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0 夯货鲁二
小说:买活作者:御井烹香字数:6281更新时间 : 2024-04-22 07:25:10
“来人喽, 来人喽,有没有想往南去闯荡闯荡的?今日午后都到我鲁二哥院子里来,咱们街坊的兄弟, 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好样的,俺老鲁给大家伙踅摸了一条发财的路子,有把子力气的弟兄都来哈,必不能坑了大家,这一趟跟宫里队伍一走, 便是不在南边落脚,照样返回来, 抛开吃喝,好说也能落个十两八两银的——”
伴随着‘铛——铛铛’这有节奏的敲锣声,浑厚的青年嗓音从拥挤着的院门前去远了, 土墙、篱笆墙上方冒出了好几个黑压压的头颅,好奇地盯着这一帮人消失的方向, 平时虚掩着的门扉也被推开了,东西厢、倒座南房都有人探头出来张望,“这个鲁老二, 又作兴出什么幺蛾子来了?他那老母亲这是终于松口许他出门闯荡了?”
“这就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主儿,实实在在是个莽汉夯货, 他母亲把他拘在身边也是用心良苦,这鲁老二,倘若不是家里管教得严谨, 怕不是早混进那些所谓帮会里去,叫人哄着沾了嫖赌?也是他娘这些年终是老了,哥哥嫂嫂巴不得把他打发得远远的, 不来分家产——他呀,是早就想去南边见识见识了,只是之前毕竟被牵绊住了脚,就不知道有一点——这鲁二平时往来的师兄弟一大帮子人呢!难道还不够他们结伴南下的?还要再招人?这我却不知道他们是有什么盘算了!”
虽说京城居,大不易,这些年伴随着各地的灾荒以及新政,京城的人口流动得也很迅速,外地来投亲靠友,小有身家的灾地百姓也有,本地这里一无所有,勇于南下闯荡的人口也有,但京城毕竟是首善之地,尤其是世代居住此地的百姓,轻易也不愿动弹,这几年日子也算是越过越好。
尤其是家门口这条小路,街坊邻居们一合力,换成了碎石子水泥糊面的清水漫道,又经过衙门的组织,修了一条暗渠,施行了严格的污水分流之后,城南一角这大杂院区,住起来比以往要舒服得多了,老街坊们更是很难理解那些舍家舍业去南面的人,这破船还有斤钉呢,破家值万贯,京城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还和鲁二这样折腾着要到南面去的,在他们心里都被评价为‘不稳重’,‘不是老实过日子的材料’!
倘若是以往,哪怕是敲锣广告,这样出乖卖丑地招人,街坊响应鲁二的必定也是寥寥,只会当成言谈间的笑料,但这市井百姓,也最是爱凑热闹,这不是近日皇帝都要亲自南下,这是满京城热议的事情,鲁二这一说‘和宫里队伍’,众人哪有不好奇的?当下也顾不得平日里是怎么暗地里排揎议论他的,两两从自个儿的小房子里探出头来,和左邻右舍低声讨论着鲁二的邀请,“他那有什么好事?我是不信,真有好的,他那帮子师兄弟不上赶着?他成年累月在主家过活,有什么好事能想着咱们街坊?”
“虽是这个理,可毕竟也是吃过见过的,没准就有什么发财的路子呢?你们当家的也是膀大腰圆,是条汉子,何不就过去问一问?他也不是什么拍花子的,未必去了就一定要跟着走——这光天化日、敲锣打鼓的,料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生意。倒也免得我们在这穷猜!”
