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永不沉没的堡垒
小说:大国院士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字数:4211更新时间 : 2023-12-30 02:04:20
另一边,金陵,星海研究院中。
在收到了工业与信息蔀那边递送过来给他的邀请函后,徐川就将注意力放到了航天飞机的制造上。
在航天科技等老牌航天企业那边不捣乱,还支持配合相关工作的情况下,由翁筠宗和常华祥院士带领的团队飞速的完成着一项项的任务和工作。
原本预计需要到五月份左右才能完成的航天飞机,如今已经接近了尾声,提前了近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在充足的经费支持下,无论是设计团队还是工程师,都像是上紧了发条的齿轮一样,紧张地忙碌在自己的岗位上。
甚至为了加快一些零部件的生产进度,沈阳机床集团那边甚至专门调配出来了两台前些年利用‘核废料处理技术’从小岛国那边技术交易过来的尖端机床全程进行配合加工。
尽管这两天机床的性能还比不上日耳曼那边最先进的顶级数控机床,但解决航天飞机上的零部件生产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当然,一艘航天飞机的设计制造,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尤其是一些核心的材料与组件,几乎都是花费了大价钱买回来的。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从米国那边采购的深空探测设备、星光追踪器等一些航天飞机上必备,但又不是那么关键的核心设备。
这些东西要说国内能不能造,那肯定可以造,但需要的时间很长,基本是以年为周期的。
所以为了节省时间,这些东西都是对外采购而来的。
当然,航天飞机内部的一些核心控制设备,比如飞行控制系统、高温表面绝热瓦、碳纤维材料等等,这些都是第一批设计出来,然后交于国内厂商进行严格生产验收的。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因为泡沫隔热瓦脱离了外部加热器,撞击了左翼下沿侧翼,导致了整个飞行器的解体,机上7名航天员全数罹难的事故至今都没人能够忘却。
这种涉及到宇航员安全方面的设备,无论是徐川还是高层都不敢有任何的放松。
一方面是防人之心不可无,万一NASA那边使出一些下作的手段,他们将会损失惨重。
另一方面,航天飞机的重启,在国内也算是顶着重重压力的,这条路线在早些年的时候是那位钱老先生亲自否决的。
如果在首次试飞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对于华国在航天领域上的发展,将出现重大的打击。甚至整个世界航天领域的发展,航天飞机都将彻底被打入边缘角落。
毕竟前有米国在航天飞机上栽了个跟头,而十几年后他们再跟着栽一次,全世界恐怕都会认真的思索航天飞机这条路是否真的可行。
两周的时间并不长,三月初,徐川带着工业与信息蔀那边递送过来给他的邀请函从金陵赶往了魔都。
江南造船厂这个名字听着虽然有股‘带小姨子跑路’的风味,但它却是华国历史最悠久的军工造船企业。
它创建于1865年(同治四年),先后历经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江南船坞、海军江南造船所、江南造船厂等多个变革。
一个半世纪以来,这家企业饱经历史沧桑,经久不衰,创造了无数个第一。
第一炉钢、第一门钢炮、第一艘铁甲兵轮、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第一艘潜艇、第一艘护卫舰,更有现在的第一艘可控核聚变动力的航母.
