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弹劾
小说:犁汉作者:请叫我陈总长字数:5631更新时间 : 2023-10-25 20:47:35
直到现在,董旻依旧记得刚刚陈留王找到自己时,自己的那份惊疑。
和他的二兄不同,他一直是在京都宦居,算是某种程度的人质。只是这种事情没人会点出来,他也没人质那种不自由,反而做到了奉车都尉的职位。
这职位就是掌管皇帝的车舆,一直随伴在左右的近臣。换句说,论亲近,他可比自家二兄要被刘宏信任得多了。
不过这依然不改变,董旻是人质的事实。尤其是二兄在东西两京之间的犹疑,就更让这个本质凸显出来。
所以董旻从来都在京中做好好先生,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他不明白为何刘协会找他。
但刘协找到他说的第一句话,就让他心里一颤:
“都尉姓董?说来就是咱戚家人。本王自幼失恃,全是太后恩养长大,太后常说要和族人们多亲近。本王是第一次见到都尉,就觉得亲近,再听人一说,你正是太后的族人,所以就冒昧来打扰都尉了。”
刘协这里的说自幼失恃,董旻是知道的。
这说到了宫内的一桩密事,那就是当年还在洛阳宫的时候,这刘协的生母王美人。
王美人聪敏有才明,能书会计,是宫内少有的贤良淑德者。
之后王美人有孕,本该和和美美生下孩子。但可惜,她是在宫内,她遇到的是何皇后。
本朝后宫有一怪事,那就是帝嗣不盛,甚至之前的桓帝,后宫采女五千,却没一个儿子。他薨后,帝位悬置,这才有了刘宏入宫。
这背后的深层原因就是宫内斗争的激烈化。
谁都知道母凭子贵的道理,所以如果遇到一个狠辣的皇后,那宫内那些在孕的统统都要遭殃。
即便生下来,你也长不大。
而刘宏也懂这个道理,当年还不是皇后的何氏生下刘辩的时候,就将他送出宫养,就跟着一个叫史子眇的道士家长大的。
而现在何氏做了皇后,非但没有与别人共情,甚至作为既得利益者更加重拳出击。
她在宫内下令,宫内有孕的统统都要流掉。
所以当时王美人知道自己怀孕了,都不用何皇后对付她,她自己就喝了堕胎药。
但也不知道是不是王美人虚应何皇后的手段,喝了药却一点事没有。
她和人说,她梦到了负日而行。
这下子何皇后不能容他,等知道王美人已经将孩子偷偷生下来,雷霆大怒,直接让人鸩杀了王美人。
而那年,国家大怒,差点就废了皇后,不是宦官们保着,早就没何皇后什么事了。
而那以后,刘协就被董太后养在身边,也叫董侯。
这些东西对于别人是秘辛,可对于董旻这样的内朝官来说,就是再了解不过的东西。
说实话,他并不同情王美人,毕竟做那样的事哪会没风险。但对于自幼无母的刘协他还是有点同情的。
但当他将这事写给外郡的二兄后,却遭来了二兄的训斥:
“人出生在帝王家,轮得到你我同情?”
不得不承认,二兄说的对。
于是,这件事就被董旻抛到了脑后,直到这一次这个陈留王来找他。
董旻是一个很有政治敏锐度的人,他第一时间就从刘协的话里听出了别样的意思。
他说什么?说咱和董太后是族人?那可真的不敢攀。
董太后是河北人,咱家董是陇西破落户,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但在刘协的嘴里却成了一家人。
刘协明摆着是要拉拢自己,或者说是要拉拢他背后的二兄。
难道这刘协已经看到了如今局势的复杂,已经开始做准备了吗?这一切是谁教他的?董太后?
