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朱文奎独立团
小说: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作者:正统大汗阿里不鸽字数:4680更新时间 : 2024-12-19 07:46:45
控制了码头之后,第二批部队也在那里登陆,速度比之前快了很多。郭康这边,也得到了更多支援。
对他帮助最大的,是朱文奎终于到了。和他一起前来的,还有大批武器和随行的士兵。
除了之前那两门随行的小炮,和第一百人队老兵们自带的火枪,其他的火器,都在朱文奎那边。尤其是重型火炮,之前就没来得及运到战场上,现在可算带过来了。
这些火炮甚至已经超出了大队所需的范畴。朱文奎还在码头卸货的时候,脱欢就跑过去找他,把他手下上百号炮兵,和那几门重炮,都给要走了。因此,到大家拔营出发的时候,郭康才见到朱文奎等人。
就算排除火器,这一批援军的实力也足够雄厚。为了这次战争,朱文奎把王府里几百号人全都派出来了。其中一些,已经被郭康借走,编入他的几个新兵百人队,去带罗斯人。剩下的则由杰士卡队长率领,单独作为一队。
王府里本来是没有这么多人的——否则大都变乱的时候,也不至于被打得这么惨。这里头的大部分,后来老吴王得到消息,从他自己那边抽调过来的。
按杰士卡队长的说法,这些人虽然也有战斗经验,但都是些小打小闹。老吴王让他们来,一方面是王府这边太缺人,总不能一直这样;另一方面,更重要的,也是希望他们也能在大秦国的军队里,学一下正规战争怎么打。
因此,这次,吴王府可谓是倾巢而出。出发之前,马王妃说她要去吃斋念佛,给儿子祝福,所以直接搬去了太后的修道院,让朱文奎把府里最后的护卫都给带走了。她还专门到郭家拜访,希望郭氏能帮忙照看一下。因此,郭康也知道这些事情,大概明白他们的意图。
郭康推测,吴王府也是想要趁这个机会,打出更大的威望。在动乱之前,大部分人只是把他们当成欧洲常见的那种王位觊觎者,或者流浪小朝廷——大家在不差钱的时候,或许会养着他们,图一个名声。但说实话,也就这种表演功能了。
那天晚上的交战,才让很多人高看了他们一眼,但也就是值得敬重这种水平。毕竟他们的实力太小,而且说实话,对于大部分不了解情况的人来说,这就是个内战。朱文奎打赢,还是让娜公主打赢,其实对大家来说,都没什么差别——谁赢都不影响吴王府这个招牌,甚至不影响之后帮助远征的事情。所以,其他人自然也就不会多关心了。
估计就是因为如此,之后吴王府就开始以极大的积极性,参与各种事务。恢复秩序的过程中,他们就表现抢眼。后面练兵、出征的事情,也一改之前全员自闭、只求打工过日子的风格,开始主动表现兴趣了。
这其中,表现最积极的就是唐赛儿。她来了之后,好像就没闲过,每天不是自己在主动做事,就是强行拉着朱文奎找事做。郭康本来其实没怎么在意,后来听让娜女侠抱怨了两次,才感觉她好像确实有点过于积极了,就是不知道到底在想什么——难道真是要帮黎利征服法国么?
