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广宁之战·付之一炬
小说: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作者:九品大韭菜字数:3609更新时间 : 2024-11-20 14:57:46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捋了捋长须,目中精光一闪。
“看来明朝地方巡抚的官比经略大啊!”
李泌看了他一眼。
你认真的?
李隆基看着一脸肃穆的李泌,讪笑一声:
“戏言尔……不过这在理论上讲,至少在辽东军事布置上,王化贞应该接受熊廷弼的领导,但看这样子……都不是阳奉阴违的事了啊。”
李泌见李隆基态度恢复正常,也开口道:
“熊廷弼此时背后站的是皇帝。”
“王化贞的背后或许就是东林党了。”
皇帝嘴角挂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既然如此,看来这辽东……平不了了。”
不但平不了,这辽东之地以后还会成为专门处理异己的地方。
不管皇帝愿意与否。
……
大明·崇祯时期
乾清宫的暖阁里,一本本奏折散乱于地。
一身白色常服,头发潦草的朱由检趴在地上翻着天启年间的各种奏疏。
“是这个!就是这个!”
他猛得举起一本奏疏,双眼布满血丝。
“天启元年……”
“内阁首席大学士叶向高……”
“兵部尚书张鹤鸣……”
“王化贞……东林党……都是东林党人!”
“他们都在偏袒王化贞!他们都在偏袒!”
一旁侍立的王承恩担忧的看着皇帝。
“一群骗子!欺世盗名的骗子!”
朱由检看着满地的奏折,恨得咬牙。
……
【熊廷弼一直是战略防守主义者,他强调要修防御,建城堡。】
【他上一次来到辽东,就一直是坚持加强防守,然后等待时机。】
【他跟天启皇帝说的规划也是在辽阳和广宁之间构造缓冲地带,建立预警系统,以逸待劳。】
【王化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进攻主义者。】
【他表示,只要他带领一支部队渡过辽河,八月十五中秋节以前就可以击败努尔哈赤。】
【熊廷弼实在看不下去了,上书皇帝,请他约束王化贞慎重举止,至少不要让敌人笑话。】
【王化贞听说后,愤怒如狂,立即上书皇上,说是愿请兵六万,一举荡平努尔哈赤小丑云云。】
【就这样,辽东前线出现了大家“战不战,守不守,笑啼不敢,而凡事牵制多”的局面。】
……
{王化贞驻广宁,率领军队十三万,其中十二万多驻守在广宁前线,熊廷弼驻守在距离广宁五六百里的山海关,虽然熊廷弼名义上是战区最高统帅,但手下仅五千人,根本无法指挥有内阁大学士和兵部尚书撑腰的王化贞。}
{王化贞的战略,如果打得过后金军,肯定是正确的,但如果过去只是送死,那就是错误的。}
{其实各种战略部署很难分出对错,最终都要接受事实的验证}
{而事实就是,按照当时明军的实力,从萨尔浒一路败退下来,真的能进攻吗?他有这个力量吗?先输萨尔浒,又输辽沈,没这个能力知道吧。}
{面对机动力,战斗力和组织能力强大的对手,防守是最佳的办法,强敌既然能以攻代守,那守方就可以以守代攻。}
{其实熊廷弼的方法就是笨方法,这个方法特别费钱因为要不停的修堡垒和城池,越多越好越坚固越好同时还要练兵驻守,但是明朝现在“没钱”}
{所以王化贞认为熊廷弼的防守战略行不通,辽东防守的失败就是前车之鉴,因此他主张进攻,要越过辽河去收复辽东。}
{这就放屁了,要不是袁应泰乱来,努尔哈赤也打不下辽沈啊。}
{没有办法,战争就是看谁能够坚持到最后,获得最后的胜利,其中也包括将军背后的交锋。}
……
大隋。
杨坚看的啼笑皆非。
“十则围之,没有十倍以上的兵力,岂能冒进?”
