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关中旱灾,荀谌欲说荀攸
小说: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作者:神纹本神字数:5214更新时间 : 2023-07-14 19:36:45
对于文丑而言,任何的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力量面前都是土鸡瓦犬。
六营立旗?
三万精兵?
比得过我文丑上将军的三万虎豹强兵吗?
随着袁绍势力越来越强,袁绍麾下的武将,一个个都开始变得骄矜。
昔日威震塞北、自封大将军的公孙瓒,如今都成了易京城中易京楼中的一只缩头王八。
乌桓三王踏顿、苏仆延、乌延,匈奴单于于夫罗,西凉军出身的马腾韩遂,全都慑服于袁门威望之下。
尤其是颜良、文丑这两个袁绍的元从上将,更是傲视三州,自诩天下无敌。
面对文丑的驳斥,荀谌不由紧蹙了眉头。
对于荀谌这样的豪门世家子而言,文丑这样的武夫是入不了眼的。
成天就只知道杀杀杀,一点都不明白何为“上兵伐谋”。
“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两国交兵,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不可不认真的观察和对待。”
“文将军勇烈,却也非百战百胜之将。”
“倘若兵败,整个国家都会因你之兵败,而陷入艰难之境。”
“当今之局,两帝同天,幽、冀、并三州大部分皆从大将军号令,而青、兖、豫、徐、扬、荆六州,以及洛阳关中之地,名义上皆从刘协号令。”
“吕布、张邈尊刘协而镇关中,臧洪、曹操、刘备、刘表奉天子而据六州。”
“刘协没有足够的号召力,号令群雄,但群雄却纷纷视大将军为战功。”
“我等不惧战,但不可不慎战!”
文丑一个武将,虽然懂些兵法谋略,但又如何是荀谌这种能观大势的名门谋士的对手。
这一阵分析,驳斥得文丑哑口无言。
刘协的确如文丑说的一样,号召力不强。
然而,在吕布、张邈、曹操、刘备等人眼中,刘协代表的是大汉皇威,是大义。
有没有号召力不重要,重要的是众人可以借助刘协代表的大汉皇威和大义,去讨伐伪帝叛逆,立不世之功。
袁绍抚了抚短髯,点头赞道:“友若之言甚善!谁愿去趟青州,打探刘备的真实意图?”
话音一落,许攸、郭图、逢纪等谋士不是闭目养神就是低头静思,谁也不打算去青州打探消息。
荀谌扫了一眼众人,暗暗冷哼,随即向袁绍拱手道:“大将军,谌愿亲往青州一趟。”
“谌之侄荀攸荀公达,如今也在青州访友,此去青州,谌顺便劝公达来涿城,辅佐大将军成就大业。”
袁绍吃了一惊:“荀公达竟也去了青州?昔日何进秉政,征海内名士二十余人,荀公达也在其列。”
“本将对荀公达的才智胆略,颇为钦佩。”
“后来董卓乱政,荀公达密谋刺董,却不幸被小人泄密,被董卓囚于长安。”
“荀公达运筹决策,可比良、平,若能来涿城,本将定以尚书一职,虚位以待!”
荀谌喜道:“公达若知大将军有如此求贤之心,定然会欣然而来。”
荀谌不知道的是,若只是去打探刘备的目的,没人想要掺和荀谌的事。
但如今,荀谌却言要去青州将荀攸邀请来涿城,袁绍甚至还要将尚书一职虚位以待,这就犯了众谋士的忌讳了。
如今的尚书一职是空缺的,袁绍目前是“北朝”大将军、录尚书事。
不论是许攸还是逢纪、审配、郭图,其实都是盯着尚书这个位置的。
毕竟。
尚书一职,统辖百官,总揽一切政令。
谁当了尚书,谁就是袁绍麾下文臣第一人!
