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六十六 大汉第三帝国是要走出去的
小说:玄德作者:御炎字数:5068更新时间 : 2023-07-26 09:44:29
虽然大汉还是大汉,但是好像真的改变了很多,刘备一通操作,把过去熟悉的大汉变得不再熟悉了。
各大部门之间的裁撤、合并千头万绪,很多人员之间的调动都需要时间来协调,但是在此期间的政务又不能不处理,所以雒阳朝廷的确在一定意义上陷入了混乱之中。
这一点,在刘备召开碰头会议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不过刘备的意志很坚决。
“朝廷早晚都是要变的,晚变不如早变,慢变不如快变,搞快一点,搞早一点,也好过慢吞吞的挪动!所以,全都给我动起来!一刻都不准停歇!我相信你们可以!”
刘备喊起了口号,对官员们施展了强大的kfc大法,发挥了自己在演说上的超强能力,用嘴炮攻击使得官员们甩开双腿,玩命的狂奔起来了。
当然了,光说不做从来也不是刘备的人设。
在雒阳朝廷因为部门合并与人员调动而陷入一定程度的混乱当中的时候,刘备和内阁站了出来,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刘备以皇帝之尊,带领二百多名内阁阁员,以崇德殿为办公室,拉开架势,把崇德殿变成了临时的政务处理大厅,所有来不及找到人来做的事情全部都由刘备乾纲独断。
反正他是皇帝,其他部门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只做自己份内的事情,唯有他这个皇帝,因为权力无限大,所以可以做所有事情,直接下达命令给各办事部门就可以。
整个决策的环节,刘备一人包圆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刘备发挥了自己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主观能动性,下令内阁阁员们帮他把要处理的事情分门别类,根据事情的关键程度做排序,一点一点从重要到不重要进行处理。
眼睛看不过来了,就让人读给自己听,自己闭目养神,然后做决断。
手写酸了,就让陈群领衔的内阁阁员们听他口述,然后复写在纸上,经刘备过目确认之后直接盖上传国玉玺,直接特事特办,付诸实施。
雒阳朝廷混乱之际,就是刘备率领内阁阁员们奋勇向前,从早到晚不停歇,以零零七的高强度工作,终于成功撑过了雒阳朝廷最混乱的时期。
他们迎来了曙光。
也就是刘备执政时期大将军府的六部已经在实际上成为汉帝国的中枢机构,现在改为八部并且正式成为朝廷决策机构之后,汉帝国的中央朝廷运转并未陷入有些人担忧的瘫痪。
忙是挺忙的,混乱也是有的,但要说是瘫痪,也太瞧不起刘备本人和他的精英内阁阁员们了。
其他部门也并非是废物,班子是现成的,办理事务的人员也是现成的,只不过有些职责需要划分。
八部之下的各个部门也需要划分细则,然后整理文卷档案,打理办公场所,互相之间走门串巷,了解对方的机构所在、职责所在,明确自己的责任人和上下级关系等等。
这些都需要时间,都需要相当多的人际往来。
好在大家都是刘备的人,都是在一起混过来的,彼此之间最起码的政治互信还是有的。
鸡飞狗跳一个月之后,各大部门和官员们总算初步把要整理的东西整理完了,互相之间也算是初步了解了。
他们知道了八部部门都在什么地方办公,底下都有什么其他的下辖部门,互相的行政长官是谁,二把手三把手是谁,办理的具体事物是什么,今后会有多少互相之间的公务往来之类的。
于是以八部为基础架构而运转起来的雒阳朝廷终于稍稍安定了下来,不用每天都听到有人鬼哭狼嚎一般的感叹着生活的不容易。
但是说到底,在此期间,刘备以皇帝之尊带着内阁阁阁员们进行了血汗工厂一般的劳作的事实还是摆在大家面前的。
大家无法正常处理事务的时候,刘备这个皇帝,是真的在出力,真的在兜底。
于是大家也没没什么好抱怨的,该整理的整理的差不多了之后,就开始了正儿八经的运行。
有大将军府六部运转的经验在前,八部新体制的运转并不算是生涩,甚至可以算是有的放矢。
到建安五年十月中下旬,所有中央官员已经开始习惯以八部为基础架构运行起来的全新的朝廷了。
