭来入侵,运输极为不便,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只需收好粮食,坚守不出,敌人便会因饥饿而投降。不过几十天便会击败敌人的。”

    西域边陲,风沙肆虐,天际被一层厚重的尘埃所笼罩,大月氏副王谢率领的铁骑如同黑色的风暴,咆哮着向班超所在的孤城席卷而来。

    然而,这座看似脆弱的城池,在班超的智谋与士兵们的坚守下,犹如磐石般屹立不倒,任凭敌军如何猛攻,皆无法撼动其分毫。

    谢的眼中闪烁着不甘与疯狂,他深知长此以往,自己将陷入绝境。于是,他决定采取迂回之策,命令精锐部队趁着夜色掩护,悄然靠近汉军的粮仓,企图通过掠夺粮草来削弱对手,扭转战局。

    然而,班超早已洞悉其意图,布下了天罗地网。当大月氏士兵摸黑潜入,只见四周火把骤亮,如同白昼,汉军的利箭如雨点般倾泻而下,让这群不速之客措手不及,最终只能狼狈而逃,空手而归,徒增疲惫。

    班超立于城头,望着远方渐渐散去的烟尘,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意。他深知,此刻的谢已是强弩之末,粮草之困,必将迫使其寻求外援。

    于是,他密令数百精锐,身着夜行衣,悄无声息地潜入了东边的密林之中,如同猎豹潜伏,静待猎物上门。

    果然,数日之后,一队由精壮骑兵护送的使团,在晨曦的微光中踏上了前往龟兹的求援之路,他们满载着大月氏的金银珠宝,企图以此换取龟兹的援军。

    然而,他们未曾料到,死亡之网已悄然张开。随着一声低沉的号角,班超的伏兵如鬼魅般自林间窜出,寒光闪烁的刀刃在晨光中划出一道道致命的弧线。

    战斗瞬间爆发,短兵相接,鲜血染红了大地,金银珠宝在混乱中散落一地,最终归于沉寂。

    班超亲自检视战场,从中挑选了几件战利品,命人精心包装后,派人送至谢的营中。

    当谢颤抖着双手接过那沾满鲜血的包裹,打开一看,竟是自家使者的头颅与散落一地的珠宝,他顿时面如死灰,恐惧如寒冰般穿透骨髓。

    进退维谷之间,他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派遣使者向班超乞降,请求宽恕与放行。班超望着眼前这位曾经的敌人,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最终他挥挥手,让出一条生路。

    大月氏副王谢带领残兵败将,灰溜溜地撤离了这片充满耻辱的土地。

    消息传回大月氏王庭,举国震惊,从此对汉朝心生敬畏,每年按时进贡,以示臣服。而班超之名,也在这片广袤的西域大地上传颂不衰。

    另一边,已依附大汉朝的南匈奴单于上书请击北匈奴。窦太后将单于的奏章给对熟知军事的耿秉看。耿秉认为以夷攻夷,对国家有利,应该答应,并表示自己愿意为国出力。窦太后决定采纳耿秉的建议,然而尚书宋意考虑到鲜卑之患,于是上书反对,窦太后未能定夺。

    此时恰逢齐殇王子都乡侯刘畅前来吊唁国丧,窦太后多次召幸他,并派他到上东门任职,分走了窦宪部分宫省之权,窦宪便派刺客暗杀了刘畅。窦太后大怒,把窦宪禁锢于内宫。

    窦宪害怕被杀,就自请出击匈奴来免除死罪。窦太后便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讨伐北匈奴,同时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将。

    永元元年,秋风萧瑟,天际边残阳如血,映照着稽落山下的战场,一片肃杀之气。窦宪麾下铁骑如黑色洪流,势不可挡,与北匈奴的决战在此刻达到了高潮。

    战鼓轰鸣,震天动地,双方将士咆哮着冲向彼此,刀剑交锋之声,夹杂着马嘶人吼,构成了世间最惨烈的交响。

    窦宪身披重甲,立于阵前,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每一个敌人的动向。他手中的长枪犹如游龙出海,每一次挥动都伴随着敌将的陨落,血花飞溅,染红了战袍,也点燃了将士们心中的熊熊战意。

    随着战斗的白热化,北匈奴的防线终于崩溃,溃不成军,四散奔逃。

    胜利的号角响彻云霄,窦宪率部乘胜追击,直至将北匈奴残余势力驱赶到燕然山下。在这片见证了无数英雄豪杰的土地上,窦宪下令停止追击,转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仪式~~刻石勒功。

    工匠们忙碌起来,将此次大捷的辉煌镌刻在坚硬的岩石上,以传颂千秋。窦宪站在刻石前,望着自己的名字与功绩并肩,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豪情壮志。

    然而,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回到京师洛阳,朝堂之上暗流涌动。

    北匈奴单于为求自保,派遣其弟右温禺鞮王作为使者,谦卑地踏入汉宫,向窦太后表达臣服之意。

    然而,窦宪对此却不屑一顾,他指责北单于的诚意不足,竟未亲自前来,这一举动无疑是对大汉威严的挑衅。

    窦宪在朝堂之上,言辞犀利,直指北单于之过,并坚决奏请窦太后将北匈奴王弟送回草原,以示惩戒。

    他的声音回荡在金碧辉煌的宫殿内,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窦太后闻言,眉头微蹙,但最终还是被窦宪的坚决所打动,下令照办。

