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虔诚的张卫
小说:三国:季汉刘璋作者:花花家的太岁字数:4526更新时间 : 2024-06-02 00:02:43
成都。
“父亲,已经到了漏夜了,有什么事情,且明日再行处理,亦不急在这一时半刻。这般夜夜劳碌,身体如何吃得消。”王彭一脸的关心,言语上同样是关切无比。
面色敦实,看上去为人很坦诚的王彭,此刻说话的对象乃是他的父亲王商,州牧府的长吏王商。
伏案的王商却是没有回应王彭的话,他的大半心思都汇聚在面前一份白水关递来的文书上,细细读完这份文书,再经过片刻的思虑后,王商提笔在这份文书上批了个准字。
而后王商将这份白水关的文书放置到一旁,从案几的右侧抽出一张绢布放置在面前,又是提笔写了起来。白水关的文书内容事关军机,王商需要通报给他的顶头上司益州牧刘璋。
片刻斟酌后,下笔如龙的王商顷刻间就写好了一封上报给刘璋的文书,接着他放下毛笔,将目光放到案几左侧的一堆案牍上,见今日需要的处理的事情料理完毕,状态紧绷的他这个时候稍稍松懈了一点。
王商从口中呼出一口浊气,眨巴了几下眼睛,伏案料理文书过久,他的眼睛有些酸涩了,同时弯腰亦是过久的他小心的直起身来,舒缓一下略微有点僵硬的腰部。
坐在王商一侧的王彭,察觉到了王商已经料理完了所有事宜,他走近前来,来到王商的身后,小心的给王商按摩着背部,嘴上继续着刚才的劝谏:“父亲,你已年过四旬,精气自半,若是这样夜夜劳累,长久下去,如何吃的消……虽是公事要紧,但亦需注意身体,孩儿还想侍奉你到百岁呐。”
“岂敢望百岁,五十而不称夭,只需能活到六十,为父就心满意足了。”王商摇了摇头,脸上却是露出微微的笑意。
“父亲切不可这么说,岂不见董(扶)公年已八十,身体却是十分的健硕,不亚于壮年之人,而且董公现下担着治中一职,为明公操劳,前日我见到他,竟是不见一点倦色。”王彭搬出了董扶做例子,来给王商竖立榜样。
王商面色和洽,叹了一口气:“董公名列治中,但说到底,其实不过是明公优待老臣,给董公一个名分,免得被人说成苛待老臣,你什么时候见过董公早起上衙,又什么时候见过董公不顾寒暑日日出勤……董公虽是有治中之职,却不掌治中之权,闲暇无事,悠游从容,为父观董公,只怕能活过百岁。”
“父亲,话说如此,孩儿观伱每日料理的事情,其实有一部分可以给诸曹官处置,用不着您这位长吏事事关心……如一些惩罚下吏,仗责二十的处罚,如何需要您这位长吏过问,交给法曹高柔即可……再者您每日操劳案牍,连饭食都少了。孩儿还望您如董公一般长寿,容我于膝下侍奉。”王彭换了一套说辞,殷勤的劝告道。
王商摆了摆手,端正面色道:“为父受明公看重,先是出任别驾,而后明公开府,置为父为长吏,居一人之下,临万人之上,又每每留守成都,担着如萧何的职守……明公见重为父至此,以国士待为父,为父自当以国士报之。”
言至于此,王商语气有些无奈:“惩处下吏,仗责二十,如这等小事,的确用不着为父过问,交于法曹高柔其实就可以了,但为父总是心有戚戚,担心有什么地方没有做好,辜负了明公的恩情,故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想过问一句……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事无大小,一以揽之,多少有些分不清主次,你的话,为父记在心里了,引以为戒,日后当不如此行事了。”