但不管是谁的意思,对面已经说出了拉拢董家的条件,那就是承认董卓为董太后的族人,那到时候等刘协登基,他们董氏就是外戚了。
虽然在我大汉做外戚委实过于危险,但真让谁做,谁都不愿意下来。
于是董旻心动了,但他不敢行动,只是迟疑道:
“回大王,我与太后非是一家,不敢僭称。”
但刘协却不承认,抓着董旻的手,便称:
“国舅何谦,太后都说是,那还能不是。来,咱们甥舅找个地方好好亲近。”
就这样,董旻糊里糊涂被拉进了宣室。
而发生这段对话是什么时候呢?就是陛下正病笃躺在前殿的时候,而那个时候刘协就出击了。
之后到了宣室,董旻知道了刘协到底要他做什么了。
总之就是两件事。
第一件事请他稍微一点护着刘协到长乐宫去。
第二件是等他二兄入京后,请他稳住外面的局势。
董旻当然不明白这两件事的用意,而刘协并没多解释,只是回了句:
“今夜宫内将有大变。”
之后事情的发展就和刘协说的一样,前殿内杀的血流成河,而刘协却趁着无人注意溜回了宣室。
直到现在,董旻依然有点不敢相信,难道这一切都是眼前的这名孺子预料的?
委实早慧了些。
董旻只要稍微琢磨一下就猜到这次事的最大受益人就是眼前的刘协。
首先一个就是宦官们实际上并不太支持刘协,甚至一定程度上是有仇的。因为当年杀害他母亲的何皇后就是在张让等人手上保下的。这些人也几乎都是支持的皇子辩。
另外就是外朝的公卿们普遍也孩视刘协,只将他当成了个孺子。这个时候两派厮杀,受益的就是刘协及其陈留王党。
董旻是知道的,这皇子刘协去年被封陈留王后,就得开府。朝内不少俊彦都聚在他的麾下,如名士胡潜、谒者法正、射援、吴匡、来敏等人,都是一时俊彦。
这些人统统被称呼为陈留王党,可能这一次出谋划策者就在其中。
除了刘协获益,他们董氏也不差。
他不知道刘协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知道了他二兄已经提兵来京。本来二兄是要压在宦官们这边的,但现在有外戚这份皮子,谁还管你宦官给的三瓜两枣啊。
属于他们董家的泼天富贵,来了。
但现在不是再多想这个的,董旻还要守住长乐宫。他用脑干想都知道,一旦知道刘协在长乐宫,宦官们会如何疯狂。
想到这里,他望了北面的天空,期盼他的二兄来得能再快一点。
……
无论是赵忠还是董旻都盼着董卓带兵速来,但出乎所有人预料,如今已经官拜关西前将军,封武功侯的董卓,这会会却刚刚渡河。
这会,在距离长安四百里外的临晋之野,一支多达两万人的精锐兵马正在驻扎。
只从那旗帜和秦胡的羌笛就知道这支兵正是董卓的前将军集团。
实际上,董卓五天前就已经抵达这里,然后就开始按兵不动。这是他幕下的新幕僚贾诩所献的方略。
自李儒第一次出使长安,回来后就和董卓说贾诩是一个难得的人才。然后董卓就用最粗暴的方式,直接让人半夜将贾诩掠到了河东。
面对董卓的威逼,贾诩没有任何犹豫就同意加入了河东幕府,而且不敢有二心,全心全意参赞计画。
而这一次贾诩给董卓献的就是坐山观虎斗。
一开始董卓收到张让的书信后,也没多想,带着兵马就从蒲坂渡过大河。但走到临晋的时候,贾诩却给他建议,可以暂停在这里,以观长安之变。
董卓多醒目的一个人啊,当时拍着大腿就说这个建议提的好。
现在内外朝相斗,他急个什么劲?打,先让两边打的都剩最后一口气,那时候才是他董卓收拾残局的时候。
于是,董卓就真的停在了临晋不走了,将自己的老营设在洛水东十里的一处平原上,然后就将各部散了出去,分地驻扎。
而董卓停在了临晋后,就以前将军的符节,让临晋县提供他军队一个月的粮食。
董卓有两万人,不提军马这些牲口,只是人吃的,一个月也要四万石。
这么庞大的军粮简直是要临晋令的老命了。但他不敢不给,因为宦官们给董卓的诏书就有一条,让沿路郡县供应大军所需。
除了这一条外,临晋令更是怕董卓这个人。此人麾下都是秦胡义从,不给军粮,这些人就会直接来抢。
于是临晋令只能硬着头皮找来县内大族,一起分担这批军粮。
董卓的凶名,这些大族哪没听过?只能认倒霉,给董卓大军输献粮食。
当然其中也有头铁的,自恃朝中有人,不将董卓放在眼里。随后就遭到了董卓的报复,整个坞壁都被劫掠一空了。
这下子杀鸡骇猴,无人再敢忤逆董卓的意思。
就这样,靠着本地源源不断的输献,董卓的前将军集团就这样留在了临晋,时刻观察着长安的局势。
此时,董卓就在大帐内和李儒私下说着话:
“文优,你就是郃阳人吧,现在不忙,要不允你休沐几日,让你回去衣锦还乡一番?”
