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剑指东瀛(卌三)没那么简单
小说:大明元辅作者:云无风字数:4597更新时间 : 2022-05-16 23:19:45
“上国虽强,终究外国;朝鲜虽弱,毕竟母邦。况我两班子弟世代为官,若并入上国,岂知不会三世而衰?”
柳成龙说出这番话来,意味着他对于用常规方式劝说已经不抱希望,只能祭出这最后的大杀器。本质上来讲,其中蕴含的思想不外乎“宁为鸡首,不为凤尾”。
不过,这虽然是一种很常见的想法,可是在朝鲜两班看似科举选拔,实如九品中正的门阀政治之下就未免过于无耻。
只是,无耻归无耻,但同样作为既得利益者集团的一员,柳成龙相信权栗也难逃这一思维的桎梏。
权栗并非普通武将,他出生于安东权氏的一个两班世家,其父是曾经做到过领议政的权辙,故权家实际上也是两班顶级家族。
不过,权栗本人早年的仕途非常不顺,他于万历十年(1582年)才得以武科合格,而这一年他其实已经四十六岁(虚岁)。
纵然如此,权栗也没有随即踏入政坛,直到壬辰倭乱发生,在柳成龙的推荐下,权栗才得以出任光州牧使——你没看错,以他的出身,不做官则以,一做就是地方大员。
当时权栗在李洸麾下作战,转战汉阳。然而,李洸最终在龙仁被日军击败,权栗不得已退往光州,并很快组织了一千名民兵。
日军到达锦山以后,全罗道的治所移往全州。权栗率军前往全州的大门梨峙,以遏日军兵锋。权栗亲自监阵,如有退却,立即斩首。此战中,民兵首领黄进被火铳击中,依然奋勇战斗。最终,军法严厉的权栗战胜了小早川隆景的偏师,并收复了全罗道。
这对当时的朝鲜而言算是难得的好消息,于是朝鲜朝廷嘉奖了权栗的功绩,于次年任命他为全罗道观察使兼巡察使。
权栗组织了民兵和僧兵共计一万余人,前往京畿道,试图收复汉阳。其在途中也继续募兵,最终兵力达到二万人。
不久之后,权栗到达水原附近的秃城驻扎。日军宇喜多秀家包围了该城达一个多月,城内断绝了水源。权栗急中生智,命令将几匹战马牵到城墙之上,用米饭洗马,使之就像用许多水冲洗过一样。
日军本想使城中断绝水源而投降,见了此景,只得退回汉阳。权栗趁机出击,击毙日军百余人。此战之后,朝鲜朝廷命令权栗向北攻击汉阳的日军,于是爆发了幸州山城之战。
所谓的“幸州大捷”之后,权栗虽然击退了日军,但所部也伤亡惨重,只得退往坡州据守。同年六月,在第二次晋州城之战中,权栗主张迎击日军,并于咸安郡截击日军。
然而,日军的铁炮队实际上就是日本版的排枪阵,论野战能力完全吊打朝鲜军,故而此战权栗军大败,只好退往全州。
虽然如此,但朝鲜陆师战绩实在是整体过于拉胯,朝廷挑来挑去也就只有权栗的表现还勉强能看,因此虽然吃了败仗,他还是被任命为都元帅,成为朝鲜全国抗日的总指挥。(注:期间由于他使用非常粗暴的手段对待逃兵,曾经被朝鲜朝廷免职,但不久即官复原职)。
不过,权栗能因为一场“幸州大捷”而一跃成为朝鲜都元帅,难道真的只是由于陆师将领没一个能打的吗?那倒也不是,毕竟大家败仗吃得虽然多,但偶尔赢一次这种事还是有一些的,只是其他将领都没有他权栗的身世那样好罢了。
所以柳成龙如此直白的把话挑明,权栗就沉默了下来,很长时间不曾开口回应。柳成龙倒也不着急,颇有宰相气度地闲坐相候。
不知过了多久,权栗终于缓缓开口了,他说道:“今王上有令,命我东征截断倭寇锅岛胜茂南逃之路,此既君命,亦是军令,栗为人臣,不可违也。”
柳成龙眉头一紧,正欲开口,却见权栗伸手制止,接着道:“况且此次东进并非只为堵截倭寇南逃之路,另有一事也十分要紧,却不知而见兄是否考虑过?”
