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确定国庆日,为百姓服务
小说:人在大宋,无法无天作者:玩蛇怪字数:5461更新时间 : 2024-04-30 14:33:02
大宋庆历七年八月,经过约三个月的反复措施、修改、讨论,最后终于有了结果。
八月十六日中秋节后上班的那天,赵祯正式下诏书宣布了几件大事。
首先自然是宣布改大宋为中华公民宋帝国。
自此大宋有了全称,平时简称可以是大宋或者中国皆可。
接着是确定二月二十六日为国庆节,全国将休假七日。
这一天举国欢庆,庆祝失去了百年之久的燕云十六州回归,华夏故地再次一统。
因为那天是范仲淹在击败耶律宗真之后,挥师北进收复燕云的日子。
一月二十四日范仲淹只是击败了耶律宗真,收复了幽燕之地,此时云州和沈州还在辽国手里,还算不得真正统一。
直到几日后范仲淹兵分两路,一路挥师北上,一路大军东进。
因为八十七年前的正月初三是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日子,正月初四是赵匡胤率军回到开封,控制汴梁城,正式登基为帝的日子。
大宋建国日是在大年初四,这个时候还处于天圣节假期,再搞个国庆节加上正月十五上元节,一月就真不用上班了。
毕竟他是婉约派,词风比较婉转含蓄,而国歌需要的是豪迈大气,自然不能清调柔美,只能另找他人。
所以综合这三点,再加上范仲淹是在二月底收复的燕云十六州,那就刚好把这一天当成国庆日。
而且庆祝的也不是建国,而是庆祝大宋迈入统一国家的序列。
因此也算是隐晦地提及政制院以及朝廷诸部才是国家的中枢,政令下达的发号之所。
因为宣德门是南门,进去之后就是南宫。虽然南宫也是皇宫的一部分,可这里是政制院以及一些重要部门的办公场地。
本来填词的任务晏殊想来,但他写了几次赵骏都不满意。
皇帝在这里即没有居所也没有书房,连上朝的垂拱殿都在北宫。
显然有点皇室影子,但不多。
因此最终也只能选择二月底做国庆日。
之后就是确定国旗、国徽、国歌。
因而最后找了位汴梁写曲的大家,又让人填了词,几番修改,一首曲调恢弘,气势磅礴的歌曲出炉。
因为二月和三月是农忙时期,搞个节假日会耽误农活。
国歌的话就相对简单一些。
像北宋一年七十六天假里,二三月份只有二月十五降圣节有三天假期,其它节日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和年初。
事实上如今的君主专制也算是君主立宪下的二元君主制,还没有完全君主立宪而已。
其它日子又没有什么重大事情发生,哪怕是赵祯的生日跟收复燕云十六州比起来都不算什么吧。
一是古代一月份假期最多,光新年假期、天圣节假期和上元节假期,就有二十多天不用上班。
即便是上元节、清明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该干农活还是得干,因此倒也不算什么大事,耽误不了几天事情。
然后就是二十四节气假期,林林总总,下半年加上年初的那段时间,几乎每个月都有假,只有二三月份假期最少,就在于这段时间要应对春耕。
可也赵骏没有办法。
并且还有立春、人日两个放假一天的节气假,再多個国庆日,那一月就不用干活了。
国庆日总归要有个理由,而且还必须是重大理由。
好在如今大宋生产力强大,加之农民遵循的是自然规律而不是国家节日。
上面的龙要特别强调的是并非代指皇室,而是指远古时期“龙”为华夏图腾,为华夏精神象征,因此大宋国旗合称为三辰龙旗。
之后就是一连串的宪法、新规、章程之类,奠定了大宋从封建制度国家过渡转变到如今君主专制的现代化国家。
从四月份开始,节日上陆续有天祺、寒食、清明、乾元(赵祯五月份生日的节日)、端午、天贶、中元、七夕、中秋、重阳、授衣等十多个传统节日假期。
国徽的设计才总算有了一点皇室影子,上面是三辰龙旗,下面是汴梁皇宫的宣德门城楼。
大宋国旗底色是红色的,象征大宋火德;左右两侧各有一条龙,象征着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中间则有日月星三辰,寓意为《左传》:“三辰旂旗,昭其明也”。
本来赵祯是建议选在大年初三或者初四定为国庆日。
二是正月初三本来就有天圣节,自然不需要再加一个国庆节。
赵骏也没有去抄后世的歌,而是让宋人自己写。
因此二月二十六日这一天,在云州和沈州回归之后,才算是彻底完成收复故地任务。
最终在二月二十六日这一天,宋军彻底扫平云州和沈州辽军,将燕云十六州以及关外的辽阳府夺了回来。
二是赵匡胤欺负孤儿寡母,实在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最好能低调处理。