官僚们的适应力惊人,尤其在后面有人举着鞭子威胁他们的时候,他们适应的比谁都快。
与此同时,司隶州和雍州的基础搭建架构也完成的差不多了,两个新建立起来的行政区划也步入了正轨。
最初的鸡飞狗跳结束了,建安五年十一月上旬开始,雒阳中枢的混乱期结束了,政治秩序重新回到了正轨上,刘备这个皇帝身上的政务担子也一下子就轻了下来。
八部尚书各司其职,带着他们的手下为朝廷处理着相当多的政务,轮到刘备需要亲自上手处理的事务也就没那么多了,至少不会那么繁杂,事无巨细都来找他。
尽管如此,以刘备的勤政和他眼下所观察到的局势,他完全不能容忍自己闲下来。
所以刘备宣布简化上朝流程,将早朝定为每天都要进行,但是使之成为类似于后世午朝小会议一样的存在。
各大部门首脑每天上午八点左右到崇德殿和刘备商议昨天的事情,参加一个小时左右的政务会议,然后再开始一天的正常工作。
刘备表示自己需要了解到各部门大致要做的事情和大致的进展,除此之外,他还有很多必须由自己拿主意的事情要做,所以非常忙碌,基本上眼一睁一闭,一天就过去了。
大汉第三帝国虽然不是打烂了天下才建立起来的国度,但是刘备需要做的事情一点也不少,全新的政治制度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了,但是随之而来的很多事情都需要处理。
各方面的磨合,中央和地方的磨合,运转了将近两百年的政治逻辑忽然发生改变,对中央和地方来说,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也就是刘备武力强盛,地方上还有强悍的驻军,以强悍的驻军和优秀的战绩作为底气,这才能推动这一次大规模的政治改革。
改革完成了,日常运行从生疏到习惯也需要时间,在这期间,刘备的身上的担子虽然没有之前那么重,但是他还是需要给整个朝廷兜底。
内阁加班就成了常事,作为皇帝亲自加班也是常事。
准确的说,这一阶段整个汉帝国都处在一个较为动荡的磨合期,中枢朝廷的动荡与磨合到地方会被放大,距离雒阳越远,动荡程度就越大,若非强悍的军队坐镇,这种动荡恐怕会引发更直接的后果。
不过有了军队,这种情况将在一定程度上被遏制住,武力到底是这个世界的第一力量,有了最强大的武力的震慑,很多原本不能被接受的事情,也变得简单了起来。
最初的无奈之后,便是相对痛苦的接受。
事已至此,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
人家都做了皇帝了,你不接受,还能反抗不成?
再者说了,刘备治理天下的本事,那确实是有点东西。
别的不说那政务大会就给了一些偏远地区的官员一些莫名的希望。
之前刘备曾以大将军的身份宣布说政务大会可以给大家半年多的时间收集数据,然后召开,现在虽然除了这档子事情,但是刘备没有忘记政务大会的事情。
在给天下的宣言中,依然要求天下官员继续收集数据,虽然时间因为不可抗力而稍微有些迟了,但是这并不重要。
他把政务大会的召开定在了明年的三月初一,也就是贞观元年的三月初一。
之前推动的政策,他并不会终止,从大将军过渡到皇帝是一件相对平稳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刘备执政的策略不会发生改变,政务大会和官员淘汰制度还是要继续。
建安五年的最后两个月,刘备一边推动新制度下的人员磨合,一边给朝廷兜底,带领内阁疯狂加班,维系着朝廷的运转。
另一边刘备也抽出来了一些时间,对一些大政方针之外的事情做了一番私底下的并不公开的安排。
比如间谍情报方面。
东园是个现成存在的情报组织,原先属于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对雒阳城内,一个部分对雒阳城外,对内属于张让统领,对外则是刘备统领。
张让当年带着东园把不少官员、士人的家里渗透成了筛子,给刘备提供了不少帮助和便利,而那些人一直到死,都不知道他们家里到底有多少东园的间谍。
甚至于现在还有不少东园的间谍存在于官员、士人们的家中,以家仆的身份继续潜伏,不断给东园和张让提供情报。
现在刘备做了皇帝了,情报组织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他的所有物。
