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葬元 > 第413、414节 反戈一击……痛入骨髓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第413、414节 反戈一击……痛入骨髓

小说:葬元作者:武猎字数:8114更新时间 : 2020-10-01 07:44:08
    征南大将军行辕内,李洛一身蒙古白盔战甲,端坐中军大帐,左右亲卫环绕。

    十几个三品以上将领,穿着不同的盔甲排成两列。李洛一眼看去,就是他们的相貌也差别很大。

    有的是大饼脸细长眼的蒙古将领,有高鼻深目的色目将领,有脸上带着高原红的吐蕃将领,有面容深邃的土司将领。

    “这是本帅虎头符牌,征南大将军印,诸位一一传看吧!”李洛手一招,亲卫们就捧着虎牌兵符和大将军印,按照流程在诸将面前一一验看。

    这也是出兵前的流程。部将们需要上任的主帅出示印信兵符,确认身份。

    接下来,就是部将一一上前,向大将军呈上自己的兵符印信,证明自己的身份。

    历代兵符各有不同。隋朝用龟符,唐朝用鱼符和兔符,北宋用牛符,南宋用虎符,元朝用虎头符牌。

    只不过,李洛和两位副帅的虎头符牌是金的,其他部将都是银的。

    没错,除了李洛,还有两位副帅。一个是蒙古将领也速迭儿,一个是汉军大将史弼。

    也速迭儿是蒙古名将阿剌罕之子,如今是“左手蒙古军万户府万户”。左手万户府是蒙古军队最著名的四大万户府之一。也速迭儿能担任这个军职,当然很受信重。

    也速迭儿作为蒙古贵族,心里并看不上李洛这个“高丽人”。但李洛是大汗任命的大将军,他就算再不服气,也要服从军令。

    平心而论,他也承认李洛的军功比他大。倘若光论军功,他也知道比李洛差远了。所以,给李洛当左副元帅,他也只能认了。

    可另一个副帅史弼,心里却更不是滋味。

    李洛不过二十余岁,也速迭儿也不过三十出头。可他史弼却已经五十岁,是个老将了,却要给一个毛头后生当副帅!

    李洛先拿起点将花名册,看看各部将领姓名,以及所带兵马。

    这些人品级虽然都是二三品,但统兵数量却相差很大。统兵最多的是汉军大将、浙东宣慰使史弼,也就是李洛的右副元帅。

    史弼蒙古名叫塔剌浑,算是铁杆汉奸,他这次带了三万江浙汉军。史弼灭宋立有大功,好几年前就封为昭勇大将军,扬州路总管。

    人真的很复杂。史弼虽然是元廷死忠,铁杆汉奸,却又懂得爱惜百姓。

    统兵最少的都是土司将领。如广南西道宣抚使侬郎恐(壮族),右江峒兵万户府岑雄(侗族),永顺安抚使彭世疆(土家)等。

    这些土司将领只统帅了三四千兵马,多家加起来才三万人。都是擅长丛林作战的土司蛮兵。

    除此之外,还有永昌府契丹军统帅耶律忠节的一万契丹骑兵。吐蕃大将玛巴朗结率领的五千吐蕃骑兵,女真将领石抹怀德率领的一万女真骑兵,色目将领波奇阿丁和萨兰瓦图率领的两万多色目骑兵。

    经过点兵之后,李洛发现并没有十八万大军之数,除掉各部中的辅兵,真正的披甲战兵只有十三四万人。

    但是,李洛还不能发脾气。因为,十八万陆师,从来没说不包括辅兵啊!所谓出兵多少万,从来也没说全是战兵。

    说是二十万大军,听起来似乎不老少。可除去两万海上的水师和运输船队,再除去四五万辅兵,真正能在安南陆地上打仗的,就是这十三四万战兵了。然而,元军骑兵却有六七万!战马超过十万匹!

    相比安南号称“二百万”(史实),其实也有六十万的军队(含乡军),元军的兵力处在绝对的劣势。

    而且,越军是本土作战,兵力物资可以源源不断得到补充,而元军远道而来,客场作战,死一个少一个。

    点将过后,李洛缓缓开口道:“如今当务之急,乃是组建中军。中军三万人,从各部抽调骑兵一万,步军两万。”

    李洛看了看也速迭儿,用蒙语说道:“左帅的两万蒙古铁骑,抽调三千轻骑入中军。”

    也速迭儿很随意的右手抚胸,淡淡道:“领大将军令。”

    李洛也不在意他的态度,又对契丹将领耶律忠节道:“耶律将军,你的一万契丹铁骑,抽调两千骑入中军。”

    耶律忠节站起来说道:“喳!”