王彭闻言面色上露出喜色,他关切道:“父亲明了就好,夜已深了,还请父亲早点休息。”
“嗯。”王商点了点头,在王彭的搀扶下,他站起身来。
只是起身后的王商,没有第一时间前往卧房,他似是想到了什么,附身而下在案几上翻出两份帛书,递给了王彭。
“刘荆州和儒者宋忠各有书信传来,与我谈论经学上的问题,我写好了两份回信,你明日派人往荆州送去,对了,且记得各自抄录一份,留作备案……虽是我和刘荆州、宋忠只是在书信里论及经学,但不可不慎,需要将抄录备份的书信递到明公的案几上,让明公知晓其中的内容。”
“父亲,明公不是那等猜忌之人,何须如此行径。”王彭摇了摇头,认为没有太大的必要,跟随在王商身边,他同刘璋见过不少次面,自认对刘璋的为人大抵有些了解,他不认为刘璋会因为这等小事责问王商。
王商面色沉了下来,他措辞森严:“明公的为人为父自然知晓,可即使明公不在意这等事情,但为父是做臣子的,要有臣子的本分。我同外邦之人书信往来,更是与刘荆州这样的人物交往,自然一切书信皆需留痕,上报给明公知晓……若是因为明公为人大度,就不去上报,那就失了臣子的本分。”
“孩儿明白。”王彭拱手弯腰,态度敬畏的道了一声。
在面色不虞,又是自家父亲,加之王商担着州牧府长吏,为益州百僚之首,多重身份下的威压下,王彭这个做儿子的,自是没有二话。
见王彭态度乖然的应下,王商的面色稍稍好了一些,他举步向前,同王彭两人一前一后的踏出了书房,来到了宇下。
走在宇下的王彭闲扯了一句:“父亲,明公巡查四方,大抵什么时候返回成都。”
“只在五六日内。今日已有书信递来,言是明公离了临邛,正在往成都行来。”王商答道。——
阳平关。
天师道师君张鲁的弟弟张卫,同时也是天师道独一无二、唯一一位的治头大祭酒,此刻他的面色有些不善,阴沉沉的,像是铅云密布的天空一般。
而令张卫面色不善的是他身前案几上的一份书信,由南郑递来的书信,而书信上的内容是在委婉的责问张卫,故而令张卫很是不爽。
作为虔诚的天师道教教徒的张卫,对任何不信仰天师道教的人都看不太顺眼,亦不会放在眼里。
在汉中和成都即将开战的现下,阳平关是作为汉中的命脉,而汉中是天师道的基业,是唯一一个天师道教占主导地位的大郡,是天师道的教派乐土,于张卫心中,是断不容有失的。
因此素来不喜非天师道教人的张卫,将非天师道教的百姓驱赶出了阳平关。于张卫心中,任何不信仰天师道教的人都是汉中的隐患,是处于反叛和不反叛状态之间的人。
天师道若是强盛,汉中非天师道的人自然不会反叛,可天师道若是衰弱或是有如累卵,只怕汉中非天师道的人会怀有二心,起兵造逆。
可张卫这般不经筛选,将所有非天师道的人盖上可能反叛的印章,踢出阳平关的行为,惹来了天师道师君张鲁的不喜。
身处南郑的张鲁多少清醒一点,对于非天师道的人,是打着拉拢和私下威胁的手段,不会明晃晃的将非天师道的人视为叛逆,而张卫的手段过于粗暴,听闻到张卫操作的后的张鲁,自是派遣使者递来书信责问。
虽是书信上没有明里责问,文字上措辞也是很委婉,只是说让张卫收纳非天师道教的人,不要因为有些士人不信仰天师道教,就弃之不用。可张卫看在眼里,却是气愤无比,认为这是对他近来行事的责问。
“我是为了天师道,故而如此行事,遣送非天师道人离开阳平关,使阳平关固若金汤,你说,我有什么错。”张卫以张鲁亲弟的身份,对着张鲁派遣来的使者诘问道。
南郑派遣到阳平关的使者唯唯诺诺,对于张卫这位治头大祭酒,身份在天师道中称得上是师君张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兼之张卫是张鲁的亲弟的身份。
