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层层推进
小说:大明第一贡生作者:一语不语字数:4915更新时间 : 2024-09-12 00:26:24
正月十二,朱凤亲率的四千多骑兵,已从偏头关赶至大同。
进城第一件事,朱凤就是去拜会王守仁,因为这次皇帝出关的起点就在大同,而为了保证皇帝此番出巡的顺利,三边的一些将领也会奉调往大同方向调集兵马。
但为了保证三边的军事不出差错,所调的主要人员就是成国公朱辅父子俩,朱辅因为是从延绥出发,预计要比朱凤晚四到五天才能到大同。
这比皇帝到来大同要早得多,并不怕在这期间发生什么大的变故。
大同总制衙门内。
朱凤见到王守仁,恭敬行礼。
而王守仁对朱凤也体现出了尊重,毕竟如今西北边陲的主要将领中,像朱凤这样既有背景,还有实力,且靠山还很强大的将领,也就这一个,连他老爹朱辅都要靠边站。
“听说蔡国公将要带兵马出击草原,不知可有其事?他是从何处出兵?需要末将协助于他吗?”
朱凤这次,是深切希望张周能带着他一起进草原的。
以前他是避战的那个,但随着成国公府的影响力开始减弱,朱凤也希望通过跟张周的关系,为老朱家争取点什么。
且他对张周出征这件事,是抱有极大期待的,因为之前张周也曾不止一次在他面前说,以后会带他去建功立业。
王守仁道:“我也只是刚知晓张尚书要亲率兵马出击草原,听说带的兵马并不多,只有数千人马,至于是从大同出关,还是从旁处,我也并不知晓。知节,你初来乍到,应该先把本地的防务多熟悉一番。”
言外之意,你还是先别关心你那位张兄了,你应该关心一下自己的事。
“陛下御驾亲征了吗?”朱凤又问道。
“是。”王守仁道,“预计将在二十天上下抵达大同,在这期间,一定要保证鞑靼人不会干扰到御驾前来大同,你休整几日后,会派你以万数兵马出关隘,先行出兵到威宁海。”
朱凤问道:“为何不是回调往居庸关方向?”
王守仁摇头道:“我们后方的路线,会有宣府地方兵马协同,这都已做了详细的安排。如今从大同到猫儿庄,再到威宁海这一段,因为没有联绵的关隘阻拦,若是鞑靼人来犯的话,或会形成一定的威胁,这才是你需要驻防的地方。”
朱凤点点头道:“我知道了,陛下在关内,不会遇到战事。但要是出了关口,往威宁海去,就一定会有麻烦……也不知蔡国公几时会到大同来。若是他从威宁海出兵……我想跟他一起去。”
王守仁道:“朝廷并未做如此安排,你还是先听令于我,把我交待给你的事做好。”
你这个当将领的真是一点觉悟都没有。
王守仁差点想说,你到底是听谁的吩咐办事?
也不能说你靠山强大,就不听我的号令吧?
朱凤悻悻然,却好像也明白到现在王守仁才是他的顶头上司,也只能是恭敬领命。
……
……
张周一行出兵神出鬼没,并不会走大同,而他将会在张家口一线出关,进入草原,并长驱直入。
因为唐寅之前也是只是发了一个大致的坐标回来,且时间已过去了近一个月,其实如今唐寅兵马身在何处,张周自己也不知道,他要做的是出关之后自行摸索。
最好再来个迷路,让鞑靼人觉得这路兵马是没头苍蝇,只要鞑靼人敢出兵跟他交战,他就会让鞑靼人感受到什么叫科技的力量。
至于朱祐樘这边,出兵则非常缓慢,走了四天才抵达居庸关。
而大军还要在居庸关一线休整一天再走。
因为关口内也暂时安置不下这两万兵马,所以有的兵马直接驻扎在关口之外,也不是说城里就是没地方,但皇帝要进城,总归是要做一些妥善安排,皇帝这两万兵马有一半还不是骑兵……这其实给居庸关内守军将士带来极大的不方便。
皇帝走到哪,好像都是巨大的累赘,让地方上在招呼起来非常为难。
朱祐樘进城后,随即也召见了居庸关内实际的领兵之人,卫指挥使,如今临时调为宣府副总兵的张大宏。
此人算是科班出身,是在研武堂内顺利结业,并从大同卫指挥佥事调到居庸关当守将的,虽然理论知识很足,但却没有实战经验,属于大同那边实战派排挤,而自己又渴望获得战功的那类人。
但因为按照大明的规则,没有实战经验的只能放到第二线,所以他也只能被临时安置在居庸关。
这地方,上次遭遇到鞑靼来犯还是在当年土木堡之变后。
“陛下……”
张大宏为自己能见到皇帝,感觉到祖坟冒青烟,见到朱祐樘之后跪在那,头都伏在地上,死活就不起来了。
朱祐樘问道:“张卿家的人马几时过去的?”
