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 国幸有公
小说:北朝帝业作者:衣冠正伦字数:3896更新时间 : 2022-10-09 17:55:46
距离新年元月大朝还有两天的时间,大行台宇文泰的仪驾才抵达长安,但却并没有直接入城,而是停驻于霸上兵城。
早已经在长安城门外等候多时的广平王元赞等宗室大臣们在得知此事后,诧异之余也都暗觉心惊。
大行台虽然长居华州,但往常只要入京,都会第一时间入宫觐见皇帝陛下,这一次行止却一反常态,必然是因为什么事情,难免让人心生遐想。
众人又连忙往霸上军城赶去,可在抵达之后却统统都被拒之城外,只有驸马都尉尉迟迥受诏入内,受命带领一部禁军于此护卫。
大行台这么做的原因,朝臣们多少也能猜到,求见无果后各自归城,便不乏人派遣家奴、或是亲自前往冯翊公长孙绍远府上。
“大行台何以临城不入,我既不知缘由、也无从开导。”
面对来自各处的质询与劝说,长孙绍远只是作此回应。
他自将之当作大行台是在借此向自己施压,借群众声言逼迫自己低头,心中虽然也是有些忧惧,但更多的还是愤满委屈。事情闹到这一步,仍没有达成他想要的结果,这会儿再低头服软的话,只会让自己更加的颜面无存。
他这里仍在咬牙坚持着,可来访者却越来越多,索性干脆闭门谢客。
一般的客人他敢拒之门外,可当广陵王元欣与大将军于谨联袂来见的时候,他就不敢在继续倨傲坚持了,着员将两名贵客引入邸中,自己站在前庭迎接。
于谨自然是代表大行台而来,见到长孙绍远后也无作更多寒暄,直接开口说道:“前者冯翊公与一台府属员情生龃龉,大行台亦知冯翊公怀忿颇深,趁此新年朝参之际,希望能共冯翊公当面洽谈、妥善解决,无谓积怨于来年。大行台已在霸上设宴,着我来请冯翊公同往。”
“区区一个台府从事,竟值得大行台亲为张目发声。但此事并非公务大事的分歧,只是私情之内不能容忍奸邪挑衅羞辱!敬请于开府归告大行台,门耻未雪、羞于见人。此事我自有愚计坚持,或许不能和洽众情,但也绝对不会轻易放弃!”
长孙绍远仍是语气坚决,旁边广陵王元欣忍不住皱眉道:“人间事不只有前情,还有后果,不只有私愿,还有众望。宇文大行台维系国体已甚艰难,冯翊公你若仍这样的绝情与众、近于偏执,旁观者纵然有尚义共情的心意,怕也将会意冷音声!”
长孙绍远听到这话,脸色就变得有点难看。他甚至可以不给于谨面子,可广陵王元欣却是西朝宗室之长,就连皇帝陛下都要对其礼敬有加,竟然也发声表达对自己的不满,就不由得有点心惊了。
“大王教诲深刻,我不敢不听。但户中并不唯我一人,恳请容我短时,周告家人后再同往霸上迎见大行台。”
两人心知他是担心大行台或会对他不利、故而作此托辞,于谨看了元欣一眼,元欣便走上前拉住他的手说道:“事情越早解决越好,我共冯翊公同往,公若有什么激情难言,我也一定会助你发声。”
于谨则向门外一招手,其所部随从几十军卒们便无视长孙氏家奴的阻拦,径直涌入庭院中来。
长孙绍远眼见这一幕,心知此行是免不了,才又脸色难看的表示道:“家居时服不雅,请两位容我归堂稍作修饰,再出城往见大行台……”
这次两人倒不阻挠,任由长孙绍远匆匆往后堂走去。
待入后堂,长孙绍远一边手忙脚乱的更换着袍服,一边快速的低声向家奴交代事情,待到最后家奴递上一柄带鞘的短剑,长孙绍远握在手里片刻,才又将短剑抛在了地上,口中恨恨道:“邪势张扬、王道不昌,岂尺寸之刃能拒?此行祸福难卜,唯守几分正气,无愧家国,便是死不足惧了……”
如今长安群众们也都密切关注这一事态的发展,当见到于谨与元欣引着长孙绍远离城前往霸上时,不乏人一路尾随观望。
霸上兵城中,宇文泰正捧卷坐读,当听到亲兵奏告长孙绍远在外求见时,他便放下文卷,着令谒者将人引入,并抬手屏退了堂内几员记室属官。
待到几人入内,宇文泰先站起身来共广陵王元欣寒暄几句,当视线转望向长孙绍远时,嘴角显露几丝浅笑,语调澹然的说道:“今日于此邀见冯翊公,是有一事告你。台府从事李伯山,我已经将之发往北州领事,非得府令,不准返回。”
长孙绍远闻言后脸色又是一变,稍作沉吟后沉声说道:“大行台爱护下属、虽重罪不深究,此獠得此厚爱是其荣幸。但彼此积怨深刻,远非区区的北州苦寒能解,恐怕要辜负大行台的劝慰苦心。”
“我想冯翊公应该是误会了,言及此事只是在告诉你需适可而止!李伯山是我属员,功罪如何我一言断之,余者若非分置喙、干扰台府人事,我必不饶!”