可惜豪放派公认的开山鼻祖现在还只是个十岁小孩,不然的话少不得让苏轼来提上一笔。
不过在这一点上大家还是有分歧,有人认为即便不把国庆日放在正月,那也不能放在二月和三月。
但这个建议被赵骏一票否决。
原因有三个。
主要在于宋代的歌曲和后世的歌曲是两个概念,拿后世的歌过来,当时的人可能会听不懂,或者说get不到歌词的意思。
因为君主专制是国家的实际权力掌握在君主手里,而现在大宋的国家权力掌握在政制院手里,因此可以说如今算是半君主专制,半君主立宪。
新法下达之后,百官们倒是觉得新鲜,却并没有反对的声音。
毕竟这跟他们无关。
里面的内容并未涉及到百官们的利益,只是把以前很多事情摆在了明面上,放进了法律里。
何况国旗、国徽一类也显得正式,为大宋平添了几分仪式感。
直到宪法下达之后,他们才觉得有点不对劲。
因为宪法当中有不少约束官员权力,对官员监督的内容。
显然这会让官员们觉得很不舒服。
因此在八月十七日早朝的时候,就有官员提出反对意见。
清晨时分,今日下起了秋雨。
中秋节在北宋只有一天假,不像十二月到一月足足四十多天假期,大臣们也有了状态,一个个精神抖擞地站在殿内。
自从上朝改为辰时之后,百官们的生活都阳间了许多。毕竟凌晨三四点钟上朝,也确实有点反人类了一点。
外面淅淅沥沥的雨水落下,前日老天爷还算给面子,天朗气清,百姓们过了一个团团圆圆的中秋节。
到昨天晚上开始就下起了雨,下了一整夜,今天早上还没有停,不过雨倒是小了许多。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随着王守忠一声高昂的呐喊,今天的早朝就开始了。
各部尚书就纷纷向皇帝禀报政务。
早朝按规定是从辰时初到辰时末,也就是一个时辰的时间。
但光汇报政务就占去了大半。
虽然很浪费时间,然而这个过程却不能省略。
因为这意味着赵祯也参与进国事,而不是完全被架空,所以该有的仪式还是不能少。
等到差不多到辰时四刻至辰时五刻,距离早朝结束还有二十来分钟的时候,总算是把每日早朝的工作禀报完。
这个时候一般有两种情况,一个是讨论其它事情,另外一个就是赵祯宣布提前退朝。
而前者的情况极少,后者的情况最多,因此赵祯就打算宣布。
然而还未等他开口,同知开封府杨伟率先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臣有奏。”
“你说吧。”
赵祯其实也猜到了。
因为昨天下午崇政殿开会的时候,赵骏他们就谈过这个问题。
新宪法其实严重打压了官员们的地位。
古代士农工商,士排在第一,并且考中进士,一朝为官,那就是鲤鱼跃龙门,普通百姓在他们看来,就是凡夫俗子,不可同日而语。
但现在新宪法下达之后,就狠狠地碾碎了他们的自尊心,虽然他们的权力没有受到影响,可在法律条例下,他们的地位直线下降,法理上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
这自然会引起一些官员的不满。
不过赵骏也没有在意。
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中央高级官员来说,这并不会受到影响。
他们很难直接接触到底层百姓。
相反,最直观受到影响的必然是中下级县官、州官。
一旦他们还是像以前那样,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对于百姓提出的问题和要求置之不理,那么御史司和皇城司必然会教他们做人。
所以满朝诸多高级大员并无触动,唯有开封府的官员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们是整个汴梁平日里接触百姓最多的人,受到影响自然也最大。
杨伟是宋真宗时期,写《宋太宗实录》《册府元龟》《武夷新集》的作者工部侍郎杨亿的堂弟,历任龙游知县、大理寺丞、提点开封府诸县公事、以及权开封府判官。
历史上他在今年三月担任权知开封府,成为了开封知府。
但如今由于赵骏钦点了包拯,因此他只是从开封府判官升为同知开封府。不过开封府现在提了品阶,开封知府是正二品,同知开封府是正三品,所以也不算是给他降级。
此刻他从队伍中走出来,向赵祯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新法有些不妥之处。”
赵祯没有说话,就这么看着他。
杨伟硬着头皮道:“新法实施虽好,可正所谓“礼逾其制,则尊卑乖;乐失其序,则亲疏乱”。百官替天子牧民,若失其权威,则威令不闻,如何服众?”
