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圣元纪年法
小说:大唐好圣孙!作者:林家龙女字数:5040更新时间 : 2024-07-17 04:31:19
打起来了?
李象心思电转,本来还在想趁着运动会要不要定下一件大事,结果却被通知四方馆打起来了?
他开口问道:“因为什么?”
“好像是因为定价的问题,一方人觉得另一方收购价格过于便宜,所以打起来了。”李景仁无奈地说道:“其实这事儿也是各说各有理,都觉得自家的货物是好东西,所以难免起了争执……”
“这件事好办,让他们选一个一般等价物就好了。”李象想了想,继续说道:“就以开元通宝作为衡量其商品价值的货币,咱们京兆府牵头,叫上礼部的人一起,别让他们闲着看坐着捞政绩不办事——在各族当中,根据货物价值,来制定价格,这样就好了。”
“兄长真乃……”
李景仁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象给打断了。
“行了,赶紧把这件事办了吧,我还有点事需要入宫一趟。”
在李景仁走后,李象并没有急着入宫。
成为共主,光用大唐的皇帝年号,赐下大唐的历法,明显是不太够用的。
年号这个东西,若是近畿地区还可以,可要是将来万一真打到波斯,打到大马士革,这换个年号来回通知就得半年多,黄菜都凉了……
是时候制定一个新的纪年法了。
不仅是用着方便,更是为了日后做准备。
前世有一個西元纪年法,被翻译为了公元纪年法,是以耶稣这小子的生日为西元元年。
至于大唐……用谁的诞辰作为开始呢?
黄帝首先可以pass,这年头过于久远,断代也不好去断。
孔子的话……儒家都已经成了事实上的垄断了,要再给安一个孔子,儒家不得冲破银河系了?
秦始皇肯定是不行,这年头秦始皇的名声是真不怎么地。
别说是老李,就算是群臣这一关都过不去。
当然了,别拿秦简说事儿,按照这个理论,几千年后的人还可以指着《劳动法》说没有996呢。
刘邦嘛,李象倒还真是挺喜欢的,若是拿汉朝建国开始为纪年的开端倒是也可以。
只是现在是李家的天下,你拿刘家天下的开始为元年,是不是有点不太对路了?
若是李渊的话,其实倒也不是不行,但是……他压不住啊,还不如老李呢。
至于用老李,就有点阿谀的嫌疑了。
思前想后,李象忽然想到了自己名义上的“老师”。
对啊,不是还有我圣祖老子吗?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再给“老师”加一个“太上玄元皇帝”的封号,嗯,就这么定了。
当然公元这个词儿李象肯定是不打算用的,因为不是所有人的智商都够,万一后世谁穿越了不懂人语喷他崇洋媚外可就坏了。
至于叫法,既然是大唐圣祖,那就叫圣元呗。
想到这里,李象就定下心来。
圣祖皇帝出生于襄公二年,现在是贞观十九年,换算过来,就是圣元1215年。
瞧,这多方便。
这样想着,李象便叫人备车,前往皇宫和老李商量事儿。
李世民这两天也很闲,也不是天天都有一大堆事儿等他去处理。
毕竟这年代皇权还没有高度集中,还有三省六部帮他分担,老李并不需要事必躬亲。
老李现在就像是老年人一样,端着香蕉在立政殿的院子里叫远。
香蕉并不喜欢飞来飞去,但也和老李十分配合,一叫就飞到手上去。
看到李象过来,老李叹了口气,对香蕉说了一句“回去吧”。
香蕉叫了两声,自己扑棱着翅膀飞回了立政殿。
“你怎么又来了?”老李的语气不怎么好。
“那我走?”李象翻着大拇指指向身后。
李世民摆摆手:“来都来了,说吧,有什么事情?”
好不容易能陪陪香蕉,你说你李小象不陪着媳妇儿在家玩,没事儿来烦我做什么?
