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国分南北
小说: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作者:我不做教主字数:3656更新时间 : 2024-06-13 00:03:18
走出将军府,关羽立即紧紧跟来,他一看刘备脸色就觉不对,虽然刘备表面上十分平静,但是兄弟同心,他还是能感觉到自家大哥眼神里的忧心忡忡。
这让关羽顿时也跟着担心起来,曹操与自家大哥虽然认识,但也只是浅交,今日的邀请本就显得奇怪和突然。
“府中发生何事,为何大哥如此不安。”关羽直言询问,兄弟二人并不必要去忌讳什么。
刘备第一时间并未搭话,而是平静的继续往前走去。
关羽顿时会意,也不做声了,只是默默随着刘备走去,一直走到街市一处开阔地方,左右不见人影的时候,兄弟俩才真正开始说起话来。
听到刘备把府中的对话一一说来,关羽的眉头也跟着皱起来,眼神更是微微泛出寒意。
“曹操说的如此大义凛然,说到底也不过就是要赶大哥走罢了,没想到天子视为忠臣的曹孟德,却也是如此小气和猜忌之辈。”
关羽实际上也是聪明人,只听这么一说,就明白是怎么个事儿了。
只是自家兄长被曹操如此驱赶,这自然引得关羽十分不忿,更为天子对曹操的信重而不值,所谓忠臣,看起来似乎也只是一个自私自利之辈。
连只有区区千余兵力的一个天子近臣都要排挤出去,这很难谈得上有多么忠义。
刘备闻言,也只能叹气摇头,在府中听闻曹操细数天下英雄,倒是不免感觉大汉到处都是妖魔鬼怪没一个中用的,但其实他曹操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曹操终究不过董卓袁绍之辈,所谓奉天子以讨不臣,实则还是视天子为工具,而且还是不容分享的工具,如此自然会视我等为眼中钉,恨不能早日拔除。”
刘备却看得更加精准,这事无关乎自己手里兵力多少,而是天子已经被曹操视为私器,根本不容其他人染指靠近。
曹操可以拿天子号令别人,比如这次他打的如意算盘便是用更听天子话的刘备,去替换不怎么听话的刘表,往后就可以以天子号令来驱策刘备了。
曹操要的是以天子驱使他人,而不是让他人真的待在天子身边效命。
关羽冷哼一声:“赶人也就罢了,这是他曹操的地盘,这里容不下咱们,天地广阔咱们大有去处,只是曹操要大哥往荆州发展,却只送大哥兵力数千,这般小气还不如不送,端的令人小看!”
“有总比没有强,那幽州许辰能以几千残兵创下大业,那孙策也能以几千兵力于江东崛起,我刘备缘何不能以这数千兵力创建事业!”
刘备对此倒是不以为意,反而心中生出一股豪情:“曹操此举虽然出于私心,但对你我兄弟未必不是好事,留在天子身边你我注定无所作为,外面的广阔天地才是大丈夫的归属,待我刘备立下功业,再不迟为天子效命!”
关羽听闻此言,眼睛顿时一亮,心中郁气也跟着驱散不少。
大哥之所以能让自己甘心追随,除了兄弟之间的忠肝义胆之外,更令自己折服的,便是大哥这份不屈不挠的坚毅之心。
只有真正兄弟交心才能知道,大哥表面上看似忠厚沉闷,实际上也是豪情万丈的大丈夫!
“大哥必能成事,关羽誓死相随!”