柳成龙近来一门心思想要“清君侧”,哪里能想那么多,只能故作镇定地反问道:“何事?”
“王上与麻提督都提到,命我节制女真联军。”权栗道:“也即是说,女真两万大军即将南下,至少会过元山。女真人与我朝鲜乃是二百年敌手,双方不说不死不休,至少也称得上百年宿敌,仇怨之深绝非儿戏。
而见兄,这两万女真联军若是没人看着,谁知道他们会对我朝鲜百姓做出什么丧心病狂地事出来?您说说,这一趟我能不去么?”
柳成龙一时语塞,但很快就反应过来,叹息道:“这就是朝廷被人把持的恶果啊!彦慎兄,你想想看,若是朝廷如今仍能坚持自主,朝廷官军不必事事唯明军之命是从,这些女真人如何能踏入我朝鲜领土,使我等不得不忧心他们祸害百姓?”
权栗面无表情地道:“话虽如此,但女真联军南下,到底还是来与倭寇作战的,而高阁老、麻提督肯将女真联军指挥权交予我手,也可见在他们眼里我朝鲜仍是大明最重要的忠藩,原比女真人更受重视。”
从权栗此时的态度来看,他是真的不打算“抗旨”了,无论是直接抗旨还是找借口拖延时日,权栗其实都已经拒绝。柳成龙如果仍想说服他,那就只能另觅他法。
只是,连两班特权的维系似乎都不足以说服权栗,那还有什么法子可想?柳成龙感到十分棘手。
帐中稍稍沉默了一会儿,柳成龙忽然道:“听说彦慎兄此去,这指挥权并不一定?我是指,如果明军董总戎留在元山休整,彦慎兄才会有方才提到的指挥权,而一旦董总戎休整完毕从元山南下,则此战指挥权便自动移交给他了……包括彦慎兄在内,都要听从他的指挥?”
权栗稍稍沉默,答道:“我闻董一元乃明军宿将,单论资历其实比麻提督更老,他若南下,我自然是要移交指挥权的,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题中应有之义?”柳成龙呵呵一笑,但却摇头道:“彦慎兄乃我朝鲜都元帅,统帅朝鲜举国之兵。若说麻提督乃是上国朝战提督,我国以小事大,故战时不得不听命于他,那也就还罢了。
可是董一元呢?他不过是个寻常总兵,且刚刚才以数万大军败于倭寇五千残部,这般无能之辈却也能来指挥彦慎兄这般当世名将,难道不是上国以大欺小,故意要事事压我朝鲜一头么?这算是哪门子的‘题中应有之义’?”
柳成龙这番话却是说到权栗心底里去了。权栗这个人,本就是不愿屈居人下之辈,否则他当年也不会拖到四十好几也不肯入仕——考试表现不好,又不肯从低阶小官做起嘛。
他其实是个很有权力欲的人,不过他的权力欲倒不是什么不臣之心,而是更偏向于认为自己是两班巅峰,也喜欢用强势手段来展现这样的权力。
有两件事可以说明他这种权力欲,第一件是此前他逼迫元均出击时的霸道。当日军再次入侵朝鲜,朝廷要求水军反击,因此作为都元帅的权栗便命令彼时取代了李舜臣的朝鲜水军提督元均攻击日军,但元均却对此持消极的态度。
权栗发现后勃然大怒,当即召元均来见,见面之后当众以鞭鞭责打元均,胁迫其出战。元均被迫出击,在漆川梁海战中遭到日军藤堂高虎的袭击,大败身亡。此后,日军顺势席卷了全罗道、忠清道等地。
打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方,这就好比后世的国防部长把海军部长叫过来,当着一众手下的面下令打板子,打得海军部长皮开肉绽,不得不屈从。这么一类比,是不是就觉得权栗的做法很离谱了?