“汉龙,你怎么看?”
赵祯问赵骏道。
赵骏看向包拯道:“包希仁,你觉得杨子奇说得是对的吗?”
“不对。”
包拯摇摇头。
“那你的看法是什么?”
赵骏问。
包拯说道:“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
“很好。”
赵骏点点头。
这句话就是最好的回应。
他环顾四周,然后说道:“古人说,百官定序,替天资牧民。但我认为官员存在的意义并不是牧民,牧民是以民为畜,养着民,最后却杀了来吃,肥了自己,民岂有不怨恨的道理?”
“大家都是从民中出来,祖上二十代,难道个个达官贵人?做人不能忘本,引水而思源,岂有一朝为官,便嫌弃自己出身,忘记了自己祖宗的道理?”
“所以今朝立此宪法,就是为大宋国家之根本,告诉你们,告诉百官和天下人,民并非牲畜,也并非尔等肆意妄为的对象。而是国家稳固的基石,是孟子所言的“本”!”
“朝廷现在做这番基调,便是要让给官员不应该牧民,而是为民。为百姓服务,为百姓的利益去谋划,为百姓的福祉去着想。”
“只有让百姓富贵,让百姓安乐,让百姓生活过得好,才是官员存在的意义。”
“若你整天只想着自己高高在上的权威,整天去计较自己在百姓面前如何威风,那么你这是在为国为民,还是在单纯地耍威风,摆出自己的排场?”
“那我就只好问问杨同知,你任开封府同知以来,为多少百姓做过事,为维护朝廷稳定立下了多少功劳了。”
这句话一出,杨伟已经是汗流浃背。
史料记载,杨伟无治剧才,然清慎勤谨,为时所称。
虽然被人称赞,但前一句也说了,他并没有治理好开封府的才能,只是比较清廉谨慎而已。
所以如果论起功劳,显然他就没什么用处,最多算是个清廉的庸官。
见到他已是有些惊惧,赵骏就继续说道:“这世上或许有地位高低不同,但人和人之间的人格从来都没有贵贱之别。那些当官的道德品质,有些还不如乡间一名农夫来得高尚。”
“因而众生本就平等,又何须去在意地位的高低?”
他双手一摊,看向满朝官员说道:“不管是官家还是我,又或者诸多宰相,希望的是诸位能把心思用在爱护百姓,为百姓服务身上,而不是在这里斤斤计较,在意自己的权威有失。”
一番话语,让杨伟被噎住,最后只好拱手说道:“下官对知院之言,必铭记于心。”
“嗯。”
赵骏其实并不知道杨伟没什么才能,就说道:“我希望开封府能够给天下州县打个样,以后伱们接见百姓,姿态不可再高高在上,尊老爱幼,古之美德。”
“以后百姓向尔等行礼,尔等亦要有所回应。我未削弱你们的权势,我只是想告诉你们的是,在官家与我眼中,你们与百姓没有什么区别。”
他环顾百官,然后说道:“记住我说的话,对百姓好,百姓才会对朝廷好。朝廷好了,又怎么会亏待得了诸位?如此天下一心,政通人和,方为上道,诸公可谨记。”
“汉龙之言,甚得朕心,诸公可知否?”