而除了她之外,道衍和尚也是个闲不下来的人。来这边适应环境没多久,他就开始每天到处跑,拜访这个、劝说那个。这么大年纪了,也不嫌累。
当然,他的成果,其实也是很明显的。虽然没有太多公开的表现,但朱文奎能顺利地一下揽到这么多活,也不止是靠他和脱欢、郭康的交情。这老和尚在其中的牵线架桥,显然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郭康觉得,等战事结束,他还是得调查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不过暂时,他也没法管这么多了。
营地里的人列队准备出发的时候,后续部队也赶到了营地,一起排队。这一下,队伍的规模增加了一半,让士兵们都纷纷赞叹起来。
“怎么人又多了?”郭康自己都有些惊讶。
“有些人之前跟着商队去小亚了。”朱文奎告诉他:“路上他们才赶过来的,所以也没来得及给你说。”
“好吧……”郭康一时无语。
吴王府名下的人,比府里日常待着的,要多得多,这个事情他倒是知道。由于府里收入有限,养不起这么多人——甚至有时候,朱文奎还得倒过来给他爹打钱,防止老吴王也去要饭了。因此,绝大部分人,其实都是“放养”状态。
大都出事的时候,朱文奎赶紧赶慢,也没叫来多少人。因为大部分人根本就不在大都,而是分布在从格鲁吉亚到克里特岛的各个地方,努力打工赚钱呢。好在这次,预留的时间足够长,才让他得以把人都喊回来。
而老吴王派来的人,其实也是从各地,慢慢聚集起来的。所以,才会出现这种,人越来越多的情况。
“我们这次带来了三百五十名步兵和五十名骑兵。”朱文奎告诉郭康:“其实要是有足够的马,大家都当骑兵也不是不行。他们都是老兵,会骑马作战的……只不过海运战马太麻烦了,只能这么凑乎着了。”
“不,已经很厉害了,一点也不凑乎。”郭康连连摆手:“我之前真没想到,你们光是战斗人员就能拉出来这么多。”
“我们毕竟也经营了这么多年了,只不过之前实在太穷。”朱文奎倒是看得开:“这次是吃你们的粮,要不然都不舍得把大家全凑起来呢。”
“这里面有二百多号人,都是老杨的波西米亚老乡。剩下一百多号,是各地招揽来的。本来给的编制不够用,所以干脆全都塞一起了。另外,你借我帮忙的人,也可以回去了。要不然,他们怕是要憋不住了。”
“好……”郭康挠了挠头,还是应了下来。
之前,他让大队的旗手马万军带着二十多个人,去充当后卫,接应朱文奎他们。马万军对此很是不解,说怎么把他丢最后去了。郭康解释说,这次战争,重点不止是战场上冲锋陷阵,还有很多同样重要的方面,其中一个就是各方的磨合。
他这边各项事务,都在计划之中,但朱文奎那边的人,还不习惯军团的作战方式,需要有熟悉情况的人,去带一下。派去的人,当然也是越有经验越好。
他手下可靠的军官虽然很多,但其中大部分都是其他各个勋贵家族派来的。作战的时候还好,平时支使人家干这种带新人的活,终归不太方便。而陆有功他们,又得去管理大队事务,尤其是要应付那一大群罗斯人,天天忙得焦头烂额。所以,只能委屈他,带一批老兵,去交接一下了。
马万军当时还不甘心,认为自己得在指挥官旁边才行。而且战帅之前吩咐过,让他们照看下郭康,所以他还得来当保镖呢。但郭康说,现在有汉斯大师等人在,自己的安全其实不成问题。
他做出这个决断,也是基于人手不足的现状,和充分发挥大家能力的基本要求:这些阿勒曼尼剑客虽然很能打,但毕竟不是正规的军团兵。保镖的工作,两边都能干;但他布置给马万军的行政任务,老汉斯等人就只能干瞪眼了。因此,让马万军去做对接的工作,并不是因为那边远离一线、不重要,反而是因为难度太高,其他人干不了,才只能让他能者多劳的。
郭康还说,他认为,这年头,缺的不是战场上能冲锋陷阵的人,而是能做好组织和管理工作的老手。
