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东西修好
小说:北朝帝业作者:衣冠正伦字数:3305更新时间 : 2024-02-07 18:24:17
河阳北城中,当金墉城失守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可朱浑元兄弟顿时有些傻眼。
「斛律太师当真老迈昏聩!旧者独孤永业只凭数千败师弱旅,便可力拒十万贼师于城外,今敌众更少而守军更强,竟然不能长守!」
听到斥候来报金墉城业已失陷,可朱浑天和忍不住便开口说道,旋即他便又望着兄长说道:「金墉城失守,国中如果追责起来,会不会迁怒河阳?还有,那李伯山既然攻夺了金墉城,又会否再来犯河阳?阿兄,咱们该要如何应对?」
可朱浑元听到这话后眉头也深深的皱了起来,望着南面感叹说道:「前者不肯应斛律明月所请出兵,乃是河阳守军自有职责、未可轻出。但金墉城之存亡也是关乎河洛之安危,我又怎么会见死不救?
不过是自困于兵力不足罢了,心中也有思计只待平原王师旅返回便会师合击敌军。结果斛律太师竟然如此轻易便被夺城,使我后计尽数落空!」
他这么说也有为自己开脱之意,虽然河阳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但在地理位置上也是与河洛之间的防事形成一个完整的攻防体系。金墉城受困多时而他在河阳这里始终无动于衷,朝廷真要深究起来的话,他恐怕也是难辞其咎。
当然无论以怎样的理由搪塞应付朝廷的追究还都只是后话,摆在眼前迫在眉睫的还是可朱浑天和所讲的李伯山在攻夺金墉城后会不会得陇望蜀的继续进攻河阳。
过去这几年,河阳三城的防务也多有加强,如果是别的对手,可朱浑元或还可以自信豪言万无一失,但如果对手换成了李伯山,他心里就不免忐忑不已。
「李伯山虽已得据金墉城,但平原王师旅必也不久即归,他想是不敢直击河阳。何况,羌师西去已有多日,黑獭亡后关西情势必生剧变,李伯山必也难以久处河洛,进击河阳于他又有何益?」
沉吟许久之后,可朱浑元才又开口说道,这既是他的分析判断,同样也希望如此。
尽管觉得李伯山大概率不会进攻河阳,但可朱浑元还是亲自将三城城防巡察并加强一番,包括将河桥两侧以及黄河沿岸的结冰都给凿去,以免被敌军所利用。
同时他又派出众多的斥候在金墉城周边巡逻窥探敌情,吩咐斥候们敌军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要汇报上来。而当得知李伯山引部南去的时候,可朱浑元先是稍微松了一口气,旋即又不免变得有些紧张,担心平原王段韶也非李伯山的对手。如果段韶也大败于李伯山手中的话,那河洛局面可就要更加糜烂了。
接下来的情况那就是怕什么来什么,很快段韶大军在宜阳北面大败而撤回九曲城的消息也传了过来,顿时便让可朱浑元在河阳变得更加寝食不安,不知该要何以自处。
正当可朱浑元满怀忧烦、不知该要怎么做的时候,却没想到有一支魏军的使者队伍主动来到河阳南城求见可朱浑元。可朱浑元闻讯后自是满腹狐疑,但也还是第一时间着员将魏军使者引到河阳北城来相见。
魏军使者便是不久前才与李礼成一行前往襄阳的陇西李氏李倩之,可朱浑元常年掌兵于外,对于邺都人事倒是不怎么熟悉,但是其弟可朱浑天和却常与邺下人物往来,当见到李倩之的时候不免一愣,旋即便诧异问道:「李君不在邺下乡居,何以竟从南面而来?」
李倩之闻言后便微笑说道:「西朝太原王乃某同宗亲属,驸马等想必有知。前者太原王襄阳治事,门下才力告急,故而使员召诸亲友,某便离邺就之。如今身虽归于西朝,但旧承邺都天子之恩德亦未有所忘怀,今者两国交战,某便向大王自请为使,盼望双方能够和洽沟通。」
可朱浑元兄弟俩听到李倩之这么说后,各自都心生狐疑不解,彼此对望一眼后,便仍由可朱浑天和开口发问道:
「李君既作此言,莫非是为李王求和而来?」
「东西之所以分裂别途,两位自然也知。今魏祚绝于关东,齐氏得国想亦关东士民众望所归,然我家大王守于关西魏业亦是志向清高。前东西屡有交战、几成世仇,西朝宇文太师之与关东太祖皇帝各自立业,不能相容,亦使两国士民深有受扰。」
李倩之先将东西敌对的渊源稍作讲述,旋即便话锋一转又说道:「但今两位人间雄杰俱已弃众辞世,这一番仇恨纠缠又何必继续下去?关东已是新世,关西亦需新人新风。太原王今之所以军处河洛、屡与齐师交战,乃是奉宇文太师前命引军来援,入境之后才知中外府师旅早已西去。王之留此实非本意,皆因困于情势所迫……」
可朱浑元兄弟俩听到这话后,脸色都变得有些古怪。原来这段时间双方频频交战,你都是迫不得已,反而我们齐军是没事找事?
