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赵国公的忧愁
小说: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作者:张九文字数:5105更新时间 : 2024-09-05 02:16:17
甘露殿内,铜锅内的汤水还在翻滚着。
李世民从火锅内捞出一些羊肉,放入口中嚼着。
长孙无忌询问道:“那杜荷一直以来给朝中供纸,从未计较过价钱,而且还听闻他现在是关中最富有的人。”
听着这些话,李世民又瞧了眼李孝恭,道:“坐吧。”
“喏。”李孝恭这才又坐下来。
“朕以为杜荷就是承乾的钱袋子,承乾想要多少银钱杜荷可以拿出全部的身家,倘若承乾希望杜荷依旧是个钱袋子,应该让杜荷继续执掌造纸作坊的。”
“陛下,如今不只是只有杜荷一家造纸,况且洛阳的造纸作坊更大,朝中就算是要买也该买下洛阳的大作坊。”
李孝恭不住点头道:“洛阳的作坊有数百人劳作,每天产出来的纸张用都用不完。”
长孙无忌接着道:“臣辅佐太子至今,听闻潼关兴建了几处大仓库,他们可以看货物流转在仓库的时间多久,来建设作坊,按照京兆府的说法,这个叫做供应。”
看陛下还有些疑惑,长孙无忌用一片羊肉解释道:“潼关的仓库不是用来囤积货物的,而是加快货物的流通,许多货物在仓库内不会停留半月。”
“若半月内还没卖出去呢?”
李孝恭忽然问了一句。
长孙无忌解释道:“可以卖去西域,不过洛阳与关中绝大多数的货物,都是卖去中原各地的,或者给关中与洛阳所需。”
李世民近来听过丽质她们的讲述,生产规模扩大之后,生产工具就会更值钱,少府监所造的每一驾纺车就会更值钱,现在各县所需的纺车预定排到了明年。
如果江南的丝绸是得天独厚,那么自从大唐手握西域与天山之后,大唐的棉麻纺织也是得天独厚的。
三人正在商议着,殿外传来了话语声,道:“陛下,杜荷公子去京兆府了。”
李世民点头道:“再去查探。”
“喏。”
长孙无忌与李孝恭都相顾无言,这是朝中与商贾之间的第一次买卖,朝中确实需要纸张,但如果朝中一直为了纸张付钱,这又是一笔开支。
李世民冷哼道:“承乾为何不让他献给朝堂?”
长孙无忌抚须道:“恐怕是担心有人会说东宫太子夺人家产。”
李孝恭端着碗吃着涮好的羊肉,嘴里快速地嚼着,“赵国公这话不对,若杜荷将造纸作坊献给了朝中,往后朝堂如何取信各县,这一次交易是必须的,朝中一定要拿出银钱的。”
又过了半个时辰,又有人送来消息,“陛下,京兆府出三千贯钱要买下泾阳的造纸作坊,还在谈。”
李世民吩咐道:“再去盯着。”
“喏。”
而且如今泾阳造纸作坊用三千贯钱肯定是买不下来的,有人出万贯想要买泾阳的造纸秘方,杜荷都是捂着不卖的。
李孝恭道:“听闻杜荷的造纸作坊与赵国公的一份?”
长孙无忌道:“那是舅父的,不是我的。”
李世民忽然道:“孝恭,你卖的书不是也有东宫的份子吗?”
“陛下说笑了,臣是小经营,岂能与杜荷相比,朝不保夕的,眼下故事书又卖不出去了。”
但陛下这么一问,李孝恭忽又警觉,低声问道:“若只是为了给朝中纸张,朝中不必要在这个时候买下造纸作坊。”
李孝恭平日里大大咧咧的,这句话倒是说到了关键所在。
长孙无忌颔首不语,思量着。
又过了半个时辰,又要有人来报,“陛下,京兆府出钱一千贯。”
李孝恭道:“哎?这钱越来越少了。”
李世民笑道:“一千贯?他还不如让杜荷将作坊献上。”
“报!京兆府出钱一百贯与杜荷公子已写好了契约。”
闻言,长孙无忌抬眼看去,陛下已没了心思继续用饭,而是站起了身,看着窗外不语。
见状,长孙无忌与李孝恭也作揖告退。
此刻,朱雀门的城楼上,李承乾与李泰,李恪三人坐在一起也正在吃着火锅,赏雪。
三兄弟聊着近来的生活,李泰的儿子出生了,取名李欣。
李恪的王妃近来也快要临盆,如今正在调养。
“本来恪打算此行也去山东,现在就等着王妃的孩子生下来。”
李承乾道:“你不用着急,先照顾好家里。”
“恪愿听皇兄安排。”
李泰吃着火锅道:“还在想着东征?”