“荀友若这家伙,自知争抢不到尚书,就引外人来抢。”
“若让荀攸当了尚书,荀友若必然也会因此而执掌大权,荀氏一门,一家独大了。”
“哼!无耻之辈,真欺我等无智了?若让荀公达踏进冀州半步,我郭图当场自刎。”
“自以为驳斥了文丑,就可以目中无人了,荀友若,你自己寻死,可别怪墙倒众人推。”
许攸、郭图、逢纪、审配等文臣,纷纷向荀谌投向了极不友善的目光。
荀谌此时还不自知,心中已经想着荀攸来到涿城当了尚书之后,就可以大刀阔斧的选贤任能了。
“兄长,谌,不会比你差劲的。”荀谌的脑海中,浮现了跟荀彧昔日的对话。
荀彧去投曹操,让荀谌一度在袁绍帐下很是尴尬。
尤其是曹操公然选择支持刘协后,荀谌的地位就更尴尬了。
因此这一次,荀谌下决心,一定要说服荀攸入涿城!
长安。
刘协得到了刘备的奏疏。
见刘备也提议迁都,刘协的眉头顿时紧蹙。
之前,曹操提议迁都的时候,遭到吕布、张邈和陈宫反对,大部分的公卿百官亦是不愿意再长途跋涉的迁都洛阳。
洛阳被焚毁,百里无人烟,迁都回洛阳自然不如待在长安舒坦。
于是刘协也暂时舍弃了迁都的想法。
而现在,刘备也上书迁都,理由也让刘协难以取舍。
一个原因是关中凋敝,难以长久,加之道路崎岖,各州的进贡也难以抵达。
另一个原因是袁绍跟公孙瓒的争锋即将结束,倘若袁绍南下,远在长安的刘协难以号令六州之兵同抗袁绍。
取舍不定的刘协,再次召集了群臣商议迁都一事。
“又迁都?”
吕布、张邈、陈宫纷纷蹙眉。
曹操上回提议迁都,就已经让三人头疼了。
幸亏这公卿百官,大部分都不想回洛阳,这才让曹操提议的迁都一事不了了之。
结果现在,刘备也提议迁都!
“必然是曹操之前跟刘备有过交流,故而才有曹操和刘备相继提议迁都。”陈宫低语,很快的猜出了缘由。
张邈亦是低声道:“青州偏远,难以顾及朝中事。倘若迁都回洛阳,刘备就可以轻骑入洛阳觐见天子。”
“刘备已经执掌三州,若再觐见天子,你我地位不保。”
“决不可迁都!”
暗暗商议片刻,张邈大声劝阻道:“陛下,如今关中初定,正是善待士民百姓之时。若此时迁都洛阳,劳民伤财,必惹得关中士民怨声载道。”
“陛下乃仁德之君,岂能不以士民百姓为重?”
“前番豫州牧曹操上书迁都,臣等已经据理驳斥,今日青州牧刘备再言迁都,大可不必理会。”
“难道陛下不迁都,就不能号令六州之兵共抗袁绍了吗?”
张邈一开口,相继又有公卿劝阻刘协迁都,劝阻的理由,几乎都是大同小异,几乎都是劳民伤财之类。
但也有在朝中地位不高的公卿,极力支持迁都。
这些公卿并非是真的同意迁都,只不过刘协若是决定迁都,他们这些人的地位就会水涨船高。
忽然间。
大司农周忠出列:“陛下,臣有要事禀奏!”
刘协被群臣因为迁都的事吵得有些头疼,连忙问道:“大司农有何要事?”
周忠语气有些担忧:“陛下,今年自正月起,到如今五月了,关中极少下雨。”
“臣专程去查了关中近五年的卷宗,发现关中之地,每年的降雨日都在减少。”
“臣担心,今年关中,可能有大旱!”
“臣以为,迁都之事,迫在眉睫,早一日迁都,还能让六州运送钱粮到洛阳,赈济士民百姓。”
刘协吃了一惊:“关中大旱?这怎么可能?大司农,你可查清楚了?”
张邈、陈宫等人,也是惊得不轻。
“大司农,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天子面前,岂能危言耸听?”张邈心中骇然,忍不住大喝。
倘若关中真的大旱,张邈想要在关中修生养息三年的计划就泡汤了。
周忠不卑不亢,没有因为张邈的喝斥而动容,只是坦然直言道:“卷宗是如此记载的。今年的降雨日,已经是近五年的最少了。”
“若司徒大人曾去过田间走访,也应该能看得出来,关中好些地方的河水都已经干涸了。”
“百姓要灌溉庄稼,要从很远的地方去挑水。”
刘协动容道:“若真的大旱,田间的庄稼,就难有收成了。莫非朕刚亲政,这刚改的年号就要遇上大旱之灾吗?”