    李洛接着又看向女真将领石抹怀德,“石抹将军,你的一万女真铁骑,抽调两千骑兵入中军。”

    “喳!”石抹怀德领命道。

    “波奇阿丁将军,抽调你部骑兵三千入中军。”李洛对色目大将说。

    高鼻深目的波奇阿丁站起来领命道:“喳!”

    “右帅,你的汉军抽调两万步兵入中军,长枪兵一万,弓弩兵五千,刀盾兵五千。”李洛最后对副帅史弼说道。

    史弼淡淡说道:“领大将军令。”

    三万中军,不但护卫主帅大营安全,也是总预备队。

    李洛没有抽调一个土司蛮兵入中军。因为蛮兵是丛林作战主力,抽调入中军纯属浪费。

    到第二天,三万人的中军组建完毕。李洛又在思明城外检阅大军。但见各部虽然甲胄不同,面貌各异,但都是刀枪如雪,旌旗如林,气势如龙。

    大军阵势连绵十里,李洛率领左右副帅和中军将领,缓缓策马检阅。他看到元军军势,不禁心中肃然,不敢有丝毫轻视之心。

    一个被调入中军的汉军将领谢坤对李洛说道:“大将军,我军如此威势,越军必定不堪一击。”

    下午,李洛又率领中军将领检查各部粮草。

    晚上,李洛升帐军议。定下了攻略安南的军略。

    史弼等人听说了李洛的战略,原本的轻视之心顿时淡了很多。

    “大将军,按照此方略,只要海路补给畅通,我军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了。”

    史弼毕竟是老将,他立刻就明白李洛战略的厉害之处。难得的夸赞了李洛一句。

    无论是左帅也速迭儿,还是探马赤军将领,还是蛮兵土司,都是不禁颔首赞同。

    “只是海路补给一定要畅通,不然此策也难以执行。”女真将领石抹怀德说道。

    这次大军只带了几万头骡马,携带的粮食其实只够大半个月支用。

    也就是大半个月内,水陆两军必须在安南东海岸会师,不然这一仗就很难打了。

    二月十七日,李洛终于下达了开拔南下的军令。十八万大军,分为三部。左帅也速迭儿亲自率领骑兵先行,占领谅山。

    这次,谅山要地是一定要分兵驻守的。陆路进出安南一定要控制在元军之手。

    第二部是汉军和土司蛮兵,最后是李洛亲率中军押阵。出发前李洛特别下令,尽量不要破坏安南的庄稼,因为安南的春粮再过两三个月就能收割,刚好可以作为大军粮草。

    然后李洛不知道的是,当安南君臣得知元军即将卷土重来时,竟然壮士断腕般下了一道决绝无比的命令:令百姓毁了自家的庄稼,免得落入元军之手!