“这自有辽事以来,从不曾看见堂堂正正的做过一件事情。”
“这大明中枢是彻底烂透了。”
独孤伽罗轻拍着怀里的孩童,小声道:
“小皇帝的态度还是不够明确与强硬,这一点上不如嘉靖与万历。”
杨坚缓缓吐出一口气,感叹着:
“朱常洛那个皇位明显是白捡的,朱由校有没有经受完整的帝王术都两说。”
“能做到这一步也算有主见了。”
“天下事哪能尽如人意。”
“大明……”
杨坚摇了摇头,没再说下去。
独孤伽罗也无话可说。
大明根结错综复杂,但归其原因还是一个问题。
无根之木。
两汉之根是汉初七帝。
大唐之根是李世民。
宋朝根基是赵匡胤的诺言。
这些朝代的后人都有一个目标,重返文景、太宗余德、太祖之志。
但明朝的根是什么呢?
朱元璋原本可以做那个根,但他做了屠夫。
朱棣也可以做那个根,但他时间不够,终究差了一筹。
仁宣之治是最后能做根的时机。
碰上了朱祁镇……
再往后……
就一路这样了。
……
【大明朝堂上下吐沫横飞,群臣一浪又一浪掀起赞誉王化贞而抨击熊廷弼。】
【小皇帝也无法判断到底谁对谁错,于是在天启二年正月召集大臣们一起讨论,到底是启用熊廷弼的策略,还是采纳王化贞的意见?】
【到底是集中事权于熊廷弼,还是全权交予王化贞?】
【最终的结果是把熊廷弼调离,将事权集中于王化贞。】
【但还未等旨意传达,新的战报从辽东传来。】
……
天幕上。
烧着炉火的暖阁中。
两名将军对坐而视。
一名身材高大,短髯浓眉,铠甲皎洁。
一名中等身材,长须垂腹,铠甲斑驳。
“你当时不是说要率六万大军渡过辽河,一举荡平后金吗,怎么现在狼狈成这种样子了?”
长须将军闻言,一脸惭愧。
“是我不辨是非,错信小人。”
“经略既然来了,要不要再去守广宁?”
短髯将军收起讥笑,沉默片刻,声音干涩道:
“晚了。”
“十万之兵马一朝俱尽,满城之官民半晌俱奔。”
“已无可救援者。”
“而且我手下的那五千兵马……”
长须将军闭目长叹。
短髯将军再次沉默,过了半晌,开口道:
“没法守了,已经全军崩溃了。”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把整个辽西的居民全部撤到山海关内。”
“至于那些粮食军需……运不走,只能全部销毁。”
……
【大明天启二年、后金汗国天命七年(1622)正月十八日。】
【努尔哈赤在仔细观望良久之后,确信熊廷弼不会再有什么作为,出兵进逼广宁。】
【王化贞相信建立奇功的时机已到,于是按照孙得功的策划,尽发广宁兵马出阵迎敌。】
【谁知孙得功早已反叛,双方刚一交手,早已布置停当的孙得功等便大呼“明军败了,明军败了”,然后撒腿狂奔。】
【不明所以的大军以为已经被打败,遂兵败如山倒,全线溃散。】
【孙得功等逃进广宁城后,到处散播努尔哈赤已到城外的消息,于是城中军民大乱,争相溃逃。】
【正在等候捷报佳音的王化贞于稀里糊涂之中,被一员将领扶上骏马,弃广宁而去。】
【在闾阳驿,王化贞遇到从山海关来援的熊廷弼。】
【二人商议一番后,决定直接护送辽西百姓入关。】
【随后,熊廷弼将五千兵马交给王化贞殿后,自己轻骑去山海关安排军民入关事宜。】
【明军徐徐退去,后金军也未追来。】
【殿后明军为免资敌,沿路放火,将锦州、铁场、大凌河、锦安、右屯卫、团山、杏山、松山等四十多座城堡以及总计千万两的物资粮草付之一炬。】
【明朝历时数百年,花费巨资修筑的辽西走廊防线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广宁之战就此落下帷幕。】
【正月二十四日,努尔哈赤在各地明军的请降与黄土铺地和鼓乐喧天之中进入广宁。】
……
大唐。
李世民望着天幕里缓缓入关的胡酋,长叹一声:
“熊、王二人,怕是活不成了。”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李隆基捋了捋长须,目中精光一闪。
“看来明朝地方巡抚的官比经略大啊!”