而在此之前,他自己所属的部分且不说,张让统领的部分就出了一些岔子,一部分的人员被其余大宦官高价收买了,开始做双面间谍。
所以张让对东园的管理也不是完全没问题。
所以这一次对十常侍的清洗也是对情报机构的一次清洗,清洗结束之后,刘备就让张让交出了东园的指挥权,全职伺候自己,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侍奉性大太监,其他的事情,他再也不用管了。
整个东园的遗产被全盘交给刘惠,由刘惠全面统筹指挥,并且进行一波改组。
名称还是一样,名为东园,机构也是一样,雒阳城内的情报组织,雒阳城外的情报组织,除此之外,刘备还增添了一个。
大汉国土之外的情报机构。
等于东园被分成三个子机构,国内两个,国外一个,刘惠需要综合全部人手之后对东园进行一次全新的改组,然后再分配安排工作。
刘宏时期和四辅臣执政时期,雒阳城内矛盾突出,互相之间的阴谋斗争层出不穷,对情报组织的要求很高。
但是在新时代,所有敌人被刘备扫除,旧的派系之争已经消失,新的派系之争还没来得及出现,所以雒阳城内的情报组织的需求并不高。
当然不是说没有,只是不需要到朱元璋那种连大臣家里吃什么都要注意到的地步。
雒阳城内的情报机构还是主要针对民间设施和部分重点关注人员的家仆群体,在这两个地方布置人手,能让刘备了解到官方和民间的舆论动向,也就差不多了。
雒阳城外的情报组织需求多一些,要求也更高,是三个子机构里面人数安排最多的,刘备需要他们成为官员监察体系之外的另外一双眼睛,帮他监视地方官僚们的行动。
对付这群人,一双眼睛不够用,还需要另外一双,甭管意义有多大,有,就是比没有要好。
这方面也是刘惠之前着重负责的,但之前是为了给刘备收集对手的军事情报,而现在将转为政治侦察。
第三个方面,也就是国外的情报收集。
刘备把这方面的工作和刘惠交代得很清楚。
大汉第三帝国是要走出去的,不能困守原地什么都不做,必须要走出去,所以他需要情报组织率先探路,摸索路线。
对西北方向的西域,西南方向的身毒,东南方向的诸多海岛,这三个是重要的探查区域,需要刘惠派遣足够多的人手用各种方式探索通道,探索适合人们生存、发展农业的地方,顺便绘制地图。
简而言之,刘宏时代专门针对政治阴谋展开调查的东园组织,在刘备手里需要变为全方位的情报探查机构,什么情报都要收集,不管对敌人的,还是对未知的,都要收集。
刘惠的身份将会是中二千石的东园指挥使,但是东园这个机构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从事什么工作,将完全隐秘,不对外公布。
把宦官势力排除出情报组织之后,刘备也没忘记把宦官组织在宫廷内重新组建起来,使之越发的专业化。
虽然说宦官不是什么好的存在,但是在皇权时代,这东西就是统治者客观上的需求,免不掉。
所以刘备也没想过要废黜掉他们,只不过是在如何运用他们的方面,需要上一些手段而已。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宦官也确实是皇权的屏障,一个强势的皇帝当然不用担心权力受损,但是对一个不那么强势的皇帝来说,宦官还真就是他的权力屏障。
不过对于眼下的刘备来说,用宦官彰显权力属于大可不必了,他本身就是权力的象征,没人敢违背他,他需要宦官,主要还是宫廷生活方面的需求。
汉宫太大,很多地方都需要人去打理,去维护,也有很多事情只能交给亲近的宦官去做比较合适。
张让是个熟练的宦官,在作威作福之前,他能从那么多汉宫宦官里脱颖而出成为刘宏在意的【阿父】,就可想而知他的专业能力是多么的过硬。
刘备把他的涉外权力收走之后,还是把协助管理内务的权力交给了他。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各大部门之间的裁撤、合并千头万绪,很多人员之间的调动都需要时间来协调,但是在此期间的政务又不能不处理,所以雒阳朝廷的确在一定意义上陷入了混乱之中。
这一点,在刘备召开碰头会议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不过刘备的意志很坚决。
“朝廷早晚都是要变的,晚变不如早变,慢变不如快变,搞快一点,搞早一点,也好过慢吞吞的挪动!所以,全都给我动起来!一刻都不准停歇!我相信你们可以!”