    至于安南百姓今年会不会缺粮,安南君臣已经顾不上了。反正只要元军打进来,庄稼也保不住,干脆毁了,也不留给元军。

    安南百姓毁掉了自己种的庄稼,再次携家带口的离开家园,钻到山林中的岩洞。安南山林的一个特点,就是岩洞极多。

    广西思明路就是元越边境。元军十七日出发,到了十八日,也速迭儿的数万骑兵通过大南关(友谊关),就攻入安南国境,沿着谅山直扑谅山关。

    谅山关北高南低,对于越南来说并不好守。这也是为何中原王朝攻打安南一般都能长驱直入的原因。

    驻守谅山关的越军,早就知道元军南下的消息,他们也明白守不住,十天前就撤回内地,一边快马飞报安南朝廷,元军已经在思明州集结。

    天长府,古礼城,仁寿宫。

    此时的安南朝堂,正在议论是否借兵给宋国的事情。

    经过特务们的努力,终于说动了宋将赵忠。赵忠自告奋勇的上奏陈晃,他愿意归宋,和宋军水师一起攻打琼州。

    如此一来,安南君臣就再也无法反对了。宋国借兵三万,联手抗元,不借也就罢了,怎么能阻止本是宋将的赵忠归宋呢?那也太不义,太不顾大局了。

    赵忠本就是宋国的臣子,他的五千兵马,本就是宋军啊。

    但是,虽然陈晃答应赵忠归宋,“宋使”马宣礼却仍然不满意。

    “大王,赵忠本是宋将,他也只有五千兵马,实在是不足敷用。还请大王再借越军一万呐!不然,这点兵马,如何能攻打琼州?再打广州?”马宣礼恳求道。

    御史大夫黎括出列说道:“马侍郎,以本官所见,贵国攻打琼州,实属不智,还不如直接攻打广州。有五千水师,再加赵将军五千陆师,打一打广州,起码能召集不少汉人百姓,扩充实力。”

    马宣礼道:“黎大夫何出此言?琼州乃是我朝看中的复兴之地,刚好能以水师封锁雷州海峡,离中原百姓又近,怎可放弃?”

    黎括摇头道:“马侍郎估计离开中原已久,不知琼州之事了。前几年,岛上黎民酋长符南,绑了大宋琼州安抚使,投降了蒙古将领阿尔格雅。”

    “如今,岛上黎人,僚人酋长,都降了蒙元,日子过得好不滋润。元廷封了符南等人做了黎兵万户府的万户官,千户官,一个个成了元廷的土司官人。你攻打琼州,先不说元军,首先这一万多黎僚蛮兵,就很难对付。”

    “还有,琼州岛上只有十几万人,大半还是蛮子。汉人不过数万而已,就是这些汉人,也多半和蛮子有牵扯,或者通婚,或者联谊,指望他们拥护大宋,那是不要指望。”

    马宣礼顿时失望无比的说道:“黎大夫所言当真?”作为特务,他当然知道琼州的消息,但他必须要做出失望的样子。

    唐军根本没打算占领琼州。因为,不值得。

    琼州人口不过十六七万,汉人只有四五万。而岛上的黎人僚人酋长,几乎都降了蒙元。

    蒙元对待黎人等部族,采用的是“以蛮治蛮”的策略。通过封赏笼络上层头人,支持保护头人对百姓的统治,利用土司来控制蛮人。

    蛮人百姓水深火热,如同奴隶,而土司头人们仗着元廷撑腰,作威作福。

    唐军要是占领琼州,压根就没什么用处,反而要和黎兵打仗。

    黎括见马宣礼似乎不信,说道:“千真万确。所以贵国恢复琼州并无裨益,还不如直接打广州。”

    他这么建议,当然是有私心的。倘若宋军攻打广州,元廷一定震惊无比。肯定会减小对安南的压力。

    要知道,如今南方底层百姓仍然民心思宋,宋军要是占领了广州,汉人百姓就会应者云集,元廷安能不惊?

    马宣礼道:“倘若直接攻打广州,兵力就太少了。在下来时,朝廷叮嘱一定要拿下琼州,或许晓之以理,诱之以利,那些黎人土司,背元投宋也未可知。”

    背元投宋?就凭那些墙头草一般,有奶便是娘的蛮酋?陈朝君臣闻言都是摇头。觉得马宣礼想的过于简单了。但是,他背负了朝命,那是一定要打琼州了,不是他一个臣子想不打就能不打的。

    此时,陈国峻、陈日燏等大将宗室都领命在外,朝中几乎都是文官。军事上,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建议给“宋使”。

    陈晃思索半响,说道:“这样吧,我朝禁军还要抵抗强敌,万不能借。不过,天长府附近,倒是有几千汉人乡军,他们都是当年逃难来的宋人青壮。朕就把这几千乡军还给贵国,助你一臂之力。”

    “谢大王恩典。”马宣礼拱手说道,面露难色,“只是,乡军无甲,战力低下……”

    陈晃苦笑道:“罢了罢了!朕再送你三千副盔甲,一千张弓,两千长枪,两万支羽箭。多的再也没有了,借兵之事,贵使再也休提!”

    马宣礼喟然叹息,满脸失落的说道:“那就多谢大王了,贵国的难处,外臣自也知晓。”

    很快,陈晃一道太上令旨发出,天长府附近的三千乡军,连同支援的盔甲兵器,全部交给了马宣礼和赵忠。

    第二天,马宣礼和赵忠就上殿向陈晃辞行。而李交也提出随行,一起攻打琼州。不过,李交在辞行时,还是“很仗义”的向陈晃君臣交代了商队最新送到的军情。

    “太上陛下,今日刚搞到的军情。元寇已经快要在思明集结了,兵马不下二十万。而且,还有三万水师来犯!战船不下五六百艘!”