董卓这样的西北军汉就是这样的实诚汉子,人生最风光莫过于衣锦还乡。
但李儒摇了摇头:
“主公,儒料京中大变就在这几日。我们要时刻观察形势,一击定乾坤。”
董卓笑了笑,没再坚持,而是问起了现在的局势:
“现在这局势你再给我透透,总有点不踏实。”
于是李儒道:
“如今局势确实颇为诡谲,但从整个天下来论,可以用两京对立,群雄逐鹿来言之。两京对立自不用说,这关东关西都已经打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事了,怕一时谁都打不开局面。而群雄则是河北和关东的形势。”
董卓点头,意思李儒继续讲:
“自卢帅覆于左人亭,如今燕山以南、大河以北悉为泰山军的势力。彼一旦消化了河北,能得万骑,带甲十余万的庞大兵力。此等军势,天下不可与之争。至于汝颍的袁绍、南阳的袁术、青州的刘虞,皆能称一时之雄,但怕是挡不住泰山贼的。”
即便不是第一次听这句话了,但董卓还是焦急得站了起来踱步,他恶狠狠地望着北面,骂道:
“我料卢子干是天下名帅,没想到败在了饥民土寇手里。”
但嘴里是这么说,心里却是庆幸自己见机快,发现形势不对,就穿太行山回到了河东。不然再留在河北,他董卓也要折在张冲小儿手上。
其实董卓如今的行动,正是对张冲拿下河北的一种反应。
他为何要冒着巨大风险提兵入京?就是因为张冲给他的压力太大了。如今占据了整个太行山东麓以及河内北部的泰山军,随时有可能从北面和东面,两面包抄河东。
如果董卓再不采取行动,他根本扛不住泰山军。
而他和李儒商议的行动就是趁着这次机会,控制关西中枢,以关中四塞之险要阻挡泰山军。
但这里面的一个难度是,董卓的兵力并不占优。如今长安是采取强干弱枝的策略,光在京兵马不下七八万,如果硬碰硬的话,河东军团可能拢不住这个局面。
所以还是得靠大义,但到目前二人还是想不到有什么好的名义,这也是他们一直留在临晋的一个原因吧。
这种事情,二人并没有找幕下的其他幕僚商议,毕竟大事要严,必止于私室,必止于二三人。
从这一点,这个西州老革的确要比膏粱子弟杨彪要强出不少。
不过二人的这个头痛事很快就会不成问题,天上掉下的泼天富贵很快就砸在他董匹夫的头上了。
……
远在河北邺城的张冲万万想不到自己会是千里之外的长安血杀的动因。
实际上这也不奇怪,当泰山军膨胀到如今这个体量,这天下大事哪一件离开得了他张某人的影响?