张邈闻言而动,提议道:“陛下,可设祭坛,祭告天地,登台祈雨,以彰陛下仁德爱民之心。”
周忠的眼神顿时变得复杂。
自古祈雨,就没有真的成功过的。
张邈不是腐儒,又岂会不明白?
但偏偏,张邈却劝刘协祈雨?
“张孟桌私心过甚,国家难安啊。”周忠暗暗一叹。
这群朝中的公卿,历经董卓、李傕乱政而不死,个个儿都是玩权谋的高手。
张邈的心思,周忠一眼就看穿了。
周忠没有再开口,避免引祸上身。
论明哲保身,这群长安的公卿,亦是优秀。
刘协要祈雨,这迁都之议,自然又再次被搁置。
然而,刘协虽然是天子,但上天并未因此就响应刘协的祷告。
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关中干涸的河道也越来越多了,再加上刘协的祈雨慌乱了人心。
关中的世家豪强们,也纷纷嗅觉到了旱灾的苗头,开始囤积居奇,大力哄抬粮价。
一时之间,关中的粮价,每日都在以恐怖的数字在增长!
许县。
一直在关注关中局势的荀彧,也得到了刘协祈雨以及关中粮价飞涨的消息。
“关中已有旱灾迹象,我计要成了!”荀彧眼神多了兴奋。
孔子之后,儒分八派。
孟子和荀子各为一派。
孟子法先王、行仁政,提出了民贵君轻、仁者无敌的思想,多有理想浪漫之意。
荀子明王道、述礼乐,主张礼法并重、王霸兼行,更侧重于现实主义。
荀彧身为荀氏一族最正统的思想继承者,亦是主张礼法和王霸,更侧重于士族的利益,而轻视民的利益。
对于荀彧而言,关中大旱,刘协就必然要迁都。
而皇帝与颍川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设想就可以实现。
至于关中之民,是否会因为旱灾而受累,则不在荀彧的设想之中。
人性本恶,这未受过礼法教育的,在荀彧眼中,都只能算是恶人。
亦或者说,唯有受过礼法教育的士人,才能称之为善人!
天下纷乱,救人,自然要救善而非救恶。
所以,荀彧不会反对曹操屠城之举,也不会反对曹操将屯田民视为私奴。
阶层立场的不同,这对待士与民的态度自然也就不同。
当即。
荀彧寻到了曹操:“明公,元常来信:刘备上书请天子迁都,但被张邈等公卿驳斥。长安已有旱灾迹象,粮价飞涨,如今已经到了二十万钱一斛谷、十万钱一斛豆麦!”
曹操吓了一跳:“二十万钱一斛谷、十万钱一斛豆麦?怎么不去抢?”
丰硕年的谷市价也就两百余钱,谷米缺乏的时候,也就三千余钱,大部分时间不会超过两千钱。
结果,现在一斛谷米二十万钱,直接翻了几十倍的价格。
这跟抢钱有什么区别?
但很快,曹操反应过来,语气欣喜:“关中旱灾,陛下就不得不迁都了。文若之意,是让我再次上书,请天子迁都?”
荀彧点头:“明公英明,彧正是此意!”
“明公可遣人去关中散布童谣,直言‘董贼焚洛,天罚长安’‘颍川龙兴之地,必出中兴之君!’”
局势在变,荀彧的谋划也随之而变。
原本荀彧是赞同郭嘉的想法,让天子迁都洛阳。
现在,关中大旱,天赐良机。
董卓焚毁洛阳,已经违反了天道;上天惩罚长安,就是因为董卓迁都长安。
而颍川是龙兴之地,只要刘协来了就能成为中兴之君。
即便张邈、陈宫能看得出谣言的目的,也阻挡不了荀彧的谋划!
天意难违!
关中的旱灾不止,张邈和陈宫就破不了荀彧的谋划。
曹操抚掌大笑:“孟卓不得其时啊!偏安关中,是成不了大事的。这天子,还是让我曹孟德来辅佐吧!”
一想到张邈在关中焦头烂额,曹操的心情瞬间开心了。
自张邈举荐臧洪当兖州刺史的时候,曹操对张邈心中就有芥蒂。
后又因为张邈抢先迎了天子,让曹操对张邈就更不能释怀了。
如今张邈吃瘪,曹操只感觉五脏六腑,都畅快无比。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六营立旗?
