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我这一生,如履薄冰
小说: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作者:紫色之水字数:5242更新时间 : 2024-05-30 00:18:52
大秦天健元年,三月初三。
东京城大朝会。
这次论功行赏,授衔封爵,是几百年来未曾有过的盛事。
因为上次大举封爵还是在太祖开国之时,不过这次势必要比那次更加浩大隆重。
东京城再次戒严,盘查南来北往人等,若有鬼祟者,可疑者,全部抓起审问。
天未亮时朝会就开始,各种仪式结束之后,正式授封。
封爵是从低往高封的,越低的爵位封得越多,但正常来讲低等的爵位大多都是不会世袭的。
不过此刻却有例外,那就是赵柽身边的一些侍卫,以及碎玉楼众人。
这些人于国的功劳并不大,但是于赵柽的功绩却不可替代。
这些人全都是要封的,而且全都要世袭。
大秦的爵位制度比公侯伯子男要复杂得多,它包括十二个等级的爵位,具体为: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
这些爵位中都带有本郡县开国的称号,到封国公时,则称为某国公。
相应品级为:王正一品,嗣王、郡王、国公从一品。
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正二品。
开国县公从二品。
开国侯从三品。
开国伯正四品。
开国子正五品。
开国男从五品。
有封爵者必有食邑。食邑从一万户到二百户,共分十四等,不过,食邑只是虚数,只有食实封才有实际的获得。
食实封从千户到百户,共分七等,实封约为虚封数的四成,食实封者,按实封一户,每月给钱一百文计算,随月俸向朝廷官府领取。
赵柽身边的苏石、雷三、周处、钱文西、吴小刀这些人都封男爵,给与世袭。
而碎玉楼的绝大多数人,也都封男爵,小部分封子爵,给予世袭。
至于和赵柽最亲近,跟随他上过战场,在身边保护,南征北战的一些,则封了伯爵,世袭罔替。
这些人包括,丁家老二,白家老大老三、卢、韩、徐、蒋结义四人,等等共十几名。
至于丁家老大丁大蟹,和白家老二白傲,则封了侯爵,因为丁大蟹几年前就去了黄觉手下,一直跟随征战,参与的战事很多,军功很高。
而白傲也同时去的姚平仲那里,战功同样不少,两人有资历,带过兵,所以赵柽封他们侯爵,旁人不会有所微辞。
但这些人里不包括黄孤、欧阳北两个。
而军中封爵的,则是要数倍往上了,子爵男爵足足数百人,伯爵也有,侯爵同样得见,但到了侯爵这个位置,都是将军身份了,不是副将偏将一类。
不过那些有名的大将,将领,并不在这些之中。
这就不仅叫人心中猜测,这些未授衔的人是不是要封国公?
那可是国公啊,开国建朝的国公,世袭罔替,身份尊贵,庇耀子孙,史书之上都会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且更重要的是崇德阁的二十四功臣肯定要出在这里面,那是什么概念?将来肯定是要配享太庙的,祔祀香火于帝王宗庙。
功臣配享太庙是自古来所有朝代给予大臣的最高礼遇,是作为臣子的最高荣耀了。
典礼到中午之时,除了国公之外,其余授衔全部结束。
一共封授了一千人整,除了赵柽身边的嫡系和几年来随他征战的军中将领,就是原本朝上的也封了一些。
毕竟自河西归来,掌权势,摄朝政,随后北战南征,后勤补给一点问题没有,朝堂之上稳如磐石,一些大臣还是有功的。
虽然柳随云胸怀锦绣,领袖文官,擅长内政,可若是下面不配合,也极难做到这么毫无差错。
要知道哪怕一个小小的员外郎从中作梗,都极有可能造成后勤的运转不通。
一个小小的监正不配合,也容易出现些大的事故。
柳随云宰辅身份,就算再会督促大臣,其实顶多也就到侍郎与郎中的层次,再往下就是级级去管,层层调和,所以一些大臣是有功劳在的,所以赵柽同样封了不少爵位。
中午一过,这次典礼的大头到来,宣布国公之号,同时也是宣布崇德阁二十四功臣的名字。
国公只封二十四人,并没有多余的,那么崇德阁二十四功臣就是这二十四名国公了,配享太庙,祔祀香火,流芳百世。
宋江这时一身紫袍,挂着金色鱼袋,他心脏“砰砰”乱跳,几乎就要跳出胸腔。
最后一个侯爵授衔完毕之后,再无封侯,他就知道自己肯定要封公爵了。
公爵第一等是国公,只有国公才有资格位列崇德阁二十四功臣。
随后又一听上方宣告,公爵只封国公,余公不封,他身上的热血“腾”地一下,就全涌上了头顶。
自己成了!公爵之内,只封二十四国公,那他必然在内了,从此位列崇德,配享太庙,祔祀香火,流芳百世!