虽然此来曹府的结果,并不是那么令人开心,但是刘备关羽并未只顾着抱怨和愤懑,反而重振心态规划未来,竟是一扫郁气相互执手大笑起来。
此事也就如此定下,虽然刘备的去留按理来说,轮不到曹操这個臣子来决定,只有天子才有发言权。
然而,理想与现实毕竟有极大的距离,兖州乃曹操的地盘,这里发生的一切事情,只有曹操才能做主,所谓天子不过就是曹操手里的一个工具而已。
曹操当然是忠臣,他必须是忠臣,如此才能假天子名义为自己做事,如此才能驱使朝廷班子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
但这种忠臣注定只能浮于表面,结果是曹操并非刘协所以为的那种忠臣。
当曹操向天子请命下诏征伐吕布,并请派遣刘备遣兵入荆州的时候,刘协看到曹操强硬的姿态,还有诸多大臣臣工迫于压力不得不随之附议的状况,终于猛地醒悟过来。
原来,这个忠心耿耿的曹将军和董卓袁绍之流,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这个曾经对曹操倾注极大信任的少年天子在醒悟过来之后,究竟是如何的愤怒与憋屈,究竟有多么伤心和失望,那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但不管天子是如何心情会如何反应,这都不是曹操所关心的事情,天子只是自己手里的一个工具,而工具的想法并不重要,所以曹操根本就不在乎这些。
或许是玄夏的影响之下,又或者是历史的强大惯性,天下局势在向着一个熟悉的方向开始演化,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英雄,都已经开始为自己的基业而奋斗。
而萦绕在他们头上的,始终有一个身处北方的男人施加的巨大压力。
这一次,那个男人在战场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不出意外,很快北方会出现一个盘踞幽州、冀州、并州、青州四州之地的可怕存在,那是一个名为玄夏,却没有皇帝的全新国度。
站在玄夏最高处的那个男人,只需要往南方凝视一眼,整个天下都要抖一抖。
站在玄夏最高处的那个男人,只需要一个态度,整个天下的士族都要瑟瑟发抖。
而一个更大的问题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天下人已经无法再以反贼的目光去看待了,因为这样的敌人,已经不是轻易可以消灭的存在。
即便大汉能支棱起来,能做到的最好地步,大约也就是与对方长久共处。
天命是不是真的从大汉转移到了玄夏身上,或许天下人不敢完全确定,但他们至少能确定一半。
按照最好的预想,大汉也不过就是能与与玄夏南北分治,变为一个南北朝的局面,那天命至少也是二者共分。
玄夏的檄文真正有了支撑,而天下士人之中的聪明者,已经有把玄夏视作北朝的觉悟。
毕竟玄夏不是简单的一方诸侯,而是真正改易制度有完整建制的国家,其治下之民基本已经忘却汉民之身份,皆以玄夏子民而自居,这与历史上占据同样位置的袁绍大有不同。
袁绍再怎么样,也依然是尊奉大汉,名为汉臣,本身只能是地方割据的军阀,远远不及如今重新建制的玄夏。
袁绍往大了算,只能是大汉的逆臣,而玄夏完成了这一次实力的跨越之后,便名副其实成为大汉的敌国,双方的关系不存在任何继承,而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完全消灭和覆盖,是地位平等的两个实体。
走到这一步之后,天下士人不得不开始正视玄夏,他们会随着时间慢慢适应这个“北朝”的存在,甚至他们还会不自觉的思考,“北朝”有朝一日挥师南下一统江山的可能性。
其实,这在世人眼里已经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毕竟相比于如今气势如虹的“北朝”,大汉这个“南朝”反而显得人心离散风雨飘零。
天下人精英士人,纵观天下大势,皆能看出北强南弱之现状。
而基于士人立场,不论是出身上的士族视角,还是学术上的儒家视角,他们都很难对玄夏这个“北朝”有什么好感,眼下的局面,自然也就会引起许多有识之士的担忧。
“北方有强人崛起,那玄夏民富国强,且内外安稳民心依附,如今正值鼎盛发展之势。
而反观我大汉,正是帝制崩塌、民生凋敝、战乱不止、人心不复的危难时刻。
如此势头下去,南北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吾唯恐天下真有易主之事,而玄夏革新制度虽一时可行,但长久未见好坏,若天命真有移居,也不知此究竟是福是祸。”
荆州山林之间的草庐小院里,几个年轻士子着一身粗衣围石桌而坐,桌上摆放诸多书籍纸物,而他们就此相互高谈阔论。
他们或是拿起书籍争论,总能吵得面红耳赤。
又或者是相互附和,彼此赞扬,一片其乐融融。
而现在,他们其中一人拿起报纸看完之后,又是一脸的忧心忡忡,说话之后,其余几人也同样神情低沉。
这说话之人面目俊朗身形高大,且双目之中蕴有灵光,隐隐是众人之首。
而他的身份,很快就被同坐一桌的徐庶叫了出来。
“孔明所言极是,如今大汉局势正是危如累卵,而各路诸侯勇于内斗却怯于黄巾,长久如此必是北风压倒南风。”
说到这里的时候,徐庶忍不住站了起来,语气是强烈的恨其不争:“我观天下英雄,竟无一可以托付之辈,我辈士人虽有心奋力,却也投效无门人微言轻。”
这名为孔明之人摇动羽扇,放下手里玄夏庆贺胜利的报纸,只是抬眼望天:“天时有变,时不我待啊,我们未有出头之时,虽有心,但也不足撼动大局。”
徐庶似乎想到一事,眼神渐渐坚定下来:“吾虽年轻,却不能坐视天下糜烂,既然天下诸侯皆不足托付,那吾不如另扶可供托付之人,哪怕势力弱小些也没有关系,听闻荆州新野如今有刘备携军进驻,或许我可以前往一观,诸位以为如何?”