    什么?三万水师!

    陈朝君臣顿时大惊失色。他们在元朝也有密探,只不过搞不到及时而又机密的军情罢了。可大概的军情,还是能搞到一些的,比如安南最关心的元廷水师。

    元廷水师这两年经过征日,以及和泉州小朝廷的水师打仗,已经折损了九成的战船,水军老兵也损失的七七八八,如今只有福建水师还像个样子。

    根据线报,元廷水师最多也就两三百条战船了,水军不会超过两万,很多还是新兵,不是大越水师的对手。

    水师战船那么大的东西,是藏不住的。元军怎么会突然有了这么多战船?

    李交解释道:“启禀太上陛下,元寇是征调了高丽的一万多水师!所以才能凑齐三万水师!”

    陈氏君臣顿时明白了。

    对啊,高丽水师可不弱。高丽又是元廷的附庸,怎么就忘了这茬?

    “李员外,消息可靠么?”陈晃神色凝重的问被封为安南礼部员外郎的李交。

    李交也神色凝重的回答:“回太上陛下,消息千真万确,这是微臣的商船刚刚送到的消息。两日之内,元寇水师就一定会到下龙湾海域!”

    安南君臣,这群原本儒雅淡定的男人,顿时有点方了。

    堂堂正正和元军作战,很难打的赢。他们最大的胜券,就是掐断元军的补给,疏散百姓,坚壁清野,让元军抢不到粮食,再利用雨林和元军水土不服的缺陷,把元军拖得精疲力尽,再四面围攻一举消灭。

    可如果元军控制了海路,这仗就难打了。

    安南水师不弱,兵马近两万,战船三百艘。可如今元军水师借兵高丽,那就危险了。

    忽然,太尉陈光启眼睛一亮,对马宣礼说道:“贵使,你这次到底带了多少水师?”

    马宣礼道:“实不相瞒,有水军七千人,战船三百多艘。因为要借兵,所以战船都是轻载。”

    陈光启说道:“还请大宋水师助战,合力打败元寇水师!”

    马宣礼皱眉道:“这个……”

    陈晃也道:“贵使,如今元寇借了高丽水师,海上军势已经压过我大越。倘若大越水师失败,你就是占了琼州又有何用,能封得住雷州海峡么?但要是合力打败元寇水师,整盘棋就活了!”

    马宣礼咬牙道:“好!那外臣就斗胆做一次主,同心同德,向联合灭了元寇水师!”

    陈光启道:“大越水师有一万八千人,加大宋七千水师,就是两万五千。水军经略使胡循是海战名将,只要这次指挥的好,灭了元丽联军也不难。”

    陈晃道:“那就这么定吧。马侍郎,这次就多谢你了。等打败元丽联军,朕答应再借兵一万!”

    马宣礼大喜过望的说道:“谢过大王!”

    陈晃道:“军情紧急,事不宜迟,尔等感觉启程,无论如何也要打赢海战!”

    “诺!”

    当天,马宣礼,赵忠,李交等人就带着陈晃的甚至,以及五千宋军,三千汉人乡军和盔甲军械,急匆匆的离开天长府,东去下龙湾。

    李交作为特务,这个男人有些没良心,他抛下了自己的安南小妾阮姬。等到陈氏父子发现被自己欺骗,会如何处置阮姬?他虽然很是不忍,但顾不上了。

    他不能带走阮姬,这样很容易暴露。

    两天后,被蒙在鼓里的宋将赵忠,在下龙湾见到了安南水师经略使胡循。

    胡循接了圣旨,神色肃重的对马宣礼说道:“马侍郎,麻烦贵军到时听从我调遣,如何?”

