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医校初建 战事将起
小说:三国之仲氏太子作者:飞砂风中转字数:2648更新时间 : 2023-12-27 10:59:47
一连好几天,袁耀都没睡个好觉。
一想到自己收服了黄忠,而且还是巅峰壮年黄忠,袁耀就兴奋不已。
这谁还睡得着觉啊!
自己终于有顶尖战力了,这以后不管干谁,底气就足多了。
尽管每晚都只睡一两个时辰,但袁耀每天白天还都神采奕奕的。
这亢奋无比的状态却有些让冯方女担心,便是偷偷从上缭请来了自己师父张机,还有师父的挚友华佗。
但经过两人一番仔细的会诊,最终确诊袁耀健康无恙。
袁耀也刚好想找他们,眼下条件成熟,也是时候实现自己一开始对张仲景的承诺,为发展古代医药学事业尽一份力了。
华佗正欲向袁耀辞行。他生性洒脱不羁,喜欢不受拘束,四处游医的生活。
对于他而言,被袁耀豢养为门人而获得下半辈子衣食无忧,远不如诊治疑难杂症获得的乐趣大。
但当袁耀提出,要建立一所专门培养医者、研究医术药理的学府的时候,他立刻被这个闻所未闻的想法吸引住了。
而且袁耀还向他保证,他在这所学府可以去留自便,以后想走随时可以走,而且不用担任行政官职,被人束缚。华佗便立刻答应了参与搭建这所学府。
于是在豫章郡新任郡丞谌礼及一众南昌强族的支持下,有史以来第一个专门培养医学、药学人才的官学在南昌挂牌成立了。
这所专攻医药学的官学,被华佗和张机暂时命名为豫章医学府。
华佗为教授,专事传教医学。张机则既担任教授,又担任医学府令,负责这座学府的日常管理。
但当袁耀提出广招生源,同时培养“医”“药”“护”三类人才,而且从低到高分级设立医学院的时候,华佗和张仲景两人虽然眼前一亮,顿感新异。
但片刻过后,这两位联合创始人都投了反对票。
原因是,袁耀的想法完全脱离了现实。
在汉代,识字率低到令人发指。而能否读书识字却又是从医的一大门槛。
但是能读书识字的人基本家庭条件都不差,然而医术被视为末技,医者被视为百工、贱工,地位极其卑贱。
而且你只要会读书写字,再差也能在县里乡里混个小吏的差事,何必要自讨苦吃,当个不受待见的医者呢?
虽然治病救人的职业很重要,但在这个感冒发烧都难以医治,大多数病全靠自愈的古代社会,老百姓们宁愿相信神婆巫术和鬼神之说,也不愿意相信医术能救人。
张角的太平道,就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一般只有家道衰落者,亦或是对治病救人特别感兴趣的,才会学习医术从事医者职业。
就比如张仲景自己。
袁耀虽然有心建立起一整套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但现实告诉他,这种事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来。
所以他便先按照华佗和张仲景的建议,先将豫章郡的医者们重金召集在一起,选拔其中合适之人,或使之充任为学府的医教,或收为华佗的弟子加以培养。
华佗时年五十,行医三十载,早有累累盛名,用他的名义招收弟子,有事半功倍之效。
医学府暂时只开设两班,其一为长期班,只招收十四岁以下识字之人,好让张仲景和华佗从头培养,期冀这些少年能成为未来新一代的医学中坚人才。
另一科为速成班,招收二十岁以下、十八岁以上的青年。只需学习一些简单的医术,比如包扎伤口、固定骨折、识药采药用药敷药这些。学制三到六个月,学成即派往军中,充为军医。
为了表示支持,谌礼、徐宗等南昌强族,每家都派遣了一两个不受待见的支族末户子弟,作为长期班的第一批学员,如此才使得长期班凑了十来个学员,勉强开办起来。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速成班,则根本不缺学员。
袁耀给军医的待遇略高于普通士卒,不仅免除其家中赋税徭役,而且每月额外给家里补贴一石粮食。当然在豫章医学府就学时,还一律包管食宿。
豫章百姓们一听,纷纷连夜带着家里的儿子赶到豫章医学府门口报名。
虽然是军医,要上战场有生命危险,但这可比当大头兵强多了。在这乱世,每家每户都可能被抽丁,还不如早早把儿子送去当军医,这样风险还能小一点,家里还能更好过一点。
唯一的风险就是,袁耀可千万别被人打跑了。新太守来了,可不会管之前的政策。
见报名人数大大超出了预计,华佗和张机一合计,便是将年龄限制又改成了十八岁以下、十六岁以上。
还从这些人中间挑选了一些天资聪颖之人,准备再开一个预科班,教这些人认书识字,也好给长期班补充学员。
豫章医学府这边有华佗和张仲景把关,谌礼等官吏大开方便之门,袁耀也不用过多操心。
他只需要负责大撒币就好。
这段时间,从东边传来的军情也逐渐多了起来。
“少将军近来可安好?”谌礼步入大帐,朝着袁耀便是拱手一拜。
“一切安好”袁耀笑着回道:“谌郡丞还是这么满面春风的,这履新的喜事都过去七八天了!”