这话说的多多少少是有点颠倒黑白,但所透露出来的意思却让可朱浑元兄弟俩忍不住的浮想联翩。是啊,东西之间的对抗始于孝武西迁、高欢与宇文泰之间的互相攻伐。但是如今几个重要的当事人都已故去,这份仇怨还有没有持续下去的必要?难道彼此间真的没有缓和关系的可能?
可朱浑元与之前的斛律金都持类似的观点,那就是觉得李伯山不可能长期的驻守在河洛,尤其是随着宇文泰去世后关西秩序必然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如此关键的时刻,李伯山作为如今西魏屈指可数的强臣之一,最符合其人利益的当然就是入***力中心而非滞留边境疯狂虐菜。
可是过去的这段时间里,李伯山待在河洛这里屡屡出击齐师,打得他们各路人马要么大败亏输、要么提心吊胆,丝毫没有要引军撤离的意思。
如今李倩之到来所透露出来的意思,才符合正常人的逻辑。看样子李伯山在连场大胜之后也已经是志得意满,不想再继续交战下去,准备挟此大胜之势返回关西去争权夺势了。
一念及此,可朱浑元便直接开口说道:「前者两国交战,皆因黑獭挑衅在先。如今其人为天不容,李王人间英雄,身入西朝以执国计自是英雄所为。若仍自困于黑獭旧命,盘踞河洛而不去,可谓是因小失大,辜负内外人望。今其既使李君来说,可见也有所觉,有何见教,不妨直言!」
李倩之听到这话后便也不再兜圈子,直接提出了三个条件。首先就是河洛之间的齐军必须无条件的撤回河北,包括如今盘踞在九曲城的段韶所部人马。其次就是归还所有之前邙山之战中所缴获的西魏人员和物资。第三就是要将关西文武仍自滞留北齐境内的亲友送达关西。
满足了这三点后,西魏方面便会释放包括赵郡王高睿在内的一批俘虏,并且不再与北齐进行交战,彼此订立互不侵犯的合约。
饶是可朱浑元心中早有准备,认为李伯山就算要罢兵,所提出的条件必然也会极为苛刻。而在听完这三个条件后,太阳穴一时间也不由得气得突突直跳。河洛地区乃是他们北齐重点经营的区域,他怎么敢轻易答应对方的要求割让给西魏?别说不能答应,甚至连传话他都不敢啊!
「李君旧曾在事我国,应当知我国力虚实。今时河洛之间,李王看似纵横无敌,所趁者无非我国诸军有失协同、国中也未尽全力罢了。今者西朝人事混乱,纵然我国有意割舍河洛,李王能分心治之?」
可朱浑元望着李倩之沉声说道:「李王既然使君来问,想必也颇有请和之意。若欲止戈,尤需诚心,如若不然,待我国中师旅复入此间,与李王长论胜负,关西纷乱他又能置之不理?」
双方便又就此商讨一番,李倩之的态度也有所缓和,而可朱浑元兄弟们对此也颇为上心。等到彼此初步达成一个共识后,可朱浑元更是安排兄弟
可朱浑天和亲自返回晋阳去汇报此事。
「归国之后,不要直接奏事于皇帝陛下,可先往拜皇太后。陛下性情强直,必然难忍败绩求和之事。然而如今河洛之间城塞俱失,平原王数万师旅受困宜阳,纵然国中再以大军南来,这些疾困总是切实存在的。如今幸在李伯山急于归掌势力,不肯与我穷斗下去,是两方止戈罢兵的良机。」
讲到这里,可朱浑元又放低声调说道:「陇西李氏天下名族,于关东亦多亲友旧盟,李伯山此番若能得势,东西相处大不必如往日那般剑拔弩张。你若能局中游走撮合成事,日后于你自身也是大有裨益。」
可朱浑天和闻言后便点头说道:「阿兄你放心吧,归国后我一定尽力促成此事。无论双方日后是和是斗,也都大可不必急于用功于当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斛律太师当真老迈昏聩!旧者独孤永业只凭数千败师弱旅,便可力拒十万贼师于城外,今敌众更少而守军更强,竟然不能长守!」
听到斥候来报金墉城业已失陷,可朱浑天和忍不住便开口说道,旋即他便又望着兄长说道:「金墉城失守,国中如果追责起来,会不会迁怒河阳?还有,那李伯山既然攻夺了金墉城,又会否再来犯河阳?阿兄,咱们该要如何应对?」
可朱浑元听到这话后眉头也深深的皱了起来,望着南面感叹说道:「前者不肯应斛律明月所请出兵,乃是河阳守军自有职责、未可轻出。但金墉城之存亡也是关乎河洛之安危,我又怎么会见死不救?