宋家不知道哪一代的祖宗在天上保佑,才叫这一世子孙出人头地,位列人臣,得此大荣耀。
不,不对!
怎么会是祖宗保佑呢,这分明是他自己挣来的啊,拿命换来的,是他高瞻远瞩,远见卓识得来的!
是陛下慧眼识英,知人善用,赏识于他,赐下来的!
关祖宗什么事呢?倒是也关,是自己光宗耀祖了啊!
宋江此刻回想起这十几年的艰辛苦楚,从一个郓城小吏,兢兢业业,结交绿林,闯下名声。
然而因为好色纳妾,收了阎婆惜这个外室,一怒杀人,判罪江州。
在江州提反诗,判斩首,梁山搭救,自此落草为寇,唯有心酸。
接着到处厮杀,却身在曹营心在汉,只想一日得到招安。
聚义厅都改成了忠义堂,不还是要尽忠报国?
天可怜见,终于等到机会,终于招安,入东京,见至尊,心神激荡。
可却总觉得不踏实啊,东京太大了,王侯将相,自己又算什么,小小蝼蚁一只。
甚或还不如蝼蚁,蜉蝣罢了。
哪怕官家封赏了他,却没一个人瞧得起他,不止是因为草寇出身,更有曾经为小吏,无功名的缘故,那些大人物哪里能够看得上眼呢。
但他不死心,他要找靠山,要进步,要努力做大官,官做的越大,心中才越安稳,靠山越大,才越有机会。
那年他在东京城如同苍蝇一样乱撞,哪怕撞了南墙都不回头,王公大臣,王侯将相,至少拜访了一多半,贴子都递出去了上百张,但哪里也不搭理他。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最后咬咬牙,既然如此,都瞧不起自己,那还不如往最上面的去攀附,于是……
大雪漫天,风雪之日,在秦王府前站至天色大黑,直奔午夜。
他立于雪中,几成雪人,身体瑟瑟发抖,几乎冻僵。
秦王归来,秦王和他想的不大一样,秦王叫他进门,秦王与他说话,秦王没有一丝瞧不起之意,秦王威严很重,他在秦王面前不敢直腰。
秦王问他些事,秦王默许了他的效诚,他这才心中有了些底。
随后再不去拜访任何人,随后离京北上,与田虎对峙经年,随后损兵折将,兄弟们死的死亡的亡,随后眼看着此生就要折戟沉沙,再无任何前途,就在此刻,得到秦王反出东京,马踏西夏的消息。
便带剩余所有兵马投奔过去,至此从龙。
南征北战,东挡西杀。
灭西夏,平回鹘,远征喀拉汗。
绝女真,收大理,灭南夷诸国,兵发爪哇岛。
不知不觉,两鬓霜白,一生将去……
真是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啊!
我这一生,真真如履薄冰!