使者作为一个小喽喽,面临张卫的诘问,说也不是,不说也不行,半晌后,他才冒着汗水开口道:“祭酒息怒,师君非是责问,只是请祭酒收纳士人,纳才取异,令此辈为我天师道教所用……如汉中之士,多有不信仰天师道教的人,而南下的关中、凉州之人,对天师道不甚了了,师君考虑若是尽皆弃用,于汉中大局不利。”
“哼。”张卫冷哼一声,言语不善道:“不信教的,能有良善之士吗?……就算汉中以及关中、凉州南下的士人中,或多或少有一些有才干的人,可现在这等紧要的关头,岂能轻信这些人。”
使者低声言语,有类自言自语道:“阎功曹和军司马李休,皆非天师道教人,也是忠于师君的。”
“对,对,阎功曹和军司马李休是非天师道教中人。”张卫言语中虽是赞同,可语气甚是不善。
听在使者的耳中,令这名使者有一种数九严冬时彻骨的寒风刮过身体的感觉,使者不由将身形稍稍收拢了一些,以更稳固的身形去迎接张卫接下来可能释放出来的狂风暴雨。
正如使者料想的一样,张卫在赞同了一句他的话后,腾的一声站了起来,和战立的使者高度平齐了起来,而后张卫咬着牙,切着齿,满脸怒气道:“可那能一样吗?……阎功曹和军司马李休皆是久经考验的,忠心不必言说的,虽是二人未曾加入我天师道教,但比起天师道中人对师君忠诚说不定更胜一筹。”
“而汉中的士人呢,大部分都讲什么经学,左一句夫子曰,右一句之乎者也,视我辈天师道为鬼道,视我辈天师道教中人为愚夫,这些人岂是能轻信的,岂是能放入阳平关的……至于关中、凉州南下的士人,这些人的身份难以溯源,错综复杂,天知道此辈面上或许忠勤,背地里在想着什么勾当,此辈岂是能轻信轻用的,万一有一二人心怀叵测,大战之时爆发出来,到时候我兄长岂能在汉中立足。”
使者战战兢兢,不敢出一言以复,只是唯唯诺诺道:“祭酒说的是,祭酒说的是……只是师君那里,还需回禀一二。”
张卫皱起了眉头,虽是很不爽张鲁的决断,但他还是打算遵从一二,沉思片刻后的他开口了:“你且回禀师君,此事我自会详思。”
“诺,诺。”使者有若逃过大劫,几声应诺后,他拱手向着张卫告辞。——
“这是什么。”刘璋问起了兵曹彭羕,同时他打量起了手上这包彭羕递来的布袋,只见布袋的袋囊口用绳子扎紧着,绳子缠入检齿内,检齿上盖有封口人的印章。
刘璋一目了然,他知晓这是一种防止公文泄密的手法,和后世书信纸张上的火漆类似,布袋若是被拆开了,封口的印章就被破坏了,就可知道公文泄密了。
彭羕应声作答:“是王长吏递来的,言是他和刘荆州以及荆州大儒宋忠往来的书信备份,王长吏认为他作为臣子,当是对明公无所隐。”
“哦。”刘璋点了点头,关于王商和刘表、宋忠书信往来的事情他是知道的,王商的名气很大,荆州有不少人知晓王商的存在,同时想和王商在经学上进行讨论,往往有书信递来,王商自是有书信递到荆州去。
只是现下王商竟是将书信的备份递了过来,未免太过谨慎小心了些,臣子的本分过于恪守了。刘璋摇了摇头,没有去拆开这封王商递来的布袋,他将布袋递给彭羕:“不用拆开,且收起来。”
“诺。”彭羕应了一声,接过了布袋,同时有些暗自诧异,依他看来,就面前明公的性子,大概率是不会拆开布袋的,可他没想到,刘璋竟是没有任何的犹豫,果断至极的将布袋递回给他收着。
“沈(弥)校尉准备的如何了。”料理完王商的书信一事,刘璋问询了一句。
彭羕拱手答道:“沈校尉已是准备妥当了,就待明公前往。”