不过是自困于兵力不足罢了,心中也有思计只待平原王师旅返回便会师合击敌军。结果斛律太师竟然如此轻易便被夺城,使我后计尽数落空!」
他这么说也有为自己开脱之意,虽然河阳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但在地理位置上也是与河洛之间的防事形成一个完整的攻防体系。金墉城受困多时而他在河阳这里始终无动于衷,朝廷真要深究起来的话,他恐怕也是难辞其咎。
当然无论以怎样的理由搪塞应付朝廷的追究还都只是后话,摆在眼前迫在眉睫的还是可朱浑天和所讲的李伯山在攻夺金墉城后会不会得陇望蜀的继续进攻河阳。
过去这几年,河阳三城的防务也多有加强,如果是别的对手,可朱浑元或还可以自信豪言万无一失,但如果对手换成了李伯山,他心里就不免忐忑不已。
「李伯山虽已得据金墉城,但平原王师旅必也不久即归,他想是不敢直击河阳。何况,羌师西去已有多日,黑獭亡后关西情势必生剧变,李伯山必也难以久处河洛,进击河阳于他又有何益?」
沉吟许久之后,可朱浑元才又开口说道,这既是他的分析判断,同样也希望如此。
尽管觉得李伯山大概率不会进攻河阳,但可朱浑元还是亲自将三城城防巡察并加强一番,包括将河桥两侧以及黄河沿岸的结冰都给凿去,以免被敌军所利用。
同时他又派出众多的斥候在金墉城周边巡逻窥探敌情,吩咐斥候们敌军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要汇报上来。而当得知李伯山引部南去的时候,可朱浑元先是稍微松了一口气,旋即又不免变得有些紧张,担心平原王段韶也非李伯山的对手。如果段韶也大败于李伯山手中的话,那河洛局面可就要更加糜烂了。
接下来的情况那就是怕什么来什么,很快段韶大军在宜阳北面大败而撤回九曲城的消息也传了过来,顿时便让可朱浑元在河阳变得更加寝食不安,不知该要何以自处。
正当可朱浑元满怀忧烦、不知该要怎么做的时候,却没想到有一支魏军的使者队伍主动来到河阳南城求见可朱浑元。可朱浑元闻讯后自是满腹狐疑,但也还是第一时间着员将魏军使者引到河阳北城来相见。
魏军使者便是不久前才与李礼成一行前往襄阳的陇西李氏李倩之,可朱浑元常年掌兵于外,对于邺都人事倒是不怎么熟悉,但是其弟可朱浑天和却常与邺下人物往来,当见到李倩之的时候不免一愣,旋即便诧异问道:「李君不在邺下乡居,何以竟从南面而来?」
李倩之闻言后便微笑说道:「西朝太原王乃某同宗亲属,驸马等想必有知。前者太原王襄阳治事,门下才力告急,故而使员召诸亲友,某便离邺就之。如今身虽归于西朝,但旧承邺都天子之恩德亦未有所忘怀,今者两国交战,某便向大王自请为使,盼望双方能够和洽沟通。」
可朱浑元兄弟俩听到李倩之这么说后,各自都心生狐疑不解,彼此对望一眼后,便仍由可朱浑天和开口发问道:
「李君既作此言,莫非是为李王求和而来?」
「东西之所以分裂别途,两位自然也知。今魏祚绝于关东,齐氏得国想亦关东士民众望所归,然我家大王守于关西魏业亦是志向清高。前东西屡有交战、几成世仇,西朝宇文太师之与关东太祖皇帝各自立业,不能相容,亦使两国士民深有受扰。」
李倩之先将东西敌对的渊源稍作讲述,旋即便话锋一转又说道:「但今两位人间雄杰俱已弃众辞世,这一番仇恨纠缠又何必继续下去?关东已是新世,关西亦需新人新风。太原王今之所以军处河洛、屡与齐师交战,乃是奉宇文太师前命引军来援,入境之后才知中外府师旅早已西去。王之留此实非本意,皆因困于情势所迫……」
可朱浑元兄弟俩听到这话后,脸色都变得有些古怪。原来这段时间双方频频交战,你都是迫不得已,反而我们齐军是没事找事?