正常来说,行政、教育和军事,彼此是分开的,分别由不同的组织管理,由不同的体系负责。但曾经强大的罗马帝国,早已是千疮百孔。蛮夷四处横行,叛徒也恬不知耻地自立为王侯,和朝廷对抗。现在的罗马,和当年相比,不过是一点点残余的火种罢了,无论如何也称不上“正常情况”——更何况,哪怕当年尚有余裕的罗马,教育水平其实也就那样……
郭康认为,对于罗马现在这个情况而言,军团不止是一个军事单位,也是一个教育培训组织;军团士兵不止是战士,也具有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因此也需要以身作则,承担教育乃至行政方面的任务。现在朝廷里的行政人员,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基层官吏,也大多都是在军团里接受教育的。
这种情况,非要从理论上来说,确实不太正规,以至于很多人都说,罗马是一个军团开办起来的国家。各级衙门,就是军队的行政部门。
但现在这个环境,也没有别的更有效的办法了——再怎么说,让军团参与行政管理,也比那些领主管辖和贵族共和的地方要靠谱多了。因此,还是只得“能者多劳”。
郭康还说,他本人,就来自一个以军功立足的家族。哪怕一直是以文臣形象出现的郭盖老丞相,大部分时间里,也在同时担任军职,乃至多次领兵出征。而他自己,虽然天天和教会的人混在一起,整日研究典籍,研发机械,但第一个职位,也是军团的军官。而反过来说,他担任军官之后,其实也没打过多少仗,天天就是在写公文,要么就是关注练兵和打造火器的进度,不会天天打来打去的。
其实,他自己也想上战场。有时候看到蛮夷做的那些事情,都恨不得亲自冲上去,把他们全砍了得了。其他朋友,包括脱欢台吉和吴世子,也都说他太过热血,容易上头。但在国家的需要面前,他不还是天天老老实实地写公文,批文件么。他们家都是这样,那马万军等人,也不用有什么顾虑了。
靠着这个说法,郭康成功说服了老兵们。不过从结果看,这些人终归还是没能和他一样,按着脾气去写文件……好在现在大家聚在一起,倒是也省事儿了。
“你这些人都凑起来,已经是个战团的规模了。当时就应该让你把门槛放低一点,再多拉个二三百号人,然后专门编个独立团,而不应该放在我这边的。”郭康想了想,对朱文奎说。
“没事,我们都是来学习的么。”朱文奎倒是看得开:“主要是大家以前真没学过。说起来有点不好意思,我家虽然是从大明跑出来的,但关于军队的具体知识,是真的没带出来多少。大概也就知道个军制里,各种名字、级别之类的概念,因为平时处理文件的时候看过……”
“小时候我读书,文化方面的知识,有齐、黄二位师父教授。但武学方面,是真的没人懂了。”他一摊手:“到现在也一样,我们吴国虽然在阿勒曼尼那边,建立了一些行政组织,但关键的军事组织和训练,还是乱七八糟,全靠老杨他们自己摸索。”
“这样啊……”
“我们离中原太远,军队也是自己组织起来的,和老家的兵部没有什么关系了。所以,我们其实有自己的‘兵部’,主官就是齐师父。”朱文奎告诉他:“但是,都督府却是不存在的。所以,军队的组织训练,乃至整个大战略的拟定,都是归他一把抓。”
“老杨他们,来得都比较晚,上次大都的事情之前,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功,实际上都是他的下属。现在,就是这种情况了。”
他这么一说,郭康大概就明白了。虽然说的比较委婉,但齐泰的军事水平,在当今欧洲,似乎都不太够用的……
让其他人主管军队吧,朱文奎自己之前也不知道谁上更好。何况,哪怕现在看来很有军事天赋的杰士卡队长,其实也是“野路子”出身,全靠经验打仗。所以,朱文奎宁可让他们都编入正规军里学习。
“我觉得,你可以放心,他们肯定学得很快。”郭康倒是对他们很有信心:“我其实主要担心你父王那边。这几百号能骑马的老兵,在阿勒曼尼,都不算小势力了。把这么多人都丢过来打仗,要是自己那边出事了,怎么办?”