“这不是想到一个大事儿嘛,就想着来和您商量商量。”李象摊着手说道。
“说吧。”李世民一撩衣袍,坐在了边上的石凳上。
“就是关于纪年法的问题。”李象沉吟一番后说道:“如果光用年号来纪年的话,并不是很方便,并且若是更改年号,可能很久之后才能到达大唐的边疆,所以孙儿想,能不能再创立一种纪年法,两种纪年法并行?”
“正好过几日,大唐即将准备运动会,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把新式的纪年法推广下去,彰显我圣朝制度。”
“什么纪年法?”李世民没听明白李象的意思。
“就是……”李象组织一下语言:“以圣祖皇帝的诞辰为纪元的开始,圣祖皇帝生于襄公二年,现在是贞观十九年,孙儿算了,按照这个纪年法,现在应该是1215年。”
“既然是按照我大唐圣祖的诞辰为纪年开始,这个纪元法理应称之为圣元,而襄公二年,也就是圣祖皇帝的诞辰,便是圣元元年。”
老李身为天可汗,自然是一点就透。
这种纪年方式的优越性,不用他说。
首先,学术界就免去了无数的麻烦……
最主要的是,还能把李唐天下和圣祖皇帝深度绑定在一起,更加强化了李唐的天命性和合法性。
“这个方法不错,”李世民颔首道:“圣元元年,不错,不错……不过这件事还要让群臣商议一番,还要让太史局进行最终的测算,朕这就召集群臣入宫。”
老李办事一向是雷厉风行,更何况这种纪年法还可以强化李唐天下的正统性。
一干重臣很快就来到了两仪殿,还有太史局的李淳风。
听李象讲述完这个“圣元纪年法”后,马周率先表示同意。
“太孙殿下的这个提议,臣赞成。”
李象倒是没想到第一个同意的会是马周,冲他点点头表示友好。
随后,众臣也纷纷表示同意。
在散去小朝会之前,老李还让王德拿出一堆海鸭蛋。
“这是登州新进贡的海鸭蛋,很好吃,你们拿回去尝一尝。”李世民笑着说道。
海鸭蛋被装在一个个的小提篮当中,方便群臣带走。
众臣纷纷道谢,这海鸭蛋并不贵重,贵重的是皇帝的心意和恩宠。除了海鸭蛋,李世民又让人给群臣拿了些海菜。
这些在长安这种内陆地带,都是稀罕的东西。
最近凌烟阁修建得也差不多了,画像也已经全部画完,就等凌烟阁修建完毕,而后把画像挂上去。
群臣散朝之后,就开始琢磨祥瑞的事情。
颁布新的纪年法可是大事情,没有祥瑞傍身,怎能名正言顺呢?
这年头,没个祥瑞,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李象在离开两仪殿之前,特地给李淳风叫了住。
作为大唐的太史令,李淳风可谓是博学多才。
有网文描述过李淳风是袁天罡的弟子,实际上俩人只是被传说“合著”《推背图》,至于师徒关系嘛,具体并没有任何记载。
倒是有确切的记载说,在隋朝大业七年,李淳风拜了至元道长为师。
总体来说,李淳风可以说得上是这个时期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易学家。
李象倒是知道,后期李治用的《麟德历》,就是李淳风经过测算,查漏补缺而成的历法。
同样,李淳风对于李象也比较了解。
在李世民的形容中,李象被称为“圣祖皇帝”的弟子,于梦中授业。
这件事,只有他和袁天罡知道,按照皇帝的说法,就算李象本人,都不知道授课的是圣祖皇帝。
只可惜袁天罡入朝的时候,李象当时正在登州。
不过按照他学的不太多的相面之术来看,李象绝对是一代雄主。
结合那道祖弟子的身份,李淳风自然是不敢怠慢。
“殿下。”
“太史令不必多礼。”李象颔首,李淳风这太史令按理来说应该是贞观二十二年才上位,提前上位也是他之前一句话的事儿。
“殿下叫住微臣,可有要事?”李淳风试探地问道。
“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想起了两件事,想要和你说一说。”李象说道。
“臣洗耳恭听。”李淳风拱手道。
“嗯……就是……”李象觉得这样说不是很方便,于是便拉着李淳风重新走进两仪殿。
李世民正打算再带着香蕉出去玩玩呢,看到李象去而复返,颇有些无奈。
“你怎么又回来了?”老李无奈地问道。
“阿翁别闹,我有要紧事情。”李象问道:“此间可有纸笔?”