刘璋点了点头,而后大步踏出营帐,他要去检阅一下属于他的无当飞军。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父亲,已经到了漏夜了,有什么事情,且明日再行处理,亦不急在这一时半刻。这般夜夜劳碌,身体如何吃得消。”王彭一脸的关心,言语上同样是关切无比。
面色敦实,看上去为人很坦诚的王彭,此刻说话的对象乃是他的父亲王商,州牧府的长吏王商。
伏案的王商却是没有回应王彭的话,他的大半心思都汇聚在面前一份白水关递来的文书上,细细读完这份文书,再经过片刻的思虑后,王商提笔在这份文书上批了个准字。
而后王商将这份白水关的文书放置到一旁,从案几的右侧抽出一张绢布放置在面前,又是提笔写了起来。白水关的文书内容事关军机,王商需要通报给他的顶头上司益州牧刘璋。
片刻斟酌后,下笔如龙的王商顷刻间就写好了一封上报给刘璋的文书,接着他放下毛笔,将目光放到案几左侧的一堆案牍上,见今日需要的处理的事情料理完毕,状态紧绷的他这个时候稍稍松懈了一点。
王商从口中呼出一口浊气,眨巴了几下眼睛,伏案料理文书过久,他的眼睛有些酸涩了,同时弯腰亦是过久的他小心的直起身来,舒缓一下略微有点僵硬的腰部。
坐在王商一侧的王彭,察觉到了王商已经料理完了所有事宜,他走近前来,来到王商的身后,小心的给王商按摩着背部,嘴上继续着刚才的劝谏:“父亲,你已年过四旬,精气自半,若是这样夜夜劳累,长久下去,如何吃的消……虽是公事要紧,但亦需注意身体,孩儿还想侍奉你到百岁呐。”
“岂敢望百岁,五十而不称夭,只需能活到六十,为父就心满意足了。”王商摇了摇头,脸上却是露出微微的笑意。
“父亲切不可这么说,岂不见董(扶)公年已八十,身体却是十分的健硕,不亚于壮年之人,而且董公现下担着治中一职,为明公操劳,前日我见到他,竟是不见一点倦色。”王彭搬出了董扶做例子,来给王商竖立榜样。
王商面色和洽,叹了一口气:“董公名列治中,但说到底,其实不过是明公优待老臣,给董公一个名分,免得被人说成苛待老臣,你什么时候见过董公早起上衙,又什么时候见过董公不顾寒暑日日出勤……董公虽是有治中之职,却不掌治中之权,闲暇无事,悠游从容,为父观董公,只怕能活过百岁。”
“父亲,话说如此,孩儿观伱每日料理的事情,其实有一部分可以给诸曹官处置,用不着您这位长吏事事关心……如一些惩罚下吏,仗责二十的处罚,如何需要您这位长吏过问,交给法曹高柔即可……再者您每日操劳案牍,连饭食都少了。孩儿还望您如董公一般长寿,容我于膝下侍奉。”王彭换了一套说辞,殷勤的劝告道。
王商摆了摆手,端正面色道:“为父受明公看重,先是出任别驾,而后明公开府,置为父为长吏,居一人之下,临万人之上,又每每留守成都,担着如萧何的职守……明公见重为父至此,以国士待为父,为父自当以国士报之。”
言至于此,王商语气有些无奈:“惩处下吏,仗责二十,如这等小事,的确用不着为父过问,交于法曹高柔其实就可以了,但为父总是心有戚戚,担心有什么地方没有做好,辜负了明公的恩情,故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想过问一句……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事无大小,一以揽之,多少有些分不清主次,你的话,为父记在心里了,引以为戒,日后当不如此行事了。”
王彭闻言面色上露出喜色,他关切道:“父亲明了就好,夜已深了,还请父亲早点休息。”
“嗯。”王商点了点头,在王彭的搀扶下,他站起身来。
