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春闱
小说:我在诸天影视当皇子作者:骑狗抓耗子字数:2645更新时间 : 2024-07-20 15:53:53
庆历元年,二月初九。
这天是庆国的读书人将毕生所学,卖与帝王家的日子。
至于帝王买不买,就要看接下来的这几场考试了。
那些穿着长衫的读书人像游动的鱼儿一般,或惶然或兴奋的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贡院,看上去就像奋不顾身的鱼儿往鱼笼里钻。
李承宗站在贡院大门口,手里拿着一个木制扩音器,大声说道:“本王李承宗,添为今年春闱的主考,今天是春闱的日子,本王在此祝愿大家春闱高中,得偿所愿。
不过本王丑话说在前面,诸位身上若有不该带的东西,看见门口的两个大筐了吗,都给本王老老实实拿出来,若是进入院被发现夹带,一律革除功名。”
说完,李承宗便进了贡院。
院中早已安排好一切,从边关回来的血衣卫负责搜查,想要夹带私货进入考场根本不可能,但总有些人不信邪。
随着几个夹带私货的学子被拖走,原本还抱着一些侥幸心理的学子也怕了,那些人检查太严格了,全身衣物都要脱掉检查不说,就连嘴巴屁股头发都要掰开检查一遍。
于是一些原本进入贡院的学子又赶忙返回贡院外,将身上夹带的东西扔到了筐外。
之所以不是筐里,是因为两个大筐不够用,贡院门口已经堆积成了两座小山。
然而,等他们再想进门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进不去了。
李承宗向来说话算话,只要进了院子还夹带有东西,管你是不是检查出来的,一律革除功名。
此举,自然让一些读书人不服。
噌的一声,门口的血衣卫抽出了刀:“王爷有令,若有闹事者,我等可视其为冲击贡院,可当场格杀。”
听到门外的吵闹声,坐在太师椅上的李承宗摇了摇头,“君信,你说他们为什么不听劝呢?”
“世上总不缺不听劝的傻子。”
作为李承宗的护卫队长,李君信很清楚今年春闱的安排。
按照往年惯例,春闱期间是由衙门差役、礼部官员和监察院派来的官员共同负责。
但今年除了两个礼部副考官,也就是两个礼部侍郎之外,考场内外全是王府之人。
而且今年参加春闱的考生,在考试期间,可以说除了衣服是自己的,其他所有东西都是由王府提供,为此王府名下的酒楼都关门歇业了。
还有考题也在昨夜连夜换了,所有出题官员现在还被关着,等到所有考生进入考场之后才会放出来。
想作弊,太难了。
当然,想在考场上给李承宗使绊子也很难。
除非,他们之中有人背叛了李承宗。
可他们会背叛李承宗吗?
郭铮,也就是后来那位喜欢摆pose的郭尚书,现在还是礼部侍郎,看了看检查的情况,赶紧走到了李承宗面前,二话不说一个大礼参拜了下去,有些为难地说道:“三殿下,时辰不早了,若是按您这样的检查,恐怕今日不能开考。”
李承宗看了这位未来的尚书大人一眼,淡淡道:“本王自有安排。”
那么多参加春闱的学子,自然不可能每个都那么检查,所以查过一批人后,血衣卫只是抽查,速度立马快了不少,到中午时贡院门口恢复了安静,只留下两座小山的私货,看上去有些凄惶。从宫里出来的小太监赶紧打扫,以方便宣读开考圣旨和布置香案鸣炮。
小太监们一边忙碌着,一边想着三殿下行事果然与一般官员不同,若是往年的考官哪理会这些夹带的私货,更不敢像今日这般耽误时辰,让他们在门口等着,要知道他们可是来宣读圣旨的。想来今日之事,三殿下是免不了被御史台那边参一本了,不过以三殿下的脾气不怕也就是了。
宣读圣旨,春炮鸣响,香案撤离,院门关闭,三年一届的春闱会试正式拉开了帷幕。
听着贡院厚重的大门在身后缓缓合上,李承宗朝考场迈开了脚步。
礼部两位侍郎连忙跟上,其中郭铮行礼道:“三殿下,您是头一次领这个差事,可能不知道,进了考场,便不用太操心,殿下可回院中休息,这一应勘防之事,交由下官处理便好。”
李承宗停下脚步,转头看着郭铮,冷冷道:“你在教本王做事?”