谌礼笑道:“下官能升任这郡丞,全凭少将军提携;因此谌某看到少将军,是不由自主的喜悦!”
“下官今日拜访,乃是有军情要事禀报。”
谌礼说着,还看了一眼旁边的黄忠。
他在荆州军中见过黄忠,虽然最近听说袁耀用一万石粮食将他从刘磐手下换了过来,但谌礼此时还是保持了最基本的警惕。
袁耀放下了手中的竹简,笑道:“无妨,黄将军是自己人,谌郡丞有事但说无妨。”
“禀少将军,下官在鄱阳有一位故人,今日他派人送来口信,说是朱皓近日得到了鄱阳三家强族的举族支持,兵力大增!”
谌氏是近些年豫章诸多地方宗族中唯一一家跃升为郡中大族的土著,有些关系网也并不奇怪。
“谌郡丞请细言之。”
“这三家鄱阳宗族,分别是彭氏、李氏和王氏。其首领分别为彭材、李玉、王海,其中又以彭材为尊。”
“这个彭材,想必少将军知道吧。”
袁耀听后也是大感诧异:“这彭材还没死吗?”
“本将军还以为上缭一战已将彭氏土崩瓦解,此人就算不死于乱军中,也逃到深山老林夹起尾巴做人了。”
“怎么现在突然又蹦出来了?”
谌礼微微一笑:“看来正如我所料,将军并不知这彭氏的渊源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一想到自己收服了黄忠,而且还是巅峰壮年黄忠,袁耀就兴奋不已。
这谁还睡得着觉啊!
自己终于有顶尖战力了,这以后不管干谁,底气就足多了。
尽管每晚都只睡一两个时辰,但袁耀每天白天还都神采奕奕的。
这亢奋无比的状态却有些让冯方女担心,便是偷偷从上缭请来了自己师父张机,还有师父的挚友华佗。
但经过两人一番仔细的会诊,最终确诊袁耀健康无恙。
袁耀也刚好想找他们,眼下条件成熟,也是时候实现自己一开始对张仲景的承诺,为发展古代医药学事业尽一份力了。
华佗正欲向袁耀辞行。他生性洒脱不羁,喜欢不受拘束,四处游医的生活。
对于他而言,被袁耀豢养为门人而获得下半辈子衣食无忧,远不如诊治疑难杂症获得的乐趣大。
但当袁耀提出,要建立一所专门培养医者、研究医术药理的学府的时候,他立刻被这个闻所未闻的想法吸引住了。
而且袁耀还向他保证,他在这所学府可以去留自便,以后想走随时可以走,而且不用担任行政官职,被人束缚。华佗便立刻答应了参与搭建这所学府。
于是在豫章郡新任郡丞谌礼及一众南昌强族的支持下,有史以来第一个专门培养医学、药学人才的官学在南昌挂牌成立了。
这所专攻医药学的官学,被华佗和张机暂时命名为豫章医学府。
华佗为教授,专事传教医学。张机则既担任教授,又担任医学府令,负责这座学府的日常管理。
但当袁耀提出广招生源,同时培养“医”“药”“护”三类人才,而且从低到高分级设立医学院的时候,华佗和张仲景两人虽然眼前一亮,顿感新异。
但片刻过后,这两位联合创始人都投了反对票。
原因是,袁耀的想法完全脱离了现实。
在汉代,识字率低到令人发指。而能否读书识字却又是从医的一大门槛。
但是能读书识字的人基本家庭条件都不差,然而医术被视为末技,医者被视为百工、贱工,地位极其卑贱。
而且你只要会读书写字,再差也能在县里乡里混个小吏的差事,何必要自讨苦吃,当个不受待见的医者呢?