赵祯说道。
“臣等铭记陛下之言,铭记知院之言。”
百官拱手行礼。
这宪法,便算是发布了下去。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八月十六日中秋节后上班的那天,赵祯正式下诏书宣布了几件大事。
首先自然是宣布改大宋为中华公民宋帝国。
自此大宋有了全称,平时简称可以是大宋或者中国皆可。
接着是确定二月二十六日为国庆节,全国将休假七日。
这一天举国欢庆,庆祝失去了百年之久的燕云十六州回归,华夏故地再次一统。
因为那天是范仲淹在击败耶律宗真之后,挥师北进收复燕云的日子。
一月二十四日范仲淹只是击败了耶律宗真,收复了幽燕之地,此时云州和沈州还在辽国手里,还算不得真正统一。
直到几日后范仲淹兵分两路,一路挥师北上,一路大军东进。
因为八十七年前的正月初三是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日子,正月初四是赵匡胤率军回到开封,控制汴梁城,正式登基为帝的日子。
大宋建国日是在大年初四,这个时候还处于天圣节假期,再搞个国庆节加上正月十五上元节,一月就真不用上班了。
毕竟他是婉约派,词风比较婉转含蓄,而国歌需要的是豪迈大气,自然不能清调柔美,只能另找他人。
所以综合这三点,再加上范仲淹是在二月底收复的燕云十六州,那就刚好把这一天当成国庆日。
而且庆祝的也不是建国,而是庆祝大宋迈入统一国家的序列。
因此也算是隐晦地提及政制院以及朝廷诸部才是国家的中枢,政令下达的发号之所。
因为宣德门是南门,进去之后就是南宫。虽然南宫也是皇宫的一部分,可这里是政制院以及一些重要部门的办公场地。
本来填词的任务晏殊想来,但他写了几次赵骏都不满意。
皇帝在这里即没有居所也没有书房,连上朝的垂拱殿都在北宫。
显然有点皇室影子,但不多。
因此最终也只能选择二月底做国庆日。
之后就是确定国旗、国徽、国歌。
因而最后找了位汴梁写曲的大家,又让人填了词,几番修改,一首曲调恢弘,气势磅礴的歌曲出炉。
因为二月和三月是农忙时期,搞个节假日会耽误农活。
国歌的话就相对简单一些。
像北宋一年七十六天假里,二三月份只有二月十五降圣节有三天假期,其它节日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和年初。
事实上如今的君主专制也算是君主立宪下的二元君主制,还没有完全君主立宪而已。
其它日子又没有什么重大事情发生,哪怕是赵祯的生日跟收复燕云十六州比起来都不算什么吧。
一是古代一月份假期最多,光新年假期、天圣节假期和上元节假期,就有二十多天不用上班。
即便是上元节、清明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该干农活还是得干,因此倒也不算什么大事,耽误不了几天事情。
然后就是二十四节气假期,林林总总,下半年加上年初的那段时间,几乎每个月都有假,只有二三月份假期最少,就在于这段时间要应对春耕。
可也赵骏没有办法。
并且还有立春、人日两个放假一天的节气假,再多個国庆日,那一月就不用干活了。
国庆日总归要有个理由,而且还必须是重大理由。
好在如今大宋生产力强大,加之农民遵循的是自然规律而不是国家节日。
上面的龙要特别强调的是并非代指皇室,而是指远古时期“龙”为华夏图腾,为华夏精神象征,因此大宋国旗合称为三辰龙旗。
之后就是一连串的宪法、新规、章程之类,奠定了大宋从封建制度国家过渡转变到如今君主专制的现代化国家。
从四月份开始,节日上陆续有天祺、寒食、清明、乾元(赵祯五月份生日的节日)、端午、天贶、中元、七夕、中秋、重阳、授衣等十多个传统节日假期。
国徽的设计才总算有了一点皇室影子,上面是三辰龙旗,下面是汴梁皇宫的宣德门城楼。
大宋国旗底色是红色的,象征大宋火德;左右两侧各有一条龙,象征着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中间则有日月星三辰,寓意为《左传》:“三辰旂旗,昭其明也”。
本来赵祯是建议选在大年初三或者初四定为国庆日。
二是正月初三本来就有天圣节,自然不需要再加一个国庆节。
赵骏也没有去抄后世的歌,而是让宋人自己写。
因此二月二十六日这一天,在云州和沈州回归之后,才算是彻底完成收复故地任务。
最终在二月二十六日这一天,宋军彻底扫平云州和沈州辽军,将燕云十六州以及关外的辽阳府夺了回来。
二是赵匡胤欺负孤儿寡母,实在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最好能低调处理。