这时洪钟大吕声响起来,宋江从追忆中醒来,就看上方檀香缭绕的御阶上,开始宣读旨意。
旨意是宣布二十四位国公的,也就是崇德阁二十四功臣,只听声音先是歌功颂德一番,又讲忠义道理,然后才开始正式宣读功臣爵位名姓:
赵国公柳随云
越国公黄觉
莱国公卢俊义
郑国公杜壆
梁国公谭真
申国公吕将
陈国公李彦仙
卫国公宗泽
宋国公姚平仲
褒国公刘锜
夔国公李纲
蒋国公折彦质
勋国公何栗
谯国公王彦
鄂国公岳飞
郧国公韩世忠
邳国公张叔夜
郯国公张宪
卢国公鲁达
永国公史进
邢国公杨志
莒国公吴玠
英国公种彦崇
胡国公宋江
追封,种师道汉阳郡王
追封,种师中武都郡王
追封,姚古安定郡王
追封,折可存长平郡王
二十四功臣即日造像,由翰林图画院院士张择端掌笔,画好之后悬于崇德阁楼上,以叫后世记仰。
二十四功臣不卸任,不释权,正常致仕,爵位世袭罔替。
二十四功臣赏赐国公府,赏赐金银锦缎,宣告天下,三日后开公宴,君与同乐。
这时大殿内外开始用乐,此番用的是雅、燕二乐,然后有舞,都是朝会内容。
乐舞之后,又有一些仪式,然后宣告大朝会结束。
翌日,将崇德阁二十四功臣之事宣告天下,叫四方万民得知。
三日后大庆殿开宴,自午至晚,君臣同乐。
自此封赏完毕,有在外任职者皆回任上,在京者继续事职,边陲者一年之后,都被赵柽调离,换繁华之地。
天下遂太平无事,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万邦臣服。
二十四功臣里,年轻的国公居多,但也有岁数大者,如宗泽,如折彦质。
天健三年之后,一些岁数大的国公逐次辞官,都在京中居住颐养天年,并无告老还乡一说。
又过一年,依然有十余位国公在外任职,担当重任,掌握政事兵权。
天健六年,在一场鹅毛大雪之中款款到来。
这一年,赵诤十四岁,已经回去高昌城三年多时间,封宁王。
赵熹十三岁,封恭王。
赵诣十一岁,封定王。
赵悦十岁,封明珠公主。
赵谙十岁,封崇王。
赵谚五岁,折寒梅出,封安王。
赵谦四岁,简素衣出,封祥王。
赵敏三岁,萧敏出,封真庆公主。
余下还有十几名子女,都年龄尚小,不一一道。
赵柽没有多纳妃嫔,除了原本几人,再入宫的也都是曾有交集的身边人,同样也不选秀,有大臣提议,也全部拒绝。
天健六年五月,他将一些在外任职的国公调换了路州位置,宋江由云南路调到陕西路任安抚使,永兴军路名称取消。
除了宋江之外,其他所有人几乎都有调动,杨志调至京城,任枢密副使,姚平仲调高丽路,任经略安抚使,张宪外放熙河路,任经略安抚使等等。
六月,东京的天气已经十分炎热,赵柽在萧敏宫中抱着小赵敏,逗弄着这重练出来的小号玩耍。
小赵敏长得像他更多,虽然年龄小却也能看出是个美人胚子,且眉宇间有一股英气,与赵悦小时候一样极少哭,这时正摇着一个拨浪鼓,“咯咯”笑个不停。
赵柽道:“这样才对,三岁不正是好玩的时候,哪像悦儿那个不听话的,三岁那年居然坐大雕逃出东京,还抓了条蛇说献给朕,真是,唉唉……”
萧敏抿嘴不语,赵柽又呆了一会,出宫往张贞娘那边去。
张贞娘在去年和前年新添一子一女,不过此刻她并没有哄带孩子,而是在案边整理一些纸稿。
赵柽走进来她并未察觉,待发现时赵柽已经站在身前。
“贞娘,修改完了吗?”
张贞娘莞尔道:“陛下,都完毕了,一共八部戏文,都是按照陛下给出的纲目写完且修整好的。”
赵柽点了点头,拿起来翻看。
张贞娘又道:“陛下,我之前未曾询问,这八部戏文,包括早就完成的奇袭庐州城,白发记,都有一些……”
赵柽道:“有一些什么?”