“下官不敢。”
郭铮连忙弯下了腰,他有些想不明白,为何才十四五岁的少年,竟然让他感觉了莫大的压力,连冷汗都下来了。
随行穿过前院,来到后面考场,初春寒风从门口处涌了起来,李承宗坐到正中的太师椅上,负责考场这边的赵怀恩立马小跑过来。
“家主。”
“怎么样了?”
“各处院门已关闭,若无家主手令,不得再开,此时院中各路郡州学子已经拿到试卷开始做题,负责吃食用水的角门处也有我王府之人把守。”
“嗯,辛苦了。”
李承宗点点头,对同时监考的两位礼部侍郎:“郭大人、赵大人,二位可有什么交待?”
说起来,这位赵大人和他还有些渊源。
这位赵大人当年的座师,是当今太学学正张老大人,也就是当年李承宗初入太学时遇见的那位夫子,算起来他们也算是同门。
当然,郭铮的座师也不简单,乃同文阁大学士,虽然如今已告老还乡,但人脉犹在,要不然郭攸之倒台后,他也不可能当上礼部尚书。
“殿下已安排妥当,下官无其他交待。”赵大人拱手道,语气神情中都带有几分亲近之意。
郭铮赞同的点了点头,又补充道:“殿下,按往年规矩,每隔一个时辰,要下场巡视一番。春闱科举,为国选才,不可不慎,还望殿下手下之人用心些。”
“郭大人放心,我等自会用心。”赵怀恩不咸不淡的顶了一嘴。
今年春闱的差事,是他们家主主动讨要来的,他们这些人自然会认真对待。
而且此次春闱对于那些正埋案伏首疾笔的读书人来说,是人生中最紧要的一个关头,若是顺利通过,便是鱼跃龙门,若不能通过,只能黯然返乡,再等三年参加春闱,一折一返,不知会消磨掉多少人的青春年华,似那倔傲之辈,一旦落第之后,更是缠绵于京中不肯归乡,颓然者有之,浪荡者有之,但更多的还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些年他在京都见过太多了。
春闱乃是国之大典,亦是读书人的生死场。
今年春闱有他们家主主持,可以说是历年最干净的一场的春闱,以后可未必会有。
就是为了这些出身平凡的读书人,他们也会用心,根本不用郭铮提醒。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这天是庆国的读书人将毕生所学,卖与帝王家的日子。
至于帝王买不买,就要看接下来的这几场考试了。
那些穿着长衫的读书人像游动的鱼儿一般,或惶然或兴奋的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贡院,看上去就像奋不顾身的鱼儿往鱼笼里钻。
李承宗站在贡院大门口,手里拿着一个木制扩音器,大声说道:“本王李承宗,添为今年春闱的主考,今天是春闱的日子,本王在此祝愿大家春闱高中,得偿所愿。
不过本王丑话说在前面,诸位身上若有不该带的东西,看见门口的两个大筐了吗,都给本王老老实实拿出来,若是进入院被发现夹带,一律革除功名。”
说完,李承宗便进了贡院。
院中早已安排好一切,从边关回来的血衣卫负责搜查,想要夹带私货进入考场根本不可能,但总有些人不信邪。
随着几个夹带私货的学子被拖走,原本还抱着一些侥幸心理的学子也怕了,那些人检查太严格了,全身衣物都要脱掉检查不说,就连嘴巴屁股头发都要掰开检查一遍。
于是一些原本进入贡院的学子又赶忙返回贡院外,将身上夹带的东西扔到了筐外。
之所以不是筐里,是因为两个大筐不够用,贡院门口已经堆积成了两座小山。
然而,等他们再想进门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进不去了。
李承宗向来说话算话,只要进了院子还夹带有东西,管你是不是检查出来的,一律革除功名。
此举,自然让一些读书人不服。
噌的一声,门口的血衣卫抽出了刀:“王爷有令,若有闹事者,我等可视其为冲击贡院,可当场格杀。”
听到门外的吵闹声,坐在太师椅上的李承宗摇了摇头,“君信,你说他们为什么不听劝呢?”