张大宏说话一股浓重的山西味,问道:“俺不知是哪个张卿家。”
这把随军的杨鹏给急得要命,他道:“就是蔡国公。”
“蔡国公过去已经有四天了。”张大宏道。
朱祐樘问道:“咱这边走了几天?”
“回陛下,好像是……四天。”杨鹏道。
朱祐樘皱眉道:“什么叫好像,明明就是四天,一百多里路,走了四天,但对秉宽来说,一天还没到,就过去了!真快啊。”
杨鹏道:“陛下,蔡国公那是出兵草原,是作为先锋官,走得是快。”
“那现在他……”朱祐樘很想问,他已经出北关进草原了吗?
但再一想,眼前这个张大宏看起来像是有点本事,但人却有点憨直,登时觉得从此人口中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张大宏道:“臣为陛下准备了接风酒宴。”
朱祐樘摇头道:“朕不吃来吃酒的,再说出征在外,岂能随便饮酒?”
杨鹏道:“回陛下,天寒,一般来说,将士们备点酒水御寒,也不是不可。”
朱祐樘摆摆手道:“朕这边就不需要了。朕要先休息,旁人就先别来打扰了。”
“是。”杨鹏应了一声,突然又问道,“那陛下,若是公主来问安的话……”
“哦,公主可以。”、
朱祐樘想到女儿,脸上呈现出一些慈爱的笑容。
这次出征还不忘带着女儿出来见识一下,朱祐樘是充分想当一个慈父。
……
……
草原上。
一场大战还在绵延进行着。
唐寅所部最初控制的实际区域,大概以后纵深五六十里,在这基础上,骑兵来回穿插,跟鞑靼主力做周旋。
因为多数地方都是旷野,又是沿着河流,以至于鞑靼人对于地形的把控非常好。
只要发现大明的军队有突击的迹象,无论是在白昼还是夜晚,鞑靼人都能按照地势做出一些回应,并且形成三面夹击之势,逼着大明的军队在追击一段路之后,就不得不回撤。
这是唐寅的意思。
是为防止出击的兵马陷入到鞑靼人四面合围的地步,那时候就算是有火铳,也因为没有更具杀伤力的重炮和远炮等,导致大明军队陷入到重围而突击不出来。
虽然火铳在正面战场上优势明显,但也碍于射程问题,会令鞑靼人有办法应对。
接连几天,都是如此。
虽然每天都会有战果,但同样大明军队每天也会有损失,战损比一直保持在一比五左右。
几天下来,大明军队就死了上百人,而受伤也有几十人。
而鞑靼那边损失也不过千把人,双方的战事都打得极为克制。
终于又到一天黄昏,大明的军队回撤,准备在几路兵马的配合之下,针对河下游对岸的鞑靼预设营地发动攻击。
之前几天鞑靼人都是连夜扎营,把营地推进了也有近十里,此时鞑靼营地距离大明军队所在的河谷也不过才十里左右,已经威胁到了大明营地的安稳,唐寅为防止鞑靼人搞藏兵夜袭,准备连夜把这些鞑靼人的营地给拔掉。
这一战,还由唐寅亲自上前线指挥。
留了马仪和徐经在本方营地内驻守,而他是带着张锐所部去端对方的营地。
“轰!”