可惜豪放派公认的开山鼻祖现在还只是个十岁小孩,不然的话少不得让苏轼来提上一笔。
不过在这一点上大家还是有分歧,有人认为即便不把国庆日放在正月,那也不能放在二月和三月。
但这个建议被赵骏一票否决。
原因有三个。
主要在于宋代的歌曲和后世的歌曲是两个概念,拿后世的歌过来,当时的人可能会听不懂,或者说get不到歌词的意思。
因为君主专制是国家的实际权力掌握在君主手里,而现在大宋的国家权力掌握在政制院手里,因此可以说如今算是半君主专制,半君主立宪。
新法下达之后,百官们倒是觉得新鲜,却并没有反对的声音。
毕竟这跟他们无关。
里面的内容并未涉及到百官们的利益,只是把以前很多事情摆在了明面上,放进了法律里。
何况国旗、国徽一类也显得正式,为大宋平添了几分仪式感。
直到宪法下达之后,他们才觉得有点不对劲。
因为宪法当中有不少约束官员权力,对官员监督的内容。
显然这会让官员们觉得很不舒服。
因此在八月十七日早朝的时候,就有官员提出反对意见。
清晨时分,今日下起了秋雨。
中秋节在北宋只有一天假,不像十二月到一月足足四十多天假期,大臣们也有了状态,一个个精神抖擞地站在殿内。
自从上朝改为辰时之后,百官们的生活都阳间了许多。毕竟凌晨三四点钟上朝,也确实有点反人类了一点。
外面淅淅沥沥的雨水落下,前日老天爷还算给面子,天朗气清,百姓们过了一个团团圆圆的中秋节。
到昨天晚上开始就下起了雨,下了一整夜,今天早上还没有停,不过雨倒是小了许多。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随着王守忠一声高昂的呐喊,今天的早朝就开始了。
各部尚书就纷纷向皇帝禀报政务。
早朝按规定是从辰时初到辰时末,也就是一个时辰的时间。
但光汇报政务就占去了大半。
虽然很浪费时间,然而这个过程却不能省略。
因为这意味着赵祯也参与进国事,而不是完全被架空,所以该有的仪式还是不能少。
等到差不多到辰时四刻至辰时五刻,距离早朝结束还有二十来分钟的时候,总算是把每日早朝的工作禀报完。
这个时候一般有两种情况,一个是讨论其它事情,另外一个就是赵祯宣布提前退朝。
而前者的情况极少,后者的情况最多,因此赵祯就打算宣布。
然而还未等他开口,同知开封府杨伟率先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臣有奏。”
“你说吧。”
赵祯其实也猜到了。
因为昨天下午崇政殿开会的时候,赵骏他们就谈过这个问题。
新宪法其实严重打压了官员们的地位。
古代士农工商,士排在第一,并且考中进士,一朝为官,那就是鲤鱼跃龙门,普通百姓在他们看来,就是凡夫俗子,不可同日而语。
但现在新宪法下达之后,就狠狠地碾碎了他们的自尊心,虽然他们的权力没有受到影响,可在法律条例下,他们的地位直线下降,法理上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
这自然会引起一些官员的不满。
不过赵骏也没有在意。
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中央高级官员来说,这并不会受到影响。
他们很难直接接触到底层百姓。
相反,最直观受到影响的必然是中下级县官、州官。
一旦他们还是像以前那样,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对于百姓提出的问题和要求置之不理,那么御史司和皇城司必然会教他们做人。
所以满朝诸多高级大员并无触动,唯有开封府的官员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们是整个汴梁平日里接触百姓最多的人,受到影响自然也最大。
杨伟是宋真宗时期,写《宋太宗实录》《册府元龟》《武夷新集》的作者工部侍郎杨亿的堂弟,历任龙游知县、大理寺丞、提点开封府诸县公事、以及权开封府判官。
历史上他在今年三月担任权知开封府,成为了开封知府。
但如今由于赵骏钦点了包拯,因此他只是从开封府判官升为同知开封府。不过开封府现在提了品阶,开封知府是正二品,同知开封府是正三品,所以也不算是给他降级。
此刻他从队伍中走出来,向赵祯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新法有些不妥之处。”
赵祯没有说话,就这么看着他。
杨伟硬着头皮道:“新法实施虽好,可正所谓“礼逾其制,则尊卑乖;乐失其序,则亲疏乱”。百官替天子牧民,若失其权威,则威令不闻,如何服众?”