虽然治病救人的职业很重要,但在这个感冒发烧都难以医治,大多数病全靠自愈的古代社会,老百姓们宁愿相信神婆巫术和鬼神之说,也不愿意相信医术能救人。
张角的太平道,就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一般只有家道衰落者,亦或是对治病救人特别感兴趣的,才会学习医术从事医者职业。
就比如张仲景自己。
袁耀虽然有心建立起一整套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但现实告诉他,这种事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来。
所以他便先按照华佗和张仲景的建议,先将豫章郡的医者们重金召集在一起,选拔其中合适之人,或使之充任为学府的医教,或收为华佗的弟子加以培养。
华佗时年五十,行医三十载,早有累累盛名,用他的名义招收弟子,有事半功倍之效。
医学府暂时只开设两班,其一为长期班,只招收十四岁以下识字之人,好让张仲景和华佗从头培养,期冀这些少年能成为未来新一代的医学中坚人才。
另一科为速成班,招收二十岁以下、十八岁以上的青年。只需学习一些简单的医术,比如包扎伤口、固定骨折、识药采药用药敷药这些。学制三到六个月,学成即派往军中,充为军医。
为了表示支持,谌礼、徐宗等南昌强族,每家都派遣了一两个不受待见的支族末户子弟,作为长期班的第一批学员,如此才使得长期班凑了十来个学员,勉强开办起来。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速成班,则根本不缺学员。
袁耀给军医的待遇略高于普通士卒,不仅免除其家中赋税徭役,而且每月额外给家里补贴一石粮食。当然在豫章医学府就学时,还一律包管食宿。
豫章百姓们一听,纷纷连夜带着家里的儿子赶到豫章医学府门口报名。
虽然是军医,要上战场有生命危险,但这可比当大头兵强多了。在这乱世,每家每户都可能被抽丁,还不如早早把儿子送去当军医,这样风险还能小一点,家里还能更好过一点。
唯一的风险就是,袁耀可千万别被人打跑了。新太守来了,可不会管之前的政策。
见报名人数大大超出了预计,华佗和张机一合计,便是将年龄限制又改成了十八岁以下、十六岁以上。
还从这些人中间挑选了一些天资聪颖之人,准备再开一个预科班,教这些人认书识字,也好给长期班补充学员。
豫章医学府这边有华佗和张仲景把关,谌礼等官吏大开方便之门,袁耀也不用过多操心。
他只需要负责大撒币就好。
这段时间,从东边传来的军情也逐渐多了起来。
“少将军近来可安好?”谌礼步入大帐,朝着袁耀便是拱手一拜。
“一切安好”袁耀笑着回道:“谌郡丞还是这么满面春风的,这履新的喜事都过去七八天了!”
谌礼笑道:“下官能升任这郡丞,全凭少将军提携;因此谌某看到少将军,是不由自主的喜悦!”
“下官今日拜访,乃是有军情要事禀报。”
谌礼说着,还看了一眼旁边的黄忠。
他在荆州军中见过黄忠,虽然最近听说袁耀用一万石粮食将他从刘磐手下换了过来,但谌礼此时还是保持了最基本的警惕。
袁耀放下了手中的竹简,笑道:“无妨,黄将军是自己人,谌郡丞有事但说无妨。”
“禀少将军,下官在鄱阳有一位故人,今日他派人送来口信,说是朱皓近日得到了鄱阳三家强族的举族支持,兵力大增!”
谌氏是近些年豫章诸多地方宗族中唯一一家跃升为郡中大族的土著,有些关系网也并不奇怪。
“谌郡丞请细言之。”
“这三家鄱阳宗族,分别是彭氏、李氏和王氏。其首领分别为彭材、李玉、王海,其中又以彭材为尊。”
“这个彭材,想必少将军知道吧。”
袁耀听后也是大感诧异:“这彭材还没死吗?”
“本将军还以为上缭一战已将彭氏土崩瓦解,此人就算不死于乱军中,也逃到深山老林夹起尾巴做人了。”
“怎么现在突然又蹦出来了?”
谌礼微微一笑:“看来正如我所料,将军并不知这彭氏的渊源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