就在大明先锋人马距离鞑靼营地不过一二里远的时候,营地内升起黑烟。
唐寅指了指营地的方向,对周围的传令兵道:“延缓攻势,若是出现鞑靼人的踪迹,也不可穷追不舍。此战目的只为拔除营寨。”
因为唐寅早先已预料到,鞑靼人可能会在营地内埋设火药,所以这趟他的目标也不是要歼灭多少鞑靼兵马,而只是让这些可以驻扎兵马的营地彻底不存。
对方用火药来炸,说明里面是埋伏士兵的,是多少他还不清楚,且对方用火药炸他也不怕。
反正都是为了拔钉子,如果鞑靼人亲自动手,反而省了他的力气。
……
……
日落之前,大明的先锋人马已经进入到营地范围内。
唐寅预料的激烈反抗并没有出现。
鞑靼从营地东南方逃出几十骑,张锐先派了兵马去追击,在追出去五六里之后就折返,在折返途中还遭遇到鞑靼伏兵的埋伏,双方进行了小范围的交战,大明骑兵这边利用火铳的优势,将鞑靼人打退。
但鞑靼更多的骑兵,大概有万数兵马在往前靠近,张锐不得不鸣金收兵,往鞑靼第一道营地的方向撤走。
如此一来,第二道营地内,鞑靼正式开始驻军,且用栅栏等形成阻挡,甚至在栅栏之外加上了木头加铁皮的防御,为的是防止大明的军队利用骑兵和火铳进行突击。
在张锐带兵回到第一道营地时,唐寅已带人把鞑靼人布置的营帐等都给摧毁。
“没发现多少火药。”下面的人汇报,“倒是里面炸了不少的草人。上面还穿着大明将士的军服。”
“他们哪来这么多军服?”唐寅质问道。
下面的人回答不出来。
显然这些军服并不是这路人马所损失的,要说先前几战之中,损兵折将最大的一场,还是刘瑾在花马池那一战所损失的,虽然那一战最后是靠马仪和张锐带兵突击,取得大胜。
但大明也在那一战中损失了有近两千兵马。
再加上鞑靼人也曾在花马池突击进大明境内,端了大明的几个仓库,找到一些军服也并不稀奇。
唐寅道:“这是羞辱于本官。”
张锐此时也恰好回来,道:“大人,已看清楚,在距离此处十五里左右,是对方第二道防线,他们的木栅栏已经扎了起来,近乎就是这一下午的事。”
“之前出兵时,没有留意吗?”唐寅皱眉。
这一天,张锐都在负责出兵突击。
似乎鞑靼人也发现了大明的兵力不足,也会玩一些声东击西的手段,吸引大明军队在河西岸进行追击,方便他们在东岸进行扎营,甚至用一下午的时间,把第二道营地外的木栅栏立了起来。
张锐道:“他们似乎是想层层推进。在回来的路上,还发现了不少的木桩等物,他们已暗自了下桩子,若是他们以此来扎营,或在一夜之间就能再推进几里。”
唐寅皱眉道:“若是不能一次将他们拔除,那用不了半个月,他们就会把战线推到河岸边,距离我们不到四五里的地方。”
张锐叹道:“可惜我们没有重炮。但我们有天火药,虽然不多,但趁现在,在他们所修筑的防线前,炸一道口子,再以此突进去,并不是难事。”
“一道口子……”
唐寅似乎并不太认同张锐所定下的计划。
张锐问道:“大人有顾虑?”
“只是打开一道缺口,兵马冲杀进去,那缺口也会被他们堵上,到时进去的将士会深陷重围。我们将士虽有火器傍身,但如此近距离的作战,弓弩同样具备大的杀伤,我们的兵马连他们的一成都不到,这一战……如何能打?”
