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没什么

小说:家父汉武,子不类父?作者:木屋城堡字数:5523更新时间 : 2024-10-09 02:41:17
    折返太子宫的车驾里,刘据双手拢在小火炉上,望着炉中火红的木炭,这一刻,大汉太子瞳孔发散,心思百转。

    皇帝的愤怒,刘据已经经历过许多次,有时候真,有时候假,经历的多了,他也总结出一个规律。

    私下里斥骂,真假皆有。

    但众目睽睽下的暴跳如雷,一定假!

    当然了。

    用‘假’这个字形容,或许太武断,比较贴切的形容词、佐证词,应该是许多年前皇帝教给刘据的一句话:

    “为君者,第一件事,便是喜怒不形于色!”

    会形于色的。

    说明不是真实的喜怒……

    河东、北地三郡太守故意贻误战机,皇帝必然是有怒气的,否则也不会请他们自杀。

    可真要说皇帝怒不可遏,以至于辗转千里杀三人、之后又奔回长安,期间十数天过去,皇帝回了京还要大发雷霆一场……

    未免有些不合情理。

    但如果换个角度思考,皇帝是蓄意为之,特意留着一股怒气撒给大臣,那便说得通了。

    至于他为何这么做,可能正应了那句——为了那点醋,才包的这顿饺子!

    咆哮、怒斥是饺子皮,剑劈、诛族是饺子馅。

    那什么才是醋呢?

    车舆里,橙黄的火苗倒映在刘据眼中,他在心底喃喃自语,‘或许是募兵制,也或许是绣衣使者。’

    ‘可父皇啊,你就像这盆炭火,以往离着臣子们不远不近,既发出炽热的火,也有明亮的光,煌煌烨烨。’

    ‘现在,你却离臣子忽远忽近,有时候光太盛,火太燥,一不小心,就烫着人了,当真是……’

    ‘岁月不饶人。’

    天气渐冷,草木凋零。

    从北方吹来的寒气正将长安拖进冬季,便是在这雪落之前的光景里,大汉硬是翻起一股热浪。

    浪花从长安扩散至边关,由大司马府和新鲜出炉的绣衣御史带去,所到之处,无一不热火朝天。

    各郡太守主导,携斧钺旗鼓,点齐麾下兵马,浩浩荡荡去往边关,巡行障塞。

    这一过程名为:都试,也叫大试。

    本是大汉各郡每年一次的军事演习,一般于秋季举行,举办规模、标准、流程是否严格,全凭郡守个人意愿。

    但今年初冬的这一次,乃至将来,各地郡守再想敷衍了事,恐怕很难了……

    同一时间。

    京城的军事变动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奉天子诏令,骠骑将军于北军内,增设八校尉,各为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等校尉。

    八校尉均秩二千石,下设丞、司马,治兵士七百人。

    各有专精、兵源。

    例如越骑校尉,掌越人骑兵;胡骑、长水校尉,掌胡人骑兵;射声校尉,掌善射之士;虎贲校尉,掌战车。

    所募兵卒,皆为军中悍勇之辈。

    募,招募,用钱粮招募。

    募兵不同于征兵,前者花钱培养完全脱产的职业军人,比如出于吴起之手的【魏武卒】。

    而后者,征兵制,也就是大汉现行的兵役制度,景帝时期有:令天下男子年二十始傅。

    即,男子从二十岁开始服役。

    按照大汉律令,每名成年男子都需服兵役,为期两年,优异者选入京师北军,两年后,倘若未逢战事,则可归家。

    之后遇朝廷征战,还需随时应征。

    很明显,此类无战务农、有战临时征召的情形,无法满足大汉与匈奴愈加频繁、突然的战争模式。

    遂天子仿吴起,行募兵……

    在元鼎四年的这个冬天,长安城在忙碌着,大汉各郡也在忙碌着,引起这一切的北方,自然也不例外。

    大雪漫天,寒风呼啸。

    狂风席卷着雪粒肆意翻飞,放眼望去,草原已是白皑皑一片。

    金日磾眯着眼,没有盯着这片雪景看太久,紧了紧皮袄,跟上在前带路的几个壮汉。

    “呼——”

    厚实门帘被推开,几人弯腰入内,金日磾扫了眼帐内情形,没管旁人,拍掉身上积雪,连忙凑到火堆旁取暖。

    “吁,北边真冷。”

    “是,冷得很。”

    “这迹象,不会有白灾吧?”

