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 > 第三百三十八章:惊喜的大年初一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第三百三十八章:惊喜的大年初一

小说: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作者:毛遂爱吃糖字数:4107更新时间 : 2023-08-11 19:00:41
    韩立站在院子里面,嗅觉被鞭炮爆响后好闻的火药味包围,这是淡淡的人间烟火味。

    耳边听着连绵不绝、彼此起伏的鞭炮声,都在讲述着新一年的到来。

    七四年一月二十三日,甲寅年.农历正月初一。

    这时候北屋里面传来了云晶晶声音,不过随后就沉寂下去。

    一听这声音就知道她这是酒劲还没下去,韩立撑开精神力看了一下屋内的情况,不过这次撑开精神力给了他很大的惊喜,反复观察他才确认了这个事实。

    韩立原本的精神力最初笼罩范围是10米,后来被江小丽加持一米,被云莹莹加持三米,被云晶晶同样加持了三米,王春花加持一米,也就是韩立之前的精神力能够笼罩十八米。

    韩立真没想到,何米不但其他方面与众不同、万里难寻,能给他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就连加持精神力也是如此的给力,她竟然直接给自己加持了十米的距离。

    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名它是绝对是有原因。

    何米的与众不同让韩立现在的精神力笼罩的范围直接达到了二十八米,足以应付一般的情况了。

    韩立发现北屋室内没有什么问题后,他浑身上下都透露着笑意转身回到了卫生室。

    小憩一会过后,韩立就开始了日常练习形意拳的拳架和春风化雨决。

    没过多久大家也逐渐从宿醉中醒来,一个个的精神都不怎么好的样子。

    只有何米脸上仿佛擦上了什么上等胭脂一样,整个人都透露着一种别样的神采。

    “哎呀,我们竟然睡到了现在,这守夜守的太失败了。”

    “立哥,你怎么不喊醒我们呀。”

    “喊你们做什么?饺子什么时候吃都一样,大过年的我们怎么高兴怎么来,用不着死板教条、墨守成规。”

    “那我们也要快点准备起来了,等下不是还有秧歌队上门吗?”

    “何姐你的嗓子怎么了?”

    “咳.咳.没事,可能是昨天喝点酒,火炕烧的有点旺,所以嗓子太干了吧,等下我喝点水就好了。”

    接下来她们就开始忙碌起来,洗漱过后有收拾里屋的、有收拾外屋地的,还有打扫院子的。

    不过这些垃圾是不会拿去外面丢掉的,要一直等到初五“破五”这一天才可以往外扔垃圾。

    因为民间习俗正月初五这一天被称为“送穷”,所以将垃圾倒掉就是将一年的穷送走,有的地方叫“送五穷、“赶五穷”、“破五”等等。

    还有的地方在初一、初二这两天不会扫地,他们认为扫地会扫走自己的好运气、会破财。

    为什么是初五呢,据说这一天是财神爷的生日,所以到初五这一天大家都会早早起床去放鞭炮、打扫卫生,将一切不吉利的事情都赶出家门。

    除此之外,“破五”当天一定要吃饺子,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

    (当然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国家太大了,有的地方是破三,破四.等日子。)

    一切收拾妥当以后,把桌子上摆放好各种坚果、糖块,她们几个人就开始忙着下饺子。

    这个期间偶尔也会有鞭炮声传来,看来昨天晚上睡着的不止他们家。

    韩立家的鞭炮响起后,大家就围坐在炕桌前面吃饺子。

    不过由于宿醉的原因,云家姐妹跟戚招娣都没什么胃口,简单的吃了两个应景了事、

    只有韩立跟何米吃的津津有味,每个人都吃了一大碗,把其他人都看楞了。

    “何姐,你昨天晚上好像喝的也不少吧,怎么我看你好像没受到什么影响呀?所以你身材好不是没有道理的。”

    何米听完以后默默的翻了个白眼,你们呼呼大睡的时候她还在加班好不好,连续两次声嘶力竭耗的尽了全身力气,就算有些酒意也随着汗水排出去了,到现在她能不饿吗?

    大家说说笑笑,守岁饭和早饭就吃完了。

    她们几个在家里面收拾着房间,韩立打开了街门,这时候村里已经不少有人起来拜年了。

    韩立伸了个懒腰,正要打算叫上张祥军和张耀祖去给赵村长和梁大队长拜年呢,一群孩子就跑了过来。

    “韩大哥新年好。”

    “你们也新年好,今年起的早不早呀?”