还有一件历史上很着名但目前并未发生的事,更能说明权栗后来的膨胀。即原历史上战争末期,权栗配合明军麻贵部计划攻击日军正在建造的蔚山倭城。
当时权栗欲冒进,但麻贵却认为不妥,坚持要求他撤回。结果两军的意见不统一,权栗愣是没有听令,最终导致了后续作战的彻底失败。日军在次年的蔚山城之战中大败明、朝联军。
而且当时的权栗在战功方面也越来越乏善可陈,不久之后的九月至十月间,他又在顺天城之战中战败。
总而言之,做到了都元帅之位的权栗日益膨胀。他对于朝鲜王李昖大体忠诚,也不大参与太多的政治倾轧,虽是南人党一员,多数时候却很少参与党争,只不过一旦有人敢对他指手画脚,无论那人是谁,他都可能固执己见甚至暴走。
柳成龙此刻提到指挥权问题,尤其提到董一元随时可能接过权栗手中的指挥权问题,无疑就是恰好点中了权栗的死穴,让他一下子失去了之前的沉着,变得暴躁起来。
其实,柳成龙刚才正是因为听到权栗直呼“董一元”姓名,才知道自己这番话起了效果,因而趁热打铁的。
权栗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最终咬牙道:“而见兄此说也是正理,且不说我统辖朝鲜举国之兵,便说我军此次出兵三万,那董一元所部目前不过两万,凭什么我要听命于他?”
鱼儿既然上钩,柳成龙的话风便又有了变化,叹息道:“是啊,这就是小弟所说的上国欺压了,尤其是在当前这般局面之下——汉阳城中无我朝鲜一兵一卒,王令虽至,可谁知道这王令究竟是不是王上本意?”
权栗稍稍平静了一些,皱眉问道:“话虽如此,但大明仍是上国,且是应王上所请而来援。如今高阁老、麻提督以天子之诏号令朝鲜,朝鲜焉能不从?而见兄,你该不会是想让我率军强行进入汉阳接管城防吧?”
柳成龙心道:我就算敢想,你难道敢做?你就算敢做,难道就做得到?
当然话不可能这样说,柳成龙摇头道:“汉阳明军有大义名分在,我等自然不能这般硬来,得有些算计才行。”
于是柳成龙便把他之前的那套想法说给权栗听——无非就是想趁着战局目前四面漏风、明军到处需要兵力的机会,等明军主力一而再再而三的外调,然后再找个机会把朝鲜官军大量开进城中,实质上完成城防接替。
权栗听了,沉吟片刻,问道:“所以而见兄的意思是我这三万官军不可轻易离开,否则就算汉阳空虚,也难以找到机会突然入城,是么?”
“不错,正是如此。”柳成龙立刻回答。
“不对,这样的话反而很难成功。”权栗立刻摇头,略有些倨傲地对柳成龙道:“而见兄非是领军之人,恐怕不太清楚一军主帅之心思。我便这样和你说吧:只要我这三万人留在汉阳附近,汉阳明军无论如何都会留下足够兵力——哪怕让前线某些方向转攻为守也在所不惜。”
柳成龙将信将疑,沉吟道:“但高阁老已然亲自出马,我观其历来统兵作战,从不曾有战事糜烂拖延之状,故明军此番应该快打快攻才对呀?
而且当前高阁老本人就在泗川, 若是由汉阳南下的日军主力对泗川方向造成巨大威胁,这麻提督难道就敢安坐汉阳城中不闻不问?麻提督就不怕高阁老那边万一有个什么闪失,他这项上人头都可能不保?”
权栗摇头道:“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而见兄会觉得高阁老那边能有什么万一。”
柳成龙愣了一愣,皱眉道:“相较于兵力全面收缩至釜山附近的倭寇而言,高阁老那边兵力并不多……”
“那又如何呢?”权栗两手一摊:“明军平倭舰队有战船数百艘之多,难道他们就只会堵在釜山港外打鱼不成?