宇文泰听到这话,脸色陡地一沉,两眼直视着长孙绍远冷声说道。
长孙绍远见状后,下意识的稍退两步,因为过于紧张与激动,脸庞都隐隐显得有些扭曲,他双拳紧握,颤声说道:“大行台一意包庇此獠,但我却不信人间全无公道!先人遭辱本已心痛欲死,若不能据理力争、痛快报之,则虽生犹死!”
“人间自然是有公道的,我一直深信,哪怕群情虐我,我也不失此心。冯翊公壮怀激言,诚是可嘉,我是深盼你能言行如一。趁此直声,我想请问冯翊公,你对陛下、对朝廷、对台府以及对我,究竟有什么不满?
王朝板荡、举世同悲,群众戮力、俱盼能再创大统,冯翊公却要舍此望外。作此私计时,你到底是持的怎样公道?”
宇文泰抬手指着长孙绍远,满脸怒态的喝问道,满身气势凌人。
长孙绍远闻言后也是愣了好一会儿,惊惧之余却又有些茫然,继而转为一脸的悲愤:“欲加之罪,其无辞乎?我不知大行台为何作此诘问,但自问立身清正,忠骨义胆不惧剖示!大行台宠佞邪小,以此远我,夺命则可,但却清正难毁!”
宇文泰一边冷笑着,一边命人将长孙氏寺庙中抄没的物资搬抬上来,包括几名寺庙中的俘虏。人物毕陈堂中,他才怅然一叹:“我不知尔,尔不知我,如何能长相共事?唯故上党文宣王功业煊赫、举世景仰,不忍其门中丑劣曝于人前。
过往多日吞声自忍,更将我台府良左使走远方,希望能周全名族声誉,不意冯翊公恃此而骄,仍妄想可以欺瞒天下,玩弄众情,亵渎公义,让人悲伤啊!”
说话间,他直接抬手示意广陵王元欣与其一同走到堂外,将此厅堂留给长孙绍远。
听到堂内传出惊语声,元欣的神情也有些复杂,沉吟片刻才向宇文泰抱拳道:“这冯翊公狂妄愚蠢,的确是杀之也不可惜。但故上党王的确是社稷功士,荫泽未衰,希望大行台能大度原谅。他虽然名门嗣子,但却资质不高,活之也难为大恶,只会增添大行台的仁恤贤声……”
宇文泰听完这话也无作表态,只是转回身来望向厅堂门口。
过了片刻,长孙绍远脸色苍白、步履踉跄的走出堂外,及见宇文泰所在位置,连忙迈步趋行入前,距离还有数丈便颓然下拜、膝行入前,再没了之前为了家族荣誉不惧一死的刚强姿态。
“请大行台一定要相信,我、我实在不知……若真心藏邪祟,之前怎敢、怎敢嚣张作态,抨议……”
长孙绍远一脸的冷汗,脸庞紧紧贴在了地面上,心情纷乱至极,一时间都不知该要如何组织求饶的话语,只是又膝行几尺,两手颤巍巍捧住宇文泰的脚,额头紧紧贴在那颇积灰尘的靴面上。
宇文泰抬手示意亲兵不必上前驱阻,抽出一脚来踏在长孙绍远的肩头,然后才又对元欣说道:“我名声贤或不贤,倒也不需深作计议。但朝情众愿不可轻易触伤,故上党王的荫泽衰或不衰,不在我与大王之间的声言,而是决于国运壮否。今日劳请大王旁观见证,此事就此隐而没之,也请大王体谅我的苦心,我并非纵容罪恶,相忍为国、求护大体……”
他话还没有讲完,长孙绍远已经连连叩首道:“多谢大行台,多谢大行台……”
元欣观其姿态如此,眸中闪过一丝不屑,但也连忙对宇文泰躬身道:“国之有公,大幸也!伤情之事,扬不如隐。大行台既已大度裁决,谁若再谤情以争,一定是存心不道!”