只是起身后的王商,没有第一时间前往卧房,他似是想到了什么,附身而下在案几上翻出两份帛书,递给了王彭。
“刘荆州和儒者宋忠各有书信传来,与我谈论经学上的问题,我写好了两份回信,你明日派人往荆州送去,对了,且记得各自抄录一份,留作备案……虽是我和刘荆州、宋忠只是在书信里论及经学,但不可不慎,需要将抄录备份的书信递到明公的案几上,让明公知晓其中的内容。”
“父亲,明公不是那等猜忌之人,何须如此行径。”王彭摇了摇头,认为没有太大的必要,跟随在王商身边,他同刘璋见过不少次面,自认对刘璋的为人大抵有些了解,他不认为刘璋会因为这等小事责问王商。
王商面色沉了下来,他措辞森严:“明公的为人为父自然知晓,可即使明公不在意这等事情,但为父是做臣子的,要有臣子的本分。我同外邦之人书信往来,更是与刘荆州这样的人物交往,自然一切书信皆需留痕,上报给明公知晓……若是因为明公为人大度,就不去上报,那就失了臣子的本分。”
“孩儿明白。”王彭拱手弯腰,态度敬畏的道了一声。
在面色不虞,又是自家父亲,加之王商担着州牧府长吏,为益州百僚之首,多重身份下的威压下,王彭这个做儿子的,自是没有二话。
见王彭态度乖然的应下,王商的面色稍稍好了一些,他举步向前,同王彭两人一前一后的踏出了书房,来到了宇下。
走在宇下的王彭闲扯了一句:“父亲,明公巡查四方,大抵什么时候返回成都。”
“只在五六日内。今日已有书信递来,言是明公离了临邛,正在往成都行来。”王商答道。——
阳平关。
天师道师君张鲁的弟弟张卫,同时也是天师道独一无二、唯一一位的治头大祭酒,此刻他的面色有些不善,阴沉沉的,像是铅云密布的天空一般。
而令张卫面色不善的是他身前案几上的一份书信,由南郑递来的书信,而书信上的内容是在委婉的责问张卫,故而令张卫很是不爽。
作为虔诚的天师道教教徒的张卫,对任何不信仰天师道教的人都看不太顺眼,亦不会放在眼里。
在汉中和成都即将开战的现下,阳平关是作为汉中的命脉,而汉中是天师道的基业,是唯一一个天师道教占主导地位的大郡,是天师道的教派乐土,于张卫心中,是断不容有失的。
因此素来不喜非天师道教人的张卫,将非天师道教的百姓驱赶出了阳平关。于张卫心中,任何不信仰天师道教的人都是汉中的隐患,是处于反叛和不反叛状态之间的人。
天师道若是强盛,汉中非天师道的人自然不会反叛,可天师道若是衰弱或是有如累卵,只怕汉中非天师道的人会怀有二心,起兵造逆。
可张卫这般不经筛选,将所有非天师道的人盖上可能反叛的印章,踢出阳平关的行为,惹来了天师道师君张鲁的不喜。
身处南郑的张鲁多少清醒一点,对于非天师道的人,是打着拉拢和私下威胁的手段,不会明晃晃的将非天师道的人视为叛逆,而张卫的手段过于粗暴,听闻到张卫操作的后的张鲁,自是派遣使者递来书信责问。
虽是书信上没有明里责问,文字上措辞也是很委婉,只是说让张卫收纳非天师道教的人,不要因为有些士人不信仰天师道教,就弃之不用。可张卫看在眼里,却是气愤无比,认为这是对他近来行事的责问。
“我是为了天师道,故而如此行事,遣送非天师道人离开阳平关,使阳平关固若金汤,你说,我有什么错。”张卫以张鲁亲弟的身份,对着张鲁派遣来的使者诘问道。
南郑派遣到阳平关的使者唯唯诺诺,对于张卫这位治头大祭酒,身份在天师道中称得上是师君张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兼之张卫是张鲁的亲弟的身份。