但这大也有大的难处,至少张冲要处理的政务就比过去更多了。
此时,他就在泰平宫的前殿翻阅着尚书郎们整理好的重要情报,都是关于天下现在的局势的。
凉州那边的屯垦兵起义的消息还没传到河北,这会送来的都是一些关东的信息。
如这一条:
“江夏兵赵慈反,杀南阳太守秦颉。”
张冲用朱笔圈了赵慈、秦颉两人,又在边上写了一个袁术的名字。他本能的觉得这件事和袁术脱不了关系。
然后又看到一条:
“荆州长沙区星反,零陵、桂阳相继响应,荆南四郡大乱。”
这条消息张冲有记忆,历史上好像是孙坚平定的。现在孙坚还在青州,不知道这事怎么解决。
想了想,张冲批了一句:
“重点查刘表及荆州豪族的动向。”
再下面的几条都是关于其他各地黄巾军余部的,如白波谷的黄巾复起,寇太原。
张冲批:
“请郭泰明日入宫。”
郭泰是白波黄巾的魁首,相应的情况可以从他那里了解。
之后又是汝南黄巾的消息,他们拒绝了张冲递去的橄榄枝,还是要留在汝南一带。
他们给张冲的回复是:
“他们已经放下刀捡起犁,重新过上了平常人的日子,不再想打打杀杀。”
张冲对此颇为无奈,喟叹道:
“我何尝不想天下融刀铸犁,可惜这世道不允许。”
张冲到底顾念当年的战友情,就想让驻扎在奉高的关羽多注意汝南的情况。
想着关羽,张冲就随手在右边那摞文牍上翻找着,但一直翻找了几遍,他才在最下面一层找到了奉安那边的文牍。
心里责怪着尚书郎那帮年轻人的的不靠谱,奉高作为外镇重地,优先级那么高,怎么能放在最下面呢?
然后张冲就翻看了这篇文牍,继而大怒。
为何?
原来这篇文牍竟然是奉高地方弹劾左军元帅关羽的加急奏报。
如此还得了?
回归河北,敬请期待。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和他的二兄不同,他一直是在京都宦居,算是某种程度的人质。只是这种事情没人会点出来,他也没人质那种不自由,反而做到了奉车都尉的职位。
这职位就是掌管皇帝的车舆,一直随伴在左右的近臣。换句说,论亲近,他可比自家二兄要被刘宏信任得多了。
不过这依然不改变,董旻是人质的事实。尤其是二兄在东西两京之间的犹疑,就更让这个本质凸显出来。
所以董旻从来都在京中做好好先生,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他不明白为何刘协会找他。
但刘协找到他说的第一句话,就让他心里一颤:
“都尉姓董?说来就是咱戚家人。本王自幼失恃,全是太后恩养长大,太后常说要和族人们多亲近。本王是第一次见到都尉,就觉得亲近,再听人一说,你正是太后的族人,所以就冒昧来打扰都尉了。”
刘协这里的说自幼失恃,董旻是知道的。
这说到了宫内的一桩密事,那就是当年还在洛阳宫的时候,这刘协的生母王美人。
王美人聪敏有才明,能书会计,是宫内少有的贤良淑德者。
之后王美人有孕,本该和和美美生下孩子。但可惜,她是在宫内,她遇到的是何皇后。
本朝后宫有一怪事,那就是帝嗣不盛,甚至之前的桓帝,后宫采女五千,却没一个儿子。他薨后,帝位悬置,这才有了刘宏入宫。
这背后的深层原因就是宫内斗争的激烈化。
谁都知道母凭子贵的道理,所以如果遇到一个狠辣的皇后,那宫内那些在孕的统统都要遭殃。
即便生下来,你也长不大。
而刘宏也懂这个道理,当年还不是皇后的何氏生下刘辩的时候,就将他送出宫养,就跟着一个叫史子眇的道士家长大的。
而现在何氏做了皇后,非但没有与别人共情,甚至作为既得利益者更加重拳出击。
她在宫内下令,宫内有孕的统统都要流掉。
所以当时王美人知道自己怀孕了,都不用何皇后对付她,她自己就喝了堕胎药。
但也不知道是不是王美人虚应何皇后的手段,喝了药却一点事没有。
她和人说,她梦到了负日而行。
这下子何皇后不能容他,等知道王美人已经将孩子偷偷生下来,雷霆大怒,直接让人鸩杀了王美人。
而那年,国家大怒,差点就废了皇后,不是宦官们保着,早就没何皇后什么事了。
而那以后,刘协就被董太后养在身边,也叫董侯。
这些东西对于别人是秘辛,可对于董旻这样的内朝官来说,就是再了解不过的东西。
说实话,他并不同情王美人,毕竟做那样的事哪会没风险。但对于自幼无母的刘协他还是有点同情的。
但当他将这事写给外郡的二兄后,却遭来了二兄的训斥:
“人出生在帝王家,轮得到你我同情?”