说话间,李淳风也走了进来,和老李见礼过后,站在了李象的身边。
老李唤过人,来给李象研墨。
李象接过笔,在砚台上吸满墨汁后,于纸上开始作画。
画的比较简洁,无非就是太阳系的几大行星。
“太史令,你看。”李象指着第三条线上那颗球说道:“这个就是我们所在的地方,老师称之为地球。”
一听说‘老师’教的,李淳风战术后仰,肃然起敬。
李世民刚开始没反应过来,心想萧瑀还教这玩意儿?
紧接着就明白了,萧瑀这老登哪里懂得天文学,这一定是圣祖皇帝梦中所授。
“这……我们所在的大地,是一颗球?”李淳风有些不可置信地问道。
“是啊。”李象摊摊手:“至于为什么,以后有的是机会去验证。”
“那这个是什么?”李淳风指着那颗最大的球问道。
“这是太阳,我画的这些线都是轨道,我称之为六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远近,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李象指着这些球球和二人介绍道。
将太阳系的几大行星和五行联系在一起,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但并不是太史公首创,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类天文书籍中,就有五大行星与五行相对应的记载,只不过那时的古籍如今基本散佚了。在后世的许多汇总性书籍,比如《开元占经》等,都还保留有相关的记录。
“这……金星离我们这么近?”老李战术后仰。
“很近吗?”李象乐了:“金星距离我们八千万里呢。”
“豁……”老李感慨了一下。
李象心里甚至还想了一下,反正老李现在天天闲着也没什么事儿,要不要给老爷子弄一个天文望远镜玩玩?
接触了天文学,才知道宇宙之浩瀚,自身之渺小,到时候胸怀宇宙,啪叽一下把皇位爆出来……
岂不美哉?
“太史令,伱看。”李象指着那些个轨道说道:“看这些圈圈,就是这些行星绕着太阳转的轨道。”
“你是说,我们是围绕太阳旋转的?”李淳风一下就感觉自己好像抓住了什么。
“是的。”李象继续说道:“按照老师的话说,我们脚下的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就是一年;环绕一周的时间,为365.2422天。”
李淳风眼前晶亮,这数据……竟然这么精确?
要知道,僧一行为了制定大衍历,南赴交州,北抵铁勒,来测量各地之纬度,又用各种测日之仪器以定下各地日蚀之日期,并且观测恒星的移动。而郭守敬等人编订《授时历》也是如此,他们在东西六千余里,南北长一万一千余里的广阔地带,建立了二十七所测验站点进行实测。
有种说法是,现代用的阳历,也就是格里高利历,用的就是郭守敬等人的数据。
“那……这个呢?”李淳风又指向地球边上那个小球。
“这个小球就是月亮。”
李象抬手指指天空,给李淳风和李世民详细讲述了一遍月亮盈亏的原理,还有地球公转自转,以及日食和月食的基本原理。
“一个朔望月,也就是月亮盈亏的周期,平均为29.53059天。”李象再次摊手。
“臣明白了!”李淳风惊喜地一拍桌子,把正在沉思的李世民吓了一个激灵。
好在老李脾气不错,再加上李淳风这种专业人才本身就有点……那个,所以也没在意。
“具体的数据可是给你了,老师讲的东西,多的我可没记住。”李象摊手说道:“剩下的,可就得你自己去带人完成了。”
“臣明白!”李淳风叉着手,恭恭敬敬地说道。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李象心思电转,本来还在想趁着运动会要不要定下一件大事,结果却被通知四方馆打起来了?
