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青铜器
小说:穿在1977作者:狸猫换银子字数:5082更新时间 : 2024-12-27 00:19:31
虽说有背锅的嫌疑,不过对于何青生的安排,陈凡内心还是表示欣然接受。
不就是出国名额安排么,看他们紧张兮兮的,一脸看着烫手山芋的样子,在陈凡这里,还真没当回事。
今年不是举办了留学生选拔考试么,再过一个月,12月底,第一批留学生就会赶赴美国,两年后,他们陆续全部回国。
之后便是源源不断的留学生回国,他们不仅带回来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同时也带来外面的消息。
嗯,钟老是第二批,79年年底去的英国。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国内刮起了出国热的风潮。
有单位的、想方设法去争出国名额,没单位的,也削尖了脑袋想钻出去。
平心而论,出国名额确实非常珍贵,让很多人为之疯狂。
甚至有个别不成熟的小同志,为了出国而失去了理智,只要给名额,竟然甘愿任人摆布。
若是得偿所愿还好,没如愿的又会扯出一大串麻烦事。
总之乱七八糟的事情一大堆。
可是那些掌握名额分配的人,除了极少数谋取私利的,却也没见有多少招来天怒人怨?
其实呢,只要不去故意针对谁,这种大范围选拔、而名额又有限的情况下,落选不才是正常的事么。
谁会闲得没事去记恨负责人呢?
真是吃饱了撑着。
所以说,只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搞暗箱操作,陈凡心里一点都不虚。
当然,表面功夫还是要演一演,毕竟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嘛。
谈完了这件事,何青生见陈凡没有说什么反对的话,心里终于松了口气。
没办法,对这个小年轻,就没办法用常规对待下属的方式去处理,谁让自己塞过去的都是麻烦事呢,也只能好言好语地来劝,总算结果是好的。
谈完事情,何青生扔掉烟头,起身走到办公桌后面,拉开抽屉拿出一个信封。
陈凡看着他的动作,心里隐隐有些猜测,“不会又是汇款单吧?”
何青生走过来递给他,笑道,“自己拆开看。”
陈凡打开信封,抽出来两张汇款单,一张3万两千美元,一张四万七千美元,加起来就是7万9,果不其然,都是高桥出版社寄来的稿费。
何青生坐到沙发上,对着他说道,“3万2那张,就是上次跟你说过的加印,4万7那张,是第二部出版作品的加印,前后凑到了一起,高桥社长就前后脚寄过来了。”
高桥社长?
陈凡满脸古怪地看了他一眼,记得老何同志和他一样,以前都是喊高桥小本子的?
看到他的眼神,何青生老脸微微发红,随即干咳一声,说道,“坦白说,人家对咱们还算不错,将心比心嘛,对吧。”
陈凡将汇款单揣进兜里,“正好,我手里侨汇券都快用完了,可以补充一批。”
顿了一下,他对着两人说道,“这事儿别给我捅出去啊,要不然又有人找我来换。”
虽然侨汇券也可以卖钱,可他又不差钱,没事儿赚那个钱干嘛,还不如留在手里,省得每次需要用外汇的时候,都薅周亚丽的羊毛。
见陈凡小气的样子,何青生很是豪气地将手一挥,“没事,现在咱们单位不差这点侨汇券。”
就在陈凡若有所思的时候,谭庸在一旁说道,“我们跟高桥出版社达成合作意向,初步选了5个作家的作品送过去,已经通过那边的审核。
不得不说,这个小本子给钱很痛快,5部作品虽然比不上你之前的稿费,但也有几万美元,钱也已经到账,如今咱们单位,是真不缺侨汇券这东西。”
在这方面,陈凡跟谭庸的意见保持一致。
小本子别的东西不行,但钱是真的好。
喝了口茶,陈凡拍拍大腿站起来,说道,“没别的事了吧,那我走了啊。”
何青生赶紧起身问道,“去哪里?待会儿许秘书长他们回来,就要商量分房了啊。”
陈凡笑道,“分房我也说不上话啊。难道我说给我们科室的小边分一套三房,你们也同意?”