不得不承认,二兄说的对。
于是,这件事就被董旻抛到了脑后,直到这一次这个陈留王来找他。
董旻是一个很有政治敏锐度的人,他第一时间就从刘协的话里听出了别样的意思。
他说什么?说咱和董太后是族人?那可真的不敢攀。
董太后是河北人,咱家董是陇西破落户,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但在刘协的嘴里却成了一家人。
刘协明摆着是要拉拢自己,或者说是要拉拢他背后的二兄。
难道这刘协已经看到了如今局势的复杂,已经开始做准备了吗?这一切是谁教他的?董太后?
但不管是谁的意思,对面已经说出了拉拢董家的条件,那就是承认董卓为董太后的族人,那到时候等刘协登基,他们董氏就是外戚了。
虽然在我大汉做外戚委实过于危险,但真让谁做,谁都不愿意下来。
于是董旻心动了,但他不敢行动,只是迟疑道:
“回大王,我与太后非是一家,不敢僭称。”
但刘协却不承认,抓着董旻的手,便称:
“国舅何谦,太后都说是,那还能不是。来,咱们甥舅找个地方好好亲近。”
就这样,董旻糊里糊涂被拉进了宣室。
而发生这段对话是什么时候呢?就是陛下正病笃躺在前殿的时候,而那个时候刘协就出击了。
之后到了宣室,董旻知道了刘协到底要他做什么了。
总之就是两件事。
第一件事请他稍微一点护着刘协到长乐宫去。
第二件是等他二兄入京后,请他稳住外面的局势。
董旻当然不明白这两件事的用意,而刘协并没多解释,只是回了句:
“今夜宫内将有大变。”
之后事情的发展就和刘协说的一样,前殿内杀的血流成河,而刘协却趁着无人注意溜回了宣室。
直到现在,董旻依然有点不敢相信,难道这一切都是眼前的这名孺子预料的?