这话说的多多少少是有点颠倒黑白,但所透露出来的意思却让可朱浑元兄弟俩忍不住的浮想联翩。是啊,东西之间的对抗始于孝武西迁、高欢与宇文泰之间的互相攻伐。但是如今几个重要的当事人都已故去,这份仇怨还有没有持续下去的必要?难道彼此间真的没有缓和关系的可能?
可朱浑元与之前的斛律金都持类似的观点,那就是觉得李伯山不可能长期的驻守在河洛,尤其是随着宇文泰去世后关西秩序必然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如此关键的时刻,李伯山作为如今西魏屈指可数的强臣之一,最符合其人利益的当然就是入***力中心而非滞留边境疯狂虐菜。
可是过去的这段时间里,李伯山待在河洛这里屡屡出击齐师,打得他们各路人马要么大败亏输、要么提心吊胆,丝毫没有要引军撤离的意思。
如今李倩之到来所透露出来的意思,才符合正常人的逻辑。看样子李伯山在连场大胜之后也已经是志得意满,不想再继续交战下去,准备挟此大胜之势返回关西去争权夺势了。
一念及此,可朱浑元便直接开口说道:「前者两国交战,皆因黑獭挑衅在先。如今其人为天不容,李王人间英雄,身入西朝以执国计自是英雄所为。若仍自困于黑獭旧命,盘踞河洛而不去,可谓是因小失大,辜负内外人望。今其既使李君来说,可见也有所觉,有何见教,不妨直言!」
李倩之听到这话后便也不再兜圈子,直接提出了三个条件。首先就是河洛之间的齐军必须无条件的撤回河北,包括如今盘踞在九曲城的段韶所部人马。其次就是归还所有之前邙山之战中所缴获的西魏人员和物资。第三就是要将关西文武仍自滞留北齐境内的亲友送达关西。
满足了这三点后,西魏方面便会释放包括赵郡王高睿在内的一批俘虏,并且不再与北齐进行交战,彼此订立互不侵犯的合约。
饶是可朱浑元心中早有准备,认为李伯山就算要罢兵,所提出的条件必然也会极为苛刻。而在听完这三个条件后,太阳穴一时间也不由得气得突突直跳。河洛地区乃是他们北齐重点经营的区域,他怎么敢轻易答应对方的要求割让给西魏?别说不能答应,甚至连传话他都不敢啊!
「李君旧曾在事我国,应当知我国力虚实。今时河洛之间,李王看似纵横无敌,所趁者无非我国诸军有失协同、国中也未尽全力罢了。今者西朝人事混乱,纵然我国有意割舍河洛,李王能分心治之?」
可朱浑元望着李倩之沉声说道:「李王既然使君来问,想必也颇有请和之意。若欲止戈,尤需诚心,如若不然,待我国中师旅复入此间,与李王长论胜负,关西纷乱他又能置之不理?」
双方便又就此商讨一番,李倩之的态度也有所缓和,而可朱浑元兄弟们对此也颇为上心。等到彼此初步达成一个共识后,可朱浑元更是安排兄弟
可朱浑天和亲自返回晋阳去汇报此事。
「归国之后,不要直接奏事于皇帝陛下,可先往拜皇太后。陛下性情强直,必然难忍败绩求和之事。然而如今河洛之间城塞俱失,平原王数万师旅受困宜阳,纵然国中再以大军南来,这些疾困总是切实存在的。如今幸在李伯山急于归掌势力,不肯与我穷斗下去,是两方止戈罢兵的良机。」
讲到这里,可朱浑元又放低声调说道:「陇西李氏天下名族,于关东亦多亲友旧盟,李伯山此番若能得势,东西相处大不必如往日那般剑拔弩张。你若能局中游走撮合成事,日后于你自身也是大有裨益。」
可朱浑天和闻言后便点头说道:「阿兄你放心吧,归国后我一定尽力促成此事。无论双方日后是和是斗,也都大可不必急于用功于当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