三万精兵?
比得过我文丑上将军的三万虎豹强兵吗?
随着袁绍势力越来越强,袁绍麾下的武将,一个个都开始变得骄矜。
昔日威震塞北、自封大将军的公孙瓒,如今都成了易京城中易京楼中的一只缩头王八。
乌桓三王踏顿、苏仆延、乌延,匈奴单于于夫罗,西凉军出身的马腾韩遂,全都慑服于袁门威望之下。
尤其是颜良、文丑这两个袁绍的元从上将,更是傲视三州,自诩天下无敌。
面对文丑的驳斥,荀谌不由紧蹙了眉头。
对于荀谌这样的豪门世家子而言,文丑这样的武夫是入不了眼的。
成天就只知道杀杀杀,一点都不明白何为“上兵伐谋”。
“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两国交兵,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不可不认真的观察和对待。”
“文将军勇烈,却也非百战百胜之将。”
“倘若兵败,整个国家都会因你之兵败,而陷入艰难之境。”
“当今之局,两帝同天,幽、冀、并三州大部分皆从大将军号令,而青、兖、豫、徐、扬、荆六州,以及洛阳关中之地,名义上皆从刘协号令。”
“吕布、张邈尊刘协而镇关中,臧洪、曹操、刘备、刘表奉天子而据六州。”
“刘协没有足够的号召力,号令群雄,但群雄却纷纷视大将军为战功。”
“我等不惧战,但不可不慎战!”
文丑一个武将,虽然懂些兵法谋略,但又如何是荀谌这种能观大势的名门谋士的对手。
这一阵分析,驳斥得文丑哑口无言。
刘协的确如文丑说的一样,号召力不强。
然而,在吕布、张邈、曹操、刘备等人眼中,刘协代表的是大汉皇威,是大义。
有没有号召力不重要,重要的是众人可以借助刘协代表的大汉皇威和大义,去讨伐伪帝叛逆,立不世之功。
袁绍抚了抚短髯,点头赞道:“友若之言甚善!谁愿去趟青州,打探刘备的真实意图?”
话音一落,许攸、郭图、逢纪等谋士不是闭目养神就是低头静思,谁也不打算去青州打探消息。
荀谌扫了一眼众人,暗暗冷哼,随即向袁绍拱手道:“大将军,谌愿亲往青州一趟。”
“谌之侄荀攸荀公达,如今也在青州访友,此去青州,谌顺便劝公达来涿城,辅佐大将军成就大业。”
袁绍吃了一惊:“荀公达竟也去了青州?昔日何进秉政,征海内名士二十余人,荀公达也在其列。”
“本将对荀公达的才智胆略,颇为钦佩。”
“后来董卓乱政,荀公达密谋刺董,却不幸被小人泄密,被董卓囚于长安。”
“荀公达运筹决策,可比良、平,若能来涿城,本将定以尚书一职,虚位以待!”
荀谌喜道:“公达若知大将军有如此求贤之心,定然会欣然而来。”
荀谌不知道的是,若只是去打探刘备的目的,没人想要掺和荀谌的事。
但如今,荀谌却言要去青州将荀攸邀请来涿城,袁绍甚至还要将尚书一职虚位以待,这就犯了众谋士的忌讳了。
如今的尚书一职是空缺的,袁绍目前是“北朝”大将军、录尚书事。
不论是许攸还是逢纪、审配、郭图,其实都是盯着尚书这个位置的。
毕竟。
尚书一职,统辖百官,总揽一切政令。
谁当了尚书,谁就是袁绍麾下文臣第一人!
“荀友若这家伙,自知争抢不到尚书,就引外人来抢。”
“若让荀攸当了尚书,荀友若必然也会因此而执掌大权,荀氏一门,一家独大了。”
“哼!无耻之辈,真欺我等无智了?若让荀公达踏进冀州半步,我郭图当场自刎。”
“自以为驳斥了文丑,就可以目中无人了,荀友若,你自己寻死,可别怪墙倒众人推。”
许攸、郭图、逢纪、审配等文臣,纷纷向荀谌投向了极不友善的目光。
荀谌此时还不自知,心中已经想着荀攸来到涿城当了尚书之后,就可以大刀阔斧的选贤任能了。
“兄长,谌,不会比你差劲的。”荀谌的脑海中,浮现了跟荀彧昔日的对话。
荀彧去投曹操,让荀谌一度在袁绍帐下很是尴尬。
尤其是曹操公然选择支持刘协后,荀谌的地位就更尴尬了。
因此这一次,荀谌下决心,一定要说服荀攸入涿城!
