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李相,你说呢?
小说:家父秦始皇作者:何须言名字数:2400更新时间 : 2023-11-19 07:12:11
我忍住笑意,开口安慰道:“李相不必有所疑虑,只是百家学宫修书一事已经结束,朕想与你和叔孙通商议一下将学宫作何所用,无他。”
李斯回神,应道:“是,陛下。”
吞了吞口水,终究没有说出第二句话。
我也无奈了,没再出声,就这样一路安静到了百家学宫。好在离得很近,不然我都感觉尴尬的气氛要凝成实质让我们两人窒息了。
进了学宫内,叔孙通先带我们去看了大秦书阁。
大秦书阁是将原来百家学宫主殿改为了藏书之所,作为大秦的国家图书馆,看起来还是很壮观的,二十排近十五尺高的书架分门别类整整齐齐排列,偏殿则是可以论道、读书。
我交代了一下要注意防火、虫蛀、发霉等等,别的也没什么,他们对藏书还是有一套的。看着面前的书海,我暗叹一声,若是这些典籍都保存下来,后世也不至于对先秦的历史了解得那么少。
随后我带着两人去了殿外,在一处桥边席地而坐。
叔孙通要让人拿些垫子过来,我摆了摆手,笑道:“这草地岂不是天然的垫子,何必舍近求远。”
顺孙通笑了笑,躬身一礼:“陛下所言有理,是臣迂腐了。”
言罢和李斯也坐了下来。
我刚要说话,从旁边路过三五个人,无意间往这边瞥了一眼,连忙上前道:“见过陛下!陛下怎么坐在地上……”
看到来人我有些无奈,居然又是司马砺!
我跟这哥们的缘分也太深厚了,出门逛个街能遇到他,学宫这么大还能遇见他。学宫中到处是为了防止他人进入学宫安排的禁军,现在大秦也安定下来了,所以并没有清空众人。
我摆摆手:“不必多礼。”
其他人一听我是皇帝,顿时激动不已,连忙一起行礼。活生生的皇帝啊,有多少人一辈子也见不到。
不过,话说回来,死的更见不到……
我笑着让他们免礼,略一思索,开口问道:“叔孙通,学宫中还有多少人?”
叔孙通躬身一礼:“回陛下,只有二十多人了,其他人都到郡县主持学宫了。”
我点点头,吩咐道:“还是拿些垫子过来,把学宫所有的人都叫过来吧,一起听听。”
叔孙通立刻去办了。
不多时,学宫中的二十三人齐聚在桥边的银杏树下,这时的银杏果还没有成熟,只有不时飘落的黄色银杏叶平添了一份秋天的美感。
看着学宫中激动的众人,我笑着道:“刚刚朕去看了你们修的书,很不错。大秦能保留下这些典籍,你们当居首功。”
众人齐声道:“谢陛下。”
我扫视了一圈众人,缓缓开口道:“朕知道你们来自不同的学派,也知道你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些人可能对朕不甚了解,对如今的大秦不知全貌。不过,没关系,这里的禁军马上就要撤走了,届时你们可以自由出入,去看看今天的大秦是如何的。”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平添了一份兴奋。
“朕今天来,是有一篇文章,想听听你们作何解。你们都是诸子百家的执牛耳者,不知能否给朕一个满意的答案。”
司马砺率先道:“陛下请讲。”
此时的李斯也竖起耳朵仔细听着,陛下叫自己来的原因,恐怕就在这篇文章了。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我将诸葛亮的《诫子书》缓缓朗诵出来,众人一时听得入了神。
沉思良久,叔孙通开口:“陛下,这文章可是陛下所作?真乃鞭辟入里,字字珠玑,与我儒家先贤荀子的《劝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他众人缓过神来,也连连称赞。
我微微一笑:“朕笔力不逮,一先贤所作尔。你等作何解?”
众人一时七嘴八舌,大体都差不多。因为《诫子书》本就是讲道理,而且讲得很清楚,众人说来说去也不过是修身养性、治学做人而已。
我笑了笑,伸手下压,众人顿时安静下来。
“这篇文章你们解读得都很不错,不过,却忽略了一点。这篇《诫子书》不单单是教给你们读书的道理,你们不久的将来都要去为官做吏,这篇文章同样可以作为你们为官的准则。”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如果你们在为官时能够做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就不会出现争权夺势、贪腐成性的现象,那大秦必会蒸蒸日上。”
“反之,若是过于沉迷权势,即便在为官初期能够为百姓殚精竭虑,时间久了也会迷失自己,必将陷入深渊。到那时回首,已然迟矣。”
“李相,你为官二十年,以为如何?”