“有一些……不太合世情。”
“不合世情就对了。”赵柽把戏稿拿起:“如今八文完成,贞娘你也该歇一歇了,这几年辛苦你了。”
张贞娘摇头:“辛苦什么,总有些事情做才不会闷。”
赵柽笑道:“那不妨再写些东西解闷,这些我都拿走,很快就会在全国各地上演。”
说完,他出了门,随后叫张迪传旨,唤欧阳北入宫。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东京城大朝会。
这次论功行赏,授衔封爵,是几百年来未曾有过的盛事。
因为上次大举封爵还是在太祖开国之时,不过这次势必要比那次更加浩大隆重。
东京城再次戒严,盘查南来北往人等,若有鬼祟者,可疑者,全部抓起审问。
天未亮时朝会就开始,各种仪式结束之后,正式授封。
封爵是从低往高封的,越低的爵位封得越多,但正常来讲低等的爵位大多都是不会世袭的。
不过此刻却有例外,那就是赵柽身边的一些侍卫,以及碎玉楼众人。
这些人于国的功劳并不大,但是于赵柽的功绩却不可替代。
这些人全都是要封的,而且全都要世袭。
大秦的爵位制度比公侯伯子男要复杂得多,它包括十二个等级的爵位,具体为: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
这些爵位中都带有本郡县开国的称号,到封国公时,则称为某国公。
相应品级为:王正一品,嗣王、郡王、国公从一品。
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正二品。
开国县公从二品。
开国侯从三品。
开国伯正四品。
开国子正五品。
开国男从五品。
有封爵者必有食邑。食邑从一万户到二百户,共分十四等,不过,食邑只是虚数,只有食实封才有实际的获得。
食实封从千户到百户,共分七等,实封约为虚封数的四成,食实封者,按实封一户,每月给钱一百文计算,随月俸向朝廷官府领取。
赵柽身边的苏石、雷三、周处、钱文西、吴小刀这些人都封男爵,给与世袭。
而碎玉楼的绝大多数人,也都封男爵,小部分封子爵,给予世袭。
至于和赵柽最亲近,跟随他上过战场,在身边保护,南征北战的一些,则封了伯爵,世袭罔替。
这些人包括,丁家老二,白家老大老三、卢、韩、徐、蒋结义四人,等等共十几名。
至于丁家老大丁大蟹,和白家老二白傲,则封了侯爵,因为丁大蟹几年前就去了黄觉手下,一直跟随征战,参与的战事很多,军功很高。
而白傲也同时去的姚平仲那里,战功同样不少,两人有资历,带过兵,所以赵柽封他们侯爵,旁人不会有所微辞。
但这些人里不包括黄孤、欧阳北两个。
而军中封爵的,则是要数倍往上了,子爵男爵足足数百人,伯爵也有,侯爵同样得见,但到了侯爵这个位置,都是将军身份了,不是副将偏将一类。
不过那些有名的大将,将领,并不在这些之中。
这就不仅叫人心中猜测,这些未授衔的人是不是要封国公?
那可是国公啊,开国建朝的国公,世袭罔替,身份尊贵,庇耀子孙,史书之上都会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且更重要的是崇德阁的二十四功臣肯定要出在这里面,那是什么概念?将来肯定是要配享太庙的,祔祀香火于帝王宗庙。
功臣配享太庙是自古来所有朝代给予大臣的最高礼遇,是作为臣子的最高荣耀了。
典礼到中午之时,除了国公之外,其余授衔全部结束。
一共封授了一千人整,除了赵柽身边的嫡系和几年来随他征战的军中将领,就是原本朝上的也封了一些。
毕竟自河西归来,掌权势,摄朝政,随后北战南征,后勤补给一点问题没有,朝堂之上稳如磐石,一些大臣还是有功的。
虽然柳随云胸怀锦绣,领袖文官,擅长内政,可若是下面不配合,也极难做到这么毫无差错。
要知道哪怕一个小小的员外郎从中作梗,都极有可能造成后勤的运转不通。
一个小小的监正不配合,也容易出现些大的事故。
柳随云宰辅身份,就算再会督促大臣,其实顶多也就到侍郎与郎中的层次,再往下就是级级去管,层层调和,所以一些大臣是有功劳在的,所以赵柽同样封了不少爵位。
中午一过,这次典礼的大头到来,宣布国公之号,同时也是宣布崇德阁二十四功臣的名字。
国公只封二十四人,并没有多余的,那么崇德阁二十四功臣就是这二十四名国公了,配享太庙,祔祀香火,流芳百世。
宋江这时一身紫袍,挂着金色鱼袋,他心脏“砰砰”乱跳,几乎就要跳出胸腔。
最后一个侯爵授衔完毕之后,再无封侯,他就知道自己肯定要封公爵了。
公爵第一等是国公,只有国公才有资格位列崇德阁二十四功臣。
随后又一听上方宣告,公爵只封国公,余公不封,他身上的热血“腾”地一下,就全涌上了头顶。
自己成了!公爵之内,只封二十四国公,那他必然在内了,从此位列崇德,配享太庙,祔祀香火,流芳百世!