“是啊,若父皇打算东征,恪愿为先锋。”
李泰忍着笑意道:“当初要征战西域时候,你也是这般说的。”
李恪叹息一声,“唉,当初征讨高昌,恪只是在大军后方,之后天山大战又错过了。”
说话间,他还看了看皇兄。
如今也只有皇兄大权在握,若皇兄能够支持自己出征,就能随军去高句丽。
只因皇兄向来是说到做到,深得朝臣信任。
李承乾拿起银杏果干放入口中嚼着,“这是山东送来的银杏果干,又叫这是白果,味道很不错。”
李泰看着这一盆果干,低声道:“此果虽好,但又有多少寻常人家能够吃到?”
李恪拿起一颗放入口中嚼着。
李泰询问道:“当初在兴庆殿内布置的章程,舅舅都安排好了?”
李承乾摇头,“现在舅舅就在见父皇。”
李泰心领神会,“若是舅舅安排好了,皇兄也不会在这里准备拦着。”
李恪咽下口中的杏干,从铜锅中捞出一碗汤水,慢条斯理地喝着。
现在的皇城空荡荡的,百官都已休沐了,今年难得给百官放了一个早假。
不多时,就有两个身影朝着朱雀门走来,看样子脚步匆忙。
李承乾对一旁的侍卫吩咐道:“将舅舅与皇叔请上来。”
“喏。”
就要走到朱雀门,长孙无忌就闻到了煮羊肉的味道,抬头又看到了城楼。
大雪天下,城楼上就又隐约多了一些侍卫。
有侍卫快步走来,道:“太子殿下请赵国公,河间郡王去城楼上一叙。”
刚应付了陛下,还要应付太子。
长孙无忌整了整衣襟,深吸一口气,跟上这个侍卫的脚步。
城楼上,火锅就放在桌上,桌边的小炉中放着一口小锅,打开锅盖,锅内是煮着的茶叶蛋。
李恪捞出一颗茶叶蛋,放入碗中等放凉片刻,再吃。
赵国公与河间郡王走上了城楼。
人还未到眼前,李承乾道:“舅舅,皇叔!”
两人寻声看来,这才走到近前。
这张桌子虽不宽敞,但也够长,勉强在城楼上放得下。
长孙无忌与李孝恭接过侍卫递来的凳子,当即坐下来。
落座时,长孙无忌又看到了一旁的一叠纸,看到纸张上有京兆府的盖印,那多半就是京兆府与杜荷谈下来的契约。
李承乾亲手给两位倒上了茶水,笑道:“近来朝中休沐,我们兄弟三人也难得清闲,便来这里赏雪,恰巧遇到舅舅与皇叔,便相邀了。”
李恪剥着茶叶蛋的蛋壳点头,凑巧就是凑巧,没有刻意安排。
李承乾吃着杏干,问道:“山东博州的事舅舅可有安排?”
长孙无忌神色犯难,道:“一共六个县的事,老夫已让人去送文书了,还请殿下多给臣一些时日。”
“孤不着急。”
长孙无忌的双手放在膝盖上,低着头,脸色更为难了。
李承乾又给这位舅舅盛了一碗羊肉汤,“其实这些年朝中时常传闻,说是东宫储君行事严苛,朝中百官疲惫不堪,有些差事甚至不知该如何去办。”
李泰道:“皇兄切莫这般说,君有所命臣子如何敢不从?若臣子能力不够,是他们该惭愧,而不是皇兄内疚。”
李恪自顾自吃着茶叶蛋,丝毫不想插嘴。
注意到长孙无忌的神色越发不好看,李泰又道:“舅舅,青雀无意……”
“殿下不用这般。”长孙无忌摆手又道:“臣在来年入夏之前定能安排好这件事。”
李承乾拿起一旁的核桃,剥开核桃壳,“要将一州官吏调换确实不容易,可以书写文书将他们召入长安则容易很多,之后再从长计议,如何?”