长安。
刘协得到了刘备的奏疏。
见刘备也提议迁都,刘协的眉头顿时紧蹙。
之前,曹操提议迁都的时候,遭到吕布、张邈和陈宫反对,大部分的公卿百官亦是不愿意再长途跋涉的迁都洛阳。
洛阳被焚毁,百里无人烟,迁都回洛阳自然不如待在长安舒坦。
于是刘协也暂时舍弃了迁都的想法。
而现在,刘备也上书迁都,理由也让刘协难以取舍。
一个原因是关中凋敝,难以长久,加之道路崎岖,各州的进贡也难以抵达。
另一个原因是袁绍跟公孙瓒的争锋即将结束,倘若袁绍南下,远在长安的刘协难以号令六州之兵同抗袁绍。
取舍不定的刘协,再次召集了群臣商议迁都一事。
“又迁都?”
吕布、张邈、陈宫纷纷蹙眉。
曹操上回提议迁都,就已经让三人头疼了。
幸亏这公卿百官,大部分都不想回洛阳,这才让曹操提议的迁都一事不了了之。
结果现在,刘备也提议迁都!
“必然是曹操之前跟刘备有过交流,故而才有曹操和刘备相继提议迁都。”陈宫低语,很快的猜出了缘由。
张邈亦是低声道:“青州偏远,难以顾及朝中事。倘若迁都回洛阳,刘备就可以轻骑入洛阳觐见天子。”
“刘备已经执掌三州,若再觐见天子,你我地位不保。”
“决不可迁都!”
暗暗商议片刻,张邈大声劝阻道:“陛下,如今关中初定,正是善待士民百姓之时。若此时迁都洛阳,劳民伤财,必惹得关中士民怨声载道。”
“陛下乃仁德之君,岂能不以士民百姓为重?”
“前番豫州牧曹操上书迁都,臣等已经据理驳斥,今日青州牧刘备再言迁都,大可不必理会。”
“难道陛下不迁都,就不能号令六州之兵共抗袁绍了吗?”
张邈一开口,相继又有公卿劝阻刘协迁都,劝阻的理由,几乎都是大同小异,几乎都是劳民伤财之类。
但也有在朝中地位不高的公卿,极力支持迁都。
这些公卿并非是真的同意迁都,只不过刘协若是决定迁都,他们这些人的地位就会水涨船高。
忽然间。
大司农周忠出列:“陛下,臣有要事禀奏!”
刘协被群臣因为迁都的事吵得有些头疼,连忙问道:“大司农有何要事?”
周忠语气有些担忧:“陛下,今年自正月起,到如今五月了,关中极少下雨。”
“臣专程去查了关中近五年的卷宗,发现关中之地,每年的降雨日都在减少。”
“臣担心,今年关中,可能有大旱!”
“臣以为,迁都之事,迫在眉睫,早一日迁都,还能让六州运送钱粮到洛阳,赈济士民百姓。”
刘协吃了一惊:“关中大旱?这怎么可能?大司农,你可查清楚了?”
张邈、陈宫等人,也是惊得不轻。
“大司农,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天子面前,岂能危言耸听?”张邈心中骇然,忍不住大喝。
倘若关中真的大旱,张邈想要在关中修生养息三年的计划就泡汤了。
周忠不卑不亢,没有因为张邈的喝斥而动容,只是坦然直言道:“卷宗是如此记载的。今年的降雨日,已经是近五年的最少了。”
“若司徒大人曾去过田间走访,也应该能看得出来,关中好些地方的河水都已经干涸了。”
“百姓要灌溉庄稼,要从很远的地方去挑水。”
刘协动容道:“若真的大旱,田间的庄稼,就难有收成了。莫非朕刚亲政,这刚改的年号就要遇上大旱之灾吗?”
