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玻璃成功。
小说:少年战歌作者:步枪子弹字数:6822更新时间 : 2023-04-27 07:33:33
杨鹏和蔡家家主说不通,便起身离开了。走到蔡家门外,杨鹏看到那个被蔡家家主赶出家门的儿子跪在门外。杨鹏想到蔡家家主说教了这个儿子一身烧瓷本事,暗道这个人也是个人才啊,要是把他雇去说不定也行,便开口问道:“年轻人,你跪在那里做什么?”
那个年轻人看了一眼杨鹏,低头说道:“官爷,我被赶出家门了,只能跪在这里求我爹原谅我,否则我在外面没有事业,迟早要饿死。”杨鹏问道:“你愿意娶韩家女儿了?”那个年轻人摇了摇头,咬牙说道:“我此生只有翠儿一个媳妇!”
杨鹏听到这话笑了起来,恐吓地说道:“你要娶翠儿,你爹如何会让你回家。恐怕你就是在这里跪死,你爹也不会改口啊!”那年轻人听到杨鹏的话,脸上一片惶恐,慌张问道:“官爷,那你说我该怎么办?”
杨鹏眨了眨眼睛,笑道:“不如你和翠儿私奔?”那年轻人还以为李植要帮他出什么主意,没想到是让自己私奔,立刻就没了精神,喃喃说道:“这兵荒马乱的,我带着翠儿往哪里奔去?迟早饿死在他乡!”
杨鹏拍了拍手,走到这年轻人身边,缓缓说道:“我听说你爹教了你十年本事,你会建窑么?”那年轻人看了看杨鹏,说道:“我会啊!从建窑到选坩埚到塑胚到烧窑我全会,不比我爹差。”想了想,他又说道:“可是建一个瓷窑要买各种材料,成本就要几百两银子,我空手建不起来啊。”
“你真的会建窑?”“我真的会,我家的瓷窑我还改良了呢!”杨鹏听到这话来了精神,大声说道:“那本官就给你指一条明路吧!到天京新城来为本官建窑!”那年轻人看了看杨鹏的官袍,想了想低头说道:“不行,我就是饿死,也不能把家传的烧瓷手艺泄露出去!”
杨鹏骂道:“泄露什么啊,本官不要你烧瓷,只要你建好高温的窑洞烧玻璃!”地上的年轻人愣了愣,抬头看向杨鹏,眼睛里泛着亮光,问道:“烧玻璃?”杨鹏点头说道:“对,烧玻璃!你按照我的指导建窑,不需要拿出你家传的烧瓷绝学,只要建好一个高温窑子就行。你帮我干活我给你一个月四两月钱,还便宜价钱给别墅给你住,足够你和翠儿生活了!”
地上的年轻人终于反应过来,惊喜地看着杨鹏:“建窑只要是老瓷工都会啊,官爷为什么选我?”杨鹏说道:“据说你们蔡家人手艺最扎实。你干不干?”年轻人赶紧答道:“我干!我干!这活计一点不会泄露我家的祖传技艺,官爷我干!”杨鹏笑着点了点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小的贱名蔡怀水。”
杨鹏一伸手从怀里摸出十二两银子出来,说道:“蔡怀水,我相信你是会建窑的,先支三个月的月钱给你。你拿了钱去和翠儿打个招呼,把十两银子给姑娘家里送去,权当是定亲了。你这就和我去天京新城建窑子,过几个月存几十两银子回来迎娶翠儿!”
“当然,前提是你能帮我建出玻璃窑子。要是过几个月你建不出窑子,你便回家娶韩家姑娘吧。”年轻人见杨鹏想得这么周到,喜出望外,惊喜中忍不住流下泪来。他擦了一把眼泪,从地上爬起来接过了银子,点头说道:“官爷,我一定为你建好玻璃窑子!”