宋家不知道哪一代的祖宗在天上保佑,才叫这一世子孙出人头地,位列人臣,得此大荣耀。
不,不对!
怎么会是祖宗保佑呢,这分明是他自己挣来的啊,拿命换来的,是他高瞻远瞩,远见卓识得来的!
是陛下慧眼识英,知人善用,赏识于他,赐下来的!
关祖宗什么事呢?倒是也关,是自己光宗耀祖了啊!
宋江此刻回想起这十几年的艰辛苦楚,从一个郓城小吏,兢兢业业,结交绿林,闯下名声。
然而因为好色纳妾,收了阎婆惜这个外室,一怒杀人,判罪江州。
在江州提反诗,判斩首,梁山搭救,自此落草为寇,唯有心酸。
接着到处厮杀,却身在曹营心在汉,只想一日得到招安。
聚义厅都改成了忠义堂,不还是要尽忠报国?
天可怜见,终于等到机会,终于招安,入东京,见至尊,心神激荡。
可却总觉得不踏实啊,东京太大了,王侯将相,自己又算什么,小小蝼蚁一只。
甚或还不如蝼蚁,蜉蝣罢了。
哪怕官家封赏了他,却没一个人瞧得起他,不止是因为草寇出身,更有曾经为小吏,无功名的缘故,那些大人物哪里能够看得上眼呢。
但他不死心,他要找靠山,要进步,要努力做大官,官做的越大,心中才越安稳,靠山越大,才越有机会。
那年他在东京城如同苍蝇一样乱撞,哪怕撞了南墙都不回头,王公大臣,王侯将相,至少拜访了一多半,贴子都递出去了上百张,但哪里也不搭理他。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最后咬咬牙,既然如此,都瞧不起自己,那还不如往最上面的去攀附,于是……
大雪漫天,风雪之日,在秦王府前站至天色大黑,直奔午夜。
他立于雪中,几成雪人,身体瑟瑟发抖,几乎冻僵。
秦王归来,秦王和他想的不大一样,秦王叫他进门,秦王与他说话,秦王没有一丝瞧不起之意,秦王威严很重,他在秦王面前不敢直腰。
秦王问他些事,秦王默许了他的效诚,他这才心中有了些底。
随后再不去拜访任何人,随后离京北上,与田虎对峙经年,随后损兵折将,兄弟们死的死亡的亡,随后眼看着此生就要折戟沉沙,再无任何前途,就在此刻,得到秦王反出东京,马踏西夏的消息。
便带剩余所有兵马投奔过去,至此从龙。
南征北战,东挡西杀。
灭西夏,平回鹘,远征喀拉汗。
绝女真,收大理,灭南夷诸国,兵发爪哇岛。
不知不觉,两鬓霜白,一生将去……
真是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啊!
我这一生,真真如履薄冰!