    九月,天空湛蓝如洗,洛阳城内却暗藏波澜。

    窦太后正式下诏,升任窦宪为大将军,地位显赫,位列三公之上,仅次于德高望重的太傅邓彪。

    这一消息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窦氏兄弟借此东风,日益骄纵,行为举止间透露出对权势的极度渴望与不顾一切的嚣张。

    人们议论纷纷,对窦氏家族的崛起既感敬畏又存忧虑。

    窦氏骄横,威震海内,党羽遍布名都大郡,趁势敛财,贿赂成风,州郡望风,天下骚动,争相欺凌百姓,掠夺财物,攻亭驱吏,侵~犯~妇~女,暴~虐~日~甚,百~姓~苦~之。大司徒袁安、司空任隗及有司多次弹劾,却没有任何成效。

    尤其是窦太后的弟弟窦景,纵容奴仆拦路抢劫,商贾遇到他们就赶紧闭门谢客,就像躲避盗寇一样。相关部门胆怯软弱,没人敢上奏章检举。

    永元二年,五月,窦宪派副校尉阎盘率千骑兵袭击伊吾之地的北匈奴军,破之,取得伊吾之地。

    西域的车师国十分震恐,于是车师前王和车师后王都派各自的王子入宫侍奉窦太后,窦太后便赐予了两位车师王子印绶和金帛。

    六月,窦太后下诏封窦宪为冠军侯,窦笃为郾侯,窦瑰为夏阳侯,唯独窦宪拒不受封。

    永元三年,汉军通过金微山之战再度攻破北匈奴,北匈奴单于逃亡不知所踪,其弟于除鞬自立为单于,统领八部两万余人,到蒲类海遣使归顺。窦宪便上书奏请立于除鞬为北单于,窦太后答应了他。

    此时西域,龟兹、姑墨、温宿等国都投降,此时的皇帝刘肇采用曹褒所制定的新礼,加元服,同时刘肇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徐干为长史,立白霸为龟兹王,派司马姚光来护送他。

    班超和姚光命龟兹废掉原来的国王尤利多,扶立白霸,姚光把尤利多带回了京师,班超便驻扎在龟兹它乾城。

    此时,西域诸国,只剩焉耆、危须(今新-疆-焉-耆)、尉犁(今新-疆-库-尔-勒)三国,因为曾经杀害西域都护陈睦,心怀恐惧,尚未归降。其余各国,都已平定。

    二月,窦宪派副将耿夔发动金微山之战,大破北匈奴。

    尚书仆射乐恢上疏反对外戚干政,窦太后不听,乐恢回到州郡后,窦宪以威力逼迫他服毒自尽。于是朝臣震恐,皆跟风逢迎窦宪,无人敢违抗,袁安常为此呜咽流涕。

    而尚书仆射郅寿上书弹劾窦宪骄纵,并搬出王莽篡汉的故事让国家引以为戒,结果亦被窦宪逼迫自杀。

    宫廷之中,夜色如同厚重的帷幕,悄然掩盖了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窦太后的寝宫,灯火阑珊,却难掩其下暗流涌动的阴谋。

    邓夫人,那位与窦太后情同姐妹的女子,身姿轻盈地穿梭于金碧辉煌的廊柱间,每一步都似乎踏在了权力的边缘。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既有对权力的渴望,也藏着对即将实施计划的忐忑。

    而射声校尉郭举,这位常伴窦太后左右的宠臣,他的身影总是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阴鸷。他频繁出入寝宫,每一次的拜访都像是精心布置的棋局,每一步都向着那个不可告人的目标逼近~~杀害汉和帝刘肇,一个看似温和实则心机深沉的君主。

    汉和帝刘肇,虽身处重重危机之中,却如猎豹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股暗流。他并未显露出丝毫慌乱,反而是在夜深人静之时,与几位忠心的近侍密谋于昏黄的烛光之下。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决绝,每一句话语都低沉而有力,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压抑着毁灭性的力量。

    “我们必须谨慎行事,既要除去奸佞,又要确保朝野不乱。”刘肇的声音冷静而坚定,他的目光穿透黑暗,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近侍们纷纷点头,誓死效忠,誓要守护这位年轻的帝王,不让他的江山落入奸人之手。然而,窦宪,这位在外领兵、权势滔天的外戚,如同一头沉睡的猛虎,随时可能因嗅到危险的气息而猛然苏醒。

    刘肇深知,一旦行动暴露,窦宪极有可能起兵叛乱,到那时,国家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因此,他不得不选择隐忍,将满腔的怒火与不甘化作无声的准备,静待时机成熟。

    在这段静默而紧张的日子里,刘肇与近侍们如同影子般在宫墙内穿梭,密谋着每一个细节,布置着每一个陷阱。

    十月,刘肇行幸长安,下诏寻求汉高帝功臣萧何、曹参的近亲,让他们继承封地,同时诏令窦宪入长安伴驾,窦宪到达后,朝臣私下议论拜他时高呼“万岁”,尚书韩棱愤怒指责:“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才止住了这场闹剧。

    十一月,刘肇祭祀汉高帝等西汉十一陵。

    十二月,班超制服西域的龟兹、姑墨、温宿等国的消息传来,刘肇下令复置西域都护,命班超担任此职,同时册封随行的龟兹国侍子白霸为王,派人护送他回到龟兹国继承王位。

    ——未完待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