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缝缝补补
小说:家父汉武,子不类父?作者:木屋城堡字数:5539更新时间 : 2024-10-13 02:14:31
相较于李、王、陈这等分布广泛、人数众多的姓氏,卫,算是个小姓。
春秋战国时期,姓是姓,氏是氏。
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男子称氏,氏在名前。
举个例子。
商鞅,鞅,是他的‘名’,商,是他的‘氏’,而他的姓,是‘姬’。
商鞅在早年时,并不是这个称呼,他出身卫国公族,旁人称他为‘公孙鞅’,意为:国君的后代子孙鞅。
这时候,公孙,是他的‘氏’。
后来。
公孙鞅离开了卫国,去了秦国,旁人就用两个更贴切的字称呼他,卫鞅,意为:卫国的鞅。
再后来。
卫鞅在秦国得到一块封地,商,他就有了另一个‘氏’,别人称他,商鞅。
意为:商这块封地的主人鞅。
氏加名。
即,先秦时期男子的人名称呼习惯。
等到秦汉大一统时期,姓、氏逐渐合流,不再有区分血缘、贵贱的作用。
姓、氏,合二为一。
也就成了当下所看到的——姓氏加名。
这个合流过程中,氏、姓,两个元素合成了一个,必然得有一个取舍吧?
大多数人,拿‘氏’作为了姓氏,没有‘氏’,或者一些特殊原因,也可能拿‘姓’、其他作姓氏。
此类特殊原因,比如某个国的王氏子弟,因为亡了国,就可能把与国号相关的改为姓氏。
例如。
周王室子孙,改姬、周、王等姓氏。
卫国公族子孙,改‘卫’为姓氏!
加之大汉立国后,姓氏改动的原因更加驳杂,上位者赐奴仆姓,如金日磾;自行改姓氏,如前文提及的因家族世代管仓库,遂以仓、库为姓……
等等等等,很多。
而之所以说了这么多,是想论述一个现象,卫,虽然是小姓,但现如今,并非绝对的罕见、稀有!
提及‘卫’姓,也不一定就是大将军卫青一系。
诚然。
如今在大汉提及‘卫’,旁人第一印象,必然跟卫青有关,但这是名气、地位导致。
当今天下,姓卫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天子刘彻的老师,卫绾,不也姓卫?
提起卫姓奸细,就一定是大将军卫氏?
不一定。
不过,凭此就敢断定,一定不是?
也不一定……
“卫,卫吗?”太子宫正殿中,刘据正襟危坐,盯着手上纸条看了会儿,旋即将其伸向火苗,任由火焰吞噬。
朝廷内部的细作,出乎皇帝意料,和诸侯王无关,却跟一个意想不到的姓氏有关。
卫。
殿内寂静一片,刘据独坐沉思。
过了半晌,他将魏小公公唤进来,“今日晚间去大司马府上问问,看舅舅有没有时间来太子宫教导。”
“是,殿下。”
文韬武略,刘据以前跟石庆学经义,现在又一直向庄青翟讨教政务,文的在学,武,刘据自然也没落下。
这里的武,不是练箭术、体魄,而是指军务。
自从年长些后,平常一有时间,刘据就会向卫青、霍去病学习排兵布阵、粮秣调度等军事技能。
一则,技多不压身。
二则,刘据并不奢求能学成个绝世猛将,只望将来自己理政时,涉及军务,能分辨清谁忠谁奸,谁在胡说八道……
请舅舅卫青入宫的事情吩咐下去,魏胜应完就准备转身去办,刘据却又补充了一句:
“让苏舍人来一趟。”
不多时,甲胄在身的苏武入内,未等他施礼,刘据就摆手制止了他,将其唤到近前,直接说事:
“太子宫麾下有几支去往西域通商的商队,孤想让你接手。”
商队?
苏武有些诧异,不过还是很快抱拳:“殿下所托,臣定当尽心竭力,就是……”他迟疑几息,诚恳道:“臣不善经商,唯恐折了殿下的财货。”
“无妨。”
刘据看着对方,直言道:“孤不瞒你,那几支商队运输货物去西域,是跟匈奴右贤王交易的。”
嗯?
如果苏武刚刚是诧异,那现在就是惊悚!跟匈奴人交易,还是右贤王!?