长孙无忌颔首,“臣领命。”
陛下的三个儿子都长大了,当这三人站在一起,长孙无忌也无话可说。
其实现状也正如魏王所言,这朝的官吏确实太难了。
眼看铜锅内的汤底都要煮完,城楼上的这场赏雪才结束。
太子的赏雪是朴素的,不像他人赏雪还有舞乐相伴。
东宫太子赏雪只是一顿简单的火锅。
送别了舅舅与皇叔,李泰与李恪也离开了。
李承乾拿着泾阳造纸作坊的契约,回到了东宫,一个造纸作坊的价值不至于让京兆府出面买下,但朝中需要自己的造纸作坊,并且是一个能够印刷书籍的作坊。
自从崇文馆开设到西域与松州之后,不少书籍也都被送了过去,但送去的都是识文解字与儒家典籍。
而关中的书籍多数也都是以这种书籍为主,朝中需要书籍,各地的支教更需要书籍。
郭骆驼回到长安之后,并没有休足半个月,而是休息了三天之后,就来觐见了。
而这一次,郭骆驼刚走入皇城中,没有见到太子殿下,却被陛下召见了。
郭骆驼跟随着内侍一路来到皇宫西苑的一处殿宇内。
李世民坐在这里,手中翻看着一卷书籍。
郭骆驼穿着整洁的官服,走入殿内行礼,躬身站立。
良久,李世民这才换了一个坐姿,放下手中的书卷看着这个前往西域多年才回来的官吏。
这个郭骆驼看起来并不高大,面色黢黑,穿着官服,外表看起来像是一个老农。
当初他还在关中主持葡萄种植时,李世民便远远地看过他,这是第一次听他说话。
“当初你去西域是承乾授意的?”
听到陛下问话,郭骆驼如实禀报道:“臣当初前往西域向太子殿下请命,也是殿下准许。”
李世民微微颔首道:“朕还听说你在西域开垦了许多坎儿井,给予我大唐将士攻打天山的便利。”
郭骆驼禀报道:“臣命西域人开挖坎儿井是为西域农桑。”
“张士贵回来之后,就向朕请命,让朕封你军功,你是不想要这份军功光耀门楣吗?”
郭骆驼连忙又行大礼,道:“陛下,臣只知耕种,臣……”
那些混迹于朝堂的官吏,皆是言语谈吐流利。
这个郭骆驼的言语倒是很简单,又有些不善谈话?
“好了,朕不勉强你。”
郭骆驼再一次行礼。
他是东宫太子门下的官吏,又在西域建立大功。
东宫门下的官吏并不多,三省六部之中,以东宫门下自居的官吏也就这么几个,倒是个个都是颇有本领。
当父皇的倒也说不上羡慕,只叹那小子眼光毒辣。
“承乾说过,你只会种地,将你升任若任职六部或中书,倒是浪费了你的才能,朕封你一个县侯,往后继续任职司农寺卿,关中农事也就交给你了。”
郭骆驼行礼道:“臣领旨。”
“嗯。”
“臣告退。”
“慢着。”
郭骆驼又转过身躬身而立。
李世民手中拿着一卷卷宗,这是承乾近日整理出来的,便问道:“西域真的可以种稻米?”