张锐急切道:“但也不能让鞑子如此层层推进。”
唐寅道:“眼下能做的,就是日夜出兵去骚扰他们扎营推进,尽可能延缓他们推进的速度。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后方搜集到更多的资源……现在我们的粮草也不太够。干粮还能支撑不少时间,但马匹需要草料……这需要时间去准备。”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进城第一件事,朱凤就是去拜会王守仁,因为这次皇帝出关的起点就在大同,而为了保证皇帝此番出巡的顺利,三边的一些将领也会奉调往大同方向调集兵马。
但为了保证三边的军事不出差错,所调的主要人员就是成国公朱辅父子俩,朱辅因为是从延绥出发,预计要比朱凤晚四到五天才能到大同。
这比皇帝到来大同要早得多,并不怕在这期间发生什么大的变故。
大同总制衙门内。
朱凤见到王守仁,恭敬行礼。
而王守仁对朱凤也体现出了尊重,毕竟如今西北边陲的主要将领中,像朱凤这样既有背景,还有实力,且靠山还很强大的将领,也就这一个,连他老爹朱辅都要靠边站。
“听说蔡国公将要带兵马出击草原,不知可有其事?他是从何处出兵?需要末将协助于他吗?”
朱凤这次,是深切希望张周能带着他一起进草原的。
以前他是避战的那个,但随着成国公府的影响力开始减弱,朱凤也希望通过跟张周的关系,为老朱家争取点什么。
且他对张周出征这件事,是抱有极大期待的,因为之前张周也曾不止一次在他面前说,以后会带他去建功立业。
王守仁道:“我也只是刚知晓张尚书要亲率兵马出击草原,听说带的兵马并不多,只有数千人马,至于是从大同出关,还是从旁处,我也并不知晓。知节,你初来乍到,应该先把本地的防务多熟悉一番。”
言外之意,你还是先别关心你那位张兄了,你应该关心一下自己的事。
“陛下御驾亲征了吗?”朱凤又问道。
“是。”王守仁道,“预计将在二十天上下抵达大同,在这期间,一定要保证鞑靼人不会干扰到御驾前来大同,你休整几日后,会派你以万数兵马出关隘,先行出兵到威宁海。”
朱凤问道:“为何不是回调往居庸关方向?”
王守仁摇头道:“我们后方的路线,会有宣府地方兵马协同,这都已做了详细的安排。如今从大同到猫儿庄,再到威宁海这一段,因为没有联绵的关隘阻拦,若是鞑靼人来犯的话,或会形成一定的威胁,这才是你需要驻防的地方。”
朱凤点点头道:“我知道了,陛下在关内,不会遇到战事。但要是出了关口,往威宁海去,就一定会有麻烦……也不知蔡国公几时会到大同来。若是他从威宁海出兵……我想跟他一起去。”
王守仁道:“朝廷并未做如此安排,你还是先听令于我,把我交待给你的事做好。”
你这个当将领的真是一点觉悟都没有。
王守仁差点想说,你到底是听谁的吩咐办事?
也不能说你靠山强大,就不听我的号令吧?
朱凤悻悻然,却好像也明白到现在王守仁才是他的顶头上司,也只能是恭敬领命。
……
……
张周一行出兵神出鬼没,并不会走大同,而他将会在张家口一线出关,进入草原,并长驱直入。
因为唐寅之前也是只是发了一个大致的坐标回来,且时间已过去了近一个月,其实如今唐寅兵马身在何处,张周自己也不知道,他要做的是出关之后自行摸索。
最好再来个迷路,让鞑靼人觉得这路兵马是没头苍蝇,只要鞑靼人敢出兵跟他交战,他就会让鞑靼人感受到什么叫科技的力量。
至于朱祐樘这边,出兵则非常缓慢,走了四天才抵达居庸关。
而大军还要在居庸关一线休整一天再走。
因为关口内也暂时安置不下这两万兵马,所以有的兵马直接驻扎在关口之外,也不是说城里就是没地方,但皇帝要进城,总归是要做一些妥善安排,皇帝这两万兵马有一半还不是骑兵……这其实给居庸关内守军将士带来极大的不方便。
皇帝走到哪,好像都是巨大的累赘,让地方上在招呼起来非常为难。
朱祐樘进城后,随即也召见了居庸关内实际的领兵之人,卫指挥使,如今临时调为宣府副总兵的张大宏。
此人算是科班出身,是在研武堂内顺利结业,并从大同卫指挥佥事调到居庸关当守将的,虽然理论知识很足,但却没有实战经验,属于大同那边实战派排挤,而自己又渴望获得战功的那类人。
但因为按照大明的规则,没有实战经验的只能放到第二线,所以他也只能被临时安置在居庸关。
这地方,上次遭遇到鞑靼来犯还是在当年土木堡之变后。
“陛下……”
张大宏为自己能见到皇帝,感觉到祖坟冒青烟,见到朱祐樘之后跪在那,头都伏在地上,死活就不起来了。
朱祐樘问道:“张卿家的人马几时过去的?”