杨鹏点了点头,便让蔡怀水去翠儿家打招呼去了。杨鹏乘空在县城里买了一匹马,等蔡怀水一回来,便把马匹牵给了他。“和翠儿家说得怎么样?”“我告诉他爹我得了四两月钱的差事,他爹欢喜收下了我的银子!”顿了顿,蔡怀水笑着说道:“翠儿十分高兴呢!”杨鹏笑了笑,说道:“那便得了,上马,随我去天京新城。”
到了天京新城,杨鹏强调完保密几率之后,就把自己设计的玻璃窑子图纸展示给蔡怀水看。除了主炉、储热室,杨鹏还设计了一个退火通道。所谓退火就是控制温度变化让高温材料按适宜速度逐步降温,消除材料内部的残余应力。如果不消除残余应力,玻璃是会自己裂开的。
杨鹏和蔡怀水说明:这个窑子的目的是把坩埚中的玻璃原材料加热到比烧瓷还要高几分的温度,让材料完全融融变成玻璃液体,加入硝石去色,然后进入退火通道退火,最后用食盐澄清去泡,灌入模压器中模压成型。按这个思路,李植让蔡怀水设计玻璃窑子。
蔡怀水果然是个老瓷工,杨鹏说的各种后世技术他一点就通,拍胸脯说能把这窑子做出来。杨鹏给了蔡怀水一千两银子支用,让他采购各种材料。杨鹏还在天京城东南划了一块土地给蔡怀水做厂房,又雇了五个杂役给蔡怀水做帮工和学徒,让他们跟着蔡怀水建烧玻璃的窑子。这边玻璃窑在建,那边杨鹏要的六磅炮已经做好了。
四月十日,杨鹏的玻璃窑做好了。玻璃窖里布置有六个坩埚——都是蔡怀水找专门的坩埚匠人用最好的瓷土烧的。玻璃窑点火后,坩埚在窑里烧了两天,烧得白热,杨鹏才把原材料放进坩埚里。
杨鹏把第一炉作为试验,在不同的坩埚里放置略有不同的原材料:有的坩埚里只有纯碱、石灰石和石英,有的坩埚里这三种主要原材料配比不同,有的坩埚里加上一点硼砂,有的加上一点长石——看看哪种配方最后产的玻璃最好。
也多亏有了蔡怀水,杨鹏才知道哪里买得到硼砂、长石之类的配料。说起来,烧制玻璃还挺麻烦的:烧热的玻璃水中,要加入硝石去色——玻璃因为含有微量的铁元素所以呈绿色,其中尤以二价铁为绿,三价铁则不是显著的绿色。李植加入硝石后,硝石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玻璃就显得无色透明。
不但如此,玻璃烧制好后还需要澄清——要在玻璃热液中加入澄清剂,比如食盐。澄清剂遇热挥发会形成大气泡,这些大气泡上升过程中带出小气泡,能让玻璃中的气泡减少,因此澄清。杨鹏的炉子设计得很成功,烧了一天把六锅原材料全部烧成了玻璃热液。玻璃液分别进入退火通道退火后,杨鹏检查玻璃试验品的成色,发现第三个坩埚里加了硼砂的玻璃的透明度最好,算是找出了最优的配方。第二炉玻璃杨鹏又微调第一炉找出的最优配方,直到找到较为完美的配方,这才作罢,开始制作成品。
第三炉玻璃,杨鹏就开始用模压器模压玻璃用品了。杨鹏用生铁制造模压器,模压器上抹上一层用桐油调和的木炭粉末,防止铸模和玻璃黏合。一个坩埚的玻璃液倒入退火通道降温后,将一些玻璃液被倒入铸模,工匠们压下铸模压具,迫使玻璃液体在模压器中成型。待模压器中的玻璃冷却后,一个圆形玻璃杯就做出来了。
透明的玻璃杯做出来,放在桌子上十分美观,散发着水晶般的皎洁光泽。蔡怀水大呼神奇,兴奋地跟在杨鹏后面左看右看。“城主,做成了!做成了!这下我可以去娶翠儿了!”五个打下手的匠人也是满脸惊奇,看向杨鹏的目光中满是崇拜。
这个时代玻璃是绝对的奢侈品,这么大的透明玻璃杯匠人们都没有见过,放到市场上去卖肯定可以卖个好价钱。不过杨鹏拿起那玻璃杯仔细一看,却发现了不足之处——玻璃杯杯壁里还有一些气泡。这些气泡不但有碍美观,而且会让玻璃杯变得脆弱,容易破裂。
杨鹏想了想,觉得还是澄清的工作没有做透。杨鹏决心要干掉这些气泡,于是在新一锅玻璃热液中加大了食盐的投放量。食盐放多以后气泡倒是减少了,却让整个玻璃液乳化了,做出来的玻璃杯变得不再透明,变得像是后世的磨砂玻璃似的,让杨鹏大失所望。
杨鹏想了好久,决定还是维持原来的食盐投放量,增加搅拌的工序!他找铁匠打造了几十根铁棍子,让匠人们在玻璃液冷却前不断搅拌坩埚中玻璃热液,把玻璃热液中的泡沫尽量搅拌冒出,这才加入食盐做澄清剂。加入了搅拌程序后,杨鹏指挥工匠们将这一锅玻璃倒出模压。新一个玻璃杯做好后,杨鹏惊喜地发现气泡基本没有了。他得到了一个晶莹剔透的圆底玻璃杯。
看着这个完全透明基本无色的玻璃杯,杨鹏感觉银子在朝自己挥手。
不过杨鹏倒是不担心玻璃配方外泄,为了防止玻璃产业的配方外泄,杨鹏早就在生产环节层层设计:他一开始就把烧玻璃的烧窑和投料工序细分为六个步骤,每个步骤交给不同的人操作。而且杨鹏也不告诉操作投料的工人他操作的是什么材料,只让他知道材料到了就按重量投入坩埚。而原材料采购人员也只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材料,不知道这些原材料怎么用。