何青生老脸一黑,不说话了。
陈凡,“徐教授给我布置了作业,要去博物馆学习,寒假前还要交一篇论文,我得赶紧过去看看。”
见他是真有任务在身,何青生便不再多说,挥挥手放他离开。
……
11月29日,星期三,农历十月二十九。
宜修造、拆卸、打扫、祈福。
忌搬家。
昨天许启珍去城建委房管局办好交房手续,带着证明文件回来、将资料登记存档之后,又和何青生他们简单商议过,便决定在今天分房。
这年头大部分事情效率都比较慢,但是也有效率特别高的,比如领工资、发福利和分房子。
尤其是分房子,大多数时候还没等单位宿舍楼建好,就已经被分配完毕,交房那不过是走个程序。
省作协这种,等房子到手再分配,还算是慢的。
现在房子到手,当然不能再慢下去。都是提前规划好的事情,也没有别的需要考虑,再加上作协这边人员不多,那就更好说了。
哪些人可以住小院、哪些人分三房、哪些人住两房,最后谁谁谁只能选单身宿舍,名单也早就已经定好。
所以也不需要啰里啰嗦,直接分批次抓阄就行。
唯有陈凡除外。
单位里都知道他自己掏了钱,一共花了3000块,比大城市同样的房子还贵,最先定房也理所当然。
虽说价格比较高,但是也没坑他。
因为除了房子,还包含了全套的家具,都是陈凡指定的高档木料打造,3000块钱里面,家具钱就占了一半还多,保证价格公道、童叟无欺。
更别说房产证上,把前后院的地皮也囊括进去,怎么算也不会亏。
(1975年的私房证,日期那里少印了一个七)
(封底的日期是完整的,不过这东西的样式全国各地的都不一样。而且当年房产政策也不一样,不少小地方可以买卖私房,只有房源紧张的大城市,才会统筹调配,禁止私下交易。)
拿了房产证,就代表房子是陈凡自己的了,他也没去掺和分房,
转身就跑去文艺新村隔壁还在施工的工地上,找到了黄天志。
照旧是烟搭桥。
一支烟点燃,黄天志看着他有些发愣,“你要盘炕?”
他说着扭头左右看了看,再回过头来,眼里满是不可思议,“虽然江南冬天有点冷,可是盘炕?是不是太夸张了?”
陈凡抽着烟,感叹地说道,“你睡过炕吗?”
黄天志迟疑了一下,轻轻摇了摇头,又问道,“你睡过?”
陈凡,“可不是么。就是睡过炕,才知道冬天睡炕的好处啊。”
他双手比划着手势,“我前天去看过我那房子,主卧面积挺大的,回头盘一个两米乘三米的大炕,炕脚正好在卫生间的位置,一点都不影响。
那主卧后面就是厨房,炕灶就可以设在厨房里,那边烧火、这边暖炕,多好!夏天的时候把灶封掉,换成煤炉子烧火,对主卧的温度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这些细节我可都是考虑好了的,不是突发奇想。”
黄天志咂咂嘴,抓了抓脑袋,感觉有些头疼,“可是你想得再美,咱们这里也没有会盘炕的老师傅啊!”
陈凡掸掸烟灰,淡定地说道,“不就是盘炕么,小事一件,我会。”
说着从兜里摸出两张设计图,递过去给他,“简单易懂,不认字都能照着施工。”
黄天志眼里略微有些迟疑,顿了两秒才接过去,看了看图纸,还真是一个东北大炕的设计图。
他不禁有些惊讶,“你从哪里学的这玩意儿?”