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不免就有几个小妇人,一边抱着孩子忙着拍睡喂奶,一边咬着下嘴唇动心地思忖起来:“还真是,这货性子虽夯,架不住拜了个好师门,倒给他塞到雄国公府上去做护院了……”
原来这鲁二哥,他母亲老家是沧州一脉,在通州经营镖局,经过若干的关系,说给了在京城做买卖的东家为妻——这门亲事是经过他舅舅介绍的,当时婚嫁时没有说清楚,这东家在老家徽州其实已经有了一门妻室。江南的商人往往如此,哪怕生意做得不大,也多是两头大,在久居的城市都要聘一个外室,虽然家里那个是大房,但平日里相处久更像是夫妻的,反而是这个外室。在南方这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于沧州这里就不好说了,鲁二的舅舅是否知情,外人也不好把话说死了,反正他外家在这门亲事中得了不少的好处,鲁二母亲难道还能和离不成?都嫁过来了,也只好闭着眼过日子,认下了这不算是多体面的身份。
街坊做久了,彼此都是知根知底,知道鲁家搬迁过来的缘由:这鲁二出生后不久,他父亲就去世了,当时徽州商人有个习惯,做生意所得的盈余每年都换成银子送回老家,在老家收藏起来。铺面里的浮财其实不多,人走了之后,鲁二母亲带着两个孩子,退了京城的院子,把商铺转租出去,扶灵回乡,没有多久又重新回到京城,可想而知在徽州日子实在艰难,经过一番取舍还是宁可回京城来,自此之后,虽然孩子还是姓鲁,但和老家也是断了联系,上没上族谱都不好说,便算是没了徽州的根基。
好在,虽然院子是租的,但那铺面却是丈夫去世前刚自己买下不久,这件事还没来得及写信告诉家里,契书也在身边,一家人还不算是衣食无着,不过鲁太太也不敢再租从前的好院子了,便来了南城落脚,这里附近有个武堂和她娘家沾亲带故,有了这个靠山,附近的地痞流氓也不敢来滋扰,靠着这铺面的租金,一家人的日子还算是过得下去。
随着孩子年纪渐大,两个人的前途不得不予以思虑,鲁大不消说了,这铺子以后按理也归他继承,可学着经营些小生意,做个买卖。鲁二这里,鲁太太经过思忖还是培养他学武,这样鲁二自小就常被送到沧州学艺,机缘巧合,被舅家的师兄弟收走,练了一身的童子功。不知是否和这个有关,鲁二快十了都没有说亲,这点也时常被人说道,都说鲁二这功夫学坏了,还有说鲁大夫妻居心叵测,故意不给弟弟说亲的,反正这样的老街坊,只要是手里拿着针线一坐,满嘴里也是再嚼不出什么好话来。
为什么说这鲁二是夯货呢,这话虽然蛐蛐了鲁大夫妇,但却对鲁二是有利的,众口铄金有时候也是主持公道的一种方式,可这鲁二却不识好歹,这话被他听见之后,还捏着拳头要找嚼舌根的人算账,险些要把人给打坏了——这还好人是没事,倘若有事,他不是去南面,就得净身入宫去做太监去,在京城人人都知道,很多犯了事的武林高手,害怕官府追索,多有自宫托门路的,宫里也喜爱收用这样的中人,许多内侍卫都是这个来头,彼此援引已经成为内官的一大流派了。
倘若是做了中官,那除了指望侄子养老之外,是真没别的出路了,还好万幸这人没打坏,只是掉了几颗牙,鲁家赔了几两银子这事儿也就了了,那之后鲁太太约束鲁二更紧,又是少不得送礼赔情的,走动关系给鲁二在雄国公府里找了个护院的活儿,打那之后,大家就少见鲁二回来了,他要值更上夜,护卫主人出行——至于说对这些百姓来说高不可攀的什么使馆超市,各家模仿着经营起来的商铺,鲁二跟着他们家少爷小姐,说起来也是津津乐道,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
本来他打人这事儿,在街坊间闹得不堪,得了这份活儿,人缘又渐渐好起来,毕竟跟着雄国公府,那是真的吃过见过,每每回来说些公府见闻,也够这些小老百姓稀罕的了,都说鲁家毕竟是好人家的出身,鲁二从小也是少爷般带大的,通晓礼仪,才能中选做了护院——毕竟不是他们这样的出身,年轻人还不识好赖,有些脾气也是正常,于是他打人的事情渐渐都没人提了,街坊里一班小子还是爱往他跟前凑,都向往他这利落的身手,认为鲁二哥算是街坊间独一份的能人。
孩子们还不懂事,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念想,到了大人这里,就有些不同了,面上虽不敢得罪他,见了面二哥二哥的叫,私下提起来还是摇头的多,倘不是他提到了跟随宫中南下这句话,他们是不愿去沾边的。便今日,家来听媳妇子这样说起,又被催促了去打探一二,有勇气登门造访的也并不多。午后到点过去一看,鲁家那小院子里聚了不过是四个人。
鲁二哥也不在意,让他们在自己厢房中稍坐,自己大喇喇去了厨房,一阵乒乒乓乓翻箱倒柜的声音,随后端了一个小竹筲箕进来,里头装了半筲箕的葵花籽,还有些整个未剥皮的炒花生在里头,一手擎了七八个碗,往桌上乒地一放,从小炉子上提起热水壶来,给大家倒水笑道,“兄弟们给我鲁二面子,我练功不能喝酒,烧了滚茶,大家吃点喝点!”