委实早慧了些。
董旻只要稍微琢磨一下就猜到这次事的最大受益人就是眼前的刘协。
首先一个就是宦官们实际上并不太支持刘协,甚至一定程度上是有仇的。因为当年杀害他母亲的何皇后就是在张让等人手上保下的。这些人也几乎都是支持的皇子辩。
另外就是外朝的公卿们普遍也孩视刘协,只将他当成了个孺子。这个时候两派厮杀,受益的就是刘协及其陈留王党。
董旻是知道的,这皇子刘协去年被封陈留王后,就得开府。朝内不少俊彦都聚在他的麾下,如名士胡潜、谒者法正、射援、吴匡、来敏等人,都是一时俊彦。
这些人统统被称呼为陈留王党,可能这一次出谋划策者就在其中。
除了刘协获益,他们董氏也不差。
他不知道刘协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知道了他二兄已经提兵来京。本来二兄是要压在宦官们这边的,但现在有外戚这份皮子,谁还管你宦官给的三瓜两枣啊。
属于他们董家的泼天富贵,来了。
但现在不是再多想这个的,董旻还要守住长乐宫。他用脑干想都知道,一旦知道刘协在长乐宫,宦官们会如何疯狂。
想到这里,他望了北面的天空,期盼他的二兄来得能再快一点。
……
无论是赵忠还是董旻都盼着董卓带兵速来,但出乎所有人预料,如今已经官拜关西前将军,封武功侯的董卓,这会会却刚刚渡河。
这会,在距离长安四百里外的临晋之野,一支多达两万人的精锐兵马正在驻扎。
只从那旗帜和秦胡的羌笛就知道这支兵正是董卓的前将军集团。
实际上,董卓五天前就已经抵达这里,然后就开始按兵不动。这是他幕下的新幕僚贾诩所献的方略。
自李儒第一次出使长安,回来后就和董卓说贾诩是一个难得的人才。然后董卓就用最粗暴的方式,直接让人半夜将贾诩掠到了河东。
面对董卓的威逼,贾诩没有任何犹豫就同意加入了河东幕府,而且不敢有二心,全心全意参赞计画。
而这一次贾诩给董卓献的就是坐山观虎斗。
一开始董卓收到张让的书信后,也没多想,带着兵马就从蒲坂渡过大河。但走到临晋的时候,贾诩却给他建议,可以暂停在这里,以观长安之变。
董卓多醒目的一个人啊,当时拍着大腿就说这个建议提的好。
现在内外朝相斗,他急个什么劲?打,先让两边打的都剩最后一口气,那时候才是他董卓收拾残局的时候。
于是,董卓就真的停在了临晋不走了,将自己的老营设在洛水东十里的一处平原上,然后就将各部散了出去,分地驻扎。
而董卓停在了临晋后,就以前将军的符节,让临晋县提供他军队一个月的粮食。
董卓有两万人,不提军马这些牲口,只是人吃的,一个月也要四万石。
这么庞大的军粮简直是要临晋令的老命了。但他不敢不给,因为宦官们给董卓的诏书就有一条,让沿路郡县供应大军所需。
除了这一条外,临晋令更是怕董卓这个人。此人麾下都是秦胡义从,不给军粮,这些人就会直接来抢。
于是临晋令只能硬着头皮找来县内大族,一起分担这批军粮。
董卓的凶名,这些大族哪没听过?只能认倒霉,给董卓大军输献粮食。
当然其中也有头铁的,自恃朝中有人,不将董卓放在眼里。随后就遭到了董卓的报复,整个坞壁都被劫掠一空了。
这下子杀鸡骇猴,无人再敢忤逆董卓的意思。
就这样,靠着本地源源不断的输献,董卓的前将军集团就这样留在了临晋,时刻观察着长安的局势。
此时,董卓就在大帐内和李儒私下说着话:
“文优,你就是郃阳人吧,现在不忙,要不允你休沐几日,让你回去衣锦还乡一番?”