“父王一直说,近期打不起来。”朱文奎解释道。
“呃……”
这个问题,他也不是第一次质疑了。虽然从这几年的情况看,经过欧洲人一番拷打之后,朱允炆已经老实了很多。但对于他的战略判断能力,郭康依然持怀疑态度。而且,他怀疑朱文奎自己,心里可能都有些不踏实。
但这种话,他也没法给人说。再说,这应该也是吴王府的精英们商量出的办法,人家在现场,应该比他看得更透彻。所以,他只是沉吟了下,就没有继续说什么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对他帮助最大的,是朱文奎终于到了。和他一起前来的,还有大批武器和随行的士兵。
除了之前那两门随行的小炮,和第一百人队老兵们自带的火枪,其他的火器,都在朱文奎那边。尤其是重型火炮,之前就没来得及运到战场上,现在可算带过来了。
这些火炮甚至已经超出了大队所需的范畴。朱文奎还在码头卸货的时候,脱欢就跑过去找他,把他手下上百号炮兵,和那几门重炮,都给要走了。因此,到大家拔营出发的时候,郭康才见到朱文奎等人。
就算排除火器,这一批援军的实力也足够雄厚。为了这次战争,朱文奎把王府里几百号人全都派出来了。其中一些,已经被郭康借走,编入他的几个新兵百人队,去带罗斯人。剩下的则由杰士卡队长率领,单独作为一队。
王府里本来是没有这么多人的——否则大都变乱的时候,也不至于被打得这么惨。这里头的大部分,后来老吴王得到消息,从他自己那边抽调过来的。
按杰士卡队长的说法,这些人虽然也有战斗经验,但都是些小打小闹。老吴王让他们来,一方面是王府这边太缺人,总不能一直这样;另一方面,更重要的,也是希望他们也能在大秦国的军队里,学一下正规战争怎么打。
因此,这次,吴王府可谓是倾巢而出。出发之前,马王妃说她要去吃斋念佛,给儿子祝福,所以直接搬去了太后的修道院,让朱文奎把府里最后的护卫都给带走了。她还专门到郭家拜访,希望郭氏能帮忙照看一下。因此,郭康也知道这些事情,大概明白他们的意图。
郭康推测,吴王府也是想要趁这个机会,打出更大的威望。在动乱之前,大部分人只是把他们当成欧洲常见的那种王位觊觎者,或者流浪小朝廷——大家在不差钱的时候,或许会养着他们,图一个名声。但说实话,也就这种表演功能了。
那天晚上的交战,才让很多人高看了他们一眼,但也就是值得敬重这种水平。毕竟他们的实力太小,而且说实话,对于大部分不了解情况的人来说,这就是个内战。朱文奎打赢,还是让娜公主打赢,其实对大家来说,都没什么差别——谁赢都不影响吴王府这个招牌,甚至不影响之后帮助远征的事情。所以,其他人自然也就不会多关心了。
估计就是因为如此,之后吴王府就开始以极大的积极性,参与各种事务。恢复秩序的过程中,他们就表现抢眼。后面练兵、出征的事情,也一改之前全员自闭、只求打工过日子的风格,开始主动表现兴趣了。
这其中,表现最积极的就是唐赛儿。她来了之后,好像就没闲过,每天不是自己在主动做事,就是强行拉着朱文奎找事做。郭康本来其实没怎么在意,后来听让娜女侠抱怨了两次,才感觉她好像确实有点过于积极了,就是不知道到底在想什么——难道真是要帮黎利征服法国么?