这葵花籽、炒花生,都是能榨油的东西,而且也是近年来才跌价的,葵花籽——这向日葵虽然北方也有,但炒制的办法却是从南方传来的,在买活军兴起之前,众人多是生吃,或者拿去熬制,和熬瓜子一般,很少有这样炒得焦香的吃法。和所有时兴的食物一样,葵花籽价格之前并不低,越是饱满上等的,价格便越是可观。虽然不至于说消费不起,但有钱大家宁可去买肉,不至于买这些零嘴儿,在南城这一样算是少见的零食。
而落花生也是一个道理,倘没有买活军,也还在做观赏用那,都是喜欢花儿,对于果实的食用还没有普及,众人见了这两样零嘴,都是暗自咋舌,也不敢不吃,却也不敢多吃了,免得暗遭鲁大嫂的埋怨:还没有分家,鲁二回家开箱倒柜的翻吃食也不算是错的,再说他的月钱且还把在老太太手里呢,这吃食也有他的一份,可鲁大嫂未必这样看待,这没准就是人家想着过节哄孩子走亲戚待客的零嘴儿,你登门来全吃完了,她表面笑脸相迎,背地里还不知道怎么嚼舌头呢!
茶没什么可说的,常见的高末,可以多喝,这葵花籽大家只是慢慢地剥着,咬在嘴里,浓香四溢,说不出的咸鲜可口,越是这样不五时磕一粒,越是忍不住直吞口水觉得不过瘾,不得不抻着脖子多喝热茶,尽量不露出窘态来,鲁二哥倒似乎是不把这些小节看在眼里,热情地对大家说起了自己的计划:“都知道南边趁钱那,先好些南下的街坊带信回来,都说南边除了气候湿热之外,日子着实好过,说实话,这些年咱们爷们儿谁没兴起过去南边闯一闯的心思?”
“只是有一点,这拖家带口的,实在动弹不了,阖家动身,这路费难凑!光靠一双脚,怕不是要累死在半道上?自己受这份苦也罢了,家里的妻儿老小如何承受得了?可要说买船票,那地儿还没到就得先卖屋子!万一不成,饿死在他乡,都回不了祖坟!叶落不能归根!”
这话算是说到众人心里了,大家听着都不由点头:谁不想发财?可这些困难也是实实在在的,要说免费坐船,那都是前些年的事了,这些年南下的船只运力非常紧张,免费的名额非常有限,都被愿意付船费的旅客占满了。这样的好事谁也不敢想就落到自己头上,再加上京里的日子也的确越来越好过,逐渐地也就绝了动弹的心思。“二爷这样说起,可是想到了什么好法子,可以包我们南下的路费?”
“便正是了!”鲁二哥一拍大腿,把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这原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还和万岁爷下江南有关呢,你们也听说了这事儿,万岁爷是定了必去的,可兄弟们想过没有,这去是要去,该怎么去?”
“那不是坐海船——”这几乎是所有人本能的想法,主要是过去十几年,海运实在是太兴旺发达,百姓们说到南下就是去天港坐船,更加上漕运改海、杂粮普及,百姓不再有河漕不通则京城无粮的恐惧:京畿一带粮食产量不高是自古以来的事情,京城的百姓一贯是要吃漕粮的,但那是土豆推广开来以前的事情了。
自从有了土豆子,还有南方运来大量的便宜红薯,百姓家无隔夜粮的现象已成为历史,秋冬季节储秋菜时都会顺便大量囤土豆,漕粮就算一时不到,顶多就是米面价格贵一些,过冬土豆粮铺有得是,虽然贵粮还是随行就市,百姓吃不起的时候也有,但这种口粮价已经多年没有上涨,近十年来都可以保证吃饱。既然如此,对于河漕,百姓的观感就更淡了,甚至连河漕是否还存在都拿不准,这漕运都改海了,大家都走海,“万岁爷不走海……他怎么走?还走河么?咱们万岁爷是个贪新鲜的,难道他竟不想走海路?”