而见兄,你莫要忘了李舜臣之前是如何回复我等:光是京华自己调动的战船就绝不是倭寇水军能够抵挡的!那么我倒要问了,就算泗川方面果真陆路危急,可高阁老要是想从水路离开,谁又能拦得住他?”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曹面子”、“单骑照碧心”的月票支持,谢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柳成龙说出这番话来,意味着他对于用常规方式劝说已经不抱希望,只能祭出这最后的大杀器。本质上来讲,其中蕴含的思想不外乎“宁为鸡首,不为凤尾”。
不过,这虽然是一种很常见的想法,可是在朝鲜两班看似科举选拔,实如九品中正的门阀政治之下就未免过于无耻。
只是,无耻归无耻,但同样作为既得利益者集团的一员,柳成龙相信权栗也难逃这一思维的桎梏。
权栗并非普通武将,他出生于安东权氏的一个两班世家,其父是曾经做到过领议政的权辙,故权家实际上也是两班顶级家族。
不过,权栗本人早年的仕途非常不顺,他于万历十年(1582年)才得以武科合格,而这一年他其实已经四十六岁(虚岁)。
纵然如此,权栗也没有随即踏入政坛,直到壬辰倭乱发生,在柳成龙的推荐下,权栗才得以出任光州牧使——你没看错,以他的出身,不做官则以,一做就是地方大员。
当时权栗在李洸麾下作战,转战汉阳。然而,李洸最终在龙仁被日军击败,权栗不得已退往光州,并很快组织了一千名民兵。
日军到达锦山以后,全罗道的治所移往全州。权栗率军前往全州的大门梨峙,以遏日军兵锋。权栗亲自监阵,如有退却,立即斩首。此战中,民兵首领黄进被火铳击中,依然奋勇战斗。最终,军法严厉的权栗战胜了小早川隆景的偏师,并收复了全罗道。
这对当时的朝鲜而言算是难得的好消息,于是朝鲜朝廷嘉奖了权栗的功绩,于次年任命他为全罗道观察使兼巡察使。
权栗组织了民兵和僧兵共计一万余人,前往京畿道,试图收复汉阳。其在途中也继续募兵,最终兵力达到二万人。
不久之后,权栗到达水原附近的秃城驻扎。日军宇喜多秀家包围了该城达一个多月,城内断绝了水源。权栗急中生智,命令将几匹战马牵到城墙之上,用米饭洗马,使之就像用许多水冲洗过一样。
日军本想使城中断绝水源而投降,见了此景,只得退回汉阳。权栗趁机出击,击毙日军百余人。此战之后,朝鲜朝廷命令权栗向北攻击汉阳的日军,于是爆发了幸州山城之战。
所谓的“幸州大捷”之后,权栗虽然击退了日军,但所部也伤亡惨重,只得退往坡州据守。同年六月,在第二次晋州城之战中,权栗主张迎击日军,并于咸安郡截击日军。
然而,日军的铁炮队实际上就是日本版的排枪阵,论野战能力完全吊打朝鲜军,故而此战权栗军大败,只好退往全州。
虽然如此,但朝鲜陆师战绩实在是整体过于拉胯,朝廷挑来挑去也就只有权栗的表现还勉强能看,因此虽然吃了败仗,他还是被任命为都元帅,成为朝鲜全国抗日的总指挥。(注:期间由于他使用非常粗暴的手段对待逃兵,曾经被朝鲜朝廷免职,但不久即官复原职)。
不过,权栗能因为一场“幸州大捷”而一跃成为朝鲜都元帅,难道真的只是由于陆师将领没一个能打的吗?那倒也不是,毕竟大家败仗吃得虽然多,但偶尔赢一次这种事还是有一些的,只是其他将领都没有他权栗的身世那样好罢了。
所以柳成龙如此直白的把话挑明,权栗就沉默了下来,很长时间不曾开口回应。柳成龙倒也不着急,颇有宰相气度地闲坐相候。
不知过了多久,权栗终于缓缓开口了,他说道:“今王上有令,命我东征截断倭寇锅岛胜茂南逃之路,此既君命,亦是军令,栗为人臣,不可违也。”
柳成龙眉头一紧,正欲开口,却见权栗伸手制止,接着道:“况且此次东进并非只为堵截倭寇南逃之路,另有一事也十分要紧,却不知而见兄是否考虑过?”