可以说这家民族企业,不仅为国家的军事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是华国工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份缩影。
当然,它真正的名字并不叫江南造船厂,那只是寻常的叫法,实际上它的全称是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搭乘着高铁来到魔都,在郑海的驾驶下,红旗小车一路驶到了江南造船厂为受邀观礼人员准备的酒店的门口。
下了车,当徐川出现在酒店大门的时候,两名朝着门口并肩走来的男人眼前均是一亮的,快步迎上前来。
为首的那人面带笑容,隔着老远就伸出了右手:“徐院士,好久不见。”
看到迎上来的身影,徐川笑着握住他的手晃了晃,道:“高主任,没想到你会在这里。”
迎上来的,是他以前研究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时候,上面从科学技术蔀那边安排下来辅助工作的高弘明。
后面可控核聚变技术完成后,这位战略规划司那边的高主任也离开了栖霞可控核聚变工程,接替他职务的是现在的温远航。
握了握手后,高弘明松开手笑着道:“职位变动后,我这边需要对战略规划方面的工作做一个更详细的了解,所以受邀请过来参加这次的下海仪式了。”
顿了顿,他看向了站在他旁边的那位比他年龄要大不少的老人,微抬右手介绍道:
“徐院士,请允许我介绍下,这位是江南造船厂的总设计师,郑远航院士。”
“您好,郑院士。”
闻言,徐川笑着伸出右手,和眼前这位带着金边眼镜的老人握了握手。
“耳闻徐院士大名已久,今天终是能幸会一见啊。”热情的握住徐川伸来的右手晃了晃,这位郑院士哈哈笑着打着招呼。
三人寒暄了一阵后便各自离开了酒店大厅。
毕竟明天就是海西号航母下水命名的仪式了,相对比徐川这个受邀过来观礼的嘉宾来说,无论是高弘明还是郑远航都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徐川也没在意,向酒店的工作人员出示了带有条形码的邀请函后,带上了属于自己的物品进入了房间。
翌日,‘海西号’航空母舰的下水命名仪式正式在在华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厂举行。
清晨时分,徐川醒来的很挺早,不到七点钟他就洗漱穿衣打理完了自己,而后顺着电梯按了一下三楼,朝着餐厅赶去。
虽然海西号的下水命名仪式正式开始要到上午十一点整,但他对这家历史悠久的船舶制造企业挺感兴趣的。
尤其是19年的时候,魔都联通携手江南造船整合了产业链,共同推进的5G专网+协同制造的智能化转型项目,更是他来之前了解过的一些重点。
工业生产走向智能化,这是时代的发展趋势,是必不可免会接触到的东西。
星海研究院如今也在联合一些企业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智能平台,那么向其他已经有着成熟体系的企业取经无疑能给他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餐厅中,徐川端着餐盘挑选了一些早餐。
不得不说,这家酒店的早餐种类还是挺丰富的,从包子馒头油条到面条米粉蒸饺什么的全都有。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接待海西号的下水命名仪式而特别准备的。
随便挑了点吃的,刚想找个空地坐下来,耳边一道熟悉的声音就传递了过来。
“徐院士起来的这么早?怎么不多休息会啊。”
一道带着些许慈祥和笑意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徐川顺着声音看去,和他打招呼的正是往日经常和他互通书信的人。
“领导好。”
徐川连忙打了个招呼。
对方笑着摆摆手,说道:“这么客气干啥,又不是外人,坐,先坐,一起吃个早餐吧。”
对方笑着端着餐盘,找个安静一些角落坐了下来,徐川端着早餐跟了过去,两人就这样闲聊了起来。
“说起来,我还真没想到你对航母下水这种仪式会感兴趣。”
撕下了一点白面馒头,老人将其放到牛肉汤中泡了泡后送进嘴里笑着说道。
徐川笑了笑,道:“感兴趣肯定有点,毕竟这可是航空母舰。以前看新闻的时候,总想着上去看看航母长啥样,今天说不定有机会能去见识一下。”
老人哈哈大笑,道:“这种心愿,说一声就是了,别说是上航母看看了,就是你想着开一下也没啥问题。”
闻言,徐川连忙摆摆手,道:“上去看看就行了,开航母什么的,我怕是连仪表盘都认不全。”
老人笑着道:“这还多亏了有伱啊。”
微微顿了顿,他带着些怀念道:“以前的时候,我们总想着啥时候能有一艘属于自己的核动力航母,海西号之前都有人提议过修成核动力的。”
“后面讨论了好久,最终还是因为技术不成熟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定下来了常规动力。”
“没想到啊,没想到.”