这一瞬间,脸色大变的苏武脑海里闪过很多思绪,骇的他差点跳起,好在此时太子的话头又来。
“不必惊慌,此事得了未央宫允准,涉及与北边的一些情报……”
话未说完,苏武已然暗松一口气。
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他立刻抱拳打断道:“涉及机密,殿下不必与臣分说,尽管吩咐便是!”
见状。
刘据点点头,正是看重苏武办事忠诚又不多话的品质,才将此事交给他。
随后刘据嘱咐了些细节,诸如保密、商队货品、出了玉门关如何跟右贤王的人手接洽等等。
盐、茶叶、锅碗瓢盆,换马匹。
互利互惠,双方各取所需,至于渠毕得了草原上的稀缺物,怎么倒腾、怎么暗中增强自己的实力。
那就是他的事儿了……
眼下。
苏武走,另一人又来,准确来说,大农丞王衡,才是刘据今天要在正殿接见的人。
身为储君,要接触的国事就是如此繁杂,有外敌、有内政,多如牛毛,触及方方面面。
“见过殿下。”
“无须多礼,入座吧。”
待王衡坐定,刘据谈起叫他来的正题,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关照关照赵过正在实验的代田法。
这位首次科举的状元郎,与其他两位榜眼、探花,甚至是一百余位登科进士都不同。
刘德等人授了官职,入仕即可。
赵过入仕的同时,还有一件他在殿试中提出的论调要证——代田法。
此法好不好,刘据事后从王衡这位专业人士的嘴里得知,大有可为!但王衡说好没用,刘据看好也没用。
事关农耕,得用事实说话!
实践出真知。
倘若刘据不开口,以王衡大农丞的身份,也能给在离宫别院试验代田法的赵过一些援助。
但刘据身份毕竟不同,他开了口,许多王衡不好办、在司农寺不好提的事,都能提了。
能给予赵过的资源、待遇,是完全不一样的……
刘据扶持这个北地农家子,一来呢,是向外界展示太子宫重农的一贯宗旨。
二来呢。
也是提携年轻人,培养一些班底。
这三来,就是刘据帮赵过一把的最重要原因,替自己皇帝老爹查漏补缺!
自从乌维寇边以后,皇帝如今绝大多数精力都投向了两个方面,呐,大家都很熟悉:
捞钱,打仗!
几年没有大规模用兵,国库积累了一些盈余,现在老刘满心都是——打打打! 一生向武的皇帝去拥抱自己的‘武’了,难免就会降低对其他方面的关注度。
比如农事。
这时候刘据不站出来缝缝补补,谁来?
老刘琢磨着打仗,小刘只能专心于内政,给大汉百姓的家底稍微增一点厚度、能给他们减减负,总是好的……
王衡走,蔡成又来。
后者来,问询的就是各地官学建设事宜了。
时间在一件件政务中过去,由于刘据没有藏着掖着,一日间接见的大臣挺多,期间皇帝察觉到了太子宫的动向,将刘据处理过的事情调出来审了一遍。
之后。
皇帝就命丞相府将呈报上来的奏疏,以后誊抄一份,送往太子宫。
朝臣们得知后,震惊者有之,喜悦者有之,哀叹者,亦有之。
但无论如何吧。
自太皇太后薨逝以来,未央、长乐两宫并制的景象,今天再一次出现,可称为:小两宫并制。
毕竟长乐宫的位格,还不是太子宫可以比拟的……
是夜。
平阳公主府。
夜已深,平阳公主尚未歇息,亥时初刻左右,回廊下传来脚步和见礼声:
“家主。”
“家主回来了。”
听到动静,平阳公主起身往外迎去,尚未出门,卫青便跨了进来。
“今天怎么这么晚?”
“嗯,是晚点。”卫青褪去鞋履时,随口应道。
以往卫青也时常晚归,平阳公主也一直点灯等着,即便已经成了习惯性行为,以前卫青应话时,依旧会关心一下妻子。
今天却言语简略。
见他心事重重的模样,平阳公主神色微敛,待服侍卫青洗漱完,挥退了婢女,她才轻声问道:
“今天不是去太子宫教授太子吗,出了岔子?”
卫青摇摇头。
然后就一言不发的坐在那儿,眼神闪动,虽然他尽量表现出无甚大事的样子,可哪瞒得过枕边人。
“卫仲卿!”