诸葛亮听闻刘备二字,略作思量,最后微微点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这让关羽顿时也跟着担心起来,曹操与自家大哥虽然认识,但也只是浅交,今日的邀请本就显得奇怪和突然。
“府中发生何事,为何大哥如此不安。”关羽直言询问,兄弟二人并不必要去忌讳什么。
刘备第一时间并未搭话,而是平静的继续往前走去。
关羽顿时会意,也不做声了,只是默默随着刘备走去,一直走到街市一处开阔地方,左右不见人影的时候,兄弟俩才真正开始说起话来。
听到刘备把府中的对话一一说来,关羽的眉头也跟着皱起来,眼神更是微微泛出寒意。
“曹操说的如此大义凛然,说到底也不过就是要赶大哥走罢了,没想到天子视为忠臣的曹孟德,却也是如此小气和猜忌之辈。”
关羽实际上也是聪明人,只听这么一说,就明白是怎么个事儿了。
只是自家兄长被曹操如此驱赶,这自然引得关羽十分不忿,更为天子对曹操的信重而不值,所谓忠臣,看起来似乎也只是一个自私自利之辈。
连只有区区千余兵力的一个天子近臣都要排挤出去,这很难谈得上有多么忠义。
刘备闻言,也只能叹气摇头,在府中听闻曹操细数天下英雄,倒是不免感觉大汉到处都是妖魔鬼怪没一个中用的,但其实他曹操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曹操终究不过董卓袁绍之辈,所谓奉天子以讨不臣,实则还是视天子为工具,而且还是不容分享的工具,如此自然会视我等为眼中钉,恨不能早日拔除。”
刘备却看得更加精准,这事无关乎自己手里兵力多少,而是天子已经被曹操视为私器,根本不容其他人染指靠近。
曹操可以拿天子号令别人,比如这次他打的如意算盘便是用更听天子话的刘备,去替换不怎么听话的刘表,往后就可以以天子号令来驱策刘备了。
曹操要的是以天子驱使他人,而不是让他人真的待在天子身边效命。
关羽冷哼一声:“赶人也就罢了,这是他曹操的地盘,这里容不下咱们,天地广阔咱们大有去处,只是曹操要大哥往荆州发展,却只送大哥兵力数千,这般小气还不如不送,端的令人小看!”
“有总比没有强,那幽州许辰能以几千残兵创下大业,那孙策也能以几千兵力于江东崛起,我刘备缘何不能以这数千兵力创建事业!”
刘备对此倒是不以为意,反而心中生出一股豪情:“曹操此举虽然出于私心,但对你我兄弟未必不是好事,留在天子身边你我注定无所作为,外面的广阔天地才是大丈夫的归属,待我刘备立下功业,再不迟为天子效命!”
关羽听闻此言,眼睛顿时一亮,心中郁气也跟着驱散不少。
大哥之所以能让自己甘心追随,除了兄弟之间的忠肝义胆之外,更令自己折服的,便是大哥这份不屈不挠的坚毅之心。
只有真正兄弟交心才能知道,大哥表面上看似忠厚沉闷,实际上也是豪情万丈的大丈夫!
“大哥必能成事,关羽誓死相随!”