    “王庭巫师卜算过,不会。”

    帐篷内的对话很和谐、很顺畅,渠毕看着火堆另一旁的金日磾,凝视片刻,认真道:

    “你是匈奴人,投靠我,我许你大部头领,奴隶、牛羊、女人,任你挑。”

    身穿皮袄、梳回发辫,俨然与一般匈奴人无二的金日磾,表情淡淡,尽量把冻僵的身子靠得离火焰近些。

    他没回话,渠毕也就这么沉默的看着他。

    帐内另外三个壮汉也一言不发。

    过了会儿,金日磾感觉身体有了暖意,这才挪到一旁的马扎上坐着,吐出一口雾气:

    “呼~”

    “大部的贵族我做过,不稀罕,草原上的奴隶、牛羊,我如果想要,在南方照样能收拢一群。”

    “至于女人,唉,别提了,十天半个月才洗一次澡的匈奴女子,怎么跟汉人贵女比?”

    渠毕闻言,眼神变得深沉,“你喜欢汉人的过活?”

    “怎么说呢?”

    金日磾想了想,似是在回忆,“我现在依旧喜欢草原放牧的生活,大脸盘、敦实的匈奴女子,也喜欢。”

    “能干活,耐造。”

    说到后面时,金日磾咧嘴一笑,渠毕见状也跟着笑。

    不过笑着笑着,这位匈奴右贤王便冷下脸,眼中闪过凶光,“你在跟我逗乐子?”

    “是你先逗我的呀。”金日磾理所当然道。

    话音落下。

    静谧的大帐内一时间只剩下柴火的噼啪声,以及若有若无的长刀出鞘声。

    “你知道现在在哪吗?”渠毕盯着金日磾问。

    “知道。”

    金日磾看了看四周,一本正经道:“说实话,刚刚进你的王帐时,我生怕一进来就看见帐篷里有个大坑。”

    “如果你让我跟呼衍氏的头人在坑里厮杀,那我就更怕了。”

    渠毕盯着金日磾的双眼看了良久,挥了挥手,旋即,帐内三名心腹缓缓将刀收回了刀鞘。

    他沉声道:“呼衍克还活着?”

    “死了。”

    金日磾笑道:“在你坐上右贤王大位后,他就死了。”

    渠毕听罢没有应话,只是靠回椅背,握着酒杯的手转了转,方才用阴沉沉的语气问道:“所以你的主子挺有诚意?”

    “自然!”

    金日磾望着他,“你现在是大单于之子,匈奴右贤王,我的主子是皇帝之子,大汉储君。”

    “太子对你是尊重的,合作的意愿也是诚恳的,希望右贤王能回馈诚恳。”

    渠毕冷笑,“威胁我?”    金日磾点头,“是的。”

    渠毕脸上的笑容一滞,须臾间,便显出凶恶来,金日磾却依旧在用那副公事公办的口吻,说道:

    “本质来说就是威胁,至少我是这么认为,但我的主子说,得给匈奴右贤王一些脸面,不能谈威胁。”

    “要讲合作!”

    “那么现在……”说到这儿,金日磾扯出一个微笑,“小崽子,你没唬住我,我们能讲合作了吗?”

    呛呛呛!

    三道拔刀声同时响起,下一刻,冰冷的刀锋便抵在金日磾的脖颈上,杀气毕露。

    “慢着!”渠毕目光看着金日磾,觑了觑眼,摆手道:“你们先出去。”

    不多时,待王帐内只剩下两人,匈奴右贤王旧事重提:“你是个勇士,投靠我,我一定厚待你!”

    金日磾同样郑重道:“你是个有野心的人,太子很欣赏你,跟太子合作,绝对亏待不了你!”

    渠毕嘴唇微张,刚要开口……

    “我不是说笑。”

    金日磾看着他,一字一顿道:“如果将来你想当大单于,太子会支持你,即便你父亲不选你,太子也支持你!”

    听到这话,渠毕脸色突然变的很微妙,也很危险。

    他不说话,金日磾却十分坦诚:“你父亲以前不喜欢你,推你担任右贤王,只因你年龄合适。”

    “现在大单于又添两子,听闻很是喜爱,还有兰氏母族支持,你处境不妙吧?”

    渠毕脸色阴晴不定。

    金日磾依然在说着,“没关系,我在王庭尚有些耳目,替你盯着,如果将来你想效仿冒顿单于,弑父上位。”

    他拍了拍自己的胸口,“来找我,我的主子一定帮你!”