使者作为一个小喽喽,面临张卫的诘问,说也不是,不说也不行,半晌后,他才冒着汗水开口道:“祭酒息怒,师君非是责问,只是请祭酒收纳士人,纳才取异,令此辈为我天师道教所用……如汉中之士,多有不信仰天师道教的人,而南下的关中、凉州之人,对天师道不甚了了,师君考虑若是尽皆弃用,于汉中大局不利。”
“哼。”张卫冷哼一声,言语不善道:“不信教的,能有良善之士吗?……就算汉中以及关中、凉州南下的士人中,或多或少有一些有才干的人,可现在这等紧要的关头,岂能轻信这些人。”
使者低声言语,有类自言自语道:“阎功曹和军司马李休,皆非天师道教人,也是忠于师君的。”
“对,对,阎功曹和军司马李休是非天师道教中人。”张卫言语中虽是赞同,可语气甚是不善。
听在使者的耳中,令这名使者有一种数九严冬时彻骨的寒风刮过身体的感觉,使者不由将身形稍稍收拢了一些,以更稳固的身形去迎接张卫接下来可能释放出来的狂风暴雨。
正如使者料想的一样,张卫在赞同了一句他的话后,腾的一声站了起来,和战立的使者高度平齐了起来,而后张卫咬着牙,切着齿,满脸怒气道:“可那能一样吗?……阎功曹和军司马李休皆是久经考验的,忠心不必言说的,虽是二人未曾加入我天师道教,但比起天师道中人对师君忠诚说不定更胜一筹。”
“而汉中的士人呢,大部分都讲什么经学,左一句夫子曰,右一句之乎者也,视我辈天师道为鬼道,视我辈天师道教中人为愚夫,这些人岂是能轻信的,岂是能放入阳平关的……至于关中、凉州南下的士人,这些人的身份难以溯源,错综复杂,天知道此辈面上或许忠勤,背地里在想着什么勾当,此辈岂是能轻信轻用的,万一有一二人心怀叵测,大战之时爆发出来,到时候我兄长岂能在汉中立足。”
使者战战兢兢,不敢出一言以复,只是唯唯诺诺道:“祭酒说的是,祭酒说的是……只是师君那里,还需回禀一二。”
张卫皱起了眉头,虽是很不爽张鲁的决断,但他还是打算遵从一二,沉思片刻后的他开口了:“你且回禀师君,此事我自会详思。”
“诺,诺。”使者有若逃过大劫,几声应诺后,他拱手向着张卫告辞。——
“这是什么。”刘璋问起了兵曹彭羕,同时他打量起了手上这包彭羕递来的布袋,只见布袋的袋囊口用绳子扎紧着,绳子缠入检齿内,检齿上盖有封口人的印章。
刘璋一目了然,他知晓这是一种防止公文泄密的手法,和后世书信纸张上的火漆类似,布袋若是被拆开了,封口的印章就被破坏了,就可知道公文泄密了。
彭羕应声作答:“是王长吏递来的,言是他和刘荆州以及荆州大儒宋忠往来的书信备份,王长吏认为他作为臣子,当是对明公无所隐。”
“哦。”刘璋点了点头,关于王商和刘表、宋忠书信往来的事情他是知道的,王商的名气很大,荆州有不少人知晓王商的存在,同时想和王商在经学上进行讨论,往往有书信递来,王商自是有书信递到荆州去。
只是现下王商竟是将书信的备份递了过来,未免太过谨慎小心了些,臣子的本分过于恪守了。刘璋摇了摇头,没有去拆开这封王商递来的布袋,他将布袋递给彭羕:“不用拆开,且收起来。”
“诺。”彭羕应了一声,接过了布袋,同时有些暗自诧异,依他看来,就面前明公的性子,大概率是不会拆开布袋的,可他没想到,刘璋竟是没有任何的犹豫,果断至极的将布袋递回给他收着。
“沈(弥)校尉准备的如何了。”料理完王商的书信一事,刘璋问询了一句。
彭羕拱手答道:“沈校尉已是准备妥当了,就待明公前往。”
刘璋点了点头,而后大步踏出营帐,他要去检阅一下属于他的无当飞军。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