即便是帮助杨鹏建玻璃窖的蔡怀水,他也只清楚玻璃窖的结构,不知道杨鹏的各种材料配方和比例。想搞到杨鹏的玻璃配方,就要买通所有玻璃作坊工人和所有原材料采购人员,这是极难的。如果说技术从保密到扩散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话,杨鹏希望这个扩散的日子尽量晚一些到来。
到了六月,杨鹏的两千套别墅已经全部建好。
这些别墅中的一千套被杨鹏租给了各项产业的员工家庭,七十文一间房,租金水平保证杨鹏可以十五年收回别墅的房价。还有一千套别墅,被杨鹏租给了天京新城中的各色外来商业服务业人员。天京新城有两千户高消费水平的员工家庭,各行各业都有需求,所以几个月内天京新城就涌入了两、三千商业和服务业人员。这些人也要住房子,也租住在杨鹏的别墅里面。杨鹏租给这些外来人员的租金就贵一些了,每月一百零五文钱租一间房,这租金水平使得李植十年就能收回一幢别墅的房价。
房价收回后,租金就是净利了。两千套别墅的租金,如今也能让杨鹏每个月收入六百多两银子。当然,其中有少量别墅是卖给员工和外来人员的。小别墅卖给工人家庭是五十两一幢,这个价格每个家庭限购一套。卖给外来人员则是六十两一套——其实即便是六十两一套的房子,也比沧州城的房价低一些。天京新城各行各业需求都火爆,在这里做买卖赚钱容易,这个房价水平也不算高。
别墅建设停止后,天京新城摆脱了大工地的状态,再没有了那么多堆积的建筑材料,建筑垃圾也减少了,整座城看上去整洁了许多。两千幢别墅也让范家庄初具规模,站在城墙上看过去,城北那些白墙黑瓦的连绵别墅十分整齐美观。
无论在卫生条件还是繁荣程度上,天京新城都是这个时代城市中的翘楚。
玻璃作坊是杨鹏第三个比较赚钱的产业,杨鹏找赵金喜来一问,发现玻璃酒具现在已经供不应求。玻璃作坊每个月能产两百五十套玻璃酒具,五十套玻璃茶具。玻璃茶具还好,每个月能卖三十多套。无色的玻璃酒器则极为畅销,一上市没几天就立即卖光。
而且玻璃酒器的需求似乎是越来越盛。不光是沧州城的人知道了玻璃酒具的好处,京畿各个府县也有来买的,甚至有南方的富商士绅也派人来买货。杨鹏销售的一套酒具里面有二十个无色酒杯,能够两桌人使用。三十两一套的话,平均一个酒杯只卖一两五钱。和西方货船跨越重洋贩过来无色玻璃杯比起来,天京新城的无色玻璃酒杯就便宜多了,怪不得富商们都要抢购。
虽然如今玻璃作坊每个月能为杨鹏赚六、七千两利润,但显然这个产品的盈利潜力亟待挖掘。杨鹏立即找来蔡怀水,让他马上动手,在原先的玻璃窑旁边再建一个新窑,扩大玻璃的生产能力。当然蔡怀水一个人干不行,杨鹏又雇了六个工人作为第二个玻璃窑的员工,和蔡怀水一起建玻璃窑。
蔡怀水建第二个窑子轻车熟路,只用了二十多天就指挥工人们建好了窑子。第二个窑子一落成,杨鹏就让新窑子全力生产玻璃酒器。新建的窑子比老窑子多一个坩埚,将玻璃酒器的总产能扩大到了一个月六百套。玻璃酒器的招牌已经打出去,现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杨鹏对酒器的销售有了新想法。
杨鹏要搞一个拍卖会!
以拍卖的形式出售玻璃酒具,就能最大化每一批玻璃酒具的价格,实现最大的收益。拍卖会面对的对象,当然就是沧州和瀛洲的豪商们。沧州和瀛洲是南北漕运中转站,是商贾辐辏之地,豪商云集。这些豪商们买了杨鹏的无色玻璃杯可以转贩到大江南北,获利高于杨鹏自己在店里卖。杨鹏面对这些豪商拍卖玻璃酒具,一定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而且卖货给这些商贾们,实际上也是给他们赚钱的机会,可以扩大自己的人脉。主意打定,杨鹏就找到许敏策,和他商量开拍卖会的事情。许敏策听到拍卖会三个字愣了愣,问道:“拍卖是什么意思?”“就是让买家竞价,价高者得!”“原来如此!”
许敏策早就听说了杨鹏新开发的无色玻璃产业赚钱,此时听到杨鹏要开拍卖会卖玻璃酒器,悻悻地说道:“贤弟买卖越做越大,各种点子层出不穷,愚兄都跟不上了。”杨鹏知道许敏策这是想要好处,笑道:“我这次把每月六百套酒具分成十二个份额,其中十个份额拿来拍卖。我把剩下的二个份额,也就是每月一百套酒器以三十两一套的价格供给许大哥,让许大哥贩到南方去赚钱,如何?”