虽然此来曹府的结果,并不是那么令人开心,但是刘备关羽并未只顾着抱怨和愤懑,反而重振心态规划未来,竟是一扫郁气相互执手大笑起来。
此事也就如此定下,虽然刘备的去留按理来说,轮不到曹操这個臣子来决定,只有天子才有发言权。
然而,理想与现实毕竟有极大的距离,兖州乃曹操的地盘,这里发生的一切事情,只有曹操才能做主,所谓天子不过就是曹操手里的一个工具而已。
曹操当然是忠臣,他必须是忠臣,如此才能假天子名义为自己做事,如此才能驱使朝廷班子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
但这种忠臣注定只能浮于表面,结果是曹操并非刘协所以为的那种忠臣。
当曹操向天子请命下诏征伐吕布,并请派遣刘备遣兵入荆州的时候,刘协看到曹操强硬的姿态,还有诸多大臣臣工迫于压力不得不随之附议的状况,终于猛地醒悟过来。
原来,这个忠心耿耿的曹将军和董卓袁绍之流,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这个曾经对曹操倾注极大信任的少年天子在醒悟过来之后,究竟是如何的愤怒与憋屈,究竟有多么伤心和失望,那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但不管天子是如何心情会如何反应,这都不是曹操所关心的事情,天子只是自己手里的一个工具,而工具的想法并不重要,所以曹操根本就不在乎这些。
或许是玄夏的影响之下,又或者是历史的强大惯性,天下局势在向着一个熟悉的方向开始演化,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英雄,都已经开始为自己的基业而奋斗。
而萦绕在他们头上的,始终有一个身处北方的男人施加的巨大压力。
这一次,那个男人在战场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不出意外,很快北方会出现一个盘踞幽州、冀州、并州、青州四州之地的可怕存在,那是一个名为玄夏,却没有皇帝的全新国度。
站在玄夏最高处的那个男人,只需要往南方凝视一眼,整个天下都要抖一抖。
站在玄夏最高处的那个男人,只需要一个态度,整个天下的士族都要瑟瑟发抖。
而一个更大的问题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天下人已经无法再以反贼的目光去看待了,因为这样的敌人,已经不是轻易可以消灭的存在。
即便大汉能支棱起来,能做到的最好地步,大约也就是与对方长久共处。
天命是不是真的从大汉转移到了玄夏身上,或许天下人不敢完全确定,但他们至少能确定一半。
按照最好的预想,大汉也不过就是能与与玄夏南北分治,变为一个南北朝的局面,那天命至少也是二者共分。
玄夏的檄文真正有了支撑,而天下士人之中的聪明者,已经有把玄夏视作北朝的觉悟。
毕竟玄夏不是简单的一方诸侯,而是真正改易制度有完整建制的国家,其治下之民基本已经忘却汉民之身份,皆以玄夏子民而自居,这与历史上占据同样位置的袁绍大有不同。
袁绍再怎么样,也依然是尊奉大汉,名为汉臣,本身只能是地方割据的军阀,远远不及如今重新建制的玄夏。
袁绍往大了算,只能是大汉的逆臣,而玄夏完成了这一次实力的跨越之后,便名副其实成为大汉的敌国,双方的关系不存在任何继承,而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完全消灭和覆盖,是地位平等的两个实体。
走到这一步之后,天下士人不得不开始正视玄夏,他们会随着时间慢慢适应这个“北朝”的存在,甚至他们还会不自觉的思考,“北朝”有朝一日挥师南下一统江山的可能性。
其实,这在世人眼里已经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毕竟相比于如今气势如虹的“北朝”,大汉这个“南朝”反而显得人心离散风雨飘零。
天下人精英士人,纵观天下大势,皆能看出北强南弱之现状。
而基于士人立场,不论是出身上的士族视角,还是学术上的儒家视角,他们都很难对玄夏这个“北朝”有什么好感,眼下的局面,自然也就会引起许多有识之士的担忧。
“北方有强人崛起,那玄夏民富国强,且内外安稳民心依附,如今正值鼎盛发展之势。
而反观我大汉,正是帝制崩塌、民生凋敝、战乱不止、人心不复的危难时刻。
如此势头下去,南北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吾唯恐天下真有易主之事,而玄夏革新制度虽一时可行,但长久未见好坏,若天命真有移居,也不知此究竟是福是祸。”
荆州山林之间的草庐小院里,几个年轻士子着一身粗衣围石桌而坐,桌上摆放诸多书籍纸物,而他们就此相互高谈阔论。
他们或是拿起书籍争论,总能吵得面红耳赤。
又或者是相互附和,彼此赞扬,一片其乐融融。
而现在,他们其中一人拿起报纸看完之后,又是一脸的忧心忡忡,说话之后,其余几人也同样神情低沉。
这说话之人面目俊朗身形高大,且双目之中蕴有灵光,隐隐是众人之首。
而他的身份,很快就被同坐一桌的徐庶叫了出来。
“孔明所言极是,如今大汉局势正是危如累卵,而各路诸侯勇于内斗却怯于黄巾,长久如此必是北风压倒南风。”
说到这里的时候,徐庶忍不住站了起来,语气是强烈的恨其不争:“我观天下英雄,竟无一可以托付之辈,我辈士人虽有心奋力,却也投效无门人微言轻。”
这名为孔明之人摇动羽扇,放下手里玄夏庆贺胜利的报纸,只是抬眼望天:“天时有变,时不我待啊,我们未有出头之时,虽有心,但也不足撼动大局。”
徐庶似乎想到一事,眼神渐渐坚定下来:“吾虽年轻,却不能坐视天下糜烂,既然天下诸侯皆不足托付,那吾不如另扶可供托付之人,哪怕势力弱小些也没有关系,听闻荆州新野如今有刘备携军进驻,或许我可以前往一观,诸位以为如何?”
诸葛亮听闻刘备二字,略作思量,最后微微点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