郭骆驼道:“回陛下,在天山中段的几处特殊要地可以种植稻米,臣……”
“朕知道了。”
“臣告退。”
郭骆驼转过身,往殿外走了一步,这是他第一次与陛下单独谈话,心里很忐忑,又想着陛下是不是还有话要吩咐,特意放慢了脚步。
直到迈出了殿门,这才加快脚步离开。
李世民饮下一口茶水,看着郭骆驼的背影出了殿,直到他走在了阳光下。
大概是从泾阳种出葡萄开始,承乾便十分注重这个人物。
而后多年,建设关中,经营作坊,广种葡萄,这个东宫太子在关中的根基一年比一年扎实。
东宫储君的位置已到了无可动摇的地步。
在朝政上,群臣也不得不考虑太子的想法。
这么多年过去了,有人说现在太子身边缺少一个能人辅佐。
李世民冷哼一声,其实承乾他自己就是个能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李世民从火锅内捞出一些羊肉,放入口中嚼着。
长孙无忌询问道:“那杜荷一直以来给朝中供纸,从未计较过价钱,而且还听闻他现在是关中最富有的人。”
听着这些话,李世民又瞧了眼李孝恭,道:“坐吧。”
“喏。”李孝恭这才又坐下来。
“朕以为杜荷就是承乾的钱袋子,承乾想要多少银钱杜荷可以拿出全部的身家,倘若承乾希望杜荷依旧是个钱袋子,应该让杜荷继续执掌造纸作坊的。”
“陛下,如今不只是只有杜荷一家造纸,况且洛阳的造纸作坊更大,朝中就算是要买也该买下洛阳的大作坊。”
李孝恭不住点头道:“洛阳的作坊有数百人劳作,每天产出来的纸张用都用不完。”
长孙无忌接着道:“臣辅佐太子至今,听闻潼关兴建了几处大仓库,他们可以看货物流转在仓库的时间多久,来建设作坊,按照京兆府的说法,这个叫做供应。”
看陛下还有些疑惑,长孙无忌用一片羊肉解释道:“潼关的仓库不是用来囤积货物的,而是加快货物的流通,许多货物在仓库内不会停留半月。”
“若半月内还没卖出去呢?”
李孝恭忽然问了一句。
长孙无忌解释道:“可以卖去西域,不过洛阳与关中绝大多数的货物,都是卖去中原各地的,或者给关中与洛阳所需。”
李世民近来听过丽质她们的讲述,生产规模扩大之后,生产工具就会更值钱,少府监所造的每一驾纺车就会更值钱,现在各县所需的纺车预定排到了明年。
如果江南的丝绸是得天独厚,那么自从大唐手握西域与天山之后,大唐的棉麻纺织也是得天独厚的。
三人正在商议着,殿外传来了话语声,道:“陛下,杜荷公子去京兆府了。”
李世民点头道:“再去查探。”
“喏。”
长孙无忌与李孝恭都相顾无言,这是朝中与商贾之间的第一次买卖,朝中确实需要纸张,但如果朝中一直为了纸张付钱,这又是一笔开支。
李世民冷哼道:“承乾为何不让他献给朝堂?”
长孙无忌抚须道:“恐怕是担心有人会说东宫太子夺人家产。”
李孝恭端着碗吃着涮好的羊肉,嘴里快速地嚼着,“赵国公这话不对,若杜荷将造纸作坊献给了朝中,往后朝堂如何取信各县,这一次交易是必须的,朝中一定要拿出银钱的。”
又过了半个时辰,又有人送来消息,“陛下,京兆府出三千贯钱要买下泾阳的造纸作坊,还在谈。”
李世民吩咐道:“再去盯着。”
“喏。”
而且如今泾阳造纸作坊用三千贯钱肯定是买不下来的,有人出万贯想要买泾阳的造纸秘方,杜荷都是捂着不卖的。
李孝恭道:“听闻杜荷的造纸作坊与赵国公的一份?”
长孙无忌道:“那是舅父的,不是我的。”
李世民忽然道:“孝恭,你卖的书不是也有东宫的份子吗?”
“陛下说笑了,臣是小经营,岂能与杜荷相比,朝不保夕的,眼下故事书又卖不出去了。”
但陛下这么一问,李孝恭忽又警觉,低声问道:“若只是为了给朝中纸张,朝中不必要在这个时候买下造纸作坊。”
李孝恭平日里大大咧咧的,这句话倒是说到了关键所在。
长孙无忌颔首不语,思量着。
又过了半个时辰,又要有人来报,“陛下,京兆府出钱一千贯。”
李孝恭道:“哎?这钱越来越少了。”
李世民笑道:“一千贯?他还不如让杜荷将作坊献上。”
“报!京兆府出钱一百贯与杜荷公子已写好了契约。”
闻言,长孙无忌抬眼看去,陛下已没了心思继续用饭,而是站起了身,看着窗外不语。
见状,长孙无忌与李孝恭也作揖告退。
此刻,朱雀门的城楼上,李承乾与李泰,李恪三人坐在一起也正在吃着火锅,赏雪。
三兄弟聊着近来的生活,李泰的儿子出生了,取名李欣。
李恪的王妃近来也快要临盆,如今正在调养。
“本来恪打算此行也去山东,现在就等着王妃的孩子生下来。”
李承乾道:“你不用着急,先照顾好家里。”
“恪愿听皇兄安排。”
李泰吃着火锅道:“还在想着东征?”