    “早。”

    刚回答完这群孩子就冲着炮纸堆冲了过去,这一下又给他们捡到好几根哑炮。

    韩立笑着给了这群孩子每人几块糖,看着他们朝远处跑去这才朝张祥军家走去。

    这两个家伙昨天根本就没有守岁,喝酒喝醉了倒头就睡,不过起到还是挺早。

    当他们三个人刚出门的时候,喇叭上竟然响起了样板戏红灯记的唱腔。

    奶奶,您听我说。

    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

    虽说是,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可他比亲眷还要亲。

    爹爹和奶奶齐声唤亲人,这里的奥妙我也能猜出几分。

    听着这熟悉的唱词,张耀祖嘟囔着说了一句。

    “为什么不放智取威虎山呢,鹅想听杨子荣打虎上山那一段。”

    张耀祖说完以后拿捏出一个策马扬鞭的架势,然后用他那非常不标准的腔调唱道。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愿旗五洲四海齐招展,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扑上前,我恨不得急令飞雪化春水迎来春色换人间。”

    一边唱还一边学着武生骑马的动作“趟马”,手中挥舞着那不存在的马鞭朝前面赶路。

    韩立跟张祥军在后面笑呵呵的看着张耀祖耍宝,时不时的还给他叫一声好。

    一行人说说笑笑把村长和大队长家就走完了,这时候拜年可不行说什么吉祥话。

    一般都是新年好,祝您今年见到主席之类的祝福话。

    从这两家出来大家就分开了,张耀祖他要去那几个带他进山的大叔家转转。

    韩立从外面回到家以后,云家姐妹她们几个坐在炕上吃着昨天晚上因为喝多没吃成的冻梨、冻柿子,没想到侯玉华竟然也在其中。

    “韩大哥新年好。”

    “新年好,今年起的早不早?。”

    “还行,挺早的。”

    没过多久郝红敏她们也过来了,杨秀英这个小灵通跟大家讲述今年村里秧歌队的情况。

    韩立来到院子里面把狗子跟猞猁全都关到后院,没过多久村里的喇叭就停了。

    但是鼓声、唢呐声很快就响了起来,大家伙一起拥着往外面走去。

    只见远处红红绿绿绿的秧歌队已经浩浩荡荡的扭了起来,大部分人家都会放上两个二踢脚欢迎他们来自己家扭一圈。

    村里的大爷、大妈的年纪都不轻了,但是他们扭起秧歌来个个动作协调、脚步轻盈、姿态优美,手里面的扇子和手绢舞动的出神入化。

    扭秧歌的队伍前后左右全都是看热闹的人们,小孩子不但跟着看热闹,他们还有很多在模仿秧歌队的动作,倒是有几个孩子扭得像模像样的,整个场面非常的热闹。

    扭秧歌的队伍里面有两个打鼓,两个小唢呐、两个大唢呐,

    领头的那位大爷把手中的扇子一挥随便那么一指,所有的喇叭声和敲鼓声都停了下来。

    随后这位大爷又把扇子往上一举、往前一甩,秧歌队形“唰”的一下变了队形。

    周围的人全部都在大声叫好,韩立他们不知道这里面是什么门道,不过跟着拍手叫好就成了。

    接下来扭秧歌队伍又变换了几次阵型,这时候他们才从村民的口中得知这是什么情况。

    原来这种大秧歌队比较讲究队形,他们会根据场子情况、表演人数的多少来摆成各种阵型。

    村里面常见的有一字长蛇、二龙出水、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畜兴旺、过街龙、龙摆尾、剪子股等阵型。

    听村民说,以前县里面举办过一场大型的扭秧歌比赛,那时候很多秧歌队组成了九莲灯、十全十美、四面斗、八面风、里六门、外六门、大穿花、八宝仙人轩、金銮殿等阵型,那种场面才叫一个好看。

    韩立他们听的非常意动,只是不知道今年县里面还会不会组办这种比赛。

    秧歌队渐渐来到了知青院,这里面连根鞭炮都没人点,人家只在院子里面转了一圈就出来了。

    到郝红敏家的时候,杨秀英这个小灵通知道情况,她们点了挂一百响的鞭炮。

    秧歌队在里面转了一圈,还变换二龙出水、三羊开泰阵型。

    韩立家里面鞭炮、二踢脚都有,他还偷偷的给了领队两块钱,领队冲着敲鼓的大声喊道。

    “打鼓的使点劲,咱们把韩知青院子好好转转,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要落下。”

    领队的这样一喊,大部分都都知道怎么回事,无论是秧歌队的还是跟着看热闹的村民全都跟着大声叫好。

    鼓声的节奏也变了,五彩棍和沙公子手中的扇子和手绢挥舞变化了几下,秧歌队以三羊开泰的阵型走进了韩立家的院子。

    因为韩立他们的做法这是对他们的尊重,对他们风俗的一种认可,是把他们当成自己人的表现,这才是大家叫好的原因。

    头几年来的知青不但阻扰他们扭秧歌,还一直在挑事,最后甚至还上演了全武行。

    最后要不是赵村长带着人强势镇压,那次弄不好就成大事了。

    这时候韩立终于知道这嘎达的院子为什么都那么大了,因为小了秧歌队在里面根本扭不开。

    尽管秧歌队的比较尽心,无奈场地实在是不给力,很多阵型根本就摆不开。

    最终在领队的指示下只能在韩立家多转两圈,把犄角旮旯全都转严实才算了事。

    秧歌队这边刚从韩立家离开,他正打算跟着去看热闹就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

    “韩立.”

    感谢:ZGSL000打赏:1000点。

    感谢:cu9293simon打赏:500点。

    感谢:民兵III打赏:100点。

    感谢:拆迁队—队长打赏:100书币。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