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二百四十六章 成就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第二百四十六章 成就

小说:苟在明末当宗室作者:夜深字数:3396更新时间 : 2024-02-18 11:49:53
    看着桌上的东西,徐宪成略迟疑了下就表情释然,他并没有推辞,直接把这些收了下来。

    朱慎锥的好意他心里明白,何况朱慎锥给他的这些的确有用,毕竟游学不是游玩,这一次游学徐宪成准备去各地走走,一来一去起码一年时间,说不定还会更久。

    下一次科举是两年后了,徐宪成准备等离乡试前半年才准备回来,在外这么久的时间,不做准备是不行的。

    徐家只是小康之家,徐宪成游学虽自己做了准备,但算下来盘缠还是有些不够。原本徐宪成打算回平顺后找同窗借点钱,另外还做好了游学路上顺便带点货物去南方,靠贩卖赚取路费的想法。

    不过现在用不着了,朱慎锥直接给了他这些,虽说不多,可节约着花供游学却是足够了。有这些银子他的游学计划就顺利的多,更何况还有一面周安民的腰牌,这可是好东西,万一出门在外有问题,找锦衣卫求助能省却许多麻烦。

    见徐宪成收下这些,朱慎锥这才放了心。另外朱慎锥告诉徐宪成,这一次回平顺他准备好了给徐家礼物,到时候让徐宪成带回去。随着礼物之外还有两头驴,其中一头给老丈人平日代步,另一头徐宪成不是要游学么?正好也派得上用处。

    倒不是朱慎锥不想多给徐宪成些银子,正如他所说的那样,给多了带着也不方便,而且身上银子多了在外容易被人盯上,四十两银子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只要不大手大脚,足够徐宪成游学的花销了。

    至于驴子也是朱慎锥特意考虑的,朱慎锥的恒通商行这边马匹不少,毕竟商行和蒙古人有着合作,蒙古部落里马这种玩意不稀罕的。但朱慎锥没有给马只给了驴子,考虑的是马在大明是军需物资,在山西这边不担心,可一旦去了其他地方,一个文弱书生带着马上路太引人注目,更是招来麻烦。

    至于驴子就没问题了,骑驴外出很是寻常,而且相比难以伺候的马儿而言,驴子更好打理,无非就是走的慢些罢了,可游学又不是赶路,骑驴慢些反而更稳妥。

    新年过去,天启三年也来临。

    转眼就到了元宵节,热闹的元宵过后,徐宪成也准备离开平阳了。

    见弟弟要走,徐静秋心里很是不舍,不过她也知道自己弟弟不可能一直住在家里,毕竟现在自己不是徐家的女儿了,而是朱家的媳妇,作为小舅子来做客是没问题的,可一直住着也不是一回事。

    而且徐宪成接下来还要去游学,徐静秋明白自己这个弟弟心中的志气,哪怕她心里再有担忧,却表面上却不显露出来,反而笑呵呵地帮着弟弟准备行李。

    知道妻子心里所想,朱慎锥好言安慰了她几句,又在她耳边轻声说了自己的安排。听了朱慎锥的话,徐静秋这才放下心来,同时对自己丈夫如此细心安排自己弟弟不由得感动。

    十六那天,朱慎锥夫妻送徐宪成,一直送到了城门口。

    徐宪成让他们不用再送了,他出了城直接沿着官道走用不了多久就能回到平顺。如今天气还没回暖,这冰雪都没化呢,外面风大,姐姐又生产不久,风吹多了不好。

    就这样,徐宪成挥手和朱慎锥他们道别,上了一头驴,另一头驴载着给徐家带的礼物和行囊,慢慢朝着官道远处而去。瞧着自己弟弟的身影渐渐越远,慢慢消失不见,徐静秋终于忍不住落下了泪水。

    “放心吧,小弟这次游学不会有事,我已经给姐夫去了书信,他会安排人暗中照料。”握着徐静秋有些冰冷的手,朱慎锥柔声对妻子道。

    徐静秋点点头,在朱慎锥的陪伴下回了家。到了家中,就听到孩子在啼哭呢,刚才还牵挂弟弟的徐静秋一下子就把其他事抛到了脑后,连忙快步进了屋,一看孩子这不是睡醒了饿了么?把孩子抱在怀里喂孩子吃奶,小家伙大口吃着,屋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平淡无奇,随着春天的来临,天气也开始渐渐变暖。

    其中朱慎锥抽空去了一趟赵屋岭,看了看那边的情况。因为冯铨来山西的缘故,朱慎锥已好几个月没去赵屋岭了,虽然其中有书信来往,他也知道赵屋岭这边一直按照他的计划在顺利进行着,可有些事光是书信是不够的,还得亲眼去看一看。