“万岁爷倒是想!但海漕却又不比河漕,海运会出事啊!”鲁二哥道,“而且这一出海,音信断绝,只能借用买地的传音法螺和京城联系,却不比走河漕,每日里快马在堤岸上运送奏折,入夜了驻跸休息,何等的逍遥自在?和中枢的联络也不会断绝。本朝皇帝离京,自古都是用河运的,朝中现在也是力主还是走大运河——只是有一点,第一,这沿岸的纤夫,如今已经都散去了,便连漕帮都烟消云散,各奔前程;”
“还有这事儿!”
这些教九流的小市民又一次开眼界了,惊叹了一会,仔细一想却也正常:河漕都没有了,漕帮还靠什么吃饭?海漕又不需要大量的纤夫人手,再说,以前是穷得吃不上饭了去当纤夫,卖命换钱。这买地的日子这么好过,还有地种,这些纤夫本就在运河两岸,消息也灵通的,怎么不会南下去寻生计?再仔细想想,那些本来跑河漕的船夫水手,倘若不改行去跑海运,现在买地通航四周,远到四洋的船上,人手又从哪来?就算他们开了学校,也不至于这就培养出取之不尽的人才来了。
“敢是要从京城沿路招聘纤夫么?”有些人已经大概摸准了鲁二哥的心思,当下心中便盘算起来:这价钱怕是给得不低的,而且管了去,肯定得管回,不然船只岂不是困在当地了?自古以来,北高南低,水往低处流,这北上需要的人手恐怕还更多呢。也难怪鲁二哥说这路费的事情了,的确,平时南下,花钱去,这一次是去挣钱的!
这大运河在南方的码头……好像最南是到武林?那哪怕就算在武林停留,等万岁爷北返,这段时间也足够他们见识南面的风土人情,并且试着找一份行当安顿下来了。倘若认为武林好,回京之后,这份收入足够他们凑足阖家南下的路费,倘若觉得还是京城好,那就当是出一趟远门也增长见识赚到了钱。如此说来,虽然旅途难免艰苦,但也还是值得一试,唯独可虑者,便是这纤夫的身份实在太低微了,甚至连地痞乞丐不如,完全就是牲口一般的行当,虽说住在京城不知道纤夫有多苦,但料想着要胜过街头巷尾帮人运货搬家的驼夫,他们虽然也多是卖力气的,但或者是杀猪,或者是打铁,或者是帮闲,多多少少也有点身份地位在,便是向往南方,也未必能真放得下身段,吃得了这个苦。
这几个人互相看了几眼,都是看出了彼此的顾虑,鲁二哥却仿佛还是一无所觉,憨憨地又道,“纤夫这是难题,不过也不至于从京里找人一路管饭下去,听少爷说,多数还是让沿岸州县自聘了。只是京城带出去的千护军——还要伙夫厢军去打理前后,这些民兵,是要从京里出人的,你们也知道,前些年京里裁撤老厢军,把北方十几万人都解脱了军籍,现如今护军人手有限,大家都各自四散了,便连俺们这护院的活计,都是因这事儿,又托人走动才得来的——如不然,各家的门户都是占了官中的护军来当护院使唤,怎地还用自己使钱外聘?”
他口中说的,‘你们也知道’,实际上这些小老百姓哪里知道!听鲁二哥说着也是眼花缭乱的,自觉又增长了见识,忙记了下来,准备一会回去学给老婆听,一面又不免咋舌道,“千护军,还有个大几百的官吏,万岁爷这一次南下好大的威风!算上护军怕不是要五六千人!”
“五六千人?怕是要上万!咱们虽然如今是不如买活军了,可到底也是华夏正统,这样众国云集的大场面,可不是要卖力铺陈……不能弱了敏朝的威风!”
鲁二哥摇头道,“厢军两个才能管护军、御船队一个人!这一次衙门要招六千个厢军,管去管回包吃包住,一行下来十五两银子干干的到手里——这钱不少!虽说路上吃苦些,但好歹也是做些跑腿送饭的杂活,不至于和纤夫似的卖苦力,只是要身强体壮看着好看,也不容易生病罢了!”
“我这里好容易问老爷讨了几个名额,哥几个好生琢磨,依我说,钱是一回事,这上万人南下的热闹,一辈子能有几回?”