“世上总不缺不听劝的傻子。”
作为李承宗的护卫队长,李君信很清楚今年春闱的安排。
按照往年惯例,春闱期间是由衙门差役、礼部官员和监察院派来的官员共同负责。
但今年除了两个礼部副考官,也就是两个礼部侍郎之外,考场内外全是王府之人。
而且今年参加春闱的考生,在考试期间,可以说除了衣服是自己的,其他所有东西都是由王府提供,为此王府名下的酒楼都关门歇业了。
还有考题也在昨夜连夜换了,所有出题官员现在还被关着,等到所有考生进入考场之后才会放出来。
想作弊,太难了。
当然,想在考场上给李承宗使绊子也很难。
除非,他们之中有人背叛了李承宗。
可他们会背叛李承宗吗?
郭铮,也就是后来那位喜欢摆pose的郭尚书,现在还是礼部侍郎,看了看检查的情况,赶紧走到了李承宗面前,二话不说一个大礼参拜了下去,有些为难地说道:“三殿下,时辰不早了,若是按您这样的检查,恐怕今日不能开考。”
李承宗看了这位未来的尚书大人一眼,淡淡道:“本王自有安排。”
那么多参加春闱的学子,自然不可能每个都那么检查,所以查过一批人后,血衣卫只是抽查,速度立马快了不少,到中午时贡院门口恢复了安静,只留下两座小山的私货,看上去有些凄惶。从宫里出来的小太监赶紧打扫,以方便宣读开考圣旨和布置香案鸣炮。
小太监们一边忙碌着,一边想着三殿下行事果然与一般官员不同,若是往年的考官哪理会这些夹带的私货,更不敢像今日这般耽误时辰,让他们在门口等着,要知道他们可是来宣读圣旨的。想来今日之事,三殿下是免不了被御史台那边参一本了,不过以三殿下的脾气不怕也就是了。
宣读圣旨,春炮鸣响,香案撤离,院门关闭,三年一届的春闱会试正式拉开了帷幕。
听着贡院厚重的大门在身后缓缓合上,李承宗朝考场迈开了脚步。
礼部两位侍郎连忙跟上,其中郭铮行礼道:“三殿下,您是头一次领这个差事,可能不知道,进了考场,便不用太操心,殿下可回院中休息,这一应勘防之事,交由下官处理便好。”
李承宗停下脚步,转头看着郭铮,冷冷道:“你在教本王做事?”
“下官不敢。”
郭铮连忙弯下了腰,他有些想不明白,为何才十四五岁的少年,竟然让他感觉了莫大的压力,连冷汗都下来了。
随行穿过前院,来到后面考场,初春寒风从门口处涌了起来,李承宗坐到正中的太师椅上,负责考场这边的赵怀恩立马小跑过来。
“家主。”
“怎么样了?”
“各处院门已关闭,若无家主手令,不得再开,此时院中各路郡州学子已经拿到试卷开始做题,负责吃食用水的角门处也有我王府之人把守。”
“嗯,辛苦了。”
李承宗点点头,对同时监考的两位礼部侍郎:“郭大人、赵大人,二位可有什么交待?”
说起来,这位赵大人和他还有些渊源。
这位赵大人当年的座师,是当今太学学正张老大人,也就是当年李承宗初入太学时遇见的那位夫子,算起来他们也算是同门。
当然,郭铮的座师也不简单,乃同文阁大学士,虽然如今已告老还乡,但人脉犹在,要不然郭攸之倒台后,他也不可能当上礼部尚书。
“殿下已安排妥当,下官无其他交待。”赵大人拱手道,语气神情中都带有几分亲近之意。
郭铮赞同的点了点头,又补充道:“殿下,按往年规矩,每隔一个时辰,要下场巡视一番。春闱科举,为国选才,不可不慎,还望殿下手下之人用心些。”
“郭大人放心,我等自会用心。”赵怀恩不咸不淡的顶了一嘴。
今年春闱的差事,是他们家主主动讨要来的,他们这些人自然会认真对待。
而且此次春闱对于那些正埋案伏首疾笔的读书人来说,是人生中最紧要的一个关头,若是顺利通过,便是鱼跃龙门,若不能通过,只能黯然返乡,再等三年参加春闱,一折一返,不知会消磨掉多少人的青春年华,似那倔傲之辈,一旦落第之后,更是缠绵于京中不肯归乡,颓然者有之,浪荡者有之,但更多的还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些年他在京都见过太多了。
春闱乃是国之大典,亦是读书人的生死场。
今年春闱有他们家主主持,可以说是历年最干净的一场的春闱,以后可未必会有。
就是为了这些出身平凡的读书人,他们也会用心,根本不用郭铮提醒。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