这时洪钟大吕声响起来,宋江从追忆中醒来,就看上方檀香缭绕的御阶上,开始宣读旨意。
旨意是宣布二十四位国公的,也就是崇德阁二十四功臣,只听声音先是歌功颂德一番,又讲忠义道理,然后才开始正式宣读功臣爵位名姓:
赵国公柳随云
越国公黄觉
莱国公卢俊义
郑国公杜壆
梁国公谭真
申国公吕将
陈国公李彦仙
卫国公宗泽
宋国公姚平仲
褒国公刘锜
夔国公李纲
蒋国公折彦质
勋国公何栗
谯国公王彦
鄂国公岳飞
郧国公韩世忠
邳国公张叔夜
郯国公张宪
卢国公鲁达
永国公史进
邢国公杨志
莒国公吴玠
英国公种彦崇
胡国公宋江
追封,种师道汉阳郡王
追封,种师中武都郡王
追封,姚古安定郡王
追封,折可存长平郡王
二十四功臣即日造像,由翰林图画院院士张择端掌笔,画好之后悬于崇德阁楼上,以叫后世记仰。
二十四功臣不卸任,不释权,正常致仕,爵位世袭罔替。
二十四功臣赏赐国公府,赏赐金银锦缎,宣告天下,三日后开公宴,君与同乐。
这时大殿内外开始用乐,此番用的是雅、燕二乐,然后有舞,都是朝会内容。
乐舞之后,又有一些仪式,然后宣告大朝会结束。
翌日,将崇德阁二十四功臣之事宣告天下,叫四方万民得知。
三日后大庆殿开宴,自午至晚,君臣同乐。
自此封赏完毕,有在外任职者皆回任上,在京者继续事职,边陲者一年之后,都被赵柽调离,换繁华之地。
天下遂太平无事,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万邦臣服。
二十四功臣里,年轻的国公居多,但也有岁数大者,如宗泽,如折彦质。
天健三年之后,一些岁数大的国公逐次辞官,都在京中居住颐养天年,并无告老还乡一说。
又过一年,依然有十余位国公在外任职,担当重任,掌握政事兵权。
天健六年,在一场鹅毛大雪之中款款到来。
这一年,赵诤十四岁,已经回去高昌城三年多时间,封宁王。
赵熹十三岁,封恭王。
赵诣十一岁,封定王。
赵悦十岁,封明珠公主。
赵谙十岁,封崇王。
赵谚五岁,折寒梅出,封安王。
赵谦四岁,简素衣出,封祥王。
赵敏三岁,萧敏出,封真庆公主。
余下还有十几名子女,都年龄尚小,不一一道。
赵柽没有多纳妃嫔,除了原本几人,再入宫的也都是曾有交集的身边人,同样也不选秀,有大臣提议,也全部拒绝。
天健六年五月,他将一些在外任职的国公调换了路州位置,宋江由云南路调到陕西路任安抚使,永兴军路名称取消。
除了宋江之外,其他所有人几乎都有调动,杨志调至京城,任枢密副使,姚平仲调高丽路,任经略安抚使,张宪外放熙河路,任经略安抚使等等。
六月,东京的天气已经十分炎热,赵柽在萧敏宫中抱着小赵敏,逗弄着这重练出来的小号玩耍。
小赵敏长得像他更多,虽然年龄小却也能看出是个美人胚子,且眉宇间有一股英气,与赵悦小时候一样极少哭,这时正摇着一个拨浪鼓,“咯咯”笑个不停。
赵柽道:“这样才对,三岁不正是好玩的时候,哪像悦儿那个不听话的,三岁那年居然坐大雕逃出东京,还抓了条蛇说献给朕,真是,唉唉……”
萧敏抿嘴不语,赵柽又呆了一会,出宫往张贞娘那边去。
张贞娘在去年和前年新添一子一女,不过此刻她并没有哄带孩子,而是在案边整理一些纸稿。
赵柽走进来她并未察觉,待发现时赵柽已经站在身前。
“贞娘,修改完了吗?”
张贞娘莞尔道:“陛下,都完毕了,一共八部戏文,都是按照陛下给出的纲目写完且修整好的。”
赵柽点了点头,拿起来翻看。
张贞娘又道:“陛下,我之前未曾询问,这八部戏文,包括早就完成的奇袭庐州城,白发记,都有一些……”
赵柽道:“有一些什么?”
“有一些……不太合世情。”
“不合世情就对了。”赵柽把戏稿拿起:“如今八文完成,贞娘你也该歇一歇了,这几年辛苦你了。”
张贞娘摇头:“辛苦什么,总有些事情做才不会闷。”
赵柽笑道:“那不妨再写些东西解闷,这些我都拿走,很快就会在全国各地上演。”
说完,他出了门,随后叫张迪传旨,唤欧阳北入宫。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