江南冬天很冷是不错,可正常人真没有在家里盘炕的,原因很简单,这里冬天很冷,可夏天更热,甚至比广东那边还热,家里盘炕的话,夏天屋子里就没法待了。
除非像陈凡这样,一口灶只在冬天用用,其他时候就用煤炉,可那样不是太浪费了么。
陈凡抽了口烟,嘿嘿笑道,“从哪里学的?不就是图书馆么。实用建筑书里面也有,也就是你不爱看书,只要多看书,好多稀奇古怪的知识都能从书里学到,绝对不白看。”
黄天志苦笑着晃了晃脑袋,“行,既然你想盘炕,那我现在就安排几个人过去,今天就能改好。”
陈凡呵呵笑道,“放心,不让师傅们白干,需要多少工钱,你说个数,回头一起结算。”
这座房子,从头到尾他都没有参与设计,直到前几天才看见是什么样子。
当时看着波光凌凌的湖面,吹着带有寒气的湖风,就想到冬天可能会特别冷,于是就想在家里盘个炕。
就像他跟黄天志说的那样,这东西没睡过也就算了,既然享受过,那当然希望住得更舒服些。
黄天志听他说施工费,便摇头笑道,“没必要,就稍微改造一下而已,工人、材料都是现成的,哪还用收你的钱,我正常给他们算出勤就行。”
陈凡笑着点点头,也没有拒绝。
靠公吃公嘛,只要不是特别过分,任谁都不会当回事。
咳咳,较真的人也不是没有,不过大多都被供起来,当吉祥物了。然后,就没有了后来。
黄天志一点也没耽误,当即调了一个小组,去隔壁文艺新村改造房子。
而带领这个小组的老师傅,刚开始还没太当回事,等听见黄天志说是要盘炕,再看到那两张图纸,脸色不禁古怪之极。
竟然真有人在江南盘炕?
不过总的来说,他的心情还算不错,这项工程并不复杂,还能学会盘炕的方法,应该算是赚了吧?
就是不知道下一家盘炕的人家在哪里?
……
陈凡没在房里盯着,上有黄天志亲自安排、下有老师傅对大炕有兴趣,再加上这年头老手艺人对技术的虔诚,根本不用担心质量,明天再来验收就行。
老师傅是头一次、没盘好怎么办?
这有什么关系呢,人就在旁边工地,把他们拉过来再改就是,一点都不麻烦。
离开工地,他开着车穿过江大校园,也没有在校园里停留,直奔江南省博物馆。
……
省博物馆也位于市中心地带,与江大相距不远,就在文化宫附近。
这里几乎是省城文化单位的集中地,省文化厅、省城文化局、文联,以及江南省文联最初的成员单位:作协、音协、戏协、舞协,都在这一带。
此外还有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等。
省博物馆被安置在这里,也很合情合理。
昨天陈凡取了稿费之后,便拿着徐教授写的推荐信到这里报到,张馆长亲自接待,给他办了一个临时通行证。
从今天起,每天他都会来这里学习国宝知识。
停好车,陈凡拿着通行证进了博物馆,张馆长早已等在入口处。
见到他进来,也不说废话,带着他便往里走,同时介绍道,“江南博物馆肯定比不上故宫,但背靠着人文、经济鼎盛的江南,好东西也不少。
馆藏种类众多,物品从上古时期到当代,囊括了上下几千年的历史。
从青铜器、漆木器、金银器、竹木简牍,到玉器、陶瓷、书画、古籍善本,种类全面,几乎无所不包。”
陈凡跟在他身后一步处,看着被玻璃罩保护着的藏品,眼神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古董这东西,喜欢的人、是真心喜欢得不得了,但不喜欢的人,看上去也就是些坛坛罐罐、旧时杂物。
这个与是否有文化、几乎完全无关。
哪怕是文人墨客,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类东西,有的人爱书法、有的人爱金石、有的人爱古董,大家各有各的心头好。
也许从价值上来说,古董的地位最高,可从爱好上来衡量,谁还不是个宝贝呢?哪来的高低之分?
