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零六 董卓的调职请求
小说:玄德作者:御炎字数:2952更新时间 : 2023-06-05 09:03:44
新的执政团队,新的执政气象,需要一次干脆彻底的展示。
除了帝国的本质无法动摇之外,大家也都认同可以用一次正儿八经的于国家有利的功绩来彰显古文学派的能力。
今文学派解决不了的事情,今文学派给大汉带来的耻辱,我们古文学派要彻底解决,一雪前耻。
所以刘备提出的这个建议没什么人反对,支持的人倒是不少。
而且并州问题确实严重,确实到了需要解决的时候,没人可以忍受一支不受朝廷控制的武装部队能把势力蔓延到黄河边上、距离雒阳只有一百多公里的地方。
巧的是,在这个比较关键的时刻,刘备接到了董卓的私人信件。
大意是董卓希望刘备可以帮他调回雒阳出任职位,而不是继续留在并州,董卓觉得并州局势不太稳定,自己的能力有限,怕搞不好并州让刘备生气,所以希望刘备另请高明。
这个并州牧,董卓不太想做了,他更想在安全的地方做官。
看完这封信,刘备想了想,觉得董卓这边也是有点意思,于是给他回信。
大体意思就是说想回来可以,但是需要功劳,这一波建功立业的大有人在,没回雒阳的也大有人在,而你原先是袁氏故吏,我是希望你可以避避风头才把你放在并州的,现在回雒阳对你来说不是好事。
如果你实在是觉得并州凶险待不下去了,也不是不行,我可以帮你调职,调任徐州,去做徐州刺史,解决掉徐州目前尚未解决掉的叛乱,然后靠这个功劳再给你调往雒阳,你看如何?
或者说如果你愿意,可以留在并州,朝廷正在规划对并州用兵征战的事情,如果你愿意,完全可以以并州牧的身份发起第一轮进攻,建功立业,不也是很好的选择吗?
董卓接到刘备的信件之后,做了一番考量,权衡利弊之后,很是纠结。
能在并州立功当然好,他想答应,但是想了想公孙瓒的事情,又觉得心里没底。袁氏作为曾经的靠山被他放弃掉了,刘备看上去很可靠,但好像又不是那么完全可靠,他不敢确定万一出了什么事情,刘备会不会和放弃公孙瓒一样放弃他。
当前,董卓在政治上相当的敏感,无法承受更多的政治风险。
所以董卓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放弃这个并州牧,选择了第一条路,去徐州,做徐州刺史。
他已经不在乎什么州牧什么刺史了,反正主要是去徐州打仗的,打完仗直接去雒阳,孬好能捞个九卿,以后熬熬资历,混个三公未可知,留在并州,职级更高,危险系数也直线攀升。
眼下,还是求稳比较好。
大半辈子冒险求生存的董卓现在上了年纪,也不再追求刺激,而开始追求稳定了。
而他的这一选择让刘备有点意外,不过还是没有拒绝董卓,答应了他,让他主动上表请求调职。
建安元年十一月初,雒阳朝廷接到了并州牧董卓的调职请求,经过一番研究,雒阳朝廷——主要是刘备决定答应董卓的请求。
于是他对外宣布,调任董卓出任徐州刺史,专门负责徐州剿贼事宜。
而原徐州牧刘焉则因为剿贼不利、不经请示更换郡国太守、国相等等罪名而直接去职。
看在汉室宗亲的份上不治你的罪,但是你也别做官了,回家抱孩子去吧!
是的,这倒不是刘备没事找事儿给刘焉穿小鞋,实在是刘焉这家伙办事儿不讲规矩,自己露出了太多的问题,只要一抓,立刻就能处理。
从中平六年开始,刘焉就开始跟一群徐州黄巾军打仗了,打了快两年都没有结果,打得徐州没办法安心生产,自个儿的架子还非常离谱,使得徐州很多地方官员
与士族豪强都对他很不满。qδ
结果这家伙打黄巾军不行,打土豪倒是有两手。
琅琊国、东海郡、彭城国等几个郡国有不少豪强家族因为和他关系不好、没有听从他的命令,反而和他对着干,于是被他以通敌的罪名灭族了。
第一次灭族三个家族,第二次灭族六个家族,第三次更狠,直接把彭城国十个规模不等的家族一锅端,理由是泄露军情、通敌。
刘备其实有点好奇这家伙怎么敢就这么跳,雒阳朝廷还在,自己还在,徐州也不是益州那种交通闭塞的地方,徐州可是四战之地。
他吃错药了?