    弑父上位。

    在大汉礼教规矩下,是绝难为世人所接受的,但草原不同,不仅能接受,堂而皇之地说出来,也无需变颜变色。

    有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李世民一场玄武门,致使大唐的权力交接总是充斥着一股‘玄武味’,冒顿一场鸣镝弑父,后世子孙也有样学样。

    杀父、杀兄、杀侄子,屡见不鲜……

    大汉太子让人代传的这句话,听的渠毕默然无语。

    便是在这种情形下。

    金日磾问道:“大雪停歇后,我要去东边的两部,你现在有没有事情教我?”

    闻言。

    渠毕心中宛如巨浪滔天般的恶念暂时压下,目光投向金日磾,缄默片刻,摇摇头。

    “我经略的势力在西边,对东边两部知之不深,给不了你提示,不过……”

    金日磾疑惑,“不过什么?”

    “乌维去南方走了一趟,声望攀升,大单于不愿此消彼长,有意效仿。”

    “也要寇边?”

    “不是,大单于派人说和了羌人部落,鼓动反叛,已经有部落答应。”

    渠毕这话一出,帐内对话的两人中,换成了金日磾沉默,他望着渠毕,仿佛在判断对方的话是真是假。

    “对了。”

    渠毕补充道,“在中间传话的,是汉人,呵!”

    说这句话时,他面露讥讽之色,被连番压制的气场终于回到了自己一边,渠毕先前阴沉的面容都多了几分欢快。

    金日磾摸了摸干裂的嘴唇。

    “你确定?”

    “汉庭的河西四郡在中间挡着,你猜王庭怎么和羌人来回沟通的?”渠毕再度讥笑。

    羌人生活在武威、酒泉以南,自从大汉完全占据河西走廊后,便强行分割了匈奴与羌人。

    由于河西廊道狭长,又是军事要道,朝廷驻军众多,大汉边防可不像草原一样任人来去……

    金日磾问,“是谁?”

    “具体是谁,我也不清楚,此事是大单于亲自操办,只大概感知到,对方在汉庭地位不低。”渠毕轻挑道。

    “诸侯王?”

    “不清楚。”

    金日磾对这个回答不太满意,他转过身来,郑重其事的看着渠毕,“我们是在合作吧?”

    听到这两个虚伪的字眼,渠毕嘲弄的脸色顿时黑下来,冷声道:“你不是耳目众多吗,我阿达不喜我,你不知道?”

    “说了不清楚就是不清楚!”

    金日磾凝视一阵,接着问道:“羌人哪几个部落反叛,何时反?”

    “具体部落不知,时间……迟则明年秋季,早则,开春。”

    “你们会派兵协助?”

    嘿!

    渠毕笑容又现,不过这次却是不怀好意的冷笑,“你以为我怎么知道的此事?”

    金日磾只是稍微一想,立刻反应过来,“句黎湖让你统领的右部协助羌人叛乱?”

    渠毕笑而不语,喝了口温热的酒。

    见状。

    金日磾也笑,合作嘛,就要你来我往,不怕你有所求,就怕你无欲无求!

    “要什么?”

    “汉庭的弓弩,甲胄,钢刀!”

    “你觉得可能吗?”

    “我拿西域大宛国的天马换!羌人反叛时,我也袖手旁观!”

    “……兵器不行,太子不会答应。”

    “那就普通铁器,粮食,盐,还有你们喝的茶叶,我拿战马、皮革换,我知道汉庭在西域购买良驹,可你们买的,哪有西域诸国上贡我的多?”

    “……粮食不行,铁器暂定,战马不能阉割。”

    “可以,但汉庭只能跟我交易。”

    “等我传信长安,由太子定夺。”

    “可以!告诉大汉太子,我对他也是尊重的,如果哪一天他要弑父,我也……”

    “打住!”

    帐篷里惊世骇俗的谈话被叫住,好在此地位于漠北,距离长安不知几千里,一切大不敬言语都消散在了风雪中。

    大雪稍停时,匈奴右部王庭的这片连绵帐篷中,行出一小队人马,犹如纯白天地里的一条黑线。

    缓缓向南方而去……

    这封从北方餐风冒雪的信件送达长安时,已是深冬。

    甲观殿,楼台之上。

    阁外寒风呼啸,阁内温暖如春,刘据倚在锦榻上,看信件前部分的讨价还价时,他似笑非笑。

    “喜欢喝茶?好习惯。”

    等看到后半部分时,刘据的笑脸逐渐冷淡下来,片刻间,便尽是冷漠与寒霜。

    偎在怀里的美人察觉到异样,小心问道:“殿下,怎么了?”

    “没什么。”

    刘据摩挲着史良娣的光滑脸颊,眼中冷芒依旧,嘴上却笑吟吟道:“出了个汉奸罢了,没什么……”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