所以,这些宝贝在陈凡眼里,确实也就那样,可能还比不上家里的三只熊猫。
嗯,哪怕是眼前这尊四方鼎也不行。
张馆长拿出钥匙,将玻璃防护罩打开,这尊几千年前的青铜鼎便展现在陈凡面前。
他转身看着陈凡,轻声说道,“徐老的意思,是让我尽可能地给你介绍一些国宝,最主要的是要教会你鉴宝的手段,因为其中包含了当时的社会科技水平、审美和历史背景等知识。
今天,我给你上的第一课,就是青铜器!”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不就是出国名额安排么,看他们紧张兮兮的,一脸看着烫手山芋的样子,在陈凡这里,还真没当回事。
今年不是举办了留学生选拔考试么,再过一个月,12月底,第一批留学生就会赶赴美国,两年后,他们陆续全部回国。
之后便是源源不断的留学生回国,他们不仅带回来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同时也带来外面的消息。
嗯,钟老是第二批,79年年底去的英国。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国内刮起了出国热的风潮。
有单位的、想方设法去争出国名额,没单位的,也削尖了脑袋想钻出去。
平心而论,出国名额确实非常珍贵,让很多人为之疯狂。
甚至有个别不成熟的小同志,为了出国而失去了理智,只要给名额,竟然甘愿任人摆布。
若是得偿所愿还好,没如愿的又会扯出一大串麻烦事。
总之乱七八糟的事情一大堆。
可是那些掌握名额分配的人,除了极少数谋取私利的,却也没见有多少招来天怒人怨?
其实呢,只要不去故意针对谁,这种大范围选拔、而名额又有限的情况下,落选不才是正常的事么。
谁会闲得没事去记恨负责人呢?
真是吃饱了撑着。
所以说,只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搞暗箱操作,陈凡心里一点都不虚。
当然,表面功夫还是要演一演,毕竟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嘛。
谈完了这件事,何青生见陈凡没有说什么反对的话,心里终于松了口气。
没办法,对这个小年轻,就没办法用常规对待下属的方式去处理,谁让自己塞过去的都是麻烦事呢,也只能好言好语地来劝,总算结果是好的。
谈完事情,何青生扔掉烟头,起身走到办公桌后面,拉开抽屉拿出一个信封。
陈凡看着他的动作,心里隐隐有些猜测,“不会又是汇款单吧?”
何青生走过来递给他,笑道,“自己拆开看。”
陈凡打开信封,抽出来两张汇款单,一张3万两千美元,一张四万七千美元,加起来就是7万9,果不其然,都是高桥出版社寄来的稿费。
何青生坐到沙发上,对着他说道,“3万2那张,就是上次跟你说过的加印,4万7那张,是第二部出版作品的加印,前后凑到了一起,高桥社长就前后脚寄过来了。”
高桥社长?
陈凡满脸古怪地看了他一眼,记得老何同志和他一样,以前都是喊高桥小本子的?
看到他的眼神,何青生老脸微微发红,随即干咳一声,说道,“坦白说,人家对咱们还算不错,将心比心嘛,对吧。”
陈凡将汇款单揣进兜里,“正好,我手里侨汇券都快用完了,可以补充一批。”
顿了一下,他对着两人说道,“这事儿别给我捅出去啊,要不然又有人找我来换。”
虽然侨汇券也可以卖钱,可他又不差钱,没事儿赚那个钱干嘛,还不如留在手里,省得每次需要用外汇的时候,都薅周亚丽的羊毛。
见陈凡小气的样子,何青生很是豪气地将手一挥,“没事,现在咱们单位不差这点侨汇券。”
就在陈凡若有所思的时候,谭庸在一旁说道,“我们跟高桥出版社达成合作意向,初步选了5个作家的作品送过去,已经通过那边的审核。
不得不说,这个小本子给钱很痛快,5部作品虽然比不上你之前的稿费,但也有几万美元,钱也已经到账,如今咱们单位,是真不缺侨汇券这东西。”
在这方面,陈凡跟谭庸的意见保持一致。
小本子别的东西不行,但钱是真的好。
喝了口茶,陈凡拍拍大腿站起来,说道,“没别的事了吧,那我走了啊。”
何青生赶紧起身问道,“去哪里?待会儿许秘书长他们回来,就要商量分房了啊。”
陈凡笑道,“分房我也说不上话啊。难道我说给我们科室的小边分一套三房,你们也同意?”