他开口问道:“因为什么?”
“好像是因为定价的问题,一方人觉得另一方收购价格过于便宜,所以打起来了。”李景仁无奈地说道:“其实这事儿也是各说各有理,都觉得自家的货物是好东西,所以难免起了争执……”
“这件事好办,让他们选一个一般等价物就好了。”李象想了想,继续说道:“就以开元通宝作为衡量其商品价值的货币,咱们京兆府牵头,叫上礼部的人一起,别让他们闲着看坐着捞政绩不办事——在各族当中,根据货物价值,来制定价格,这样就好了。”
“兄长真乃……”
李景仁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象给打断了。
“行了,赶紧把这件事办了吧,我还有点事需要入宫一趟。”
在李景仁走后,李象并没有急着入宫。
成为共主,光用大唐的皇帝年号,赐下大唐的历法,明显是不太够用的。
年号这个东西,若是近畿地区还可以,可要是将来万一真打到波斯,打到大马士革,这换个年号来回通知就得半年多,黄菜都凉了……
是时候制定一个新的纪年法了。
不仅是用着方便,更是为了日后做准备。
前世有一個西元纪年法,被翻译为了公元纪年法,是以耶稣这小子的生日为西元元年。
至于大唐……用谁的诞辰作为开始呢?
黄帝首先可以pass,这年头过于久远,断代也不好去断。
孔子的话……儒家都已经成了事实上的垄断了,要再给安一个孔子,儒家不得冲破银河系了?
秦始皇肯定是不行,这年头秦始皇的名声是真不怎么地。
别说是老李,就算是群臣这一关都过不去。
当然了,别拿秦简说事儿,按照这个理论,几千年后的人还可以指着《劳动法》说没有996呢。
刘邦嘛,李象倒还真是挺喜欢的,若是拿汉朝建国开始为纪年的开端倒是也可以。
只是现在是李家的天下,你拿刘家天下的开始为元年,是不是有点不太对路了?
若是李渊的话,其实倒也不是不行,但是……他压不住啊,还不如老李呢。
至于用老李,就有点阿谀的嫌疑了。
思前想后,李象忽然想到了自己名义上的“老师”。
对啊,不是还有我圣祖老子吗?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再给“老师”加一个“太上玄元皇帝”的封号,嗯,就这么定了。
当然公元这个词儿李象肯定是不打算用的,因为不是所有人的智商都够,万一后世谁穿越了不懂人语喷他崇洋媚外可就坏了。
至于叫法,既然是大唐圣祖,那就叫圣元呗。
想到这里,李象就定下心来。
圣祖皇帝出生于襄公二年,现在是贞观十九年,换算过来,就是圣元1215年。
瞧,这多方便。
这样想着,李象便叫人备车,前往皇宫和老李商量事儿。
李世民这两天也很闲,也不是天天都有一大堆事儿等他去处理。
毕竟这年代皇权还没有高度集中,还有三省六部帮他分担,老李并不需要事必躬亲。
老李现在就像是老年人一样,端着香蕉在立政殿的院子里叫远。
香蕉并不喜欢飞来飞去,但也和老李十分配合,一叫就飞到手上去。
看到李象过来,老李叹了口气,对香蕉说了一句“回去吧”。
香蕉叫了两声,自己扑棱着翅膀飞回了立政殿。
“你怎么又来了?”老李的语气不怎么好。
“那我走?”李象翻着大拇指指向身后。
李世民摆摆手:“来都来了,说吧,有什么事情?”
好不容易能陪陪香蕉,你说你李小象不陪着媳妇儿在家玩,没事儿来烦我做什么?