别看鲁二是个夯货,但这话可是说到了老少爷们心底,都和他一样,双眼放出光来,听鲁二极力描摹着场面上的热闹,“御舟……娘娘们……仙器且不说……听说到那时候,各国的使者都到!却不知又是多么的热闹非凡了,这辈子能见一次这样的世面,也不枉为人!怎么样,哥几个,要不要和我老鲁一起,去见见世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伴随着‘铛——铛铛’这有节奏的敲锣声,浑厚的青年嗓音从拥挤着的院门前去远了, 土墙、篱笆墙上方冒出了好几个黑压压的头颅,好奇地盯着这一帮人消失的方向, 平时虚掩着的门扉也被推开了,东西厢、倒座南房都有人探头出来张望,“这个鲁老二, 又作兴出什么幺蛾子来了?他那老母亲这是终于松口许他出门闯荡了?”
“这就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主儿,实实在在是个莽汉夯货, 他母亲把他拘在身边也是用心良苦,这鲁老二,倘若不是家里管教得严谨, 怕不是早混进那些所谓帮会里去,叫人哄着沾了嫖赌?也是他娘这些年终是老了,哥哥嫂嫂巴不得把他打发得远远的, 不来分家产——他呀,是早就想去南边见识见识了,只是之前毕竟被牵绊住了脚,就不知道有一点——这鲁二平时往来的师兄弟一大帮子人呢!难道还不够他们结伴南下的?还要再招人?这我却不知道他们是有什么盘算了!”
虽说京城居,大不易,这些年伴随着各地的灾荒以及新政,京城的人口流动得也很迅速,外地来投亲靠友,小有身家的灾地百姓也有,本地这里一无所有,勇于南下闯荡的人口也有,但京城毕竟是首善之地,尤其是世代居住此地的百姓,轻易也不愿动弹,这几年日子也算是越过越好。
尤其是家门口这条小路,街坊邻居们一合力,换成了碎石子水泥糊面的清水漫道,又经过衙门的组织,修了一条暗渠,施行了严格的污水分流之后,城南一角这大杂院区,住起来比以往要舒服得多了,老街坊们更是很难理解那些舍家舍业去南面的人,这破船还有斤钉呢,破家值万贯,京城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还和鲁二这样折腾着要到南面去的,在他们心里都被评价为‘不稳重’,‘不是老实过日子的材料’!
倘若是以往,哪怕是敲锣广告,这样出乖卖丑地招人,街坊响应鲁二的必定也是寥寥,只会当成言谈间的笑料,但这市井百姓,也最是爱凑热闹,这不是近日皇帝都要亲自南下,这是满京城热议的事情,鲁二这一说‘和宫里队伍’,众人哪有不好奇的?当下也顾不得平日里是怎么暗地里排揎议论他的,两两从自个儿的小房子里探出头来,和左邻右舍低声讨论着鲁二的邀请,“他那有什么好事?我是不信,真有好的,他那帮子师兄弟不上赶着?他成年累月在主家过活,有什么好事能想着咱们街坊?”
“虽是这个理,可毕竟也是吃过见过的,没准就有什么发财的路子呢?你们当家的也是膀大腰圆,是条汉子,何不就过去问一问?他也不是什么拍花子的,未必去了就一定要跟着走——这光天化日、敲锣打鼓的,料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生意。倒也免得我们在这穷猜!”