张邈闻言而动,提议道:“陛下,可设祭坛,祭告天地,登台祈雨,以彰陛下仁德爱民之心。”
周忠的眼神顿时变得复杂。
自古祈雨,就没有真的成功过的。
张邈不是腐儒,又岂会不明白?
但偏偏,张邈却劝刘协祈雨?
“张孟桌私心过甚,国家难安啊。”周忠暗暗一叹。
这群朝中的公卿,历经董卓、李傕乱政而不死,个个儿都是玩权谋的高手。
张邈的心思,周忠一眼就看穿了。
周忠没有再开口,避免引祸上身。
论明哲保身,这群长安的公卿,亦是优秀。
刘协要祈雨,这迁都之议,自然又再次被搁置。
然而,刘协虽然是天子,但上天并未因此就响应刘协的祷告。
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关中干涸的河道也越来越多了,再加上刘协的祈雨慌乱了人心。
关中的世家豪强们,也纷纷嗅觉到了旱灾的苗头,开始囤积居奇,大力哄抬粮价。
一时之间,关中的粮价,每日都在以恐怖的数字在增长!
许县。
一直在关注关中局势的荀彧,也得到了刘协祈雨以及关中粮价飞涨的消息。
“关中已有旱灾迹象,我计要成了!”荀彧眼神多了兴奋。
孔子之后,儒分八派。
孟子和荀子各为一派。
孟子法先王、行仁政,提出了民贵君轻、仁者无敌的思想,多有理想浪漫之意。
荀子明王道、述礼乐,主张礼法并重、王霸兼行,更侧重于现实主义。
荀彧身为荀氏一族最正统的思想继承者,亦是主张礼法和王霸,更侧重于士族的利益,而轻视民的利益。
对于荀彧而言,关中大旱,刘协就必然要迁都。
而皇帝与颍川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设想就可以实现。
至于关中之民,是否会因为旱灾而受累,则不在荀彧的设想之中。
人性本恶,这未受过礼法教育的,在荀彧眼中,都只能算是恶人。
亦或者说,唯有受过礼法教育的士人,才能称之为善人!
天下纷乱,救人,自然要救善而非救恶。
所以,荀彧不会反对曹操屠城之举,也不会反对曹操将屯田民视为私奴。
阶层立场的不同,这对待士与民的态度自然也就不同。
当即。
荀彧寻到了曹操:“明公,元常来信:刘备上书请天子迁都,但被张邈等公卿驳斥。长安已有旱灾迹象,粮价飞涨,如今已经到了二十万钱一斛谷、十万钱一斛豆麦!”
曹操吓了一跳:“二十万钱一斛谷、十万钱一斛豆麦?怎么不去抢?”
丰硕年的谷市价也就两百余钱,谷米缺乏的时候,也就三千余钱,大部分时间不会超过两千钱。
结果,现在一斛谷米二十万钱,直接翻了几十倍的价格。
这跟抢钱有什么区别?
但很快,曹操反应过来,语气欣喜:“关中旱灾,陛下就不得不迁都了。文若之意,是让我再次上书,请天子迁都?”
荀彧点头:“明公英明,彧正是此意!”
“明公可遣人去关中散布童谣,直言‘董贼焚洛,天罚长安’‘颍川龙兴之地,必出中兴之君!’”
局势在变,荀彧的谋划也随之而变。
原本荀彧是赞同郭嘉的想法,让天子迁都洛阳。
现在,关中大旱,天赐良机。
董卓焚毁洛阳,已经违反了天道;上天惩罚长安,就是因为董卓迁都长安。
而颍川是龙兴之地,只要刘协来了就能成为中兴之君。
即便张邈、陈宫能看得出谣言的目的,也阻挡不了荀彧的谋划!
天意难违!
关中的旱灾不止,张邈和陈宫就破不了荀彧的谋划。
曹操抚掌大笑:“孟卓不得其时啊!偏安关中,是成不了大事的。这天子,还是让我曹孟德来辅佐吧!”
一想到张邈在关中焦头烂额,曹操的心情瞬间开心了。
自张邈举荐臧洪当兖州刺史的时候,曹操对张邈心中就有芥蒂。
后又因为张邈抢先迎了天子,让曹操对张邈就更不能释怀了。
如今张邈吃瘪,曹操只感觉五脏六腑,都畅快无比。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