    到了赵屋岭一看,果然如同书信中所写的那样,如今的赵屋岭相比最初的变化可不小。

    现在整个赵屋岭按照计划已有了完整的模样,无论是开荒的百户所还是矿山,都已颇具规模。

    虽然因为冬天的缘故,田地和矿山停歇了两个多月,可现在随着春天的来临一切井井有条地复苏。

    今年的开荒和田地耕种要比去年更多些,因为多了些从草原上运来的牛马,开荒种植的人力效率更提高了不少,只要老天爷不乱发脾气,想来今年秋收会很不错,就像去年那样,虽说这边才刚刚开始,可收获时去掉百户所的自用,再加上卫所的分拨等等,朱慎锥这边还是有所结余。

    这一切都是好的开端,想来等到今年过去,不光是赵屋岭,还有羊头山那边都能积攒不少粮食下来。

    不过这远远不够,朱慎锥很清楚这几天大明问题不大,可再过些年,明末的连年大旱就要来临。

    这场大旱是500年来从未有遇的,大明十五行省都遭遇了大旱,而且持续了足足五年时间。

    南方还好些,毕竟南方河流水系发达,哪怕再干旱断流的也只是一些小河小溪,大江大河还是有水的,虽然困难毕竟还没达到最严重的情况,对于农业的冲击也没到彻底摧毁的地步。

    可北方就不行了,北方本就不如南方水源发达,一两年的干旱还能熬熬,可连续五年的大旱给整个北方的打击是破坏性的。随着大旱的持续,整个北方许多地方用一句“赤地千里”来形容丝毫不为过,尤其是大旱带来的农作物减产甚至颗粒无收,使得老百姓根本就没有能力靠自己活下去。

    这也是明末大乱的起因,没了吃的人活不了,为了活命只能造反。朱慎锥虽然对历史不是太过了解,可明末的大旱却是听说过的,他并不知道真正发生的时间段,可现在提前做好准备,尽量储蓄粮食,这是朱慎锥唯一能做的。

    工坊那边发展的不错,赵大是个做事的好手,自从把他放到工坊管事,又给他谋了个官身后,赵大做起事来尽心尽力,为朱慎锥办事比他给自己家做事还上心几分。

    在赵大的用心下,工坊稳步发展,眼下已颇具规模。工坊除了冶炼之外,器具的制作也有了一定的规模,相比最初产量提升了许多倍。

    在工坊走动,看着仓库里摆放整整齐齐的那些东西,朱慎锥心中很是满意。这些东西各式各样的都有,除了铁锅、锄头、斧子、锯子等普通铁制品外,还有枪头、刀剑这些军用器械,甚至连鸟枪、火枪这些也有,其中还有两门仿制的佛郎机炮。

    不过赵大告诉朱慎锥,这佛郎机炮还没最终定型,现在仿制的只是依造从卫所那边运来的佛郎机进行一对一地打造。不过打造下来的效果并不好,倒不是工艺的问题,赵大的手艺是非常不错的,赵屋岭这边也有专业的匠户,仿造这玩意不算太难。

    可不管是仿造出来的或者是原本那门从卫所弄来的佛郎机,在使用中不尽人意,这个情况按照老金等人的说法,是卫所的佛郎机本就不是正宗的佛郎机,原本就是仿造品,而且制造时粗制滥造只能勉强使用,按照这个程度再进行仿造,哪怕做的再好先天也有不足。

    为此,赵大特意把老金等人请来,虚心请教之前戚家军使用的佛郎机炮是如何的。不过老金他们虽然用过却不是专业人士,他的身份是当兵打仗的戚家军,而不是工匠,东西好不好用了自然明白,可要说清楚里面的道道就没那么容易了。

    可就算这样,赵大还是从老金那边了解到了一些细节,再加上他自己多年的经验和仿造时的摸索,赵大还是找到了一切窍门和法子,这些日子赵大已经开始自行设计和研究佛郎机的制作了,不过究竟能否完成,完成后的效果怎样,这都需要时间。

    除去这些外,还有两个好消息。

    一个好消息就是老金等人的练兵已有了初步成效,几个月下来在老金他们的操练中,一哨四队人已经有了模样,朱慎锥到赵屋岭特意去看过操练,和最初相比这些人已大不相同,站在操持上持械而立,令行禁止之下已有了几分强军的模样。

    尤其是当老金等人让四队分开,由王晋武等人各自为队长领军,进行演习厮杀的时候,随着号令和口哨的调动下,这些士兵摆开阵形,无论进攻还是转向都阵法变幻进退有度,相互之间打的你来我往喊杀声连天,看的朱慎锥更是喜上眉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