何青生老脸一黑,不说话了。
陈凡,“徐教授给我布置了作业,要去博物馆学习,寒假前还要交一篇论文,我得赶紧过去看看。”
见他是真有任务在身,何青生便不再多说,挥挥手放他离开。
……
11月29日,星期三,农历十月二十九。
宜修造、拆卸、打扫、祈福。
忌搬家。
昨天许启珍去城建委房管局办好交房手续,带着证明文件回来、将资料登记存档之后,又和何青生他们简单商议过,便决定在今天分房。
这年头大部分事情效率都比较慢,但是也有效率特别高的,比如领工资、发福利和分房子。
尤其是分房子,大多数时候还没等单位宿舍楼建好,就已经被分配完毕,交房那不过是走个程序。
省作协这种,等房子到手再分配,还算是慢的。
现在房子到手,当然不能再慢下去。都是提前规划好的事情,也没有别的需要考虑,再加上作协这边人员不多,那就更好说了。
哪些人可以住小院、哪些人分三房、哪些人住两房,最后谁谁谁只能选单身宿舍,名单也早就已经定好。
所以也不需要啰里啰嗦,直接分批次抓阄就行。
唯有陈凡除外。
单位里都知道他自己掏了钱,一共花了3000块,比大城市同样的房子还贵,最先定房也理所当然。
虽说价格比较高,但是也没坑他。
因为除了房子,还包含了全套的家具,都是陈凡指定的高档木料打造,3000块钱里面,家具钱就占了一半还多,保证价格公道、童叟无欺。
更别说房产证上,把前后院的地皮也囊括进去,怎么算也不会亏。
(1975年的私房证,日期那里少印了一个七)
(封底的日期是完整的,不过这东西的样式全国各地的都不一样。而且当年房产政策也不一样,不少小地方可以买卖私房,只有房源紧张的大城市,才会统筹调配,禁止私下交易。)
拿了房产证,就代表房子是陈凡自己的了,他也没去掺和分房,
转身就跑去文艺新村隔壁还在施工的工地上,找到了黄天志。
照旧是烟搭桥。
一支烟点燃,黄天志看着他有些发愣,“你要盘炕?”
他说着扭头左右看了看,再回过头来,眼里满是不可思议,“虽然江南冬天有点冷,可是盘炕?是不是太夸张了?”
陈凡抽着烟,感叹地说道,“你睡过炕吗?”
黄天志迟疑了一下,轻轻摇了摇头,又问道,“你睡过?”
陈凡,“可不是么。就是睡过炕,才知道冬天睡炕的好处啊。”
他双手比划着手势,“我前天去看过我那房子,主卧面积挺大的,回头盘一个两米乘三米的大炕,炕脚正好在卫生间的位置,一点都不影响。
那主卧后面就是厨房,炕灶就可以设在厨房里,那边烧火、这边暖炕,多好!夏天的时候把灶封掉,换成煤炉子烧火,对主卧的温度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这些细节我可都是考虑好了的,不是突发奇想。”
黄天志咂咂嘴,抓了抓脑袋,感觉有些头疼,“可是你想得再美,咱们这里也没有会盘炕的老师傅啊!”
陈凡掸掸烟灰,淡定地说道,“不就是盘炕么,小事一件,我会。”
说着从兜里摸出两张设计图,递过去给他,“简单易懂,不认字都能照着施工。”
黄天志眼里略微有些迟疑,顿了两秒才接过去,看了看图纸,还真是一个东北大炕的设计图。
他不禁有些惊讶,“你从哪里学的这玩意儿?”