平阳公主秀眉倒竖,低喝一声,旋即依靠上前,握住卫青的手,“你就不是会撒谎的人!”
她盯着自己丈夫,语气忧虑中带着坚定,“出了什么事?”
卫青神情动了动,终究还是沉声道:“太子得了消息,朝廷内部有人向匈奴泄露军情,那人,姓卫。”
嗡!
平阳公主只觉耳边嗡鸣一片,果然,果然!
丈夫每次露出这幅模样,准是遇了大祸事,平阳公主靠近卫青,急问道:“太子怀疑你!?”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我那侄子跟皇帝如出一辙,生性多疑,刻薄寡恩!”
平阳公主压抑到极致的愤怒斥责声响起,仅仅须臾间,她便大惊失色,慌乱之下,以至于口不择言。
“何其愚蠢!”
“你是他亲舅舅,怎么能怀疑你,你可是他的助力,他……”
“并非如此!”一时怔住的卫青这会儿终于回过神,连忙出声制住妻子:“太子不是怀疑我,是提醒我!”
平阳公主闻言,脸上收了慌乱,却多了急切,“到底怎么回事,快说清楚啊!”
“唉。”
卫青叹息一声,将今日去太子宫的事情娓娓道来。
刘据查到了细作姓卫没错,不过他并没有告知自己老爹,而是选择把自己舅舅叫来。
他是怀疑卫青吗?
不是,刘据脑子抽风了才会这么想,但实话实话,他有点怀疑庞大的卫氏,更有点怕,自己老爹从其他渠道也得知了细作姓卫的事!
届时。
皇帝会不会怀疑卫氏,乃至牵连卫青,很难讲。
“是了,如今天子藏都不藏,还给绣衣直使那般大权力,谁知这群天子耳目有没有在匈奴安插细作。”平阳公主心有余悸道。
卫青却不抱幻想,太子都能安插,以天子的心性,必然会安插、也能安插!
“太子不是疑你,还瞒住皇帝,特意告诉你……”
这时。
慌乱逐渐平息的平阳公主,慢慢坐回锦榻,边思边道:“他是想提醒你留意,留意……他怀疑卫氏!”
卫青听罢,脸色冷硬的点头,这也是为何他今日心事重重的原因。
实话讲。
太子将此事告知卫青后,他自己都有点怀疑是自家子弟干的!
想泄露军机给匈奴人,需要地位够高,能知晓边军情报,还要有庞大的人力、物力传递消息,很巧,卫氏具备以上所有条件。
如果细作再加一个姓‘卫’的限定条件,那么……
屋内沉寂许久。
卫青脸色难看道:“我那几个侄子,还有三弟最近都在干什么?”
平阳公主脸色也变了变,意识到丈夫是什么意思,小心回道:“卫广和往常一样,多是闭门不出。”
“卫进兄弟两个,我托公孙贺给他们安排了几个职位,与二郎、三郎一起任职的。”
二郎、三郎,即卫不疑、卫登。
而卫进。
则是卫青兄长的子嗣。
是的,卫青有兄弟,而且还不少,都是同母异父,冒姓卫。
一个长兄,元光年间去世,四弟更早,尚未成年便病逝,尚留下一个三弟。
但这个三弟卫广,性格沉闷,鲜少与人来往。
而且。
怎么说呢,这位能力一般,什么能力都一般。
有卫子夫在前,卫青在后,说句不客气的话,卫家稍微有点能力的,都能被带飞。
卫君孺、卫少儿这等女子能嫁好家世,霍去病这个外甥稍一显露军事才能,立刻崛起、脱颖而出!
可卫青这个三弟呢?
迄今为止。
文不成,武不就,没有半分亮点。
其实这很正常,卫氏姐弟在为人奴仆的境遇里成长起来,自小纯吃苦、无教育,能出一个卫青,已经是异数!
后面还跟着个霍去病,更是匪夷所思!
倘若卫氏兄弟中又来几个天赋异禀,那岂不是一家妖孽?