兵城外仍然不乏群众流连张望,心情烦躁复杂的观望事态进一步的发展。
傍晚时分,兵城城门缓缓打开,台府仪驾队伍缓缓行出,簇拥着大行台的车架向长安城方向行去。而当众人见到冯翊公长孙绍远竟一身短褐的坐在车前,为大行台充当御者时,一时间无不惊诧的瞪大双眼。
大行台入宫觐见皇帝陛下,而后朝中各种庆祝新年的典礼便也照常举行。
等到元月大朝时,朝廷又公布了一系列的人事任命,原司空、开府李弼入朝担任太尉公,开府若干惠则领任司空。原本被罢免公位的高仲密重新入朝,再次担任司徒。
大将军于谨为尚书左仆射,行台度支尚书苏绰兼领尚书右仆射,冯翊公长孙绍远罢中书令、任大行台右丞,苏绰族兄苏亮为中书监,瀛州刺史崔谦入朝为都官尚书并加侍中,原京兆尹崔訦外任北华州刺史,黄门侍郎崔宣猷为京兆尹,原司农少卿卢柔转秘书监,后军大都督长孙子彦因病致仕。
虽然因为霸府的存在,朝廷大多数时候都形同虚设,但像今次这般如此重大的人事任命也实在罕有,一时间也令群众议论纷纷。
霸府这一次如此强势的占领朝职,特别最重要的尚书台几乎可以说是完全被霸府职员所占据,不免让人感慨霸府是越发的势大难制了。
长安城中各种人事调整与议论可谓热闹,但引发这些的李大都督却无缘近赏。
他正迎着扑面而来的风雪,沿洛水艰难的向北跋涉,天地间冰冷风硬,可当看到排列长长的人马物资,心中又是一团火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早已经在长安城门外等候多时的广平王元赞等宗室大臣们在得知此事后,诧异之余也都暗觉心惊。
大行台虽然长居华州,但往常只要入京,都会第一时间入宫觐见皇帝陛下,这一次行止却一反常态,必然是因为什么事情,难免让人心生遐想。
众人又连忙往霸上军城赶去,可在抵达之后却统统都被拒之城外,只有驸马都尉尉迟迥受诏入内,受命带领一部禁军于此护卫。
大行台这么做的原因,朝臣们多少也能猜到,求见无果后各自归城,便不乏人派遣家奴、或是亲自前往冯翊公长孙绍远府上。
“大行台何以临城不入,我既不知缘由、也无从开导。”
面对来自各处的质询与劝说,长孙绍远只是作此回应。
他自将之当作大行台是在借此向自己施压,借群众声言逼迫自己低头,心中虽然也是有些忧惧,但更多的还是愤满委屈。事情闹到这一步,仍没有达成他想要的结果,这会儿再低头服软的话,只会让自己更加的颜面无存。
他这里仍在咬牙坚持着,可来访者却越来越多,索性干脆闭门谢客。
一般的客人他敢拒之门外,可当广陵王元欣与大将军于谨联袂来见的时候,他就不敢在继续倨傲坚持了,着员将两名贵客引入邸中,自己站在前庭迎接。
于谨自然是代表大行台而来,见到长孙绍远后也无作更多寒暄,直接开口说道:“前者冯翊公与一台府属员情生龃龉,大行台亦知冯翊公怀忿颇深,趁此新年朝参之际,希望能共冯翊公当面洽谈、妥善解决,无谓积怨于来年。大行台已在霸上设宴,着我来请冯翊公同往。”
“区区一个台府从事,竟值得大行台亲为张目发声。但此事并非公务大事的分歧,只是私情之内不能容忍奸邪挑衅羞辱!敬请于开府归告大行台,门耻未雪、羞于见人。此事我自有愚计坚持,或许不能和洽众情,但也绝对不会轻易放弃!”