后来刘备才注意到这家伙大规模收拾徐州地方家族的时候,正是雒阳之乱和二袁作乱的时候。
那时候雒阳局势不稳、袁绍袁术满天下闹事,刘焉大概是以为天下将要不稳了,要出问题了,想要一个安身立命之所来确保自己的利益,于是在徐州开始排除异己,任人唯亲,不经朝廷允许就撤换了一个国相一个太守。
虽然说州牧的确有这个权力,但是你好歹也要和中央说一下,大家走个流程,给中央一点面子。
结果他完全不在乎,根本不给中央发消息。
此番刘备北伐大胜归来,二袁之乱被平息,雒阳朝廷声威大震,刘焉那边开始慌了。
而此时此刻,地方势力也不和他虚与委蛇了,全面向雒阳朝廷靠拢,很多徐州人都托关系到中央来找刘备说这个事儿。
他们走张昭、张纮的门路,请他们带话,希望中央可以亲自出手,把这个事情解决掉。
要么换个人把黄巾军干掉,要么您大将军亲自来征讨黄巾军,总而言之,请中央帮我们把刘焉这个混蛋弄走,咱们徐州实在是承受不起这个混蛋一而再再而三的折腾了。
徐州地方势力联起手来,给刘备送了一份相当厚重的见面礼,让刘备无法拒绝。刘备对刘焉是无感的,不管这家伙怎么办事儿,他不熟,只要别闹出事情来,刘备也不想针对他,奈何这家伙搞得实在不像话,把徐州人折腾的够呛,以至于民怨沸腾,本身打黄巾军还不行。
甚至这件事情在朝堂上公布之后,有官员怀疑刘焉有不臣之心,不剿灭黄巾军是有养寇自重的心理,所以建议雒阳朝廷问他的罪。
在朝堂上形成共识之后,刘备也就不手软了,但是也没把事情做绝,说看在汉室宗亲的份上,把他革职,贬为庶民,问罪就暂且不要了。
天子刚刚登基不久,因为这些事情问罪宗亲,难免有点让天下人看笑话的意思,也容易让天下人觉得汉室内部不和,这不是好事。
于是雒阳朝廷很快达成共识,把刘焉的徐州牧职位革掉,爵位啊俸禄啊也全都没了,赤条条一个庶民回家去吧。
董卓的调职也得到了通过,董卓被允许携带五千本部前往徐州就任徐州刺史,并且以前将军的身份专司剿贼,地方国相、太守需要配合董卓,不得造次。
董卓的调职允许通过之后,并州长官的职位空缺。
这个时候,就有人开始要求朝廷委任得力人手出任并州长官、全权负责并州剿匪和恢复并州的事情了。
不过这个并州长官的职位确实是个烫手山芋。
董卓这种老军人都搞不定,随便换个谁过去肯定行不通,各方势力谁也不愿意接下这块烫手山芋,最后的决定权自然而然落到了刘备手上。
刘备思考片刻,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破格提拔大将军长史满宠出任并州刺史。
又调任金城郡太守、凉州兵马从事司从事、天威中郎将关羽驻防并州,并担任并州兵马从事司从事,让满宠和关羽打配合。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除了帝国的本质无法动摇之外,大家也都认同可以用一次正儿八经的于国家有利的功绩来彰显古文学派的能力。
今文学派解决不了的事情,今文学派给大汉带来的耻辱,我们古文学派要彻底解决,一雪前耻。
所以刘备提出的这个建议没什么人反对,支持的人倒是不少。
而且并州问题确实严重,确实到了需要解决的时候,没人可以忍受一支不受朝廷控制的武装部队能把势力蔓延到黄河边上、距离雒阳只有一百多公里的地方。
巧的是,在这个比较关键的时刻,刘备接到了董卓的私人信件。
大意是董卓希望刘备可以帮他调回雒阳出任职位,而不是继续留在并州,董卓觉得并州局势不太稳定,自己的能力有限,怕搞不好并州让刘备生气,所以希望刘备另请高明。
这个并州牧,董卓不太想做了,他更想在安全的地方做官。
看完这封信,刘备想了想,觉得董卓这边也是有点意思,于是给他回信。
大体意思就是说想回来可以,但是需要功劳,这一波建功立业的大有人在,没回雒阳的也大有人在,而你原先是袁氏故吏,我是希望你可以避避风头才把你放在并州的,现在回雒阳对你来说不是好事。
如果你实在是觉得并州凶险待不下去了,也不是不行,我可以帮你调职,调任徐州,去做徐州刺史,解决掉徐州目前尚未解决掉的叛乱,然后靠这个功劳再给你调往雒阳,你看如何?
或者说如果你愿意,可以留在并州,朝廷正在规划对并州用兵征战的事情,如果你愿意,完全可以以并州牧的身份发起第一轮进攻,建功立业,不也是很好的选择吗?