李斯已经陷入了沉思,听到我叫他,顿时惊醒过来,缓缓开口道:“陛下所言不错。为官者,需得做到不贪恋权势,不贪图富贵,如此,方能成为一个好官。”
我微微一笑,接着道:“百家学宫很快便要接纳新人进来,你们都将由御史丞考察后派到各地治学或为官。可无论是治学还是为官,朕希望你们牢记这篇《诫子书》。”
众人皆是拱手称是。
“最后,朕再送你们一首……几句话: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莫要太看重眼下的权势,若是真的为黔首、为大秦着想,史书自会给你们留名万古,莫要让自己遗臭万年。”
秦朝没有五言律诗这种体裁,索性把包拯的这首《书端州郡斋壁》改成了几句话,希望包大人不要在宋朝开封府打喷嚏……
众人散去后,我邀请李斯一起回去,李斯却委婉拒绝了。
我笑了笑,没有多说,径直回了咸阳宫。看他心事重重的样子,希望他能明白我的苦心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李斯回神,应道:“是,陛下。”
吞了吞口水,终究没有说出第二句话。
我也无奈了,没再出声,就这样一路安静到了百家学宫。好在离得很近,不然我都感觉尴尬的气氛要凝成实质让我们两人窒息了。
进了学宫内,叔孙通先带我们去看了大秦书阁。
大秦书阁是将原来百家学宫主殿改为了藏书之所,作为大秦的国家图书馆,看起来还是很壮观的,二十排近十五尺高的书架分门别类整整齐齐排列,偏殿则是可以论道、读书。
我交代了一下要注意防火、虫蛀、发霉等等,别的也没什么,他们对藏书还是有一套的。看着面前的书海,我暗叹一声,若是这些典籍都保存下来,后世也不至于对先秦的历史了解得那么少。
随后我带着两人去了殿外,在一处桥边席地而坐。
叔孙通要让人拿些垫子过来,我摆了摆手,笑道:“这草地岂不是天然的垫子,何必舍近求远。”
顺孙通笑了笑,躬身一礼:“陛下所言有理,是臣迂腐了。”
言罢和李斯也坐了下来。
我刚要说话,从旁边路过三五个人,无意间往这边瞥了一眼,连忙上前道:“见过陛下!陛下怎么坐在地上……”
看到来人我有些无奈,居然又是司马砺!
我跟这哥们的缘分也太深厚了,出门逛个街能遇到他,学宫这么大还能遇见他。学宫中到处是为了防止他人进入学宫安排的禁军,现在大秦也安定下来了,所以并没有清空众人。
我摆摆手:“不必多礼。”
其他人一听我是皇帝,顿时激动不已,连忙一起行礼。活生生的皇帝啊,有多少人一辈子也见不到。
不过,话说回来,死的更见不到……
我笑着让他们免礼,略一思索,开口问道:“叔孙通,学宫中还有多少人?”
叔孙通躬身一礼:“回陛下,只有二十多人了,其他人都到郡县主持学宫了。”
我点点头,吩咐道:“还是拿些垫子过来,把学宫所有的人都叫过来吧,一起听听。”
叔孙通立刻去办了。
不多时,学宫中的二十三人齐聚在桥边的银杏树下,这时的银杏果还没有成熟,只有不时飘落的黄色银杏叶平添了一份秋天的美感。
看着学宫中激动的众人,我笑着道:“刚刚朕去看了你们修的书,很不错。大秦能保留下这些典籍,你们当居首功。”
众人齐声道:“谢陛下。”
我扫视了一圈众人,缓缓开口道:“朕知道你们来自不同的学派,也知道你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些人可能对朕不甚了解,对如今的大秦不知全貌。不过,没关系,这里的禁军马上就要撤走了,届时你们可以自由出入,去看看今天的大秦是如何的。”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平添了一份兴奋。
“朕今天来,是有一篇文章,想听听你们作何解。你们都是诸子百家的执牛耳者,不知能否给朕一个满意的答案。”
司马砺率先道:“陛下请讲。”
此时的李斯也竖起耳朵仔细听着,陛下叫自己来的原因,恐怕就在这篇文章了。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我将诸葛亮的《诫子书》缓缓朗诵出来,众人一时听得入了神。
沉思良久,叔孙通开口:“陛下,这文章可是陛下所作?真乃鞭辟入里,字字珠玑,与我儒家先贤荀子的《劝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他众人缓过神来,也连连称赞。
我微微一笑:“朕笔力不逮,一先贤所作尔。你等作何解?”
众人一时七嘴八舌,大体都差不多。因为《诫子书》本就是讲道理,而且讲得很清楚,众人说来说去也不过是修身养性、治学做人而已。
我笑了笑,伸手下压,众人顿时安静下来。
“这篇文章你们解读得都很不错,不过,却忽略了一点。这篇《诫子书》不单单是教给你们读书的道理,你们不久的将来都要去为官做吏,这篇文章同样可以作为你们为官的准则。”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如果你们在为官时能够做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就不会出现争权夺势、贪腐成性的现象,那大秦必会蒸蒸日上。”
“反之,若是过于沉迷权势,即便在为官初期能够为百姓殚精竭虑,时间久了也会迷失自己,必将陷入深渊。到那时回首,已然迟矣。”
“李相,你为官二十年,以为如何?”
李斯已经陷入了沉思,听到我叫他,顿时惊醒过来,缓缓开口道:“陛下所言不错。为官者,需得做到不贪恋权势,不贪图富贵,如此,方能成为一个好官。”
我微微一笑,接着道:“百家学宫很快便要接纳新人进来,你们都将由御史丞考察后派到各地治学或为官。可无论是治学还是为官,朕希望你们牢记这篇《诫子书》。”
众人皆是拱手称是。
“最后,朕再送你们一首……几句话: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莫要太看重眼下的权势,若是真的为黔首、为大秦着想,史书自会给你们留名万古,莫要让自己遗臭万年。”
秦朝没有五言律诗这种体裁,索性把包拯的这首《书端州郡斋壁》改成了几句话,希望包大人不要在宋朝开封府打喷嚏……
众人散去后,我邀请李斯一起回去,李斯却委婉拒绝了。
我笑了笑,没有多说,径直回了咸阳宫。看他心事重重的样子,希望他能明白我的苦心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