“这不是想到一个大事儿嘛,就想着来和您商量商量。”李象摊着手说道。
“说吧。”李世民一撩衣袍,坐在了边上的石凳上。
“就是关于纪年法的问题。”李象沉吟一番后说道:“如果光用年号来纪年的话,并不是很方便,并且若是更改年号,可能很久之后才能到达大唐的边疆,所以孙儿想,能不能再创立一种纪年法,两种纪年法并行?”
“正好过几日,大唐即将准备运动会,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把新式的纪年法推广下去,彰显我圣朝制度。”
“什么纪年法?”李世民没听明白李象的意思。
“就是……”李象组织一下语言:“以圣祖皇帝的诞辰为纪元的开始,圣祖皇帝生于襄公二年,现在是贞观十九年,孙儿算了,按照这个纪年法,现在应该是1215年。”
“既然是按照我大唐圣祖的诞辰为纪年开始,这个纪元法理应称之为圣元,而襄公二年,也就是圣祖皇帝的诞辰,便是圣元元年。”
老李身为天可汗,自然是一点就透。
这种纪年方式的优越性,不用他说。
首先,学术界就免去了无数的麻烦……
最主要的是,还能把李唐天下和圣祖皇帝深度绑定在一起,更加强化了李唐的天命性和合法性。
“这个方法不错,”李世民颔首道:“圣元元年,不错,不错……不过这件事还要让群臣商议一番,还要让太史局进行最终的测算,朕这就召集群臣入宫。”
老李办事一向是雷厉风行,更何况这种纪年法还可以强化李唐天下的正统性。
一干重臣很快就来到了两仪殿,还有太史局的李淳风。
听李象讲述完这个“圣元纪年法”后,马周率先表示同意。
“太孙殿下的这个提议,臣赞成。”
李象倒是没想到第一个同意的会是马周,冲他点点头表示友好。
随后,众臣也纷纷表示同意。
在散去小朝会之前,老李还让王德拿出一堆海鸭蛋。
“这是登州新进贡的海鸭蛋,很好吃,你们拿回去尝一尝。”李世民笑着说道。
海鸭蛋被装在一个个的小提篮当中,方便群臣带走。
众臣纷纷道谢,这海鸭蛋并不贵重,贵重的是皇帝的心意和恩宠。除了海鸭蛋,李世民又让人给群臣拿了些海菜。
这些在长安这种内陆地带,都是稀罕的东西。
最近凌烟阁修建得也差不多了,画像也已经全部画完,就等凌烟阁修建完毕,而后把画像挂上去。
群臣散朝之后,就开始琢磨祥瑞的事情。
颁布新的纪年法可是大事情,没有祥瑞傍身,怎能名正言顺呢?
这年头,没个祥瑞,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李象在离开两仪殿之前,特地给李淳风叫了住。
作为大唐的太史令,李淳风可谓是博学多才。
有网文描述过李淳风是袁天罡的弟子,实际上俩人只是被传说“合著”《推背图》,至于师徒关系嘛,具体并没有任何记载。
倒是有确切的记载说,在隋朝大业七年,李淳风拜了至元道长为师。
总体来说,李淳风可以说得上是这个时期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易学家。
李象倒是知道,后期李治用的《麟德历》,就是李淳风经过测算,查漏补缺而成的历法。
同样,李淳风对于李象也比较了解。
在李世民的形容中,李象被称为“圣祖皇帝”的弟子,于梦中授业。
这件事,只有他和袁天罡知道,按照皇帝的说法,就算李象本人,都不知道授课的是圣祖皇帝。
只可惜袁天罡入朝的时候,李象当时正在登州。
不过按照他学的不太多的相面之术来看,李象绝对是一代雄主。
结合那道祖弟子的身份,李淳风自然是不敢怠慢。
“殿下。”
“太史令不必多礼。”李象颔首,李淳风这太史令按理来说应该是贞观二十二年才上位,提前上位也是他之前一句话的事儿。
“殿下叫住微臣,可有要事?”李淳风试探地问道。
“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想起了两件事,想要和你说一说。”李象说道。
“臣洗耳恭听。”李淳风拱手道。
“嗯……就是……”李象觉得这样说不是很方便,于是便拉着李淳风重新走进两仪殿。
李世民正打算再带着香蕉出去玩玩呢,看到李象去而复返,颇有些无奈。
“你怎么又回来了?”老李无奈地问道。
“阿翁别闹,我有要紧事情。”李象问道:“此间可有纸笔?”