张大宏说话一股浓重的山西味,问道:“俺不知是哪个张卿家。”
这把随军的杨鹏给急得要命,他道:“就是蔡国公。”
“蔡国公过去已经有四天了。”张大宏道。
朱祐樘问道:“咱这边走了几天?”
“回陛下,好像是……四天。”杨鹏道。
朱祐樘皱眉道:“什么叫好像,明明就是四天,一百多里路,走了四天,但对秉宽来说,一天还没到,就过去了!真快啊。”
杨鹏道:“陛下,蔡国公那是出兵草原,是作为先锋官,走得是快。”
“那现在他……”朱祐樘很想问,他已经出北关进草原了吗?
但再一想,眼前这个张大宏看起来像是有点本事,但人却有点憨直,登时觉得从此人口中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张大宏道:“臣为陛下准备了接风酒宴。”
朱祐樘摇头道:“朕不吃来吃酒的,再说出征在外,岂能随便饮酒?”
杨鹏道:“回陛下,天寒,一般来说,将士们备点酒水御寒,也不是不可。”
朱祐樘摆摆手道:“朕这边就不需要了。朕要先休息,旁人就先别来打扰了。”
“是。”杨鹏应了一声,突然又问道,“那陛下,若是公主来问安的话……”
“哦,公主可以。”、
朱祐樘想到女儿,脸上呈现出一些慈爱的笑容。
这次出征还不忘带着女儿出来见识一下,朱祐樘是充分想当一个慈父。
……
……
草原上。
一场大战还在绵延进行着。
唐寅所部最初控制的实际区域,大概以后纵深五六十里,在这基础上,骑兵来回穿插,跟鞑靼主力做周旋。
因为多数地方都是旷野,又是沿着河流,以至于鞑靼人对于地形的把控非常好。
只要发现大明的军队有突击的迹象,无论是在白昼还是夜晚,鞑靼人都能按照地势做出一些回应,并且形成三面夹击之势,逼着大明的军队在追击一段路之后,就不得不回撤。
这是唐寅的意思。
是为防止出击的兵马陷入到鞑靼人四面合围的地步,那时候就算是有火铳,也因为没有更具杀伤力的重炮和远炮等,导致大明军队陷入到重围而突击不出来。
虽然火铳在正面战场上优势明显,但也碍于射程问题,会令鞑靼人有办法应对。
接连几天,都是如此。
虽然每天都会有战果,但同样大明军队每天也会有损失,战损比一直保持在一比五左右。
几天下来,大明军队就死了上百人,而受伤也有几十人。
而鞑靼那边损失也不过千把人,双方的战事都打得极为克制。
终于又到一天黄昏,大明的军队回撤,准备在几路兵马的配合之下,针对河下游对岸的鞑靼预设营地发动攻击。
之前几天鞑靼人都是连夜扎营,把营地推进了也有近十里,此时鞑靼营地距离大明军队所在的河谷也不过才十里左右,已经威胁到了大明营地的安稳,唐寅为防止鞑靼人搞藏兵夜袭,准备连夜把这些鞑靼人的营地给拔掉。
这一战,还由唐寅亲自上前线指挥。
留了马仪和徐经在本方营地内驻守,而他是带着张锐所部去端对方的营地。
“轰!”