柳成龙近来一门心思想要“清君侧”,哪里能想那么多,只能故作镇定地反问道:“何事?”
“王上与麻提督都提到,命我节制女真联军。”权栗道:“也即是说,女真两万大军即将南下,至少会过元山。女真人与我朝鲜乃是二百年敌手,双方不说不死不休,至少也称得上百年宿敌,仇怨之深绝非儿戏。
而见兄,这两万女真联军若是没人看着,谁知道他们会对我朝鲜百姓做出什么丧心病狂地事出来?您说说,这一趟我能不去么?”
柳成龙一时语塞,但很快就反应过来,叹息道:“这就是朝廷被人把持的恶果啊!彦慎兄,你想想看,若是朝廷如今仍能坚持自主,朝廷官军不必事事唯明军之命是从,这些女真人如何能踏入我朝鲜领土,使我等不得不忧心他们祸害百姓?”
权栗面无表情地道:“话虽如此,但女真联军南下,到底还是来与倭寇作战的,而高阁老、麻提督肯将女真联军指挥权交予我手,也可见在他们眼里我朝鲜仍是大明最重要的忠藩,原比女真人更受重视。”
从权栗此时的态度来看,他是真的不打算“抗旨”了,无论是直接抗旨还是找借口拖延时日,权栗其实都已经拒绝。柳成龙如果仍想说服他,那就只能另觅他法。
只是,连两班特权的维系似乎都不足以说服权栗,那还有什么法子可想?柳成龙感到十分棘手。
帐中稍稍沉默了一会儿,柳成龙忽然道:“听说彦慎兄此去,这指挥权并不一定?我是指,如果明军董总戎留在元山休整,彦慎兄才会有方才提到的指挥权,而一旦董总戎休整完毕从元山南下,则此战指挥权便自动移交给他了……包括彦慎兄在内,都要听从他的指挥?”
权栗稍稍沉默,答道:“我闻董一元乃明军宿将,单论资历其实比麻提督更老,他若南下,我自然是要移交指挥权的,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题中应有之义?”柳成龙呵呵一笑,但却摇头道:“彦慎兄乃我朝鲜都元帅,统帅朝鲜举国之兵。若说麻提督乃是上国朝战提督,我国以小事大,故战时不得不听命于他,那也就还罢了。
可是董一元呢?他不过是个寻常总兵,且刚刚才以数万大军败于倭寇五千残部,这般无能之辈却也能来指挥彦慎兄这般当世名将,难道不是上国以大欺小,故意要事事压我朝鲜一头么?这算是哪门子的‘题中应有之义’?”
柳成龙这番话却是说到权栗心底里去了。权栗这个人,本就是不愿屈居人下之辈,否则他当年也不会拖到四十好几也不肯入仕——考试表现不好,又不肯从低阶小官做起嘛。
他其实是个很有权力欲的人,不过他的权力欲倒不是什么不臣之心,而是更偏向于认为自己是两班巅峰,也喜欢用强势手段来展现这样的权力。
有两件事可以说明他这种权力欲,第一件是此前他逼迫元均出击时的霸道。当日军再次入侵朝鲜,朝廷要求水军反击,因此作为都元帅的权栗便命令彼时取代了李舜臣的朝鲜水军提督元均攻击日军,但元均却对此持消极的态度。
权栗发现后勃然大怒,当即召元均来见,见面之后当众以鞭鞭责打元均,胁迫其出战。元均被迫出击,在漆川梁海战中遭到日军藤堂高虎的袭击,大败身亡。此后,日军顺势席卷了全罗道、忠清道等地。
打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方,这就好比后世的国防部长把海军部长叫过来,当着一众手下的面下令打板子,打得海军部长皮开肉绽,不得不屈从。这么一类比,是不是就觉得权栗的做法很离谱了?