许敏策闻言大喜过望,这一百套酒具贩到江南去估计能卖到四、五十两银子一套,刨去运费、钞关和人工费用,这一百套就是每月一千多两的利润。许敏策暗道杨鹏是个识趣的人,自己把他介绍给沧州县令没有错。
不过许敏策又琢磨:这无色玻璃酒器大量销售,卖到五十两的价格也是极限了,到时候肯定要动用自己在江南的人脉网络宣传,这一千多两银子赚起来倒是没有肥皂买卖那么轻松。
但有这么多钱赚,总是好事。杨鹏向许敏策让利,也有自己的想法。许敏策和那些当官实际上是一家人,许敏策在巡抚衙门里很有发言权,向许敏策让利实际上也是加深和巡抚关系的一种办法。
许敏策得了好处,微笑着说道:“贤弟放心,我这就向沧州所有大商人发下帖子,让他们到醉仙楼去参加拍卖!”顿了顿,许敏策又问道:“时间定在什么时候为好?”
“就后天下午吧!”而城西的醉仙楼里,此时却是温暖如春,十分干净整洁。三楼的大厅里摆了不少铜暖炉,让整个大厅保持在舒服的温度上,让聚集在这里的沧州和各地豪商们感觉不到寒冷。茶几上摆着的香炉里点着香料在烧,让整个大厅香气扑鼻。
杨鹏之前让醉仙楼的小二们按后世拍卖会的样子摆好了椅子,此时所有椅子都面对西面的戏台。沧州的豪商们来了一大半,坐在椅子上交谈议论着今天的拍卖会。
此前许敏策已经把拍卖会的规则写在了请贴上,这些大商贾们都知道今天的规矩。
“这拍卖真是个稀奇的事情!”“城主的新点子就是多!”“我今天就是来看稀奇的!”“别说,能买到城主的货是好事。看看许敏策,跟着杨鹏赚了多少银子?”“啧啧,今天说什么我也要买到一个份额的玻璃酒具!我卖到苏州去!”
看到杨鹏走进三楼大厅,豪商们都站了起来迎接杨鹏。
“家主来了!”“见过大人!”“城主大人别来无恙!”
杨鹏看了看,发现汴京八大商号有六家派人来了,有一些更是家主亲自来。加上身边的许敏策,除了高家其他七大商号都聚齐了。杨鹏在人群里看了看,又看到了销售精盐的董家董至义,以及卖碱面给自己的薛员外。
杨鹏拱手说道:“诸位坐!”走到戏台上,杨鹏说道:“今天拍卖的规矩大家都知道了。以每月五十套酒具为一组,一共十组,大家竞价购买各组货物,出价最高者得。竞价成功的商家要交一百两订金给我,然后择日交割货物钱款!”
顿了顿,杨鹏又说:“玻璃酒具上市也半年了,大家都听说过这商品,都知道自家能把酒杯贩卖到多少两,大家竞价时候量力而为!”杨鹏说完这话,让仆人们拿出几套玻璃酒具出来,装上烧酒分发到各个商贾手上,让他们再仔细看看。
众人又看了那玻璃酒杯一次,不少人发出赞叹:“无色透明,晶莹剔透!”“有色的玻璃常见,这完全透明没有气泡的玻璃还真是少见!”“我倒是见过西夷贩来的无色玻璃杯,但那比城主的贵多了。”
“这玻璃杯装上烧酒,倒似水晶杯一样。”杨鹏见众人手上都有了玻璃杯,都鉴赏了一番,便让食盐工厂的经理郑晖站上台去做主持人,开始拍卖。玻璃酒器从底价三十两一套开始拍卖,五钱加一次价。
“三十一两!”
“三十一两五钱!”
“我出三十二两!”
第一组玻璃酒器拍卖时候,坐在下面的买家们琢磨着后面机会还多,还十分谨慎,加到三十五两五钱就没人再加了,让卖布的董家捡了个便宜。那董至义琢磨着这酒具卖到山东去能卖四、五十两一套,乐得眉开眼笑。
第二组,竞争就开始了,直接把价格推到了三十六两五钱,最后源兴行的老板查云克抢下了第二组酒具。查云克是做通番海贸生意的,最清楚奢侈品的行情,也有销售奢侈品的渠道。他知道这三十六两五钱拿下的玻璃酒具能赚不少银子。
第三组、第四组,价格一点点上去了。到了第八组,价格已经涨到了三十九两,最后查云克又拿下了第八组。
第九组、第十组,价格都稳定在三十九两。
最后一场拍卖下来,李植收到了一千两订金,以平均三十七五钱的价格卖出了五百套玻璃酒具。按这个拍卖的情况,杨鹏算了一下账,算下来玻璃作坊每个月的盈利增加到了一万七千两。这利润和食盐工厂和肥皂作坊加起来差不多。
这是一大笔财富,能让杨鹏做很多事情。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那个年轻人看了一眼杨鹏,低头说道:“官爷,我被赶出家门了,只能跪在这里求我爹原谅我,否则我在外面没有事业,迟早要饿死。”杨鹏问道:“你愿意娶韩家女儿了?”那个年轻人摇了摇头,咬牙说道:“我此生只有翠儿一个媳妇!”