董卓这样的西北军汉就是这样的实诚汉子,人生最风光莫过于衣锦还乡。
但李儒摇了摇头:
“主公,儒料京中大变就在这几日。我们要时刻观察形势,一击定乾坤。”
董卓笑了笑,没再坚持,而是问起了现在的局势:
“现在这局势你再给我透透,总有点不踏实。”
于是李儒道:
“如今局势确实颇为诡谲,但从整个天下来论,可以用两京对立,群雄逐鹿来言之。两京对立自不用说,这关东关西都已经打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事了,怕一时谁都打不开局面。而群雄则是河北和关东的形势。”
董卓点头,意思李儒继续讲:
“自卢帅覆于左人亭,如今燕山以南、大河以北悉为泰山军的势力。彼一旦消化了河北,能得万骑,带甲十余万的庞大兵力。此等军势,天下不可与之争。至于汝颍的袁绍、南阳的袁术、青州的刘虞,皆能称一时之雄,但怕是挡不住泰山贼的。”
即便不是第一次听这句话了,但董卓还是焦急得站了起来踱步,他恶狠狠地望着北面,骂道:
“我料卢子干是天下名帅,没想到败在了饥民土寇手里。”
但嘴里是这么说,心里却是庆幸自己见机快,发现形势不对,就穿太行山回到了河东。不然再留在河北,他董卓也要折在张冲小儿手上。
其实董卓如今的行动,正是对张冲拿下河北的一种反应。
他为何要冒着巨大风险提兵入京?就是因为张冲给他的压力太大了。如今占据了整个太行山东麓以及河内北部的泰山军,随时有可能从北面和东面,两面包抄河东。
如果董卓再不采取行动,他根本扛不住泰山军。
而他和李儒商议的行动就是趁着这次机会,控制关西中枢,以关中四塞之险要阻挡泰山军。
但这里面的一个难度是,董卓的兵力并不占优。如今长安是采取强干弱枝的策略,光在京兵马不下七八万,如果硬碰硬的话,河东军团可能拢不住这个局面。
所以还是得靠大义,但到目前二人还是想不到有什么好的名义,这也是他们一直留在临晋的一个原因吧。
这种事情,二人并没有找幕下的其他幕僚商议,毕竟大事要严,必止于私室,必止于二三人。
从这一点,这个西州老革的确要比膏粱子弟杨彪要强出不少。
不过二人的这个头痛事很快就会不成问题,天上掉下的泼天富贵很快就砸在他董匹夫的头上了。
……
远在河北邺城的张冲万万想不到自己会是千里之外的长安血杀的动因。
实际上这也不奇怪,当泰山军膨胀到如今这个体量,这天下大事哪一件离开得了他张某人的影响?
但这大也有大的难处,至少张冲要处理的政务就比过去更多了。
此时,他就在泰平宫的前殿翻阅着尚书郎们整理好的重要情报,都是关于天下现在的局势的。
凉州那边的屯垦兵起义的消息还没传到河北,这会送来的都是一些关东的信息。
如这一条:
“江夏兵赵慈反,杀南阳太守秦颉。”
张冲用朱笔圈了赵慈、秦颉两人,又在边上写了一个袁术的名字。他本能的觉得这件事和袁术脱不了关系。
然后又看到一条:
“荆州长沙区星反,零陵、桂阳相继响应,荆南四郡大乱。”
这条消息张冲有记忆,历史上好像是孙坚平定的。现在孙坚还在青州,不知道这事怎么解决。
想了想,张冲批了一句:
“重点查刘表及荆州豪族的动向。”
再下面的几条都是关于其他各地黄巾军余部的,如白波谷的黄巾复起,寇太原。
张冲批:
“请郭泰明日入宫。”
郭泰是白波黄巾的魁首,相应的情况可以从他那里了解。
之后又是汝南黄巾的消息,他们拒绝了张冲递去的橄榄枝,还是要留在汝南一带。
他们给张冲的回复是:
“他们已经放下刀捡起犁,重新过上了平常人的日子,不再想打打杀杀。”
张冲对此颇为无奈,喟叹道:
“我何尝不想天下融刀铸犁,可惜这世道不允许。”
张冲到底顾念当年的战友情,就想让驻扎在奉高的关羽多注意汝南的情况。
想着关羽,张冲就随手在右边那摞文牍上翻找着,但一直翻找了几遍,他才在最下面一层找到了奉安那边的文牍。
心里责怪着尚书郎那帮年轻人的的不靠谱,奉高作为外镇重地,优先级那么高,怎么能放在最下面呢?
然后张冲就翻看了这篇文牍,继而大怒。
为何?
原来这篇文牍竟然是奉高地方弹劾左军元帅关羽的加急奏报。
如此还得了?
回归河北,敬请期待。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