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不免就有几个小妇人,一边抱着孩子忙着拍睡喂奶,一边咬着下嘴唇动心地思忖起来:“还真是,这货性子虽夯,架不住拜了个好师门,倒给他塞到雄国公府上去做护院了……”
原来这鲁二哥,他母亲老家是沧州一脉,在通州经营镖局,经过若干的关系,说给了在京城做买卖的东家为妻——这门亲事是经过他舅舅介绍的,当时婚嫁时没有说清楚,这东家在老家徽州其实已经有了一门妻室。江南的商人往往如此,哪怕生意做得不大,也多是两头大,在久居的城市都要聘一个外室,虽然家里那个是大房,但平日里相处久更像是夫妻的,反而是这个外室。在南方这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于沧州这里就不好说了,鲁二的舅舅是否知情,外人也不好把话说死了,反正他外家在这门亲事中得了不少的好处,鲁二母亲难道还能和离不成?都嫁过来了,也只好闭着眼过日子,认下了这不算是多体面的身份。
街坊做久了,彼此都是知根知底,知道鲁家搬迁过来的缘由:这鲁二出生后不久,他父亲就去世了,当时徽州商人有个习惯,做生意所得的盈余每年都换成银子送回老家,在老家收藏起来。铺面里的浮财其实不多,人走了之后,鲁二母亲带着两个孩子,退了京城的院子,把商铺转租出去,扶灵回乡,没有多久又重新回到京城,可想而知在徽州日子实在艰难,经过一番取舍还是宁可回京城来,自此之后,虽然孩子还是姓鲁,但和老家也是断了联系,上没上族谱都不好说,便算是没了徽州的根基。
好在,虽然院子是租的,但那铺面却是丈夫去世前刚自己买下不久,这件事还没来得及写信告诉家里,契书也在身边,一家人还不算是衣食无着,不过鲁太太也不敢再租从前的好院子了,便来了南城落脚,这里附近有个武堂和她娘家沾亲带故,有了这个靠山,附近的地痞流氓也不敢来滋扰,靠着这铺面的租金,一家人的日子还算是过得下去。
随着孩子年纪渐大,两个人的前途不得不予以思虑,鲁大不消说了,这铺子以后按理也归他继承,可学着经营些小生意,做个买卖。鲁二这里,鲁太太经过思忖还是培养他学武,这样鲁二自小就常被送到沧州学艺,机缘巧合,被舅家的师兄弟收走,练了一身的童子功。不知是否和这个有关,鲁二快十了都没有说亲,这点也时常被人说道,都说鲁二这功夫学坏了,还有说鲁大夫妻居心叵测,故意不给弟弟说亲的,反正这样的老街坊,只要是手里拿着针线一坐,满嘴里也是再嚼不出什么好话来。
为什么说这鲁二是夯货呢,这话虽然蛐蛐了鲁大夫妇,但却对鲁二是有利的,众口铄金有时候也是主持公道的一种方式,可这鲁二却不识好歹,这话被他听见之后,还捏着拳头要找嚼舌根的人算账,险些要把人给打坏了——这还好人是没事,倘若有事,他不是去南面,就得净身入宫去做太监去,在京城人人都知道,很多犯了事的武林高手,害怕官府追索,多有自宫托门路的,宫里也喜爱收用这样的中人,许多内侍卫都是这个来头,彼此援引已经成为内官的一大流派了。
倘若是做了中官,那除了指望侄子养老之外,是真没别的出路了,还好万幸这人没打坏,只是掉了几颗牙,鲁家赔了几两银子这事儿也就了了,那之后鲁太太约束鲁二更紧,又是少不得送礼赔情的,走动关系给鲁二在雄国公府里找了个护院的活儿,打那之后,大家就少见鲁二回来了,他要值更上夜,护卫主人出行——至于说对这些百姓来说高不可攀的什么使馆超市,各家模仿着经营起来的商铺,鲁二跟着他们家少爷小姐,说起来也是津津乐道,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
本来他打人这事儿,在街坊间闹得不堪,得了这份活儿,人缘又渐渐好起来,毕竟跟着雄国公府,那是真的吃过见过,每每回来说些公府见闻,也够这些小老百姓稀罕的了,都说鲁家毕竟是好人家的出身,鲁二从小也是少爷般带大的,通晓礼仪,才能中选做了护院——毕竟不是他们这样的出身,年轻人还不识好赖,有些脾气也是正常,于是他打人的事情渐渐都没人提了,街坊里一班小子还是爱往他跟前凑,都向往他这利落的身手,认为鲁二哥算是街坊间独一份的能人。
孩子们还不懂事,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念想,到了大人这里,就有些不同了,面上虽不敢得罪他,见了面二哥二哥的叫,私下提起来还是摇头的多,倘不是他提到了跟随宫中南下这句话,他们是不愿去沾边的。便今日,家来听媳妇子这样说起,又被催促了去打探一二,有勇气登门造访的也并不多。午后到点过去一看,鲁家那小院子里聚了不过是四个人。
鲁二哥也不在意,让他们在自己厢房中稍坐,自己大喇喇去了厨房,一阵乒乒乓乓翻箱倒柜的声音,随后端了一个小竹筲箕进来,里头装了半筲箕的葵花籽,还有些整个未剥皮的炒花生在里头,一手擎了七八个碗,往桌上乒地一放,从小炉子上提起热水壶来,给大家倒水笑道,“兄弟们给我鲁二面子,我练功不能喝酒,烧了滚茶,大家吃点喝点!”