李泌看了他一眼。
你认真的?
李隆基看着一脸肃穆的李泌,讪笑一声:
“戏言尔……不过这在理论上讲,至少在辽东军事布置上,王化贞应该接受熊廷弼的领导,但看这样子……都不是阳奉阴违的事了啊。”
李泌见李隆基态度恢复正常,也开口道:
“熊廷弼此时背后站的是皇帝。”
“王化贞的背后或许就是东林党了。”
皇帝嘴角挂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既然如此,看来这辽东……平不了了。”
不但平不了,这辽东之地以后还会成为专门处理异己的地方。
不管皇帝愿意与否。
……
大明·崇祯时期
乾清宫的暖阁里,一本本奏折散乱于地。
一身白色常服,头发潦草的朱由检趴在地上翻着天启年间的各种奏疏。
“是这个!就是这个!”
他猛得举起一本奏疏,双眼布满血丝。
“天启元年……”
“内阁首席大学士叶向高……”
“兵部尚书张鹤鸣……”
“王化贞……东林党……都是东林党人!”
“他们都在偏袒王化贞!他们都在偏袒!”
一旁侍立的王承恩担忧的看着皇帝。
“一群骗子!欺世盗名的骗子!”
朱由检看着满地的奏折,恨得咬牙。
……
【熊廷弼一直是战略防守主义者,他强调要修防御,建城堡。】
【他上一次来到辽东,就一直是坚持加强防守,然后等待时机。】
【他跟天启皇帝说的规划也是在辽阳和广宁之间构造缓冲地带,建立预警系统,以逸待劳。】
【王化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进攻主义者。】
【他表示,只要他带领一支部队渡过辽河,八月十五中秋节以前就可以击败努尔哈赤。】
【熊廷弼实在看不下去了,上书皇帝,请他约束王化贞慎重举止,至少不要让敌人笑话。】
【王化贞听说后,愤怒如狂,立即上书皇上,说是愿请兵六万,一举荡平努尔哈赤小丑云云。】
【就这样,辽东前线出现了大家“战不战,守不守,笑啼不敢,而凡事牵制多”的局面。】
……
{王化贞驻广宁,率领军队十三万,其中十二万多驻守在广宁前线,熊廷弼驻守在距离广宁五六百里的山海关,虽然熊廷弼名义上是战区最高统帅,但手下仅五千人,根本无法指挥有内阁大学士和兵部尚书撑腰的王化贞。}
{王化贞的战略,如果打得过后金军,肯定是正确的,但如果过去只是送死,那就是错误的。}
{其实各种战略部署很难分出对错,最终都要接受事实的验证}
{而事实就是,按照当时明军的实力,从萨尔浒一路败退下来,真的能进攻吗?他有这个力量吗?先输萨尔浒,又输辽沈,没这个能力知道吧。}
{面对机动力,战斗力和组织能力强大的对手,防守是最佳的办法,强敌既然能以攻代守,那守方就可以以守代攻。}
{其实熊廷弼的方法就是笨方法,这个方法特别费钱因为要不停的修堡垒和城池,越多越好越坚固越好同时还要练兵驻守,但是明朝现在“没钱”}
{所以王化贞认为熊廷弼的防守战略行不通,辽东防守的失败就是前车之鉴,因此他主张进攻,要越过辽河去收复辽东。}
{这就放屁了,要不是袁应泰乱来,努尔哈赤也打不下辽沈啊。}
{没有办法,战争就是看谁能够坚持到最后,获得最后的胜利,其中也包括将军背后的交锋。}
……
大隋。
杨坚看的啼笑皆非。
“十则围之,没有十倍以上的兵力,岂能冒进?”