“是啊,若父皇打算东征,恪愿为先锋。”
李泰忍着笑意道:“当初要征战西域时候,你也是这般说的。”
李恪叹息一声,“唉,当初征讨高昌,恪只是在大军后方,之后天山大战又错过了。”
说话间,他还看了看皇兄。
如今也只有皇兄大权在握,若皇兄能够支持自己出征,就能随军去高句丽。
只因皇兄向来是说到做到,深得朝臣信任。
李承乾拿起银杏果干放入口中嚼着,“这是山东送来的银杏果干,又叫这是白果,味道很不错。”
李泰看着这一盆果干,低声道:“此果虽好,但又有多少寻常人家能够吃到?”
李恪拿起一颗放入口中嚼着。
李泰询问道:“当初在兴庆殿内布置的章程,舅舅都安排好了?”
李承乾摇头,“现在舅舅就在见父皇。”
李泰心领神会,“若是舅舅安排好了,皇兄也不会在这里准备拦着。”
李恪咽下口中的杏干,从铜锅中捞出一碗汤水,慢条斯理地喝着。
现在的皇城空荡荡的,百官都已休沐了,今年难得给百官放了一个早假。
不多时,就有两个身影朝着朱雀门走来,看样子脚步匆忙。
李承乾对一旁的侍卫吩咐道:“将舅舅与皇叔请上来。”
“喏。”
就要走到朱雀门,长孙无忌就闻到了煮羊肉的味道,抬头又看到了城楼。
大雪天下,城楼上就又隐约多了一些侍卫。
有侍卫快步走来,道:“太子殿下请赵国公,河间郡王去城楼上一叙。”
刚应付了陛下,还要应付太子。
长孙无忌整了整衣襟,深吸一口气,跟上这个侍卫的脚步。
城楼上,火锅就放在桌上,桌边的小炉中放着一口小锅,打开锅盖,锅内是煮着的茶叶蛋。
李恪捞出一颗茶叶蛋,放入碗中等放凉片刻,再吃。
赵国公与河间郡王走上了城楼。
人还未到眼前,李承乾道:“舅舅,皇叔!”
两人寻声看来,这才走到近前。
这张桌子虽不宽敞,但也够长,勉强在城楼上放得下。
长孙无忌与李孝恭接过侍卫递来的凳子,当即坐下来。
落座时,长孙无忌又看到了一旁的一叠纸,看到纸张上有京兆府的盖印,那多半就是京兆府与杜荷谈下来的契约。
李承乾亲手给两位倒上了茶水,笑道:“近来朝中休沐,我们兄弟三人也难得清闲,便来这里赏雪,恰巧遇到舅舅与皇叔,便相邀了。”
李恪剥着茶叶蛋的蛋壳点头,凑巧就是凑巧,没有刻意安排。
李承乾吃着杏干,问道:“山东博州的事舅舅可有安排?”
长孙无忌神色犯难,道:“一共六个县的事,老夫已让人去送文书了,还请殿下多给臣一些时日。”
“孤不着急。”
长孙无忌的双手放在膝盖上,低着头,脸色更为难了。
李承乾又给这位舅舅盛了一碗羊肉汤,“其实这些年朝中时常传闻,说是东宫储君行事严苛,朝中百官疲惫不堪,有些差事甚至不知该如何去办。”
李泰道:“皇兄切莫这般说,君有所命臣子如何敢不从?若臣子能力不够,是他们该惭愧,而不是皇兄内疚。”
李恪自顾自吃着茶叶蛋,丝毫不想插嘴。
注意到长孙无忌的神色越发不好看,李泰又道:“舅舅,青雀无意……”
“殿下不用这般。”长孙无忌摆手又道:“臣在来年入夏之前定能安排好这件事。”
李承乾拿起一旁的核桃,剥开核桃壳,“要将一州官吏调换确实不容易,可以书写文书将他们召入长安则容易很多,之后再从长计议,如何?”