好在并没有。
只是,兄长位极人臣、大红大紫,自己却名不经传,是个人都会有点不对味。
以至于卫家老三本就沉闷的性子,近些年愈发孤僻,跟卫青、宫里,乃至太子那个外甥那儿,都不常走动。
念及此处。
卫青低声道:“明日你备一份礼品,我带着去三弟府上看看。”
平阳公主顿了顿,眉眼低垂,“你当心里有数。”
“……我知道。”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春秋战国时期,姓是姓,氏是氏。
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男子称氏,氏在名前。
举个例子。
商鞅,鞅,是他的‘名’,商,是他的‘氏’,而他的姓,是‘姬’。
商鞅在早年时,并不是这个称呼,他出身卫国公族,旁人称他为‘公孙鞅’,意为:国君的后代子孙鞅。
这时候,公孙,是他的‘氏’。
后来。
公孙鞅离开了卫国,去了秦国,旁人就用两个更贴切的字称呼他,卫鞅,意为:卫国的鞅。
再后来。
卫鞅在秦国得到一块封地,商,他就有了另一个‘氏’,别人称他,商鞅。
意为:商这块封地的主人鞅。
氏加名。
即,先秦时期男子的人名称呼习惯。
等到秦汉大一统时期,姓、氏逐渐合流,不再有区分血缘、贵贱的作用。
姓、氏,合二为一。
也就成了当下所看到的——姓氏加名。
这个合流过程中,氏、姓,两个元素合成了一个,必然得有一个取舍吧?
大多数人,拿‘氏’作为了姓氏,没有‘氏’,或者一些特殊原因,也可能拿‘姓’、其他作姓氏。
此类特殊原因,比如某个国的王氏子弟,因为亡了国,就可能把与国号相关的改为姓氏。
例如。
周王室子孙,改姬、周、王等姓氏。
卫国公族子孙,改‘卫’为姓氏!
加之大汉立国后,姓氏改动的原因更加驳杂,上位者赐奴仆姓,如金日磾;自行改姓氏,如前文提及的因家族世代管仓库,遂以仓、库为姓……
等等等等,很多。
而之所以说了这么多,是想论述一个现象,卫,虽然是小姓,但现如今,并非绝对的罕见、稀有!
提及‘卫’姓,也不一定就是大将军卫青一系。
诚然。
如今在大汉提及‘卫’,旁人第一印象,必然跟卫青有关,但这是名气、地位导致。
当今天下,姓卫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天子刘彻的老师,卫绾,不也姓卫?
提起卫姓奸细,就一定是大将军卫氏?
不一定。
不过,凭此就敢断定,一定不是?
也不一定……
“卫,卫吗?”太子宫正殿中,刘据正襟危坐,盯着手上纸条看了会儿,旋即将其伸向火苗,任由火焰吞噬。
朝廷内部的细作,出乎皇帝意料,和诸侯王无关,却跟一个意想不到的姓氏有关。
卫。
殿内寂静一片,刘据独坐沉思。
过了半晌,他将魏小公公唤进来,“今日晚间去大司马府上问问,看舅舅有没有时间来太子宫教导。”
“是,殿下。”
文韬武略,刘据以前跟石庆学经义,现在又一直向庄青翟讨教政务,文的在学,武,刘据自然也没落下。
这里的武,不是练箭术、体魄,而是指军务。
自从年长些后,平常一有时间,刘据就会向卫青、霍去病学习排兵布阵、粮秣调度等军事技能。
一则,技多不压身。
二则,刘据并不奢求能学成个绝世猛将,只望将来自己理政时,涉及军务,能分辨清谁忠谁奸,谁在胡说八道……
请舅舅卫青入宫的事情吩咐下去,魏胜应完就准备转身去办,刘据却又补充了一句:
“让苏舍人来一趟。”
不多时,甲胄在身的苏武入内,未等他施礼,刘据就摆手制止了他,将其唤到近前,直接说事:
“太子宫麾下有几支去往西域通商的商队,孤想让你接手。”
商队?
苏武有些诧异,不过还是很快抱拳:“殿下所托,臣定当尽心竭力,就是……”他迟疑几息,诚恳道:“臣不善经商,唯恐折了殿下的财货。”
“无妨。”
刘据看着对方,直言道:“孤不瞒你,那几支商队运输货物去西域,是跟匈奴右贤王交易的。”
嗯?
如果苏武刚刚是诧异,那现在就是惊悚!跟匈奴人交易,还是右贤王!?