“这自有辽事以来,从不曾看见堂堂正正的做过一件事情。”
“这大明中枢是彻底烂透了。”
独孤伽罗轻拍着怀里的孩童,小声道:
“小皇帝的态度还是不够明确与强硬,这一点上不如嘉靖与万历。”
杨坚缓缓吐出一口气,感叹着:
“朱常洛那个皇位明显是白捡的,朱由校有没有经受完整的帝王术都两说。”
“能做到这一步也算有主见了。”
“天下事哪能尽如人意。”
“大明……”
杨坚摇了摇头,没再说下去。
独孤伽罗也无话可说。
大明根结错综复杂,但归其原因还是一个问题。
无根之木。
两汉之根是汉初七帝。
大唐之根是李世民。
宋朝根基是赵匡胤的诺言。
这些朝代的后人都有一个目标,重返文景、太宗余德、太祖之志。
但明朝的根是什么呢?
朱元璋原本可以做那个根,但他做了屠夫。
朱棣也可以做那个根,但他时间不够,终究差了一筹。
仁宣之治是最后能做根的时机。
碰上了朱祁镇……
再往后……
就一路这样了。
……
【大明朝堂上下吐沫横飞,群臣一浪又一浪掀起赞誉王化贞而抨击熊廷弼。】
【小皇帝也无法判断到底谁对谁错,于是在天启二年正月召集大臣们一起讨论,到底是启用熊廷弼的策略,还是采纳王化贞的意见?】
【到底是集中事权于熊廷弼,还是全权交予王化贞?】
【最终的结果是把熊廷弼调离,将事权集中于王化贞。】
【但还未等旨意传达,新的战报从辽东传来。】
……
天幕上。
烧着炉火的暖阁中。
两名将军对坐而视。
一名身材高大,短髯浓眉,铠甲皎洁。
一名中等身材,长须垂腹,铠甲斑驳。
“你当时不是说要率六万大军渡过辽河,一举荡平后金吗,怎么现在狼狈成这种样子了?”
长须将军闻言,一脸惭愧。
“是我不辨是非,错信小人。”
“经略既然来了,要不要再去守广宁?”
短髯将军收起讥笑,沉默片刻,声音干涩道:
“晚了。”
“十万之兵马一朝俱尽,满城之官民半晌俱奔。”
“已无可救援者。”
“而且我手下的那五千兵马……”
长须将军闭目长叹。
短髯将军再次沉默,过了半晌,开口道:
“没法守了,已经全军崩溃了。”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把整个辽西的居民全部撤到山海关内。”
“至于那些粮食军需……运不走,只能全部销毁。”
……
【大明天启二年、后金汗国天命七年(1622)正月十八日。】
【努尔哈赤在仔细观望良久之后,确信熊廷弼不会再有什么作为,出兵进逼广宁。】
【王化贞相信建立奇功的时机已到,于是按照孙得功的策划,尽发广宁兵马出阵迎敌。】
【谁知孙得功早已反叛,双方刚一交手,早已布置停当的孙得功等便大呼“明军败了,明军败了”,然后撒腿狂奔。】
【不明所以的大军以为已经被打败,遂兵败如山倒,全线溃散。】
【孙得功等逃进广宁城后,到处散播努尔哈赤已到城外的消息,于是城中军民大乱,争相溃逃。】
【正在等候捷报佳音的王化贞于稀里糊涂之中,被一员将领扶上骏马,弃广宁而去。】
【在闾阳驿,王化贞遇到从山海关来援的熊廷弼。】
【二人商议一番后,决定直接护送辽西百姓入关。】
【随后,熊廷弼将五千兵马交给王化贞殿后,自己轻骑去山海关安排军民入关事宜。】
【明军徐徐退去,后金军也未追来。】
【殿后明军为免资敌,沿路放火,将锦州、铁场、大凌河、锦安、右屯卫、团山、杏山、松山等四十多座城堡以及总计千万两的物资粮草付之一炬。】
【明朝历时数百年,花费巨资修筑的辽西走廊防线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广宁之战就此落下帷幕。】
【正月二十四日,努尔哈赤在各地明军的请降与黄土铺地和鼓乐喧天之中进入广宁。】
……
大唐。
李世民望着天幕里缓缓入关的胡酋,长叹一声:
“熊、王二人,怕是活不成了。”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