长孙无忌颔首,“臣领命。”
陛下的三个儿子都长大了,当这三人站在一起,长孙无忌也无话可说。
其实现状也正如魏王所言,这朝的官吏确实太难了。
眼看铜锅内的汤底都要煮完,城楼上的这场赏雪才结束。
太子的赏雪是朴素的,不像他人赏雪还有舞乐相伴。
东宫太子赏雪只是一顿简单的火锅。
送别了舅舅与皇叔,李泰与李恪也离开了。
李承乾拿着泾阳造纸作坊的契约,回到了东宫,一个造纸作坊的价值不至于让京兆府出面买下,但朝中需要自己的造纸作坊,并且是一个能够印刷书籍的作坊。
自从崇文馆开设到西域与松州之后,不少书籍也都被送了过去,但送去的都是识文解字与儒家典籍。
而关中的书籍多数也都是以这种书籍为主,朝中需要书籍,各地的支教更需要书籍。
郭骆驼回到长安之后,并没有休足半个月,而是休息了三天之后,就来觐见了。
而这一次,郭骆驼刚走入皇城中,没有见到太子殿下,却被陛下召见了。
郭骆驼跟随着内侍一路来到皇宫西苑的一处殿宇内。
李世民坐在这里,手中翻看着一卷书籍。
郭骆驼穿着整洁的官服,走入殿内行礼,躬身站立。
良久,李世民这才换了一个坐姿,放下手中的书卷看着这个前往西域多年才回来的官吏。
这个郭骆驼看起来并不高大,面色黢黑,穿着官服,外表看起来像是一个老农。
当初他还在关中主持葡萄种植时,李世民便远远地看过他,这是第一次听他说话。
“当初你去西域是承乾授意的?”
听到陛下问话,郭骆驼如实禀报道:“臣当初前往西域向太子殿下请命,也是殿下准许。”
李世民微微颔首道:“朕还听说你在西域开垦了许多坎儿井,给予我大唐将士攻打天山的便利。”
郭骆驼禀报道:“臣命西域人开挖坎儿井是为西域农桑。”
“张士贵回来之后,就向朕请命,让朕封你军功,你是不想要这份军功光耀门楣吗?”
郭骆驼连忙又行大礼,道:“陛下,臣只知耕种,臣……”
那些混迹于朝堂的官吏,皆是言语谈吐流利。
这个郭骆驼的言语倒是很简单,又有些不善谈话?
“好了,朕不勉强你。”
郭骆驼再一次行礼。
他是东宫太子门下的官吏,又在西域建立大功。
东宫门下的官吏并不多,三省六部之中,以东宫门下自居的官吏也就这么几个,倒是个个都是颇有本领。
当父皇的倒也说不上羡慕,只叹那小子眼光毒辣。
“承乾说过,你只会种地,将你升任若任职六部或中书,倒是浪费了你的才能,朕封你一个县侯,往后继续任职司农寺卿,关中农事也就交给你了。”
郭骆驼行礼道:“臣领旨。”
“嗯。”
“臣告退。”
“慢着。”
郭骆驼又转过身躬身而立。
李世民手中拿着一卷卷宗,这是承乾近日整理出来的,便问道:“西域真的可以种稻米?”
郭骆驼道:“回陛下,在天山中段的几处特殊要地可以种植稻米,臣……”
“朕知道了。”
“臣告退。”
郭骆驼转过身,往殿外走了一步,这是他第一次与陛下单独谈话,心里很忐忑,又想着陛下是不是还有话要吩咐,特意放慢了脚步。
直到迈出了殿门,这才加快脚步离开。
李世民饮下一口茶水,看着郭骆驼的背影出了殿,直到他走在了阳光下。
大概是从泾阳种出葡萄开始,承乾便十分注重这个人物。
而后多年,建设关中,经营作坊,广种葡萄,这个东宫太子在关中的根基一年比一年扎实。
东宫储君的位置已到了无可动摇的地步。
在朝政上,群臣也不得不考虑太子的想法。
这么多年过去了,有人说现在太子身边缺少一个能人辅佐。
李世民冷哼一声,其实承乾他自己就是个能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