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坦克,大明军事革命的利刃
小说: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作者:妖道本妖字数:2558更新时间 : 2024-06-21 11:08:49
“对了,听闻此番大捷,多亏了爱卿研制的一种新式武器,叫做'坦克'?”朱元璋问道。
“正是。”楚泽回答道,“这坦克,乃是我的团队日夜奋战数月,参考西洋'履带式装甲战车'的原理,研制出的大明版本。”
朱元璋听罢,不禁拍案而起:“好!爱卿果然是大明的栋梁之才!”
“陛下谬赞了。”楚泽谦虚道,“臣不过是仗着陛下的信任和支持,才能率领团队攻克难关。这坦克虽然威力无穷,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继续改进。”
“但凭你治下的凤阳,百业兴旺,民富兵强,我已对爱卿的能力有了充分的信心。这坦克的问世,更是锦上添花。”朱元璋语重心长地说。
“此次进京述职,我也带来了凤阳改革的详细方案,请陛下过目。”楚泽从随身的箱子里,取出一摞厚厚的奏折。
朱元璋接过奏折,随手翻阅了几页,只见图文并茂,条理清晰,不禁啧啧称奇。
“这短短数月,爱卿竟在凤阳开展了如此之多的新政,实在是不简单啊。”朱元璋感叹道。
“这还多亏了陛下的知遇之恩。”楚泽说,“若没有陛下的举荐,我这些想法,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爱卿不必谦虚。这一次,我是动了将凤阳经验在全国推广的念头。”朱元璋正色道。
“陛下英明!”楚泽大喜过望,“若能将凤阳模式在神州大地开花结果,定能使我大明迅速崛起,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但凤阳毕竟只是一州,爱卿恐怕需要更大的平台,来展示才华,服众于人。”朱元璋意味深长地说。
“微臣愿为大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楚泽斩钉截铁地回答。
“好!那就这么定了。从现在起,朕任命爱卿为钦差大臣,全权负责督导天下郡县,推广新政。”朱元璋当即拍板决定。
“微臣谨遵钧命!”楚泽顿时热血沸腾。他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能让他的抱负和理想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次日,朱元璋便下旨,册封楚泽为钦差大臣,全国各地的官员接到圣旨,无不惊诧不已。
“楚泽是何许人也,陛下竟给了他如此重任?”
“据说他是凤阳的能臣,在一州之地大展拳脚,颇有建树。”
“但凤阳与天下,毕竟不可同日而语啊。陛下这是要来一次大刀阔斧的变革?”
京城里,处处议论纷纷。百官们对这位初来乍到的钦差,既好奇,又忌惮。
而此时的楚泽,却无暇去理会外界的反响。他在朝堂之上,向群臣阐述着自己的治国方略:
“当今天下,土地辽阔,人口众多,若要长治久安,必须发展经济,稳定民生。而发展经济,首先要打通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交通?莫非钦差大人是指修桥铺路?”有大臣问道。
“不止如此。”楚泽说,“在下任凤阳知州期间,主持修建了一条新式铁路,名为'进取号',比传统道路速度更快,载货量更大,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铁路?那是何物?”
“说来话长。简而言之,铁路就是在平整的路基上,铺设两条平行的铁轨,再用蒸汽机车牵引载货的车箱,在轨道上高速行驶。”楚泽耐心地解释道。
群臣听得云里雾里,面面相觑。
“这不就是个代步的工具吗,有什么了不起?”一个言辞尖刻的官员冷嘲热讽。
“诸位,你们是否记得,当初大明邮政,日行千里,寰宇莫敌?”楚泽反问道。
“那是自然,我大明的驿站制度,素来为外邦所称道。”
“那大家可曾设想过,如果有朝一日,寻常百姓也能便捷地往来千里,会是何等景象?”楚泽目光炯炯。
众臣一时语塞。
“各位,我们今天所讨论的,不仅仅是一项交通工具,更是一个崭新时代的序幕。”楚泽语气铿锵,“一个物流更快捷,人流更频繁,商贸更兴旺,文化更繁荣的时代。铁路,就是通往这个时代的桥梁!”
“可是,修建铁路,需要巨额资金,又如何筹措?”有人担忧地问。
“凤阳的'进取号',完全是由地方财政承担,如今要在全国推广,国库如何负担得起?”