一边说,老人一边带着笑意看向徐川,接着道:“现在咱们的海西号不仅是核动力的,还是核聚变动力的,这放到以前,谁敢想?没人敢想,这一切,都多亏了有你啊。”
对于可控核聚变技术而言,聚变堆上舰这种事情虽然有些不太符合人们对于这项‘科幻’技术的设想,听起来会有些Low的感觉,毕竟聚变堆都出来了,空天母舰、空天战机这种才更符合科幻设想。
但不管如何,它带来的威慑力却是实打实的。
老人很清楚小型化核聚变技术给海西号航母带来的改变,相对比它原本的常规动力,不,那哪怕是对比核裂变堆动力航母来说,聚变堆本身的小巧性就足以带来极大的改变了。
它的体积比裂变堆更小,且无需携带大量燃料,因此其内部空间更为宽敞,可搭载更多舰载机和武器弹药。
而且更关键的是聚变堆能提供的无尽能源。
它不仅能为航母本身、电磁加速轨道提供极大的便利,甚至还能为电磁武器、激光武器等多方面的设备提供源源不断的补给。
前者就不说了,无论是本身的续航还是电磁加速轨道对于航母的意义都相当重要。
而后者,无论是电磁武器还是激光武器,相对比传统火炮和导弹来说,它们都有着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安全性、更小的体积和重量等优点。
但缺点是技术制造困难,且两者都是耗能大户。
要知道舰载高能电磁武器和激光武器这种东西,哪怕是采用了核裂变堆功能的航母,也很难做到敞开了为电磁/激光武器提供持续充足的大功率电能供应。
一台功率全开的大型电磁炮,可以轻而易举的吞掉一座小型发电站的所有发电量。
激光武器就更不用多说了,它本身就是纯能量。
要供应这两种武器,对于供能系统要求可谓是极其苛刻的。
但聚变堆就完全不同了,哪怕是你将后两者布满船身,它也能承担起对应的供电负荷。
将这两种武器装备在航母上,可以大幅提升航母本身的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说它是一艘永不沉没的堡垒都不为过。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在收到了工业与信息蔀那边递送过来给他的邀请函后,徐川就将注意力放到了航天飞机的制造上。
在航天科技等老牌航天企业那边不捣乱,还支持配合相关工作的情况下,由翁筠宗和常华祥院士带领的团队飞速的完成着一项项的任务和工作。
原本预计需要到五月份左右才能完成的航天飞机,如今已经接近了尾声,提前了近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在充足的经费支持下,无论是设计团队还是工程师,都像是上紧了发条的齿轮一样,紧张地忙碌在自己的岗位上。
甚至为了加快一些零部件的生产进度,沈阳机床集团那边甚至专门调配出来了两台前些年利用‘核废料处理技术’从小岛国那边技术交易过来的尖端机床全程进行配合加工。
尽管这两天机床的性能还比不上日耳曼那边最先进的顶级数控机床,但解决航天飞机上的零部件生产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当然,一艘航天飞机的设计制造,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尤其是一些核心的材料与组件,几乎都是花费了大价钱买回来的。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从米国那边采购的深空探测设备、星光追踪器等一些航天飞机上必备,但又不是那么关键的核心设备。
这些东西要说国内能不能造,那肯定可以造,但需要的时间很长,基本是以年为周期的。
所以为了节省时间,这些东西都是对外采购而来的。
当然,航天飞机内部的一些核心控制设备,比如飞行控制系统、高温表面绝热瓦、碳纤维材料等等,这些都是第一批设计出来,然后交于国内厂商进行严格生产验收的。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因为泡沫隔热瓦脱离了外部加热器,撞击了左翼下沿侧翼,导致了整个飞行器的解体,机上7名航天员全数罹难的事故至今都没人能够忘却。
这种涉及到宇航员安全方面的设备,无论是徐川还是高层都不敢有任何的放松。
一方面是防人之心不可无,万一NASA那边使出一些下作的手段,他们将会损失惨重。
另一方面,航天飞机的重启,在国内也算是顶着重重压力的,这条路线在早些年的时候是那位钱老先生亲自否决的。
如果在首次试飞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对于华国在航天领域上的发展,将出现重大的打击。甚至整个世界航天领域的发展,航天飞机都将彻底被打入边缘角落。
毕竟前有米国在航天飞机上栽了个跟头,而十几年后他们再跟着栽一次,全世界恐怕都会认真的思索航天飞机这条路是否真的可行。
两周的时间并不长,三月初,徐川带着工业与信息蔀那边递送过来给他的邀请函从金陵赶往了魔都。
江南造船厂这个名字听着虽然有股‘带小姨子跑路’的风味,但它却是华国历史最悠久的军工造船企业。
它创建于1865年(同治四年),先后历经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江南船坞、海军江南造船所、江南造船厂等多个变革。
一个半世纪以来,这家企业饱经历史沧桑,经久不衰,创造了无数个第一。
第一炉钢、第一门钢炮、第一艘铁甲兵轮、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第一艘潜艇、第一艘护卫舰,更有现在的第一艘可控核聚变动力的航母.