刘备喊起了口号,对官员们施展了强大的kfc大法,发挥了自己在演说上的超强能力,用嘴炮攻击使得官员们甩开双腿,玩命的狂奔起来了。
当然了,光说不做从来也不是刘备的人设。
在雒阳朝廷因为部门合并与人员调动而陷入一定程度的混乱当中的时候,刘备和内阁站了出来,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刘备以皇帝之尊,带领二百多名内阁阁员,以崇德殿为办公室,拉开架势,把崇德殿变成了临时的政务处理大厅,所有来不及找到人来做的事情全部都由刘备乾纲独断。
反正他是皇帝,其他部门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只做自己份内的事情,唯有他这个皇帝,因为权力无限大,所以可以做所有事情,直接下达命令给各办事部门就可以。
整个决策的环节,刘备一人包圆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刘备发挥了自己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主观能动性,下令内阁阁员们帮他把要处理的事情分门别类,根据事情的关键程度做排序,一点一点从重要到不重要进行处理。
眼睛看不过来了,就让人读给自己听,自己闭目养神,然后做决断。
手写酸了,就让陈群领衔的内阁阁员们听他口述,然后复写在纸上,经刘备过目确认之后直接盖上传国玉玺,直接特事特办,付诸实施。
雒阳朝廷混乱之际,就是刘备率领内阁阁员们奋勇向前,从早到晚不停歇,以零零七的高强度工作,终于成功撑过了雒阳朝廷最混乱的时期。
他们迎来了曙光。
也就是刘备执政时期大将军府的六部已经在实际上成为汉帝国的中枢机构,现在改为八部并且正式成为朝廷决策机构之后,汉帝国的中央朝廷运转并未陷入有些人担忧的瘫痪。
忙是挺忙的,混乱也是有的,但要说是瘫痪,也太瞧不起刘备本人和他的精英内阁阁员们了。
其他部门也并非是废物,班子是现成的,办理事务的人员也是现成的,只不过有些职责需要划分。
八部之下的各个部门也需要划分细则,然后整理文卷档案,打理办公场所,互相之间走门串巷,了解对方的机构所在、职责所在,明确自己的责任人和上下级关系等等。
这些都需要时间,都需要相当多的人际往来。
好在大家都是刘备的人,都是在一起混过来的,彼此之间最起码的政治互信还是有的。
鸡飞狗跳一个月之后,各大部门和官员们总算初步把要整理的东西整理完了,互相之间也算是初步了解了。
他们知道了八部部门都在什么地方办公,底下都有什么其他的下辖部门,互相的行政长官是谁,二把手三把手是谁,办理的具体事物是什么,今后会有多少互相之间的公务往来之类的。
于是以八部为基础架构而运转起来的雒阳朝廷终于稍稍安定了下来,不用每天都听到有人鬼哭狼嚎一般的感叹着生活的不容易。
但是说到底,在此期间,刘备以皇帝之尊带着内阁阁阁员们进行了血汗工厂一般的劳作的事实还是摆在大家面前的。
大家无法正常处理事务的时候,刘备这个皇帝,是真的在出力,真的在兜底。
于是大家也没没什么好抱怨的,该整理的整理的差不多了之后,就开始了正儿八经的运行。
有大将军府六部运转的经验在前,八部新体制的运转并不算是生涩,甚至可以算是有的放矢。
到建安五年十月中下旬,所有中央官员已经开始习惯以八部为基础架构运行起来的全新的朝廷了。
官僚们的适应力惊人,尤其在后面有人举着鞭子威胁他们的时候,他们适应的比谁都快。
与此同时,司隶州和雍州的基础搭建架构也完成的差不多了,两个新建立起来的行政区划也步入了正轨。
最初的鸡飞狗跳结束了,建安五年十一月上旬开始,雒阳中枢的混乱期结束了,政治秩序重新回到了正轨上,刘备这个皇帝身上的政务担子也一下子就轻了下来。