杨鹏听到这话笑了起来,恐吓地说道:“你要娶翠儿,你爹如何会让你回家。恐怕你就是在这里跪死,你爹也不会改口啊!”那年轻人听到杨鹏的话,脸上一片惶恐,慌张问道:“官爷,那你说我该怎么办?”
杨鹏眨了眨眼睛,笑道:“不如你和翠儿私奔?”那年轻人还以为李植要帮他出什么主意,没想到是让自己私奔,立刻就没了精神,喃喃说道:“这兵荒马乱的,我带着翠儿往哪里奔去?迟早饿死在他乡!”
杨鹏拍了拍手,走到这年轻人身边,缓缓说道:“我听说你爹教了你十年本事,你会建窑么?”那年轻人看了看杨鹏,说道:“我会啊!从建窑到选坩埚到塑胚到烧窑我全会,不比我爹差。”想了想,他又说道:“可是建一个瓷窑要买各种材料,成本就要几百两银子,我空手建不起来啊。”
“你真的会建窑?”“我真的会,我家的瓷窑我还改良了呢!”杨鹏听到这话来了精神,大声说道:“那本官就给你指一条明路吧!到天京新城来为本官建窑!”那年轻人看了看杨鹏的官袍,想了想低头说道:“不行,我就是饿死,也不能把家传的烧瓷手艺泄露出去!”
杨鹏骂道:“泄露什么啊,本官不要你烧瓷,只要你建好高温的窑洞烧玻璃!”地上的年轻人愣了愣,抬头看向杨鹏,眼睛里泛着亮光,问道:“烧玻璃?”杨鹏点头说道:“对,烧玻璃!你按照我的指导建窑,不需要拿出你家传的烧瓷绝学,只要建好一个高温窑子就行。你帮我干活我给你一个月四两月钱,还便宜价钱给别墅给你住,足够你和翠儿生活了!”
地上的年轻人终于反应过来,惊喜地看着杨鹏:“建窑只要是老瓷工都会啊,官爷为什么选我?”杨鹏说道:“据说你们蔡家人手艺最扎实。你干不干?”年轻人赶紧答道:“我干!我干!这活计一点不会泄露我家的祖传技艺,官爷我干!”杨鹏笑着点了点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小的贱名蔡怀水。”
杨鹏一伸手从怀里摸出十二两银子出来,说道:“蔡怀水,我相信你是会建窑的,先支三个月的月钱给你。你拿了钱去和翠儿打个招呼,把十两银子给姑娘家里送去,权当是定亲了。你这就和我去天京新城建窑子,过几个月存几十两银子回来迎娶翠儿!”
“当然,前提是你能帮我建出玻璃窑子。要是过几个月你建不出窑子,你便回家娶韩家姑娘吧。”年轻人见杨鹏想得这么周到,喜出望外,惊喜中忍不住流下泪来。他擦了一把眼泪,从地上爬起来接过了银子,点头说道:“官爷,我一定为你建好玻璃窑子!”