“正因如此,铁路建设不能单靠国家,而要吸引民间资本。”楚泽说,“在筹资和运营上,要充分调动商贾与地方官员的积极性。国家提供政策扶持,民间筹措资金,地方官员组织实施,齐心协力,定能排除万难。”
他的一番话,让满朝文武又是一阵议论。
“钦差大人不愧是经济学出身,居然提出如此新颖的筹资理念。”有人由衷赞叹。
“但愿这铁路,不会沦为商人与地方豪强的摇钱树。”也有人依然忧心忡忡。
楚泽微微一笑:“诸位的顾虑,在下理解。但我相信,只要建章立制,定能防范寻租与腐败。让铁路造福万民,而非少数人。这就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正当讨论的如火如荼之时,朱元璋挥挥手,示意群臣肃静。
“钦差大人的主张,朕已洞悉。这铁路的事,就交由爱卿全权负责,想必在爱卿的运筹帷幄下,不出三年,神州大地,便会四通八达了吧。”朱元璋意味深长。
“微臣必鞠躬尽瘁,不负陛下所托。”楚泽信心满满地说。
就这样,以京杭大运河为起点,楚泽开始了铁路建设的宏伟蓝图。一时间,测量队伍跋山涉水,工人们挥汗如雨,商贾们风驰电掣,各路官员忙得不可开交。
但紧锣密鼓的同时,阻力和摩擦也接踵而至。铁路选址往往触及地方利益,资金筹措更是充满博弈,地方官员与商人间的沟通,也频频碰壁。
有人担心铁路会毁坏良田,祸害风水。有人怀疑铁路有碍军事,不利国防。也有狂悖不羁者,蓄意破坏铁轨,以示不满。
楚泽和他的团队,一次次化解矛盾,攻坚克难。面对技术难题,他们殚精竭虑。面对利益纠葛,他们据理力争。面对流言蜚语,他们广作宣传。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当新建铁路通车那一刻,举国上下,无不为之动容。
铁甲轰鸣,蒸汽滚滚,一列崭新的列车,气势如虹地驶出首都车站。
那车身上,“天行”二字,在朝阳下熠熠生辉。(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正是。”楚泽回答道,“这坦克,乃是我的团队日夜奋战数月,参考西洋'履带式装甲战车'的原理,研制出的大明版本。”
朱元璋听罢,不禁拍案而起:“好!爱卿果然是大明的栋梁之才!”
“陛下谬赞了。”楚泽谦虚道,“臣不过是仗着陛下的信任和支持,才能率领团队攻克难关。这坦克虽然威力无穷,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继续改进。”
“但凭你治下的凤阳,百业兴旺,民富兵强,我已对爱卿的能力有了充分的信心。这坦克的问世,更是锦上添花。”朱元璋语重心长地说。
“此次进京述职,我也带来了凤阳改革的详细方案,请陛下过目。”楚泽从随身的箱子里,取出一摞厚厚的奏折。
朱元璋接过奏折,随手翻阅了几页,只见图文并茂,条理清晰,不禁啧啧称奇。
“这短短数月,爱卿竟在凤阳开展了如此之多的新政,实在是不简单啊。”朱元璋感叹道。
“这还多亏了陛下的知遇之恩。”楚泽说,“若没有陛下的举荐,我这些想法,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爱卿不必谦虚。这一次,我是动了将凤阳经验在全国推广的念头。”朱元璋正色道。
“陛下英明!”楚泽大喜过望,“若能将凤阳模式在神州大地开花结果,定能使我大明迅速崛起,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但凤阳毕竟只是一州,爱卿恐怕需要更大的平台,来展示才华,服众于人。”朱元璋意味深长地说。
“微臣愿为大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楚泽斩钉截铁地回答。
“好!那就这么定了。从现在起,朕任命爱卿为钦差大臣,全权负责督导天下郡县,推广新政。”朱元璋当即拍板决定。
“微臣谨遵钧命!”楚泽顿时热血沸腾。他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能让他的抱负和理想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次日,朱元璋便下旨,册封楚泽为钦差大臣,全国各地的官员接到圣旨,无不惊诧不已。
“楚泽是何许人也,陛下竟给了他如此重任?”