可以说这家民族企业,不仅为国家的军事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是华国工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份缩影。
当然,它真正的名字并不叫江南造船厂,那只是寻常的叫法,实际上它的全称是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搭乘着高铁来到魔都,在郑海的驾驶下,红旗小车一路驶到了江南造船厂为受邀观礼人员准备的酒店的门口。
下了车,当徐川出现在酒店大门的时候,两名朝着门口并肩走来的男人眼前均是一亮的,快步迎上前来。
为首的那人面带笑容,隔着老远就伸出了右手:“徐院士,好久不见。”
看到迎上来的身影,徐川笑着握住他的手晃了晃,道:“高主任,没想到你会在这里。”
迎上来的,是他以前研究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时候,上面从科学技术蔀那边安排下来辅助工作的高弘明。
后面可控核聚变技术完成后,这位战略规划司那边的高主任也离开了栖霞可控核聚变工程,接替他职务的是现在的温远航。
握了握手后,高弘明松开手笑着道:“职位变动后,我这边需要对战略规划方面的工作做一个更详细的了解,所以受邀请过来参加这次的下海仪式了。”
顿了顿,他看向了站在他旁边的那位比他年龄要大不少的老人,微抬右手介绍道:
“徐院士,请允许我介绍下,这位是江南造船厂的总设计师,郑远航院士。”
“您好,郑院士。”
闻言,徐川笑着伸出右手,和眼前这位带着金边眼镜的老人握了握手。
“耳闻徐院士大名已久,今天终是能幸会一见啊。”热情的握住徐川伸来的右手晃了晃,这位郑院士哈哈笑着打着招呼。
三人寒暄了一阵后便各自离开了酒店大厅。
毕竟明天就是海西号航母下水命名的仪式了,相对比徐川这个受邀过来观礼的嘉宾来说,无论是高弘明还是郑远航都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徐川也没在意,向酒店的工作人员出示了带有条形码的邀请函后,带上了属于自己的物品进入了房间。
翌日,‘海西号’航空母舰的下水命名仪式正式在在华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厂举行。
清晨时分,徐川醒来的很挺早,不到七点钟他就洗漱穿衣打理完了自己,而后顺着电梯按了一下三楼,朝着餐厅赶去。
虽然海西号的下水命名仪式正式开始要到上午十一点整,但他对这家历史悠久的船舶制造企业挺感兴趣的。
尤其是19年的时候,魔都联通携手江南造船整合了产业链,共同推进的5G专网+协同制造的智能化转型项目,更是他来之前了解过的一些重点。
工业生产走向智能化,这是时代的发展趋势,是必不可免会接触到的东西。
星海研究院如今也在联合一些企业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智能平台,那么向其他已经有着成熟体系的企业取经无疑能给他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餐厅中,徐川端着餐盘挑选了一些早餐。
不得不说,这家酒店的早餐种类还是挺丰富的,从包子馒头油条到面条米粉蒸饺什么的全都有。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接待海西号的下水命名仪式而特别准备的。
随便挑了点吃的,刚想找个空地坐下来,耳边一道熟悉的声音就传递了过来。