这一瞬间,脸色大变的苏武脑海里闪过很多思绪,骇的他差点跳起,好在此时太子的话头又来。
“不必惊慌,此事得了未央宫允准,涉及与北边的一些情报……”
话未说完,苏武已然暗松一口气。
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他立刻抱拳打断道:“涉及机密,殿下不必与臣分说,尽管吩咐便是!”
见状。
刘据点点头,正是看重苏武办事忠诚又不多话的品质,才将此事交给他。
随后刘据嘱咐了些细节,诸如保密、商队货品、出了玉门关如何跟右贤王的人手接洽等等。
盐、茶叶、锅碗瓢盆,换马匹。
互利互惠,双方各取所需,至于渠毕得了草原上的稀缺物,怎么倒腾、怎么暗中增强自己的实力。
那就是他的事儿了……
眼下。
苏武走,另一人又来,准确来说,大农丞王衡,才是刘据今天要在正殿接见的人。
身为储君,要接触的国事就是如此繁杂,有外敌、有内政,多如牛毛,触及方方面面。
“见过殿下。”
“无须多礼,入座吧。”
待王衡坐定,刘据谈起叫他来的正题,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关照关照赵过正在实验的代田法。
这位首次科举的状元郎,与其他两位榜眼、探花,甚至是一百余位登科进士都不同。
刘德等人授了官职,入仕即可。
赵过入仕的同时,还有一件他在殿试中提出的论调要证——代田法。
此法好不好,刘据事后从王衡这位专业人士的嘴里得知,大有可为!但王衡说好没用,刘据看好也没用。
事关农耕,得用事实说话!
实践出真知。
倘若刘据不开口,以王衡大农丞的身份,也能给在离宫别院试验代田法的赵过一些援助。
但刘据身份毕竟不同,他开了口,许多王衡不好办、在司农寺不好提的事,都能提了。
能给予赵过的资源、待遇,是完全不一样的……
刘据扶持这个北地农家子,一来呢,是向外界展示太子宫重农的一贯宗旨。
二来呢。
也是提携年轻人,培养一些班底。
这三来,就是刘据帮赵过一把的最重要原因,替自己皇帝老爹查漏补缺!
自从乌维寇边以后,皇帝如今绝大多数精力都投向了两个方面,呐,大家都很熟悉:
捞钱,打仗!
几年没有大规模用兵,国库积累了一些盈余,现在老刘满心都是——打打打! 一生向武的皇帝去拥抱自己的‘武’了,难免就会降低对其他方面的关注度。
比如农事。
这时候刘据不站出来缝缝补补,谁来?
老刘琢磨着打仗,小刘只能专心于内政,给大汉百姓的家底稍微增一点厚度、能给他们减减负,总是好的……
王衡走,蔡成又来。
后者来,问询的就是各地官学建设事宜了。
时间在一件件政务中过去,由于刘据没有藏着掖着,一日间接见的大臣挺多,期间皇帝察觉到了太子宫的动向,将刘据处理过的事情调出来审了一遍。
之后。
皇帝就命丞相府将呈报上来的奏疏,以后誊抄一份,送往太子宫。
朝臣们得知后,震惊者有之,喜悦者有之,哀叹者,亦有之。
但无论如何吧。
自太皇太后薨逝以来,未央、长乐两宫并制的景象,今天再一次出现,可称为:小两宫并制。
毕竟长乐宫的位格,还不是太子宫可以比拟的……
是夜。
平阳公主府。
夜已深,平阳公主尚未歇息,亥时初刻左右,回廊下传来脚步和见礼声:
“家主。”
“家主回来了。”
听到动静,平阳公主起身往外迎去,尚未出门,卫青便跨了进来。
“今天怎么这么晚?”
“嗯,是晚点。”卫青褪去鞋履时,随口应道。
以往卫青也时常晚归,平阳公主也一直点灯等着,即便已经成了习惯性行为,以前卫青应话时,依旧会关心一下妻子。
今天却言语简略。
见他心事重重的模样,平阳公主神色微敛,待服侍卫青洗漱完,挥退了婢女,她才轻声问道:
“今天不是去太子宫教授太子吗,出了岔子?”
卫青摇摇头。
然后就一言不发的坐在那儿,眼神闪动,虽然他尽量表现出无甚大事的样子,可哪瞒得过枕边人。
“卫仲卿!”
平阳公主秀眉倒竖,低喝一声,旋即依靠上前,握住卫青的手,“你就不是会撒谎的人!”