而除了她之外,道衍和尚也是个闲不下来的人。来这边适应环境没多久,他就开始每天到处跑,拜访这个、劝说那个。这么大年纪了,也不嫌累。
当然,他的成果,其实也是很明显的。虽然没有太多公开的表现,但朱文奎能顺利地一下揽到这么多活,也不止是靠他和脱欢、郭康的交情。这老和尚在其中的牵线架桥,显然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郭康觉得,等战事结束,他还是得调查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不过暂时,他也没法管这么多了。
营地里的人列队准备出发的时候,后续部队也赶到了营地,一起排队。这一下,队伍的规模增加了一半,让士兵们都纷纷赞叹起来。
“怎么人又多了?”郭康自己都有些惊讶。
“有些人之前跟着商队去小亚了。”朱文奎告诉他:“路上他们才赶过来的,所以也没来得及给你说。”
“好吧……”郭康一时无语。
吴王府名下的人,比府里日常待着的,要多得多,这个事情他倒是知道。由于府里收入有限,养不起这么多人——甚至有时候,朱文奎还得倒过来给他爹打钱,防止老吴王也去要饭了。因此,绝大部分人,其实都是“放养”状态。
大都出事的时候,朱文奎赶紧赶慢,也没叫来多少人。因为大部分人根本就不在大都,而是分布在从格鲁吉亚到克里特岛的各个地方,努力打工赚钱呢。好在这次,预留的时间足够长,才让他得以把人都喊回来。
而老吴王派来的人,其实也是从各地,慢慢聚集起来的。所以,才会出现这种,人越来越多的情况。
“我们这次带来了三百五十名步兵和五十名骑兵。”朱文奎告诉郭康:“其实要是有足够的马,大家都当骑兵也不是不行。他们都是老兵,会骑马作战的……只不过海运战马太麻烦了,只能这么凑乎着了。”
“不,已经很厉害了,一点也不凑乎。”郭康连连摆手:“我之前真没想到,你们光是战斗人员就能拉出来这么多。”
“我们毕竟也经营了这么多年了,只不过之前实在太穷。”朱文奎倒是看得开:“这次是吃你们的粮,要不然都不舍得把大家全凑起来呢。”
“这里面有二百多号人,都是老杨的波西米亚老乡。剩下一百多号,是各地招揽来的。本来给的编制不够用,所以干脆全都塞一起了。另外,你借我帮忙的人,也可以回去了。要不然,他们怕是要憋不住了。”
“好……”郭康挠了挠头,还是应了下来。
之前,他让大队的旗手马万军带着二十多个人,去充当后卫,接应朱文奎他们。马万军对此很是不解,说怎么把他丢最后去了。郭康解释说,这次战争,重点不止是战场上冲锋陷阵,还有很多同样重要的方面,其中一个就是各方的磨合。
他这边各项事务,都在计划之中,但朱文奎那边的人,还不习惯军团的作战方式,需要有熟悉情况的人,去带一下。派去的人,当然也是越有经验越好。
他手下可靠的军官虽然很多,但其中大部分都是其他各个勋贵家族派来的。作战的时候还好,平时支使人家干这种带新人的活,终归不太方便。而陆有功他们,又得去管理大队事务,尤其是要应付那一大群罗斯人,天天忙得焦头烂额。所以,只能委屈他,带一批老兵,去交接一下了。
马万军当时还不甘心,认为自己得在指挥官旁边才行。而且战帅之前吩咐过,让他们照看下郭康,所以他还得来当保镖呢。但郭康说,现在有汉斯大师等人在,自己的安全其实不成问题。
他做出这个决断,也是基于人手不足的现状,和充分发挥大家能力的基本要求:这些阿勒曼尼剑客虽然很能打,但毕竟不是正规的军团兵。保镖的工作,两边都能干;但他布置给马万军的行政任务,老汉斯等人就只能干瞪眼了。因此,让马万军去做对接的工作,并不是因为那边远离一线、不重要,反而是因为难度太高,其他人干不了,才只能让他能者多劳的。
郭康还说,他认为,这年头,缺的不是战场上能冲锋陷阵的人,而是能做好组织和管理工作的老手。
正常来说,行政、教育和军事,彼此是分开的,分别由不同的组织管理,由不同的体系负责。但曾经强大的罗马帝国,早已是千疮百孔。蛮夷四处横行,叛徒也恬不知耻地自立为王侯,和朝廷对抗。现在的罗马,和当年相比,不过是一点点残余的火种罢了,无论如何也称不上“正常情况”——更何况,哪怕当年尚有余裕的罗马,教育水平其实也就那样……