杨鹏点了点头,便让蔡怀水去翠儿家打招呼去了。杨鹏乘空在县城里买了一匹马,等蔡怀水一回来,便把马匹牵给了他。“和翠儿家说得怎么样?”“我告诉他爹我得了四两月钱的差事,他爹欢喜收下了我的银子!”顿了顿,蔡怀水笑着说道:“翠儿十分高兴呢!”杨鹏笑了笑,说道:“那便得了,上马,随我去天京新城。”
到了天京新城,杨鹏强调完保密几率之后,就把自己设计的玻璃窑子图纸展示给蔡怀水看。除了主炉、储热室,杨鹏还设计了一个退火通道。所谓退火就是控制温度变化让高温材料按适宜速度逐步降温,消除材料内部的残余应力。如果不消除残余应力,玻璃是会自己裂开的。
杨鹏和蔡怀水说明:这个窑子的目的是把坩埚中的玻璃原材料加热到比烧瓷还要高几分的温度,让材料完全融融变成玻璃液体,加入硝石去色,然后进入退火通道退火,最后用食盐澄清去泡,灌入模压器中模压成型。按这个思路,李植让蔡怀水设计玻璃窑子。
蔡怀水果然是个老瓷工,杨鹏说的各种后世技术他一点就通,拍胸脯说能把这窑子做出来。杨鹏给了蔡怀水一千两银子支用,让他采购各种材料。杨鹏还在天京城东南划了一块土地给蔡怀水做厂房,又雇了五个杂役给蔡怀水做帮工和学徒,让他们跟着蔡怀水建烧玻璃的窑子。这边玻璃窑在建,那边杨鹏要的六磅炮已经做好了。
四月十日,杨鹏的玻璃窑做好了。玻璃窖里布置有六个坩埚——都是蔡怀水找专门的坩埚匠人用最好的瓷土烧的。玻璃窑点火后,坩埚在窑里烧了两天,烧得白热,杨鹏才把原材料放进坩埚里。
杨鹏把第一炉作为试验,在不同的坩埚里放置略有不同的原材料:有的坩埚里只有纯碱、石灰石和石英,有的坩埚里这三种主要原材料配比不同,有的坩埚里加上一点硼砂,有的加上一点长石——看看哪种配方最后产的玻璃最好。
也多亏有了蔡怀水,杨鹏才知道哪里买得到硼砂、长石之类的配料。说起来,烧制玻璃还挺麻烦的:烧热的玻璃水中,要加入硝石去色——玻璃因为含有微量的铁元素所以呈绿色,其中尤以二价铁为绿,三价铁则不是显著的绿色。李植加入硝石后,硝石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玻璃就显得无色透明。
不但如此,玻璃烧制好后还需要澄清——要在玻璃热液中加入澄清剂,比如食盐。澄清剂遇热挥发会形成大气泡,这些大气泡上升过程中带出小气泡,能让玻璃中的气泡减少,因此澄清。杨鹏的炉子设计得很成功,烧了一天把六锅原材料全部烧成了玻璃热液。玻璃液分别进入退火通道退火后,杨鹏检查玻璃试验品的成色,发现第三个坩埚里加了硼砂的玻璃的透明度最好,算是找出了最优的配方。第二炉玻璃杨鹏又微调第一炉找出的最优配方,直到找到较为完美的配方,这才作罢,开始制作成品。
第三炉玻璃,杨鹏就开始用模压器模压玻璃用品了。杨鹏用生铁制造模压器,模压器上抹上一层用桐油调和的木炭粉末,防止铸模和玻璃黏合。一个坩埚的玻璃液倒入退火通道降温后,将一些玻璃液被倒入铸模,工匠们压下铸模压具,迫使玻璃液体在模压器中成型。待模压器中的玻璃冷却后,一个圆形玻璃杯就做出来了。
透明的玻璃杯做出来,放在桌子上十分美观,散发着水晶般的皎洁光泽。蔡怀水大呼神奇,兴奋地跟在杨鹏后面左看右看。“城主,做成了!做成了!这下我可以去娶翠儿了!”五个打下手的匠人也是满脸惊奇,看向杨鹏的目光中满是崇拜。
这个时代玻璃是绝对的奢侈品,这么大的透明玻璃杯匠人们都没有见过,放到市场上去卖肯定可以卖个好价钱。不过杨鹏拿起那玻璃杯仔细一看,却发现了不足之处——玻璃杯杯壁里还有一些气泡。这些气泡不但有碍美观,而且会让玻璃杯变得脆弱,容易破裂。
杨鹏想了想,觉得还是澄清的工作没有做透。杨鹏决心要干掉这些气泡,于是在新一锅玻璃热液中加大了食盐的投放量。食盐放多以后气泡倒是减少了,却让整个玻璃液乳化了,做出来的玻璃杯变得不再透明,变得像是后世的磨砂玻璃似的,让杨鹏大失所望。
杨鹏想了好久,决定还是维持原来的食盐投放量,增加搅拌的工序!他找铁匠打造了几十根铁棍子,让匠人们在玻璃液冷却前不断搅拌坩埚中玻璃热液,把玻璃热液中的泡沫尽量搅拌冒出,这才加入食盐做澄清剂。加入了搅拌程序后,杨鹏指挥工匠们将这一锅玻璃倒出模压。新一个玻璃杯做好后,杨鹏惊喜地发现气泡基本没有了。他得到了一个晶莹剔透的圆底玻璃杯。
看着这个完全透明基本无色的玻璃杯,杨鹏感觉银子在朝自己挥手。
不过杨鹏倒是不担心玻璃配方外泄,为了防止玻璃产业的配方外泄,杨鹏早就在生产环节层层设计:他一开始就把烧玻璃的烧窑和投料工序细分为六个步骤,每个步骤交给不同的人操作。而且杨鹏也不告诉操作投料的工人他操作的是什么材料,只让他知道材料到了就按重量投入坩埚。而原材料采购人员也只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材料,不知道这些原材料怎么用。