“汉龙,你怎么看?”
赵祯问赵骏道。
赵骏看向包拯道:“包希仁,你觉得杨子奇说得是对的吗?”
“不对。”
包拯摇摇头。
“那你的看法是什么?”
赵骏问。
包拯说道:“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
“很好。”
赵骏点点头。
这句话就是最好的回应。
他环顾四周,然后说道:“古人说,百官定序,替天资牧民。但我认为官员存在的意义并不是牧民,牧民是以民为畜,养着民,最后却杀了来吃,肥了自己,民岂有不怨恨的道理?”
“大家都是从民中出来,祖上二十代,难道个个达官贵人?做人不能忘本,引水而思源,岂有一朝为官,便嫌弃自己出身,忘记了自己祖宗的道理?”
“所以今朝立此宪法,就是为大宋国家之根本,告诉你们,告诉百官和天下人,民并非牲畜,也并非尔等肆意妄为的对象。而是国家稳固的基石,是孟子所言的“本”!”
“朝廷现在做这番基调,便是要让给官员不应该牧民,而是为民。为百姓服务,为百姓的利益去谋划,为百姓的福祉去着想。”
“只有让百姓富贵,让百姓安乐,让百姓生活过得好,才是官员存在的意义。”
“若你整天只想着自己高高在上的权威,整天去计较自己在百姓面前如何威风,那么你这是在为国为民,还是在单纯地耍威风,摆出自己的排场?”
“那我就只好问问杨同知,你任开封府同知以来,为多少百姓做过事,为维护朝廷稳定立下了多少功劳了。”
这句话一出,杨伟已经是汗流浃背。
史料记载,杨伟无治剧才,然清慎勤谨,为时所称。
虽然被人称赞,但前一句也说了,他并没有治理好开封府的才能,只是比较清廉谨慎而已。
所以如果论起功劳,显然他就没什么用处,最多算是个清廉的庸官。
见到他已是有些惊惧,赵骏就继续说道:“这世上或许有地位高低不同,但人和人之间的人格从来都没有贵贱之别。那些当官的道德品质,有些还不如乡间一名农夫来得高尚。”
“因而众生本就平等,又何须去在意地位的高低?”
他双手一摊,看向满朝官员说道:“不管是官家还是我,又或者诸多宰相,希望的是诸位能把心思用在爱护百姓,为百姓服务身上,而不是在这里斤斤计较,在意自己的权威有失。”
一番话语,让杨伟被噎住,最后只好拱手说道:“下官对知院之言,必铭记于心。”
“嗯。”
赵骏其实并不知道杨伟没什么才能,就说道:“我希望开封府能够给天下州县打个样,以后伱们接见百姓,姿态不可再高高在上,尊老爱幼,古之美德。”
“以后百姓向尔等行礼,尔等亦要有所回应。我未削弱你们的权势,我只是想告诉你们的是,在官家与我眼中,你们与百姓没有什么区别。”
他环顾百官,然后说道:“记住我说的话,对百姓好,百姓才会对朝廷好。朝廷好了,又怎么会亏待得了诸位?如此天下一心,政通人和,方为上道,诸公可谨记。”
“汉龙之言,甚得朕心,诸公可知否?”
赵祯说道。
“臣等铭记陛下之言,铭记知院之言。”
百官拱手行礼。
这宪法,便算是发布了下去。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