说话间,李淳风也走了进来,和老李见礼过后,站在了李象的身边。
老李唤过人,来给李象研墨。
李象接过笔,在砚台上吸满墨汁后,于纸上开始作画。
画的比较简洁,无非就是太阳系的几大行星。
“太史令,你看。”李象指着第三条线上那颗球说道:“这个就是我们所在的地方,老师称之为地球。”
一听说‘老师’教的,李淳风战术后仰,肃然起敬。
李世民刚开始没反应过来,心想萧瑀还教这玩意儿?
紧接着就明白了,萧瑀这老登哪里懂得天文学,这一定是圣祖皇帝梦中所授。
“这……我们所在的大地,是一颗球?”李淳风有些不可置信地问道。
“是啊。”李象摊摊手:“至于为什么,以后有的是机会去验证。”
“那这个是什么?”李淳风指着那颗最大的球问道。
“这是太阳,我画的这些线都是轨道,我称之为六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远近,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李象指着这些球球和二人介绍道。
将太阳系的几大行星和五行联系在一起,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但并不是太史公首创,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类天文书籍中,就有五大行星与五行相对应的记载,只不过那时的古籍如今基本散佚了。在后世的许多汇总性书籍,比如《开元占经》等,都还保留有相关的记录。
“这……金星离我们这么近?”老李战术后仰。
“很近吗?”李象乐了:“金星距离我们八千万里呢。”
“豁……”老李感慨了一下。
李象心里甚至还想了一下,反正老李现在天天闲着也没什么事儿,要不要给老爷子弄一个天文望远镜玩玩?
接触了天文学,才知道宇宙之浩瀚,自身之渺小,到时候胸怀宇宙,啪叽一下把皇位爆出来……
岂不美哉?
“太史令,伱看。”李象指着那些个轨道说道:“看这些圈圈,就是这些行星绕着太阳转的轨道。”
“你是说,我们是围绕太阳旋转的?”李淳风一下就感觉自己好像抓住了什么。
“是的。”李象继续说道:“按照老师的话说,我们脚下的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就是一年;环绕一周的时间,为365.2422天。”
李淳风眼前晶亮,这数据……竟然这么精确?
要知道,僧一行为了制定大衍历,南赴交州,北抵铁勒,来测量各地之纬度,又用各种测日之仪器以定下各地日蚀之日期,并且观测恒星的移动。而郭守敬等人编订《授时历》也是如此,他们在东西六千余里,南北长一万一千余里的广阔地带,建立了二十七所测验站点进行实测。
有种说法是,现代用的阳历,也就是格里高利历,用的就是郭守敬等人的数据。
“那……这个呢?”李淳风又指向地球边上那个小球。
“这个小球就是月亮。”
李象抬手指指天空,给李淳风和李世民详细讲述了一遍月亮盈亏的原理,还有地球公转自转,以及日食和月食的基本原理。
“一个朔望月,也就是月亮盈亏的周期,平均为29.53059天。”李象再次摊手。
“臣明白了!”李淳风惊喜地一拍桌子,把正在沉思的李世民吓了一个激灵。
好在老李脾气不错,再加上李淳风这种专业人才本身就有点……那个,所以也没在意。
“具体的数据可是给你了,老师讲的东西,多的我可没记住。”李象摊手说道:“剩下的,可就得你自己去带人完成了。”
“臣明白!”李淳风叉着手,恭恭敬敬地说道。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