即便是帮助杨鹏建玻璃窖的蔡怀水,他也只清楚玻璃窖的结构,不知道杨鹏的各种材料配方和比例。想搞到杨鹏的玻璃配方,就要买通所有玻璃作坊工人和所有原材料采购人员,这是极难的。如果说技术从保密到扩散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话,杨鹏希望这个扩散的日子尽量晚一些到来。
到了六月,杨鹏的两千套别墅已经全部建好。
这些别墅中的一千套被杨鹏租给了各项产业的员工家庭,七十文一间房,租金水平保证杨鹏可以十五年收回别墅的房价。还有一千套别墅,被杨鹏租给了天京新城中的各色外来商业服务业人员。天京新城有两千户高消费水平的员工家庭,各行各业都有需求,所以几个月内天京新城就涌入了两、三千商业和服务业人员。这些人也要住房子,也租住在杨鹏的别墅里面。杨鹏租给这些外来人员的租金就贵一些了,每月一百零五文钱租一间房,这租金水平使得李植十年就能收回一幢别墅的房价。
房价收回后,租金就是净利了。两千套别墅的租金,如今也能让杨鹏每个月收入六百多两银子。当然,其中有少量别墅是卖给员工和外来人员的。小别墅卖给工人家庭是五十两一幢,这个价格每个家庭限购一套。卖给外来人员则是六十两一套——其实即便是六十两一套的房子,也比沧州城的房价低一些。天京新城各行各业需求都火爆,在这里做买卖赚钱容易,这个房价水平也不算高。
别墅建设停止后,天京新城摆脱了大工地的状态,再没有了那么多堆积的建筑材料,建筑垃圾也减少了,整座城看上去整洁了许多。两千幢别墅也让范家庄初具规模,站在城墙上看过去,城北那些白墙黑瓦的连绵别墅十分整齐美观。
无论在卫生条件还是繁荣程度上,天京新城都是这个时代城市中的翘楚。
玻璃作坊是杨鹏第三个比较赚钱的产业,杨鹏找赵金喜来一问,发现玻璃酒具现在已经供不应求。玻璃作坊每个月能产两百五十套玻璃酒具,五十套玻璃茶具。玻璃茶具还好,每个月能卖三十多套。无色的玻璃酒器则极为畅销,一上市没几天就立即卖光。
而且玻璃酒器的需求似乎是越来越盛。不光是沧州城的人知道了玻璃酒具的好处,京畿各个府县也有来买的,甚至有南方的富商士绅也派人来买货。杨鹏销售的一套酒具里面有二十个无色酒杯,能够两桌人使用。三十两一套的话,平均一个酒杯只卖一两五钱。和西方货船跨越重洋贩过来无色玻璃杯比起来,天京新城的无色玻璃酒杯就便宜多了,怪不得富商们都要抢购。
虽然如今玻璃作坊每个月能为杨鹏赚六、七千两利润,但显然这个产品的盈利潜力亟待挖掘。杨鹏立即找来蔡怀水,让他马上动手,在原先的玻璃窑旁边再建一个新窑,扩大玻璃的生产能力。当然蔡怀水一个人干不行,杨鹏又雇了六个工人作为第二个玻璃窑的员工,和蔡怀水一起建玻璃窑。
蔡怀水建第二个窑子轻车熟路,只用了二十多天就指挥工人们建好了窑子。第二个窑子一落成,杨鹏就让新窑子全力生产玻璃酒器。新建的窑子比老窑子多一个坩埚,将玻璃酒器的总产能扩大到了一个月六百套。玻璃酒器的招牌已经打出去,现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杨鹏对酒器的销售有了新想法。
杨鹏要搞一个拍卖会!
以拍卖的形式出售玻璃酒具,就能最大化每一批玻璃酒具的价格,实现最大的收益。拍卖会面对的对象,当然就是沧州和瀛洲的豪商们。沧州和瀛洲是南北漕运中转站,是商贾辐辏之地,豪商云集。这些豪商们买了杨鹏的无色玻璃杯可以转贩到大江南北,获利高于杨鹏自己在店里卖。杨鹏面对这些豪商拍卖玻璃酒具,一定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而且卖货给这些商贾们,实际上也是给他们赚钱的机会,可以扩大自己的人脉。主意打定,杨鹏就找到许敏策,和他商量开拍卖会的事情。许敏策听到拍卖会三个字愣了愣,问道:“拍卖是什么意思?”“就是让买家竞价,价高者得!”“原来如此!”
许敏策早就听说了杨鹏新开发的无色玻璃产业赚钱,此时听到杨鹏要开拍卖会卖玻璃酒器,悻悻地说道:“贤弟买卖越做越大,各种点子层出不穷,愚兄都跟不上了。”杨鹏知道许敏策这是想要好处,笑道:“我这次把每月六百套酒具分成十二个份额,其中十个份额拿来拍卖。我把剩下的二个份额,也就是每月一百套酒器以三十两一套的价格供给许大哥,让许大哥贩到南方去赚钱,如何?”