“徐院士起来的这么早?怎么不多休息会啊。”
一道带着些许慈祥和笑意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徐川顺着声音看去,和他打招呼的正是往日经常和他互通书信的人。
“领导好。”
徐川连忙打了个招呼。
对方笑着摆摆手,说道:“这么客气干啥,又不是外人,坐,先坐,一起吃个早餐吧。”
对方笑着端着餐盘,找个安静一些角落坐了下来,徐川端着早餐跟了过去,两人就这样闲聊了起来。
“说起来,我还真没想到你对航母下水这种仪式会感兴趣。”
撕下了一点白面馒头,老人将其放到牛肉汤中泡了泡后送进嘴里笑着说道。
徐川笑了笑,道:“感兴趣肯定有点,毕竟这可是航空母舰。以前看新闻的时候,总想着上去看看航母长啥样,今天说不定有机会能去见识一下。”
老人哈哈大笑,道:“这种心愿,说一声就是了,别说是上航母看看了,就是你想着开一下也没啥问题。”
闻言,徐川连忙摆摆手,道:“上去看看就行了,开航母什么的,我怕是连仪表盘都认不全。”
老人笑着道:“这还多亏了有伱啊。”
微微顿了顿,他带着些怀念道:“以前的时候,我们总想着啥时候能有一艘属于自己的核动力航母,海西号之前都有人提议过修成核动力的。”
“后面讨论了好久,最终还是因为技术不成熟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定下来了常规动力。”
“没想到啊,没想到.”
一边说,老人一边带着笑意看向徐川,接着道:“现在咱们的海西号不仅是核动力的,还是核聚变动力的,这放到以前,谁敢想?没人敢想,这一切,都多亏了有你啊。”
对于可控核聚变技术而言,聚变堆上舰这种事情虽然有些不太符合人们对于这项‘科幻’技术的设想,听起来会有些Low的感觉,毕竟聚变堆都出来了,空天母舰、空天战机这种才更符合科幻设想。
但不管如何,它带来的威慑力却是实打实的。
老人很清楚小型化核聚变技术给海西号航母带来的改变,相对比它原本的常规动力,不,那哪怕是对比核裂变堆动力航母来说,聚变堆本身的小巧性就足以带来极大的改变了。
它的体积比裂变堆更小,且无需携带大量燃料,因此其内部空间更为宽敞,可搭载更多舰载机和武器弹药。
而且更关键的是聚变堆能提供的无尽能源。
它不仅能为航母本身、电磁加速轨道提供极大的便利,甚至还能为电磁武器、激光武器等多方面的设备提供源源不断的补给。
前者就不说了,无论是本身的续航还是电磁加速轨道对于航母的意义都相当重要。
而后者,无论是电磁武器还是激光武器,相对比传统火炮和导弹来说,它们都有着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安全性、更小的体积和重量等优点。
但缺点是技术制造困难,且两者都是耗能大户。
要知道舰载高能电磁武器和激光武器这种东西,哪怕是采用了核裂变堆功能的航母,也很难做到敞开了为电磁/激光武器提供持续充足的大功率电能供应。
一台功率全开的大型电磁炮,可以轻而易举的吞掉一座小型发电站的所有发电量。
激光武器就更不用多说了,它本身就是纯能量。
要供应这两种武器,对于供能系统要求可谓是极其苛刻的。
但聚变堆就完全不同了,哪怕是你将后两者布满船身,它也能承担起对应的供电负荷。
将这两种武器装备在航母上,可以大幅提升航母本身的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说它是一艘永不沉没的堡垒都不为过。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