长孙绍远仍是语气坚决,旁边广陵王元欣忍不住皱眉道:“人间事不只有前情,还有后果,不只有私愿,还有众望。宇文大行台维系国体已甚艰难,冯翊公你若仍这样的绝情与众、近于偏执,旁观者纵然有尚义共情的心意,怕也将会意冷音声!”
长孙绍远听到这话,脸色就变得有点难看。他甚至可以不给于谨面子,可广陵王元欣却是西朝宗室之长,就连皇帝陛下都要对其礼敬有加,竟然也发声表达对自己的不满,就不由得有点心惊了。
“大王教诲深刻,我不敢不听。但户中并不唯我一人,恳请容我短时,周告家人后再同往霸上迎见大行台。”
两人心知他是担心大行台或会对他不利、故而作此托辞,于谨看了元欣一眼,元欣便走上前拉住他的手说道:“事情越早解决越好,我共冯翊公同往,公若有什么激情难言,我也一定会助你发声。”
于谨则向门外一招手,其所部随从几十军卒们便无视长孙氏家奴的阻拦,径直涌入庭院中来。
长孙绍远眼见这一幕,心知此行是免不了,才又脸色难看的表示道:“家居时服不雅,请两位容我归堂稍作修饰,再出城往见大行台……”
这次两人倒不阻挠,任由长孙绍远匆匆往后堂走去。
待入后堂,长孙绍远一边手忙脚乱的更换着袍服,一边快速的低声向家奴交代事情,待到最后家奴递上一柄带鞘的短剑,长孙绍远握在手里片刻,才又将短剑抛在了地上,口中恨恨道:“邪势张扬、王道不昌,岂尺寸之刃能拒?此行祸福难卜,唯守几分正气,无愧家国,便是死不足惧了……”
如今长安群众们也都密切关注这一事态的发展,当见到于谨与元欣引着长孙绍远离城前往霸上时,不乏人一路尾随观望。
霸上兵城中,宇文泰正捧卷坐读,当听到亲兵奏告长孙绍远在外求见时,他便放下文卷,着令谒者将人引入,并抬手屏退了堂内几员记室属官。
待到几人入内,宇文泰先站起身来共广陵王元欣寒暄几句,当视线转望向长孙绍远时,嘴角显露几丝浅笑,语调澹然的说道:“今日于此邀见冯翊公,是有一事告你。台府从事李伯山,我已经将之发往北州领事,非得府令,不准返回。”
长孙绍远闻言后脸色又是一变,稍作沉吟后沉声说道:“大行台爱护下属、虽重罪不深究,此獠得此厚爱是其荣幸。但彼此积怨深刻,远非区区的北州苦寒能解,恐怕要辜负大行台的劝慰苦心。”
“我想冯翊公应该是误会了,言及此事只是在告诉你需适可而止!李伯山是我属员,功罪如何我一言断之,余者若非分置喙、干扰台府人事,我必不饶!”
宇文泰听到这话,脸色陡地一沉,两眼直视着长孙绍远冷声说道。
长孙绍远见状后,下意识的稍退两步,因为过于紧张与激动,脸庞都隐隐显得有些扭曲,他双拳紧握,颤声说道:“大行台一意包庇此獠,但我却不信人间全无公道!先人遭辱本已心痛欲死,若不能据理力争、痛快报之,则虽生犹死!”
“人间自然是有公道的,我一直深信,哪怕群情虐我,我也不失此心。冯翊公壮怀激言,诚是可嘉,我是深盼你能言行如一。趁此直声,我想请问冯翊公,你对陛下、对朝廷、对台府以及对我,究竟有什么不满?
王朝板荡、举世同悲,群众戮力、俱盼能再创大统,冯翊公却要舍此望外。作此私计时,你到底是持的怎样公道?”
宇文泰抬手指着长孙绍远,满脸怒态的喝问道,满身气势凌人。
长孙绍远闻言后也是愣了好一会儿,惊惧之余却又有些茫然,继而转为一脸的悲愤:“欲加之罪,其无辞乎?我不知大行台为何作此诘问,但自问立身清正,忠骨义胆不惧剖示!大行台宠佞邪小,以此远我,夺命则可,但却清正难毁!”