“据说他是凤阳的能臣,在一州之地大展拳脚,颇有建树。”
“但凤阳与天下,毕竟不可同日而语啊。陛下这是要来一次大刀阔斧的变革?”
京城里,处处议论纷纷。百官们对这位初来乍到的钦差,既好奇,又忌惮。
而此时的楚泽,却无暇去理会外界的反响。他在朝堂之上,向群臣阐述着自己的治国方略:
“当今天下,土地辽阔,人口众多,若要长治久安,必须发展经济,稳定民生。而发展经济,首先要打通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交通?莫非钦差大人是指修桥铺路?”有大臣问道。
“不止如此。”楚泽说,“在下任凤阳知州期间,主持修建了一条新式铁路,名为'进取号',比传统道路速度更快,载货量更大,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铁路?那是何物?”
“说来话长。简而言之,铁路就是在平整的路基上,铺设两条平行的铁轨,再用蒸汽机车牵引载货的车箱,在轨道上高速行驶。”楚泽耐心地解释道。
群臣听得云里雾里,面面相觑。
“这不就是个代步的工具吗,有什么了不起?”一个言辞尖刻的官员冷嘲热讽。
“诸位,你们是否记得,当初大明邮政,日行千里,寰宇莫敌?”楚泽反问道。
“那是自然,我大明的驿站制度,素来为外邦所称道。”
“那大家可曾设想过,如果有朝一日,寻常百姓也能便捷地往来千里,会是何等景象?”楚泽目光炯炯。
众臣一时语塞。
“各位,我们今天所讨论的,不仅仅是一项交通工具,更是一个崭新时代的序幕。”楚泽语气铿锵,“一个物流更快捷,人流更频繁,商贸更兴旺,文化更繁荣的时代。铁路,就是通往这个时代的桥梁!”
“可是,修建铁路,需要巨额资金,又如何筹措?”有人担忧地问。
“凤阳的'进取号',完全是由地方财政承担,如今要在全国推广,国库如何负担得起?”
“正因如此,铁路建设不能单靠国家,而要吸引民间资本。”楚泽说,“在筹资和运营上,要充分调动商贾与地方官员的积极性。国家提供政策扶持,民间筹措资金,地方官员组织实施,齐心协力,定能排除万难。”
他的一番话,让满朝文武又是一阵议论。
“钦差大人不愧是经济学出身,居然提出如此新颖的筹资理念。”有人由衷赞叹。
“但愿这铁路,不会沦为商人与地方豪强的摇钱树。”也有人依然忧心忡忡。
楚泽微微一笑:“诸位的顾虑,在下理解。但我相信,只要建章立制,定能防范寻租与腐败。让铁路造福万民,而非少数人。这就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正当讨论的如火如荼之时,朱元璋挥挥手,示意群臣肃静。
“钦差大人的主张,朕已洞悉。这铁路的事,就交由爱卿全权负责,想必在爱卿的运筹帷幄下,不出三年,神州大地,便会四通八达了吧。”朱元璋意味深长。
“微臣必鞠躬尽瘁,不负陛下所托。”楚泽信心满满地说。
就这样,以京杭大运河为起点,楚泽开始了铁路建设的宏伟蓝图。一时间,测量队伍跋山涉水,工人们挥汗如雨,商贾们风驰电掣,各路官员忙得不可开交。
但紧锣密鼓的同时,阻力和摩擦也接踵而至。铁路选址往往触及地方利益,资金筹措更是充满博弈,地方官员与商人间的沟通,也频频碰壁。
有人担心铁路会毁坏良田,祸害风水。有人怀疑铁路有碍军事,不利国防。也有狂悖不羁者,蓄意破坏铁轨,以示不满。
楚泽和他的团队,一次次化解矛盾,攻坚克难。面对技术难题,他们殚精竭虑。面对利益纠葛,他们据理力争。面对流言蜚语,他们广作宣传。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当新建铁路通车那一刻,举国上下,无不为之动容。
铁甲轰鸣,蒸汽滚滚,一列崭新的列车,气势如虹地驶出首都车站。
那车身上,“天行”二字,在朝阳下熠熠生辉。(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