还有一件历史上很着名但目前并未发生的事,更能说明权栗后来的膨胀。即原历史上战争末期,权栗配合明军麻贵部计划攻击日军正在建造的蔚山倭城。
当时权栗欲冒进,但麻贵却认为不妥,坚持要求他撤回。结果两军的意见不统一,权栗愣是没有听令,最终导致了后续作战的彻底失败。日军在次年的蔚山城之战中大败明、朝联军。
而且当时的权栗在战功方面也越来越乏善可陈,不久之后的九月至十月间,他又在顺天城之战中战败。
总而言之,做到了都元帅之位的权栗日益膨胀。他对于朝鲜王李昖大体忠诚,也不大参与太多的政治倾轧,虽是南人党一员,多数时候却很少参与党争,只不过一旦有人敢对他指手画脚,无论那人是谁,他都可能固执己见甚至暴走。
柳成龙此刻提到指挥权问题,尤其提到董一元随时可能接过权栗手中的指挥权问题,无疑就是恰好点中了权栗的死穴,让他一下子失去了之前的沉着,变得暴躁起来。
其实,柳成龙刚才正是因为听到权栗直呼“董一元”姓名,才知道自己这番话起了效果,因而趁热打铁的。
权栗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最终咬牙道:“而见兄此说也是正理,且不说我统辖朝鲜举国之兵,便说我军此次出兵三万,那董一元所部目前不过两万,凭什么我要听命于他?”
鱼儿既然上钩,柳成龙的话风便又有了变化,叹息道:“是啊,这就是小弟所说的上国欺压了,尤其是在当前这般局面之下——汉阳城中无我朝鲜一兵一卒,王令虽至,可谁知道这王令究竟是不是王上本意?”
权栗稍稍平静了一些,皱眉问道:“话虽如此,但大明仍是上国,且是应王上所请而来援。如今高阁老、麻提督以天子之诏号令朝鲜,朝鲜焉能不从?而见兄,你该不会是想让我率军强行进入汉阳接管城防吧?”
柳成龙心道:我就算敢想,你难道敢做?你就算敢做,难道就做得到?
当然话不可能这样说,柳成龙摇头道:“汉阳明军有大义名分在,我等自然不能这般硬来,得有些算计才行。”
于是柳成龙便把他之前的那套想法说给权栗听——无非就是想趁着战局目前四面漏风、明军到处需要兵力的机会,等明军主力一而再再而三的外调,然后再找个机会把朝鲜官军大量开进城中,实质上完成城防接替。
权栗听了,沉吟片刻,问道:“所以而见兄的意思是我这三万官军不可轻易离开,否则就算汉阳空虚,也难以找到机会突然入城,是么?”
“不错,正是如此。”柳成龙立刻回答。
“不对,这样的话反而很难成功。”权栗立刻摇头,略有些倨傲地对柳成龙道:“而见兄非是领军之人,恐怕不太清楚一军主帅之心思。我便这样和你说吧:只要我这三万人留在汉阳附近,汉阳明军无论如何都会留下足够兵力——哪怕让前线某些方向转攻为守也在所不惜。”
柳成龙将信将疑,沉吟道:“但高阁老已然亲自出马,我观其历来统兵作战,从不曾有战事糜烂拖延之状,故明军此番应该快打快攻才对呀?
而且当前高阁老本人就在泗川, 若是由汉阳南下的日军主力对泗川方向造成巨大威胁,这麻提督难道就敢安坐汉阳城中不闻不问?麻提督就不怕高阁老那边万一有个什么闪失,他这项上人头都可能不保?”
权栗摇头道:“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而见兄会觉得高阁老那边能有什么万一。”
柳成龙愣了一愣,皱眉道:“相较于兵力全面收缩至釜山附近的倭寇而言,高阁老那边兵力并不多……”
“那又如何呢?”权栗两手一摊:“明军平倭舰队有战船数百艘之多,难道他们就只会堵在釜山港外打鱼不成?
而见兄,你莫要忘了李舜臣之前是如何回复我等:光是京华自己调动的战船就绝不是倭寇水军能够抵挡的!那么我倒要问了,就算泗川方面果真陆路危急,可高阁老要是想从水路离开,谁又能拦得住他?”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曹面子”、“单骑照碧心”的月票支持,谢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