宇文泰一边冷笑着,一边命人将长孙氏寺庙中抄没的物资搬抬上来,包括几名寺庙中的俘虏。人物毕陈堂中,他才怅然一叹:“我不知尔,尔不知我,如何能长相共事?唯故上党文宣王功业煊赫、举世景仰,不忍其门中丑劣曝于人前。
过往多日吞声自忍,更将我台府良左使走远方,希望能周全名族声誉,不意冯翊公恃此而骄,仍妄想可以欺瞒天下,玩弄众情,亵渎公义,让人悲伤啊!”
说话间,他直接抬手示意广陵王元欣与其一同走到堂外,将此厅堂留给长孙绍远。
听到堂内传出惊语声,元欣的神情也有些复杂,沉吟片刻才向宇文泰抱拳道:“这冯翊公狂妄愚蠢,的确是杀之也不可惜。但故上党王的确是社稷功士,荫泽未衰,希望大行台能大度原谅。他虽然名门嗣子,但却资质不高,活之也难为大恶,只会增添大行台的仁恤贤声……”
宇文泰听完这话也无作表态,只是转回身来望向厅堂门口。
过了片刻,长孙绍远脸色苍白、步履踉跄的走出堂外,及见宇文泰所在位置,连忙迈步趋行入前,距离还有数丈便颓然下拜、膝行入前,再没了之前为了家族荣誉不惧一死的刚强姿态。
“请大行台一定要相信,我、我实在不知……若真心藏邪祟,之前怎敢、怎敢嚣张作态,抨议……”
长孙绍远一脸的冷汗,脸庞紧紧贴在了地面上,心情纷乱至极,一时间都不知该要如何组织求饶的话语,只是又膝行几尺,两手颤巍巍捧住宇文泰的脚,额头紧紧贴在那颇积灰尘的靴面上。
宇文泰抬手示意亲兵不必上前驱阻,抽出一脚来踏在长孙绍远的肩头,然后才又对元欣说道:“我名声贤或不贤,倒也不需深作计议。但朝情众愿不可轻易触伤,故上党王的荫泽衰或不衰,不在我与大王之间的声言,而是决于国运壮否。今日劳请大王旁观见证,此事就此隐而没之,也请大王体谅我的苦心,我并非纵容罪恶,相忍为国、求护大体……”
他话还没有讲完,长孙绍远已经连连叩首道:“多谢大行台,多谢大行台……”
元欣观其姿态如此,眸中闪过一丝不屑,但也连忙对宇文泰躬身道:“国之有公,大幸也!伤情之事,扬不如隐。大行台既已大度裁决,谁若再谤情以争,一定是存心不道!”
兵城外仍然不乏群众流连张望,心情烦躁复杂的观望事态进一步的发展。
傍晚时分,兵城城门缓缓打开,台府仪驾队伍缓缓行出,簇拥着大行台的车架向长安城方向行去。而当众人见到冯翊公长孙绍远竟一身短褐的坐在车前,为大行台充当御者时,一时间无不惊诧的瞪大双眼。
大行台入宫觐见皇帝陛下,而后朝中各种庆祝新年的典礼便也照常举行。
等到元月大朝时,朝廷又公布了一系列的人事任命,原司空、开府李弼入朝担任太尉公,开府若干惠则领任司空。原本被罢免公位的高仲密重新入朝,再次担任司徒。
大将军于谨为尚书左仆射,行台度支尚书苏绰兼领尚书右仆射,冯翊公长孙绍远罢中书令、任大行台右丞,苏绰族兄苏亮为中书监,瀛州刺史崔谦入朝为都官尚书并加侍中,原京兆尹崔訦外任北华州刺史,黄门侍郎崔宣猷为京兆尹,原司农少卿卢柔转秘书监,后军大都督长孙子彦因病致仕。
虽然因为霸府的存在,朝廷大多数时候都形同虚设,但像今次这般如此重大的人事任命也实在罕有,一时间也令群众议论纷纷。
霸府这一次如此强势的占领朝职,特别最重要的尚书台几乎可以说是完全被霸府职员所占据,不免让人感慨霸府是越发的势大难制了。
长安城中各种人事调整与议论可谓热闹,但引发这些的李大都督却无缘近赏。
他正迎着扑面而来的风雪,沿洛水艰难的向北跋涉,天地间冰冷风硬,可当看到排列长长的人马物资,心中又是一团火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