八部尚书各司其职,带着他们的手下为朝廷处理着相当多的政务,轮到刘备需要亲自上手处理的事务也就没那么多了,至少不会那么繁杂,事无巨细都来找他。
尽管如此,以刘备的勤政和他眼下所观察到的局势,他完全不能容忍自己闲下来。
所以刘备宣布简化上朝流程,将早朝定为每天都要进行,但是使之成为类似于后世午朝小会议一样的存在。
各大部门首脑每天上午八点左右到崇德殿和刘备商议昨天的事情,参加一个小时左右的政务会议,然后再开始一天的正常工作。
刘备表示自己需要了解到各部门大致要做的事情和大致的进展,除此之外,他还有很多必须由自己拿主意的事情要做,所以非常忙碌,基本上眼一睁一闭,一天就过去了。
大汉第三帝国虽然不是打烂了天下才建立起来的国度,但是刘备需要做的事情一点也不少,全新的政治制度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了,但是随之而来的很多事情都需要处理。
各方面的磨合,中央和地方的磨合,运转了将近两百年的政治逻辑忽然发生改变,对中央和地方来说,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也就是刘备武力强盛,地方上还有强悍的驻军,以强悍的驻军和优秀的战绩作为底气,这才能推动这一次大规模的政治改革。
改革完成了,日常运行从生疏到习惯也需要时间,在这期间,刘备的身上的担子虽然没有之前那么重,但是他还是需要给整个朝廷兜底。
内阁加班就成了常事,作为皇帝亲自加班也是常事。
准确的说,这一阶段整个汉帝国都处在一个较为动荡的磨合期,中枢朝廷的动荡与磨合到地方会被放大,距离雒阳越远,动荡程度就越大,若非强悍的军队坐镇,这种动荡恐怕会引发更直接的后果。
不过有了军队,这种情况将在一定程度上被遏制住,武力到底是这个世界的第一力量,有了最强大的武力的震慑,很多原本不能被接受的事情,也变得简单了起来。
最初的无奈之后,便是相对痛苦的接受。
事已至此,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
人家都做了皇帝了,你不接受,还能反抗不成?
再者说了,刘备治理天下的本事,那确实是有点东西。
别的不说那政务大会就给了一些偏远地区的官员一些莫名的希望。
之前刘备曾以大将军的身份宣布说政务大会可以给大家半年多的时间收集数据,然后召开,现在虽然除了这档子事情,但是刘备没有忘记政务大会的事情。
在给天下的宣言中,依然要求天下官员继续收集数据,虽然时间因为不可抗力而稍微有些迟了,但是这并不重要。
他把政务大会的召开定在了明年的三月初一,也就是贞观元年的三月初一。
之前推动的政策,他并不会终止,从大将军过渡到皇帝是一件相对平稳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刘备执政的策略不会发生改变,政务大会和官员淘汰制度还是要继续。
建安五年的最后两个月,刘备一边推动新制度下的人员磨合,一边给朝廷兜底,带领内阁疯狂加班,维系着朝廷的运转。
另一边刘备也抽出来了一些时间,对一些大政方针之外的事情做了一番私底下的并不公开的安排。
比如间谍情报方面。
东园是个现成存在的情报组织,原先属于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对雒阳城内,一个部分对雒阳城外,对内属于张让统领,对外则是刘备统领。
张让当年带着东园把不少官员、士人的家里渗透成了筛子,给刘备提供了不少帮助和便利,而那些人一直到死,都不知道他们家里到底有多少东园的间谍。
甚至于现在还有不少东园的间谍存在于官员、士人们的家中,以家仆的身份继续潜伏,不断给东园和张让提供情报。
现在刘备做了皇帝了,情报组织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他的所有物。