她盯着自己丈夫,语气忧虑中带着坚定,“出了什么事?”
卫青神情动了动,终究还是沉声道:“太子得了消息,朝廷内部有人向匈奴泄露军情,那人,姓卫。”
嗡!
平阳公主只觉耳边嗡鸣一片,果然,果然!
丈夫每次露出这幅模样,准是遇了大祸事,平阳公主靠近卫青,急问道:“太子怀疑你!?”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我那侄子跟皇帝如出一辙,生性多疑,刻薄寡恩!”
平阳公主压抑到极致的愤怒斥责声响起,仅仅须臾间,她便大惊失色,慌乱之下,以至于口不择言。
“何其愚蠢!”
“你是他亲舅舅,怎么能怀疑你,你可是他的助力,他……”
“并非如此!”一时怔住的卫青这会儿终于回过神,连忙出声制住妻子:“太子不是怀疑我,是提醒我!”
平阳公主闻言,脸上收了慌乱,却多了急切,“到底怎么回事,快说清楚啊!”
“唉。”
卫青叹息一声,将今日去太子宫的事情娓娓道来。
刘据查到了细作姓卫没错,不过他并没有告知自己老爹,而是选择把自己舅舅叫来。
他是怀疑卫青吗?
不是,刘据脑子抽风了才会这么想,但实话实话,他有点怀疑庞大的卫氏,更有点怕,自己老爹从其他渠道也得知了细作姓卫的事!
届时。
皇帝会不会怀疑卫氏,乃至牵连卫青,很难讲。
“是了,如今天子藏都不藏,还给绣衣直使那般大权力,谁知这群天子耳目有没有在匈奴安插细作。”平阳公主心有余悸道。
卫青却不抱幻想,太子都能安插,以天子的心性,必然会安插、也能安插!
“太子不是疑你,还瞒住皇帝,特意告诉你……”
这时。
慌乱逐渐平息的平阳公主,慢慢坐回锦榻,边思边道:“他是想提醒你留意,留意……他怀疑卫氏!”
卫青听罢,脸色冷硬的点头,这也是为何他今日心事重重的原因。
实话讲。
太子将此事告知卫青后,他自己都有点怀疑是自家子弟干的!
想泄露军机给匈奴人,需要地位够高,能知晓边军情报,还要有庞大的人力、物力传递消息,很巧,卫氏具备以上所有条件。
如果细作再加一个姓‘卫’的限定条件,那么……
屋内沉寂许久。
卫青脸色难看道:“我那几个侄子,还有三弟最近都在干什么?”
平阳公主脸色也变了变,意识到丈夫是什么意思,小心回道:“卫广和往常一样,多是闭门不出。”
“卫进兄弟两个,我托公孙贺给他们安排了几个职位,与二郎、三郎一起任职的。”
二郎、三郎,即卫不疑、卫登。
而卫进。
则是卫青兄长的子嗣。
是的,卫青有兄弟,而且还不少,都是同母异父,冒姓卫。
一个长兄,元光年间去世,四弟更早,尚未成年便病逝,尚留下一个三弟。
但这个三弟卫广,性格沉闷,鲜少与人来往。
而且。
怎么说呢,这位能力一般,什么能力都一般。
有卫子夫在前,卫青在后,说句不客气的话,卫家稍微有点能力的,都能被带飞。
卫君孺、卫少儿这等女子能嫁好家世,霍去病这个外甥稍一显露军事才能,立刻崛起、脱颖而出!
可卫青这个三弟呢?
迄今为止。
文不成,武不就,没有半分亮点。
其实这很正常,卫氏姐弟在为人奴仆的境遇里成长起来,自小纯吃苦、无教育,能出一个卫青,已经是异数!
后面还跟着个霍去病,更是匪夷所思!
倘若卫氏兄弟中又来几个天赋异禀,那岂不是一家妖孽?
好在并没有。
只是,兄长位极人臣、大红大紫,自己却名不经传,是个人都会有点不对味。
以至于卫家老三本就沉闷的性子,近些年愈发孤僻,跟卫青、宫里,乃至太子那个外甥那儿,都不常走动。
念及此处。
卫青低声道:“明日你备一份礼品,我带着去三弟府上看看。”
平阳公主顿了顿,眉眼低垂,“你当心里有数。”
“……我知道。”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