就在大明先锋人马距离鞑靼营地不过一二里远的时候,营地内升起黑烟。
唐寅指了指营地的方向,对周围的传令兵道:“延缓攻势,若是出现鞑靼人的踪迹,也不可穷追不舍。此战目的只为拔除营寨。”
因为唐寅早先已预料到,鞑靼人可能会在营地内埋设火药,所以这趟他的目标也不是要歼灭多少鞑靼兵马,而只是让这些可以驻扎兵马的营地彻底不存。
对方用火药来炸,说明里面是埋伏士兵的,是多少他还不清楚,且对方用火药炸他也不怕。
反正都是为了拔钉子,如果鞑靼人亲自动手,反而省了他的力气。
……
……
日落之前,大明的先锋人马已经进入到营地范围内。
唐寅预料的激烈反抗并没有出现。
鞑靼从营地东南方逃出几十骑,张锐先派了兵马去追击,在追出去五六里之后就折返,在折返途中还遭遇到鞑靼伏兵的埋伏,双方进行了小范围的交战,大明骑兵这边利用火铳的优势,将鞑靼人打退。
但鞑靼更多的骑兵,大概有万数兵马在往前靠近,张锐不得不鸣金收兵,往鞑靼第一道营地的方向撤走。
如此一来,第二道营地内,鞑靼正式开始驻军,且用栅栏等形成阻挡,甚至在栅栏之外加上了木头加铁皮的防御,为的是防止大明的军队利用骑兵和火铳进行突击。
在张锐带兵回到第一道营地时,唐寅已带人把鞑靼人布置的营帐等都给摧毁。
“没发现多少火药。”下面的人汇报,“倒是里面炸了不少的草人。上面还穿着大明将士的军服。”
“他们哪来这么多军服?”唐寅质问道。
下面的人回答不出来。
显然这些军服并不是这路人马所损失的,要说先前几战之中,损兵折将最大的一场,还是刘瑾在花马池那一战所损失的,虽然那一战最后是靠马仪和张锐带兵突击,取得大胜。
但大明也在那一战中损失了有近两千兵马。
再加上鞑靼人也曾在花马池突击进大明境内,端了大明的几个仓库,找到一些军服也并不稀奇。
唐寅道:“这是羞辱于本官。”
张锐此时也恰好回来,道:“大人,已看清楚,在距离此处十五里左右,是对方第二道防线,他们的木栅栏已经扎了起来,近乎就是这一下午的事。”
“之前出兵时,没有留意吗?”唐寅皱眉。
这一天,张锐都在负责出兵突击。
似乎鞑靼人也发现了大明的兵力不足,也会玩一些声东击西的手段,吸引大明军队在河西岸进行追击,方便他们在东岸进行扎营,甚至用一下午的时间,把第二道营地外的木栅栏立了起来。
张锐道:“他们似乎是想层层推进。在回来的路上,还发现了不少的木桩等物,他们已暗自了下桩子,若是他们以此来扎营,或在一夜之间就能再推进几里。”
唐寅皱眉道:“若是不能一次将他们拔除,那用不了半个月,他们就会把战线推到河岸边,距离我们不到四五里的地方。”
张锐叹道:“可惜我们没有重炮。但我们有天火药,虽然不多,但趁现在,在他们所修筑的防线前,炸一道口子,再以此突进去,并不是难事。”
“一道口子……”
唐寅似乎并不太认同张锐所定下的计划。
张锐问道:“大人有顾虑?”
“只是打开一道缺口,兵马冲杀进去,那缺口也会被他们堵上,到时进去的将士会深陷重围。我们将士虽有火器傍身,但如此近距离的作战,弓弩同样具备大的杀伤,我们的兵马连他们的一成都不到,这一战……如何能打?”
张锐急切道:“但也不能让鞑子如此层层推进。”
唐寅道:“眼下能做的,就是日夜出兵去骚扰他们扎营推进,尽可能延缓他们推进的速度。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后方搜集到更多的资源……现在我们的粮草也不太够。干粮还能支撑不少时间,但马匹需要草料……这需要时间去准备。”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