而在此之前,他自己所属的部分且不说,张让统领的部分就出了一些岔子,一部分的人员被其余大宦官高价收买了,开始做双面间谍。
所以张让对东园的管理也不是完全没问题。
所以这一次对十常侍的清洗也是对情报机构的一次清洗,清洗结束之后,刘备就让张让交出了东园的指挥权,全职伺候自己,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侍奉性大太监,其他的事情,他再也不用管了。
整个东园的遗产被全盘交给刘惠,由刘惠全面统筹指挥,并且进行一波改组。
名称还是一样,名为东园,机构也是一样,雒阳城内的情报组织,雒阳城外的情报组织,除此之外,刘备还增添了一个。
大汉国土之外的情报机构。
等于东园被分成三个子机构,国内两个,国外一个,刘惠需要综合全部人手之后对东园进行一次全新的改组,然后再分配安排工作。
刘宏时期和四辅臣执政时期,雒阳城内矛盾突出,互相之间的阴谋斗争层出不穷,对情报组织的要求很高。
但是在新时代,所有敌人被刘备扫除,旧的派系之争已经消失,新的派系之争还没来得及出现,所以雒阳城内的情报组织的需求并不高。
当然不是说没有,只是不需要到朱元璋那种连大臣家里吃什么都要注意到的地步。
雒阳城内的情报机构还是主要针对民间设施和部分重点关注人员的家仆群体,在这两个地方布置人手,能让刘备了解到官方和民间的舆论动向,也就差不多了。
雒阳城外的情报组织需求多一些,要求也更高,是三个子机构里面人数安排最多的,刘备需要他们成为官员监察体系之外的另外一双眼睛,帮他监视地方官僚们的行动。
对付这群人,一双眼睛不够用,还需要另外一双,甭管意义有多大,有,就是比没有要好。
这方面也是刘惠之前着重负责的,但之前是为了给刘备收集对手的军事情报,而现在将转为政治侦察。
第三个方面,也就是国外的情报收集。
刘备把这方面的工作和刘惠交代得很清楚。
大汉第三帝国是要走出去的,不能困守原地什么都不做,必须要走出去,所以他需要情报组织率先探路,摸索路线。
对西北方向的西域,西南方向的身毒,东南方向的诸多海岛,这三个是重要的探查区域,需要刘惠派遣足够多的人手用各种方式探索通道,探索适合人们生存、发展农业的地方,顺便绘制地图。
简而言之,刘宏时代专门针对政治阴谋展开调查的东园组织,在刘备手里需要变为全方位的情报探查机构,什么情报都要收集,不管对敌人的,还是对未知的,都要收集。
刘惠的身份将会是中二千石的东园指挥使,但是东园这个机构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从事什么工作,将完全隐秘,不对外公布。
把宦官势力排除出情报组织之后,刘备也没忘记把宦官组织在宫廷内重新组建起来,使之越发的专业化。
虽然说宦官不是什么好的存在,但是在皇权时代,这东西就是统治者客观上的需求,免不掉。
所以刘备也没想过要废黜掉他们,只不过是在如何运用他们的方面,需要上一些手段而已。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宦官也确实是皇权的屏障,一个强势的皇帝当然不用担心权力受损,但是对一个不那么强势的皇帝来说,宦官还真就是他的权力屏障。
不过对于眼下的刘备来说,用宦官彰显权力属于大可不必了,他本身就是权力的象征,没人敢违背他,他需要宦官,主要还是宫廷生活方面的需求。
汉宫太大,很多地方都需要人去打理,去维护,也有很多事情只能交给亲近的宦官去做比较合适。
张让是个熟练的宦官,在作威作福之前,他能从那么多汉宫宦官里脱颖而出成为刘宏在意的【阿父】,就可想而知他的专业能力是多么的过硬。
刘备把他的涉外权力收走之后,还是把协助管理内务的权力交给了他。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