这葵花籽、炒花生,都是能榨油的东西,而且也是近年来才跌价的,葵花籽——这向日葵虽然北方也有,但炒制的办法却是从南方传来的,在买活军兴起之前,众人多是生吃,或者拿去熬制,和熬瓜子一般,很少有这样炒得焦香的吃法。和所有时兴的食物一样,葵花籽价格之前并不低,越是饱满上等的,价格便越是可观。虽然不至于说消费不起,但有钱大家宁可去买肉,不至于买这些零嘴儿,在南城这一样算是少见的零食。
而落花生也是一个道理,倘没有买活军,也还在做观赏用那,都是喜欢花儿,对于果实的食用还没有普及,众人见了这两样零嘴,都是暗自咋舌,也不敢不吃,却也不敢多吃了,免得暗遭鲁大嫂的埋怨:还没有分家,鲁二回家开箱倒柜的翻吃食也不算是错的,再说他的月钱且还把在老太太手里呢,这吃食也有他的一份,可鲁大嫂未必这样看待,这没准就是人家想着过节哄孩子走亲戚待客的零嘴儿,你登门来全吃完了,她表面笑脸相迎,背地里还不知道怎么嚼舌头呢!
茶没什么可说的,常见的高末,可以多喝,这葵花籽大家只是慢慢地剥着,咬在嘴里,浓香四溢,说不出的咸鲜可口,越是这样不五时磕一粒,越是忍不住直吞口水觉得不过瘾,不得不抻着脖子多喝热茶,尽量不露出窘态来,鲁二哥倒似乎是不把这些小节看在眼里,热情地对大家说起了自己的计划:“都知道南边趁钱那,先好些南下的街坊带信回来,都说南边除了气候湿热之外,日子着实好过,说实话,这些年咱们爷们儿谁没兴起过去南边闯一闯的心思?”
“只是有一点,这拖家带口的,实在动弹不了,阖家动身,这路费难凑!光靠一双脚,怕不是要累死在半道上?自己受这份苦也罢了,家里的妻儿老小如何承受得了?可要说买船票,那地儿还没到就得先卖屋子!万一不成,饿死在他乡,都回不了祖坟!叶落不能归根!”
这话算是说到众人心里了,大家听着都不由点头:谁不想发财?可这些困难也是实实在在的,要说免费坐船,那都是前些年的事了,这些年南下的船只运力非常紧张,免费的名额非常有限,都被愿意付船费的旅客占满了。这样的好事谁也不敢想就落到自己头上,再加上京里的日子也的确越来越好过,逐渐地也就绝了动弹的心思。“二爷这样说起,可是想到了什么好法子,可以包我们南下的路费?”
“便正是了!”鲁二哥一拍大腿,把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这原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还和万岁爷下江南有关呢,你们也听说了这事儿,万岁爷是定了必去的,可兄弟们想过没有,这去是要去,该怎么去?”
“那不是坐海船——”这几乎是所有人本能的想法,主要是过去十几年,海运实在是太兴旺发达,百姓们说到南下就是去天港坐船,更加上漕运改海、杂粮普及,百姓不再有河漕不通则京城无粮的恐惧:京畿一带粮食产量不高是自古以来的事情,京城的百姓一贯是要吃漕粮的,但那是土豆推广开来以前的事情了。
自从有了土豆子,还有南方运来大量的便宜红薯,百姓家无隔夜粮的现象已成为历史,秋冬季节储秋菜时都会顺便大量囤土豆,漕粮就算一时不到,顶多就是米面价格贵一些,过冬土豆粮铺有得是,虽然贵粮还是随行就市,百姓吃不起的时候也有,但这种口粮价已经多年没有上涨,近十年来都可以保证吃饱。既然如此,对于河漕,百姓的观感就更淡了,甚至连河漕是否还存在都拿不准,这漕运都改海了,大家都走海,“万岁爷不走海……他怎么走?还走河么?咱们万岁爷是个贪新鲜的,难道他竟不想走海路?”
“万岁爷倒是想!但海漕却又不比河漕,海运会出事啊!”鲁二哥道,“而且这一出海,音信断绝,只能借用买地的传音法螺和京城联系,却不比走河漕,每日里快马在堤岸上运送奏折,入夜了驻跸休息,何等的逍遥自在?和中枢的联络也不会断绝。本朝皇帝离京,自古都是用河运的,朝中现在也是力主还是走大运河——只是有一点,第一,这沿岸的纤夫,如今已经都散去了,便连漕帮都烟消云散,各奔前程;”
“还有这事儿!”