    马宣礼道:“胡经略说哪里话?自是如此。一军安能有两帅?我军七千水师就受到胡经略调遣。”

    胡循此时已经接到军情,大量元寇水师浮海而来,战船估计有六百搜,兵马估计不下三万。

    而他只有一万八千人,兵力相差太悬殊,很难打啊。

    幸好,太上陛下说服了宋使,多了七千水师。如此以来,他已经有把握打赢了。

    胡循果然是水战良将,他先登船检查了一些宋军的战船装备,发现都很不错,显然战力不俗。

    接着,他很快就将“宋军水师”收拢,两军连接起来,排开一个雁字阵,将“宋军”布置在左翼。

    然后,再把赵忠的宋军和三千乡军,布置在防守薄弱的海岸,防止元寇水师迂回登陆。

    刚布置好一切,元丽水师就来了。

    果然,看元丽舰队规模,兵马绝不会少,战船估计有六七百艘。

    胡循不知道的是,元军其实根本没有这么多战船。福建水师一万人全部出动,加上仅剩的湖广水师,不过一万三四千人。

    其他船,其实都是大汉奸朱清张瑄的海运万户府的运输船,并不是战船。只是,运输船是藏在战船后面,同样打着战旗,所以看上去像是战船,其实根本没有什么作战能力。

    福建水师万户罗昱看到“宋军”果然按照计划和安南水师“结盟”,顿时露出轻松的笑容。

    妥了。

    胡循是海战名将,此时他信心十足,令旗一挥,整个舰队就迎了上去。很快,双方海战就打了起来。

    但结果,可想而知。

    正在双方舰队即将接触之际,左翼的“宋军”水师突然变阵,如一把尖刀,直插胡循的中军旗舰!

    而罗昱的水师也突然变阵,直接攻击越军右翼,一下子将越军水师队形搅得大乱。

    安南水师只有一万八千,突然遭到袭击背叛,如何能是加起来两万多人的敌军对手?

    海战队形非常重要,一旦陷入不利的队形,而又无法扭转,就败局已定。

    “啊——可恶!我等上当也!!”胡循恨得差点狂吐一口鲜血。他的中军舰队被围住,眼看岌岌可危了。“宋军”临阵的“反戈一击”,当真痛入骨髓啊!

    没过多久,胡循的中军舰队终于被冲开,唐军战船海狼一样围住了他的旗舰。而外围的安南战船,一方面被罗昱咬住,一方面也来不及开过来救援了。

    “完了!”胡循哪里不知道大势已去?

    万万想不到,万万想不到所谓的宋使宋军,都是元廷的奸细啊。

    好恨!

    片刻间,大量的唐军战船围着胡循的旗舰,弓箭,拍杆,火箭,石炮一起发射。胡循躲在战船防护墙之后,拼命的抵抗,指挥射击唐军,抗拒敌船靠近。

    终于,有唐军战船成功的勾住了越军旗舰,架设了船桥,扑向了越军旗舰。

    “杀虏!杀虏!”胡循嗔目大喝,手持一杆长枪,势如疯虎的亲自带着亲兵,和越来越多的唐军战士肉搏。唐军战士日日苦训,个个都是精锐,可是面对勇力超人的名将胡循,仍然难以抵挡。

    胡循一杆铁枪扫砸戳刺,势不可挡的连杀四五个唐军。可唐军的凶悍精锐,仍然让他吃惊不小。

    他已经受伤不轻了。随着身边的亲兵一个个倒下,浴血奋战的胡循,终于被团团围主。

    “杀虏!”最后一声凄厉的大喝传来,胡循高大雄壮的身躯就倒了下来。

    安南水师经略使,名将胡循,战死!

    随着统帅胡循战死,本就陷入绝对劣势的安南水师,顿时各自为战起来,很快就陷入了绝境之中。

    一个时辰之后,下龙湾之战终于结束。安南水师全军覆没,被杀的,跳海自杀的超过万人。还有数千人被俘虏。

    “元军”缴获的战船,就超过了一百艘。

    然而,远在十里外海岸上的宋将赵忠,还懵然不知。

    不久,宋军水师靠岸,马宣礼走下船,找到赵忠,大笑道:“元寇水师无能,竟然大败了,如今已经逃走,胡经略追上去了。时不宜迟,赵将军快随我上船,我们趁元军水师大败,攻打琼州!”

    赵忠也大笑道:“好!痛快!趁元军新败,攻打琼州!”

    很快,五千宋军和三千汉人乡军就全部上船。

    ps:一场卑鄙的欺骗,终于结束了。请大家支持我吔,蟹蟹了。

    清逸文学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