董卓接到刘备的信件之后,做了一番考量,权衡利弊之后,很是纠结。
能在并州立功当然好,他想答应,但是想了想公孙瓒的事情,又觉得心里没底。袁氏作为曾经的靠山被他放弃掉了,刘备看上去很可靠,但好像又不是那么完全可靠,他不敢确定万一出了什么事情,刘备会不会和放弃公孙瓒一样放弃他。
当前,董卓在政治上相当的敏感,无法承受更多的政治风险。
所以董卓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放弃这个并州牧,选择了第一条路,去徐州,做徐州刺史。
他已经不在乎什么州牧什么刺史了,反正主要是去徐州打仗的,打完仗直接去雒阳,孬好能捞个九卿,以后熬熬资历,混个三公未可知,留在并州,职级更高,危险系数也直线攀升。
眼下,还是求稳比较好。
大半辈子冒险求生存的董卓现在上了年纪,也不再追求刺激,而开始追求稳定了。
而他的这一选择让刘备有点意外,不过还是没有拒绝董卓,答应了他,让他主动上表请求调职。
建安元年十一月初,雒阳朝廷接到了并州牧董卓的调职请求,经过一番研究,雒阳朝廷——主要是刘备决定答应董卓的请求。
于是他对外宣布,调任董卓出任徐州刺史,专门负责徐州剿贼事宜。
而原徐州牧刘焉则因为剿贼不利、不经请示更换郡国太守、国相等等罪名而直接去职。
看在汉室宗亲的份上不治你的罪,但是你也别做官了,回家抱孩子去吧!
是的,这倒不是刘备没事找事儿给刘焉穿小鞋,实在是刘焉这家伙办事儿不讲规矩,自己露出了太多的问题,只要一抓,立刻就能处理。
从中平六年开始,刘焉就开始跟一群徐州黄巾军打仗了,打了快两年都没有结果,打得徐州没办法安心生产,自个儿的架子还非常离谱,使得徐州很多地方官员
与士族豪强都对他很不满。qδ
结果这家伙打黄巾军不行,打土豪倒是有两手。
琅琊国、东海郡、彭城国等几个郡国有不少豪强家族因为和他关系不好、没有听从他的命令,反而和他对着干,于是被他以通敌的罪名灭族了。
第一次灭族三个家族,第二次灭族六个家族,第三次更狠,直接把彭城国十个规模不等的家族一锅端,理由是泄露军情、通敌。
刘备其实有点好奇这家伙怎么敢就这么跳,雒阳朝廷还在,自己还在,徐州也不是益州那种交通闭塞的地方,徐州可是四战之地。
他吃错药了?
后来刘备才注意到这家伙大规模收拾徐州地方家族的时候,正是雒阳之乱和二袁作乱的时候。
那时候雒阳局势不稳、袁绍袁术满天下闹事,刘焉大概是以为天下将要不稳了,要出问题了,想要一个安身立命之所来确保自己的利益,于是在徐州开始排除异己,任人唯亲,不经朝廷允许就撤换了一个国相一个太守。
虽然说州牧的确有这个权力,但是你好歹也要和中央说一下,大家走个流程,给中央一点面子。
结果他完全不在乎,根本不给中央发消息。
此番刘备北伐大胜归来,二袁之乱被平息,雒阳朝廷声威大震,刘焉那边开始慌了。
而此时此刻,地方势力也不和他虚与委蛇了,全面向雒阳朝廷靠拢,很多徐州人都托关系到中央来找刘备说这个事儿。
他们走张昭、张纮的门路,请他们带话,希望中央可以亲自出手,把这个事情解决掉。
要么换个人把黄巾军干掉,要么您大将军亲自来征讨黄巾军,总而言之,请中央帮我们把刘焉这个混蛋弄走,咱们徐州实在是承受不起这个混蛋一而再再而三的折腾了。
徐州地方势力联起手来,给刘备送了一份相当厚重的见面礼,让刘备无法拒绝。刘备对刘焉是无感的,不管这家伙怎么办事儿,他不熟,只要别闹出事情来,刘备也不想针对他,奈何这家伙搞得实在不像话,把徐州人折腾的够呛,以至于民怨沸腾,本身打黄巾军还不行。
甚至这件事情在朝堂上公布之后,有官员怀疑刘焉有不臣之心,不剿灭黄巾军是有养寇自重的心理,所以建议雒阳朝廷问他的罪。
在朝堂上形成共识之后,刘备也就不手软了,但是也没把事情做绝,说看在汉室宗亲的份上,把他革职,贬为庶民,问罪就暂且不要了。
天子刚刚登基不久,因为这些事情问罪宗亲,难免有点让天下人看笑话的意思,也容易让天下人觉得汉室内部不和,这不是好事。
于是雒阳朝廷很快达成共识,把刘焉的徐州牧职位革掉,爵位啊俸禄啊也全都没了,赤条条一个庶民回家去吧。
董卓的调职也得到了通过,董卓被允许携带五千本部前往徐州就任徐州刺史,并且以前将军的身份专司剿贼,地方国相、太守需要配合董卓,不得造次。
董卓的调职允许通过之后,并州长官的职位空缺。
这个时候,就有人开始要求朝廷委任得力人手出任并州长官、全权负责并州剿匪和恢复并州的事情了。
不过这个并州长官的职位确实是个烫手山芋。
董卓这种老军人都搞不定,随便换个谁过去肯定行不通,各方势力谁也不愿意接下这块烫手山芋,最后的决定权自然而然落到了刘备手上。
刘备思考片刻,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破格提拔大将军长史满宠出任并州刺史。
又调任金城郡太守、凉州兵马从事司从事、天威中郎将关羽驻防并州,并担任并州兵马从事司从事,让满宠和关羽打配合。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