江南冬天很冷是不错,可正常人真没有在家里盘炕的,原因很简单,这里冬天很冷,可夏天更热,甚至比广东那边还热,家里盘炕的话,夏天屋子里就没法待了。
除非像陈凡这样,一口灶只在冬天用用,其他时候就用煤炉,可那样不是太浪费了么。
陈凡抽了口烟,嘿嘿笑道,“从哪里学的?不就是图书馆么。实用建筑书里面也有,也就是你不爱看书,只要多看书,好多稀奇古怪的知识都能从书里学到,绝对不白看。”
黄天志苦笑着晃了晃脑袋,“行,既然你想盘炕,那我现在就安排几个人过去,今天就能改好。”
陈凡呵呵笑道,“放心,不让师傅们白干,需要多少工钱,你说个数,回头一起结算。”
这座房子,从头到尾他都没有参与设计,直到前几天才看见是什么样子。
当时看着波光凌凌的湖面,吹着带有寒气的湖风,就想到冬天可能会特别冷,于是就想在家里盘个炕。
就像他跟黄天志说的那样,这东西没睡过也就算了,既然享受过,那当然希望住得更舒服些。
黄天志听他说施工费,便摇头笑道,“没必要,就稍微改造一下而已,工人、材料都是现成的,哪还用收你的钱,我正常给他们算出勤就行。”
陈凡笑着点点头,也没有拒绝。
靠公吃公嘛,只要不是特别过分,任谁都不会当回事。
咳咳,较真的人也不是没有,不过大多都被供起来,当吉祥物了。然后,就没有了后来。
黄天志一点也没耽误,当即调了一个小组,去隔壁文艺新村改造房子。
而带领这个小组的老师傅,刚开始还没太当回事,等听见黄天志说是要盘炕,再看到那两张图纸,脸色不禁古怪之极。
竟然真有人在江南盘炕?
不过总的来说,他的心情还算不错,这项工程并不复杂,还能学会盘炕的方法,应该算是赚了吧?
就是不知道下一家盘炕的人家在哪里?
……
陈凡没在房里盯着,上有黄天志亲自安排、下有老师傅对大炕有兴趣,再加上这年头老手艺人对技术的虔诚,根本不用担心质量,明天再来验收就行。
老师傅是头一次、没盘好怎么办?
这有什么关系呢,人就在旁边工地,把他们拉过来再改就是,一点都不麻烦。
离开工地,他开着车穿过江大校园,也没有在校园里停留,直奔江南省博物馆。
……
省博物馆也位于市中心地带,与江大相距不远,就在文化宫附近。
这里几乎是省城文化单位的集中地,省文化厅、省城文化局、文联,以及江南省文联最初的成员单位:作协、音协、戏协、舞协,都在这一带。
此外还有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等。
省博物馆被安置在这里,也很合情合理。
昨天陈凡取了稿费之后,便拿着徐教授写的推荐信到这里报到,张馆长亲自接待,给他办了一个临时通行证。
从今天起,每天他都会来这里学习国宝知识。
停好车,陈凡拿着通行证进了博物馆,张馆长早已等在入口处。
见到他进来,也不说废话,带着他便往里走,同时介绍道,“江南博物馆肯定比不上故宫,但背靠着人文、经济鼎盛的江南,好东西也不少。
馆藏种类众多,物品从上古时期到当代,囊括了上下几千年的历史。
从青铜器、漆木器、金银器、竹木简牍,到玉器、陶瓷、书画、古籍善本,种类全面,几乎无所不包。”
陈凡跟在他身后一步处,看着被玻璃罩保护着的藏品,眼神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古董这东西,喜欢的人、是真心喜欢得不得了,但不喜欢的人,看上去也就是些坛坛罐罐、旧时杂物。
这个与是否有文化、几乎完全无关。
哪怕是文人墨客,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类东西,有的人爱书法、有的人爱金石、有的人爱古董,大家各有各的心头好。
也许从价值上来说,古董的地位最高,可从爱好上来衡量,谁还不是个宝贝呢?哪来的高低之分?
所以,这些宝贝在陈凡眼里,确实也就那样,可能还比不上家里的三只熊猫。
嗯,哪怕是眼前这尊四方鼎也不行。
张馆长拿出钥匙,将玻璃防护罩打开,这尊几千年前的青铜鼎便展现在陈凡面前。
他转身看着陈凡,轻声说道,“徐老的意思,是让我尽可能地给你介绍一些国宝,最主要的是要教会你鉴宝的手段,因为其中包含了当时的社会科技水平、审美和历史背景等知识。
今天,我给你上的第一课,就是青铜器!”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