这些教九流的小市民又一次开眼界了,惊叹了一会,仔细一想却也正常:河漕都没有了,漕帮还靠什么吃饭?海漕又不需要大量的纤夫人手,再说,以前是穷得吃不上饭了去当纤夫,卖命换钱。这买地的日子这么好过,还有地种,这些纤夫本就在运河两岸,消息也灵通的,怎么不会南下去寻生计?再仔细想想,那些本来跑河漕的船夫水手,倘若不改行去跑海运,现在买地通航四周,远到四洋的船上,人手又从哪来?就算他们开了学校,也不至于这就培养出取之不尽的人才来了。
“敢是要从京城沿路招聘纤夫么?”有些人已经大概摸准了鲁二哥的心思,当下心中便盘算起来:这价钱怕是给得不低的,而且管了去,肯定得管回,不然船只岂不是困在当地了?自古以来,北高南低,水往低处流,这北上需要的人手恐怕还更多呢。也难怪鲁二哥说这路费的事情了,的确,平时南下,花钱去,这一次是去挣钱的!
这大运河在南方的码头……好像最南是到武林?那哪怕就算在武林停留,等万岁爷北返,这段时间也足够他们见识南面的风土人情,并且试着找一份行当安顿下来了。倘若认为武林好,回京之后,这份收入足够他们凑足阖家南下的路费,倘若觉得还是京城好,那就当是出一趟远门也增长见识赚到了钱。如此说来,虽然旅途难免艰苦,但也还是值得一试,唯独可虑者,便是这纤夫的身份实在太低微了,甚至连地痞乞丐不如,完全就是牲口一般的行当,虽说住在京城不知道纤夫有多苦,但料想着要胜过街头巷尾帮人运货搬家的驼夫,他们虽然也多是卖力气的,但或者是杀猪,或者是打铁,或者是帮闲,多多少少也有点身份地位在,便是向往南方,也未必能真放得下身段,吃得了这个苦。
这几个人互相看了几眼,都是看出了彼此的顾虑,鲁二哥却仿佛还是一无所觉,憨憨地又道,“纤夫这是难题,不过也不至于从京里找人一路管饭下去,听少爷说,多数还是让沿岸州县自聘了。只是京城带出去的千护军——还要伙夫厢军去打理前后,这些民兵,是要从京里出人的,你们也知道,前些年京里裁撤老厢军,把北方十几万人都解脱了军籍,现如今护军人手有限,大家都各自四散了,便连俺们这护院的活计,都是因这事儿,又托人走动才得来的——如不然,各家的门户都是占了官中的护军来当护院使唤,怎地还用自己使钱外聘?”
他口中说的,‘你们也知道’,实际上这些小老百姓哪里知道!听鲁二哥说着也是眼花缭乱的,自觉又增长了见识,忙记了下来,准备一会回去学给老婆听,一面又不免咋舌道,“千护军,还有个大几百的官吏,万岁爷这一次南下好大的威风!算上护军怕不是要五六千人!”
“五六千人?怕是要上万!咱们虽然如今是不如买活军了,可到底也是华夏正统,这样众国云集的大场面,可不是要卖力铺陈……不能弱了敏朝的威风!”
鲁二哥摇头道,“厢军两个才能管护军、御船队一个人!这一次衙门要招六千个厢军,管去管回包吃包住,一行下来十五两银子干干的到手里——这钱不少!虽说路上吃苦些,但好歹也是做些跑腿送饭的杂活,不至于和纤夫似的卖苦力,只是要身强体壮看着好看,也不容易生病罢了!”
“我这里好容易问老爷讨了几个名额,哥几个好生琢磨,依我说,钱是一回事,这上万人南下的热闹,一辈子能有几回?”
别看鲁二是个夯货,但这话可是说到了老少爷们心底,都和他一样,双眼放出光来,听鲁二极力描摹着场面上的热闹,“御舟……娘娘们……仙器且不说……听说到那时候,各国的使者都到!却不知又是多么的热闹非凡了,这辈子能见一次这样的世面,也不枉为人!怎么样,哥几个,要不要和我老鲁一起,去见见世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