郭康认为,对于罗马现在这个情况而言,军团不止是一个军事单位,也是一个教育培训组织;军团士兵不止是战士,也具有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因此也需要以身作则,承担教育乃至行政方面的任务。现在朝廷里的行政人员,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基层官吏,也大多都是在军团里接受教育的。
这种情况,非要从理论上来说,确实不太正规,以至于很多人都说,罗马是一个军团开办起来的国家。各级衙门,就是军队的行政部门。
但现在这个环境,也没有别的更有效的办法了——再怎么说,让军团参与行政管理,也比那些领主管辖和贵族共和的地方要靠谱多了。因此,还是只得“能者多劳”。
郭康还说,他本人,就来自一个以军功立足的家族。哪怕一直是以文臣形象出现的郭盖老丞相,大部分时间里,也在同时担任军职,乃至多次领兵出征。而他自己,虽然天天和教会的人混在一起,整日研究典籍,研发机械,但第一个职位,也是军团的军官。而反过来说,他担任军官之后,其实也没打过多少仗,天天就是在写公文,要么就是关注练兵和打造火器的进度,不会天天打来打去的。
其实,他自己也想上战场。有时候看到蛮夷做的那些事情,都恨不得亲自冲上去,把他们全砍了得了。其他朋友,包括脱欢台吉和吴世子,也都说他太过热血,容易上头。但在国家的需要面前,他不还是天天老老实实地写公文,批文件么。他们家都是这样,那马万军等人,也不用有什么顾虑了。
靠着这个说法,郭康成功说服了老兵们。不过从结果看,这些人终归还是没能和他一样,按着脾气去写文件……好在现在大家聚在一起,倒是也省事儿了。
“你这些人都凑起来,已经是个战团的规模了。当时就应该让你把门槛放低一点,再多拉个二三百号人,然后专门编个独立团,而不应该放在我这边的。”郭康想了想,对朱文奎说。
“没事,我们都是来学习的么。”朱文奎倒是看得开:“主要是大家以前真没学过。说起来有点不好意思,我家虽然是从大明跑出来的,但关于军队的具体知识,是真的没带出来多少。大概也就知道个军制里,各种名字、级别之类的概念,因为平时处理文件的时候看过……”
“小时候我读书,文化方面的知识,有齐、黄二位师父教授。但武学方面,是真的没人懂了。”他一摊手:“到现在也一样,我们吴国虽然在阿勒曼尼那边,建立了一些行政组织,但关键的军事组织和训练,还是乱七八糟,全靠老杨他们自己摸索。”
“这样啊……”
“我们离中原太远,军队也是自己组织起来的,和老家的兵部没有什么关系了。所以,我们其实有自己的‘兵部’,主官就是齐师父。”朱文奎告诉他:“但是,都督府却是不存在的。所以,军队的组织训练,乃至整个大战略的拟定,都是归他一把抓。”
“老杨他们,来得都比较晚,上次大都的事情之前,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功,实际上都是他的下属。现在,就是这种情况了。”
他这么一说,郭康大概就明白了。虽然说的比较委婉,但齐泰的军事水平,在当今欧洲,似乎都不太够用的……
让其他人主管军队吧,朱文奎自己之前也不知道谁上更好。何况,哪怕现在看来很有军事天赋的杰士卡队长,其实也是“野路子”出身,全靠经验打仗。所以,朱文奎宁可让他们都编入正规军里学习。
“我觉得,你可以放心,他们肯定学得很快。”郭康倒是对他们很有信心:“我其实主要担心你父王那边。这几百号能骑马的老兵,在阿勒曼尼,都不算小势力了。把这么多人都丢过来打仗,要是自己那边出事了,怎么办?”
“父王一直说,近期打不起来。”朱文奎解释道。
“呃……”
这个问题,他也不是第一次质疑了。虽然从这几年的情况看,经过欧洲人一番拷打之后,朱允炆已经老实了很多。但对于他的战略判断能力,郭康依然持怀疑态度。而且,他怀疑朱文奎自己,心里可能都有些不踏实。
但这种话,他也没法给人说。再说,这应该也是吴王府的精英们商量出的办法,人家在现场,应该比他看得更透彻。所以,他只是沉吟了下,就没有继续说什么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