许敏策闻言大喜过望,这一百套酒具贩到江南去估计能卖到四、五十两银子一套,刨去运费、钞关和人工费用,这一百套就是每月一千多两的利润。许敏策暗道杨鹏是个识趣的人,自己把他介绍给沧州县令没有错。
不过许敏策又琢磨:这无色玻璃酒器大量销售,卖到五十两的价格也是极限了,到时候肯定要动用自己在江南的人脉网络宣传,这一千多两银子赚起来倒是没有肥皂买卖那么轻松。
但有这么多钱赚,总是好事。杨鹏向许敏策让利,也有自己的想法。许敏策和那些当官实际上是一家人,许敏策在巡抚衙门里很有发言权,向许敏策让利实际上也是加深和巡抚关系的一种办法。
许敏策得了好处,微笑着说道:“贤弟放心,我这就向沧州所有大商人发下帖子,让他们到醉仙楼去参加拍卖!”顿了顿,许敏策又问道:“时间定在什么时候为好?”
“就后天下午吧!”而城西的醉仙楼里,此时却是温暖如春,十分干净整洁。三楼的大厅里摆了不少铜暖炉,让整个大厅保持在舒服的温度上,让聚集在这里的沧州和各地豪商们感觉不到寒冷。茶几上摆着的香炉里点着香料在烧,让整个大厅香气扑鼻。
杨鹏之前让醉仙楼的小二们按后世拍卖会的样子摆好了椅子,此时所有椅子都面对西面的戏台。沧州的豪商们来了一大半,坐在椅子上交谈议论着今天的拍卖会。
此前许敏策已经把拍卖会的规则写在了请贴上,这些大商贾们都知道今天的规矩。
“这拍卖真是个稀奇的事情!”“城主的新点子就是多!”“我今天就是来看稀奇的!”“别说,能买到城主的货是好事。看看许敏策,跟着杨鹏赚了多少银子?”“啧啧,今天说什么我也要买到一个份额的玻璃酒具!我卖到苏州去!”
看到杨鹏走进三楼大厅,豪商们都站了起来迎接杨鹏。
“家主来了!”“见过大人!”“城主大人别来无恙!”
杨鹏看了看,发现汴京八大商号有六家派人来了,有一些更是家主亲自来。加上身边的许敏策,除了高家其他七大商号都聚齐了。杨鹏在人群里看了看,又看到了销售精盐的董家董至义,以及卖碱面给自己的薛员外。
杨鹏拱手说道:“诸位坐!”走到戏台上,杨鹏说道:“今天拍卖的规矩大家都知道了。以每月五十套酒具为一组,一共十组,大家竞价购买各组货物,出价最高者得。竞价成功的商家要交一百两订金给我,然后择日交割货物钱款!”
顿了顿,杨鹏又说:“玻璃酒具上市也半年了,大家都听说过这商品,都知道自家能把酒杯贩卖到多少两,大家竞价时候量力而为!”杨鹏说完这话,让仆人们拿出几套玻璃酒具出来,装上烧酒分发到各个商贾手上,让他们再仔细看看。
众人又看了那玻璃酒杯一次,不少人发出赞叹:“无色透明,晶莹剔透!”“有色的玻璃常见,这完全透明没有气泡的玻璃还真是少见!”“我倒是见过西夷贩来的无色玻璃杯,但那比城主的贵多了。”
“这玻璃杯装上烧酒,倒似水晶杯一样。”杨鹏见众人手上都有了玻璃杯,都鉴赏了一番,便让食盐工厂的经理郑晖站上台去做主持人,开始拍卖。玻璃酒器从底价三十两一套开始拍卖,五钱加一次价。
“三十一两!”
“三十一两五钱!”
“我出三十二两!”
第一组玻璃酒器拍卖时候,坐在下面的买家们琢磨着后面机会还多,还十分谨慎,加到三十五两五钱就没人再加了,让卖布的董家捡了个便宜。那董至义琢磨着这酒具卖到山东去能卖四、五十两一套,乐得眉开眼笑。
第二组,竞争就开始了,直接把价格推到了三十六两五钱,最后源兴行的老板查云克抢下了第二组酒具。查云克是做通番海贸生意的,最清楚奢侈品的行情,也有销售奢侈品的渠道。他知道这三十六两五钱拿下的玻璃酒具能赚不少银子。
第三组、第四组,价格一点点上去了。到了第八组,价格已经涨到了三十九两,最后查云克又拿下了第八组。
第九组、第十组,价格都稳定在三十九两。
最后一场拍卖下来,李植收到了一千两订金,以平均三十七五钱的价格卖出了五百套玻璃酒具。按这个拍卖的情况,杨鹏算了一下账,算下来玻璃作坊每个月的盈利增加到了一万七千两。这利润和食盐工厂和肥皂作坊加起来差不多。
这是一大笔财富,能让杨鹏做很多事情。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